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制备
1
作者 李松涛 杨雪 +2 位作者 郝婷 范彦芳 王燕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2,共4页
以Rink Amide树脂为固相载体、N-芴甲氧羰基(Fmoc)保护氨基酸为原料,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法制备了一种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LHRH)6位经D-构型半胱氨酸(D-Cys)取代的类似物[D-Cys^(6)]-LHRH。优化的... 以Rink Amide树脂为固相载体、N-芴甲氧羰基(Fmoc)保护氨基酸为原料,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法制备了一种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LHRH)6位经D-构型半胱氨酸(D-Cys)取代的类似物[D-Cys^(6)]-LHRH。优化的裂解试剂为三氟乙酸-水-三异丙基硅烷(95.0∶2.5∶2.5,体积比),纯品的HPLC纯度为97.8%,总收率为47.5%。该方法简便高效、总收率高,为LHRH类似物的制备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构建LHRH受体靶向的多肽-药物偶联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类似物 多肽 固相合成 D-构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修饰的甲氨蝶呤体内释放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雅溶 曾理 +1 位作者 吴学萍 王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86-2389,共4页
目的研究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修饰的甲氨蝶呤(LHRH-MTX)在模型动物体内释放MTX情况。方法建立HPLC的分析方法,经尾静脉注射给药,测定荷瘤裸鼠血液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与MTX制剂比较,评价LHRH-MTX在体内释放MTX情况。结果建立的HPLC分析... 目的研究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修饰的甲氨蝶呤(LHRH-MTX)在模型动物体内释放MTX情况。方法建立HPLC的分析方法,经尾静脉注射给药,测定荷瘤裸鼠血液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与MTX制剂比较,评价LHRH-MTX在体内释放MTX情况。结果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回收率高于85%,日间和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10%,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静脉注射给药后,经统计学分析,与MTX制剂相比,LHRH-MTX释放的MTX在血浆、肝脏、肾脏的浓度有明显下降(P<0.05),而在肿瘤组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所建立的HPLC用于LHRH-MTX体内释放研究结果良好,LHRH-MTX释药后MTX在体内的组织分布有明显的改变,在肿瘤部位有明显的浓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体内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和抗体对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暴露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易辉 孙云霞 +4 位作者 朱平 彭霞 顾静良 刘存刚 左从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7-481,共5页
目的研究恒河猴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GP38)后体内中和抗体的产生及其对药物暴露水平的影响。方法恒河猴24只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半,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0、100、300μg.kg-1GP38... 目的研究恒河猴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GP38)后体内中和抗体的产生及其对药物暴露水平的影响。方法恒河猴24只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半,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0、100、300μg.kg-1GP38;采用ELISA法测定GP38及抗体滴度,中和抗体的测定采用IC50法间接测定。结果恒河猴给药2 wk后产生抗体,具有中和GP38活性的作用;GP38首次静脉注射50、100、300μg.kg-1时,毒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866±88)、(1466±113)、(5436±733)μg.L-1,AUC0-t分别为(322±33)、(587±93)、(2201±307)μg.h.L-1,MRT分别为(0.27±0.02)、(0.31±0.02)、(0.40±0.08)h;相同剂量反复给药,第7次(d 14)给药后的毒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352±136)、(589±372)、(1013±642)μg.L-1,AUC0-t分别为(139±55、322±222)、(962±743)μg.h.L-1,MRT分别为(0.26±0.03)、(0.39±0.08)、(0.68±0.45)h;试验动物毒性反应在给药1~3 wk较严重,之后毒性反应逐渐减弱。结论恒河猴反复静脉注射GP38,能够产生中和抗体,降低药物的体内暴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 中和抗体 暴露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血清IGF-1含量及肝脏IGF-1和IGFBP-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钱焜 温海深 +3 位作者 迟美丽 倪蒙 张冬茜 丁玉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4,共6页
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成鱼腹腔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3)和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利用放射性免疫激素测定方法(RIA)检测了花鲈血清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在注射后6、12、2... 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成鱼腹腔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3)和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利用放射性免疫激素测定方法(RIA)检测了花鲈血清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在注射后6、12、24、48 h内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花鲈肝脏中IGF-1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1,IGFBP-1)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注射LHRH-A3的花鲈血清中IGF-1的含量在24 h后出现了明显的降低(P<0.05),而花鲈肝脏中IG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注射6 h后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肝脏中IGFB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则呈现下降趋势。