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促进学习的评价:学校的使命
被引量:3
1
作者
郑东辉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路镇一中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39-42,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7JC880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促进学习的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评价范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已成为教学与学习评价的主流。它是相对于关于学习的评价而言的,是指镶嵌在教学过程之中,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进行的评价。实施促进学习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业成就。学校想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成就,必须重视并实践促进学习的评价。具体的实践是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规划高质量的课堂评价体系,二是营造支持性的评价环境,三是提升学校领导者的评价领导力。
关键词
促进学习的评价
含义
学校
策略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题名 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评价: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84
2
作者
郑东辉
机构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评价机制与策略研究"(BHA180121)
文摘
中小学生的深度学习是指学生运用各种高阶思维去解决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进而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建构具有迁移意义的知识图谱,发展具有批判性与创造性的学习品质。它表现出高投入、高认知、高产出的特征。为了促进深度学习的"三高"表现,课堂评价应坚持三方面理念:一是评价合乎伦理,实现手段与目的融合;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实现自我与他者统一;三是评价融入教与学之中,实现信息转换。将这些理念转变为实际行动,可以通过以下四条相互关联的实践路径:将评价活动设计进教案,运用多种方法收集深度学习信息,合情合理地反馈学习结果,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课堂评价
促进学习的评价
路径
Keywords
deep learning
classroom assessment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approaches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题名 建构促进教与学的课堂学习评价
被引量:31
3
作者
易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出处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7,共7页
基金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与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变异教学理论的课堂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资助
文摘
课堂教学需要凭借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来判断教学的实际效果,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实施。目前教师进行课堂学习评价的实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教师没有将学习评价看作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已有的课堂学习评价在评价方式和结果运用等方面尚需提高有效性。针对课堂学习评价的现实问题,结合教学实例,从两个方面提出改进对策:首先,要将符合教育评价基本规律的学习评价整合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一个环节。其次,在开展学习评价的情况下,对于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运用要突出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追问与澄清。
关键词
学习 评价
课堂评价
促进学习的评价
教学改进
Keywords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classroom assessment
assessment to improve learning
teaching improvement
分类号
G424.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题名 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结果处理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辉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长春师范学院教科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4,共4页
基金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促进学习的评价范式研究>(课题编号:C0823)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当前在评价结果处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倾向严重、流于形式、缺乏改进建议等问题,无法直接支持学生的学习。在"促进学习的评价"逐渐成为主流的大背景下,指向学生学习改进的评价结果处理研究更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以促进学习的评价范式为指导,要树立评价结果处理的新理念,积极尝试新的评价结果处理方式,评价结果处理应该是一个以改进学生学习为目的,包含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共同参与的动态循环的过程。
关键词
促进学习的评价
评价 结果
作业评价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题名 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志红
王嘉悦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11,共13页
文摘
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一种支持与改善学生学习的评价。它重视评价中的赋权,师生在交互中共享评价责任,促使传统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会自我监控和反思,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者-这与评价的词源本意"教师坐在学生旁边"相符,与21世纪倡导"以学习为本"的时代背景相契合。社会文化理论是促进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理论支撑,它关注学习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强调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习的影响,支持以对话为基础的互动式学习。基于这种理论视角的评价,其突出特点是将师生作为学习的共同体,重视师生之间的责任共享和交流协商,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最终表现为自主性。如何实现对学习的支持与改善,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必须回答三个关于学生学习的基本问题:学生将要去向哪里、现在在哪里、怎么到达那里。对应这三个基本问题,评价者可以采取四个关键策略:明确学习目标、获取学习证据、提供反馈、促进学生参与。我国的学生评价深受考试文化影响,为了扭转这种导向,需要建立指向改善学生学习的评价观念;将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构建为我国本土化的范式,即协同使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支持学生学习;同时需要加强对教师促进学生学习评价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促进 学生学习的 评价
社会文化理论
学习的 自主性
评价 策略
Keywords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social cultural theory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ssessment strategy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题名 语文教育评价维度取向研究——评《语文教育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琳丽
机构
阜阳工业经济学校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08-I0008,共1页
文摘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评价也迎来重大变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逐步转向促进学习的评价新范式。科学合理的语文教育评价可以作为判断当下语文教学的适用性以及未来语文教学守正或创新的依据,因此不断更新和完善语文教育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语文课程的改革,引领整个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魏本亚著的《语文教育评价》一书,正是基于语文教育评价的原理和原则,对语文教育评价的范式以及应用模式展开探究,同时结合当前语文教育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改进语文教育评价的对策,并由此进一步对现代语文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展望。
关键词
现代语文教育
教学评价 方式
语文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评价 体系
促进学习的评价
应用模式
重大变革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题名 中小学英语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彩虹
赖丽莹
童九华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6,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课堂评价研究”(项目编号:FJJKCGZ-083,项目负责人:陈彩虹)
闽南师范大学校长基金项目“基于项目学习的中小学英语表现性评价研究”(项目编号:SK19006,项目负责人:陈彩虹)的研究成果。
文摘
一、引言近年来,教育评价领域发生了范式转变,从“对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转向了“促进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习评价、课程评价、学生评价一样,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王斌华,2005)。
关键词
教师评价
范式转变
评价 领域
课程评价
学习 评价
中小学
促进学习的评价
对学习的 评价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题名 学生学业成就报告单的再定位与新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斌
王少非
机构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46,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问责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课题批准号:BHA2001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结果报告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评价功能实现的关键所在。与传统的简单“告知”型学业成就报告单不同,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指向学习改进,相应的结果报告就要在师生间就学业问题建立一种沟通协商机制,给学生提供反思自己学习的机会,并就下一步的学习行动进行协商、达成共识。新型的学生学业成就报告单应当依据教学目标呈现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情况,关注学生接下来的改进行动,并容纳学生的自我反思。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的学业成就报告单,其设计框架和运用具有灵活变通性,需要评价实践的全方位变革。
关键词
学业成就评价
学业成就报告单
促进学习的评价
教师评语
学生反思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