注射HCG的花鲈血清中IGF-1的含量在注射后12 h出现了明显降低(P<0.05),24 h后血清中IGF-1含量持续降低。肝脏中IG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注射后的24 h内均保持稳定,而在处理后的48 h出现了显著上升(P<0.05)。肝脏中IGFB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注射后12h检测到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LHRH-A3和HCG均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刺激作用来触发花鲈IGF系统的应答反应,但是其中具体机制尚不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人体绒毛膜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蒲才秀 常淑芳 +3 位作者 孙江川 刘红霞 朱轶 陈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裸鼠腹腔及皮下移植瘤模型,比较2种模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细胞悬液注射法将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A2780/DDP注射于裸鼠皮下或腹腔,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模型动物肿瘤的生长规律及组织学特性,流式细胞术...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裸鼠腹腔及皮下移植瘤模型,比较2种模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细胞悬液注射法将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A2780/DDP注射于裸鼠皮下或腹腔,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模型动物肿瘤的生长规律及组织学特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化检测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受体(Luteinzing-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LHRH-R)表达情况。结果:裸鼠腹腔及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成瘤率均为100%,2组荷瘤鼠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000±1.095)d和(41.000±0.894)d,2组移植瘤细胞周期分布与原代细胞周期分布相仿,且2种模型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相似,免疫组化显示均表达LHRH-R。结论: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DDP裸鼠皮下和腹腔移植瘤模型易于建立,腹腔移植瘤模型能更好地模拟人卵巢癌腹腔播散的生物学行为,是研究卵巢癌治疗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动物模型 裸鼠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RH-PE40与Hela细胞表面LHRH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及其细胞毒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邓欣 吴广谋 +5 位作者 张国利 李树民 孙春华 石丽学 王姿 朱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免疫毒素LHRH -PE40与Hela细胞表面LHRH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并观察由此产生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ELISA方法检测LHRH- PE40与Hela细胞表面LHRH受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饱合性及其与时间的关系;LHRH- PE40由LHRH受体介导对Hel... 目的:研究重组免疫毒素LHRH -PE40与Hela细胞表面LHRH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并观察由此产生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ELISA方法检测LHRH- PE40与Hela细胞表面LHRH受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饱合性及其与时间的关系;LHRH- PE40由LHRH受体介导对Hela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LHRH -PE40与Hela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与正常鸡胚成纤维细胞的结合相比有显著意义(P<0. 01);LHRH- PE40与LHRH竞争LHRHR的OD值和TSH相比有显著意义(P<0. 01);光镜观察,LHRH- PE40对Hela细胞作用明显而对正常鸡胚成纤维细胞几乎没有作用;电镜观察,LHRH -PE40使Hela细胞表面出现凋亡征象。结论:与其他正常组织的细胞相比, Hela细胞膜表面LHRH受体分布呈过表达状; LHRH -PE40与细胞表面LHRH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饱和性; LHRH -PE40对细胞的作用由LHRHR介导,并且只对LHRHR阳性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HELA细胞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LHRH受体在靶细胞上表达量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亘松 邓欣 张国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77-978,共2页
关键词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绿脓杆菌外毒素 LHRH受体 靶细胞 IC50 细胞毒性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RHa靶向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佳 孙江川 +2 位作者 常淑芳 朱轶 朱深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制备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s,LHRHa)靶向紫杉醇脂质体(Paclitaxel liposomes,PTX-Lipo),研究其在体外增强紫杉醇(Paclitaxel,PTX)对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 目的:制备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s,LHRHa)靶向紫杉醇脂质体(Paclitaxel liposomes,PTX-Lipo),研究其在体外增强紫杉醇(Paclitaxel,PTX)对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PTX-Lipo与LHRHa靶向紫杉醇脂质体(LHRHa-Paclitaxel liposomes,LHRHa-PTX-Lipo),用透射电镜考察脂质体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种PTX-Lipo的包封率;激光共聚焦法通过卵巢癌A2780/DDP细胞对4-氟-7-硝基-2,1,3-苯并氧杂恶二唑荧光素的摄取检测来反映细胞对NBD-Lipo与NBD-LHRHa-Lipo的摄取情况;MTT法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HRHa-PTX-Lipo体外对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制备LHRHa-PTX-Lipo的平均粒径123.4 nm,包封率在90%以上;A2780/DDP细胞对NBD-LHRHa-Lipo组的荧光摄取明显高于NBD-Lipo组;LHRHa-PTX-Lipo对A2780/DDP细胞的生长及克隆形成抑制明显高于PTX组及PTX-Lipo组(P<0.05)。结论: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的LHRHa-PTX-Lipo可使药物在靶部位聚集,增强药物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紫杉醇 靶向递送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RHa与八聚精氨酸共修饰载氟尿嘧啶靶向脂质体的构建及其抗前列腺癌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庆良 夏永华 +2 位作者 何岩 张广云 宋歌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构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与八聚精氨酸(R8)共修饰载氟尿嘧啶(5-FU)脂质体(LHRHa/R8-LP-5-FU),对其前列腺癌靶向性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LHRHa/R8-LP-5-FU,考察其形态、粒径、电位,并通过PC-... 目的构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与八聚精氨酸(R8)共修饰载氟尿嘧啶(5-FU)脂质体(LHRHa/R8-LP-5-FU),对其前列腺癌靶向性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LHRHa/R8-LP-5-FU,考察其形态、粒径、电位,并通过PC-3前列腺癌细胞定性和定量摄取实验考察其前列腺癌细胞靶向性。采用噻唑蓝(MTT)实验以及肿瘤球实验考察LHRHa/R8-LP-5-FU对PC-3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所制备LHRHa/R8-LP-5-FU粒径为(115.0±15.2)nm,电位为(11.00±2.15)m V,5-FU的包封率(84.5±5.1)%。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PC-3细胞对LHRHa/R8-LP摄取效率分别是R8修饰脂质体(R8-LP)和LHRHa修饰脂质体(LHRHa-LP)2.8和3.2倍(P<0.01)。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以0.9%氯化钠溶液为对照,LP-5-FU、R8-LP-5-FU、LHRHa-LP-5-FU和LHRHa/R8-LP-5-FU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6.4±4.5)%,(39.5±4.2)%,(48.6±3.5)%和(82.5±4.3)%(P<0.01)。LHRHa/R8-LP-5-FU对肿瘤球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其他脂质体。细胞毒性实验结果与细胞摄取实验结果一致。结论 LHRHa与细胞穿膜肽共修饰载5-FU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前列腺肿瘤细胞靶向性和抗肿瘤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治疗前列腺癌的高效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八聚精氨酸 脂质体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臀鮠的人工繁殖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竹青 周路 +3 位作者 杨凯 杨昌齐 李道友 詹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6-148,共3页
为长臀鮠的生产性繁殖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用马来酸地欧酮(DOM)、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组成混合催产剂催产4~5龄长臀鮠亲鱼47尾。结果表明:产卵率达75.75%,受精率为68.6%,孵化率为74.85%,鱼苗成活... 为长臀鮠的生产性繁殖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用马来酸地欧酮(DOM)、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组成混合催产剂催产4~5龄长臀鮠亲鱼47尾。结果表明:产卵率达75.75%,受精率为68.6%,孵化率为74.85%,鱼苗成活率达34.7%。用100目筛绢捞取个体较小的轮虫作为长臀鮠鱼苗的开口饵料,是苗种培育成功的关键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臀鮠 人工繁殖 马来酸地欧酮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绒毛膜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倒刺鲃的人工繁殖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强 赵谱远 +4 位作者 杨昌齐 李道友 徐飞 周路 李正友 《贵州畜牧兽医》 2021年第1期25-28,共4页
为了提高中华倒刺鲃的生产性繁殖能力,加大开发应用力度,试验选用马来酸地欧酮(DOM)、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按照不同配比组成混合催产剂,对70尾2~5年龄中华倒刺鲃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混合... 为了提高中华倒刺鲃的生产性繁殖能力,加大开发应用力度,试验选用马来酸地欧酮(DOM)、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按照不同配比组成混合催产剂,对70尾2~5年龄中华倒刺鲃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混合催产剂注射效应时间在15~20 h之间,平均产卵率为79.68%,平均受精率为92.33%,平均孵化率为69.5%。结论:在水温为25℃条件下,使用DOM 8 mg+LRH-A 230μg+HCG 2000 IU配比的混合型催产剂效果更好,产卵率为100%,产卵量0.4万~0.5万粒/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 人工繁殖 马来酸地欧酮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绒毛膜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