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及其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尹可丽 包广华 +1 位作者 钱丽梅 马霓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7,共12页
民族社会化觉察是指少数民族孩子对父母向他们传递的有关民族特征信息的认知。采用问卷调查、情境实验和故事补全任务考察景颇族初中生对母亲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的觉察及特征。结果表明:(1)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的民族社会化信息包含促... 民族社会化觉察是指少数民族孩子对父母向他们传递的有关民族特征信息的认知。采用问卷调查、情境实验和故事补全任务考察景颇族初中生对母亲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的觉察及特征。结果表明:(1)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的民族社会化信息包含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促使不信任和偏见准备;(2)景颇族初中生对不同信息的觉察存在差异,对促进和睦的觉察显著多于文化社会化和偏见准备,对促使不信任的觉察最少;(3)在冲突情境中,有无偏见线索影响被试对偏见准备的觉察;(4)被试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更多地觉察到促进和睦,男生更多地觉察到促使不信任。整个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存在着文化差异,与美国少数族裔青少年觉察到母亲偏重于传递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不同,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母亲偏重于传递促进和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化觉察 促进和睦 文化社会化 情境实验 故事补全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偏见引发冲突情境下自我归类对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影响--来自景颇族、傣族和汉族初中生的证据 被引量:8
2
作者 尹可丽 杨玉雪 +1 位作者 张积家 田江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261,共9页
采用情境实验法和故事补全任务,考察双向偏见引发冲突情境下的自我归类对景颇族、傣族与汉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冲突事件的当事者,景颇族学生和傣族学生觉察到的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及促使不信任等民族社会... 采用情境实验法和故事补全任务,考察双向偏见引发冲突情境下的自我归类对景颇族、傣族与汉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冲突事件的当事者,景颇族学生和傣族学生觉察到的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及促使不信任等民族社会化信息存在差异;景颇族、傣族和汉族学生的自我归类存在差异;自我归类对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与报告权威等信息的觉察的影响亦存在民族差异。在双向偏见冲突情境下,三族学生的自我归类与民族社会化觉察有一定关系:无论是做当事者/内群体归类、旁观者/外群体归类,还是做调解者/群际归类,被试对促进和睦的觉察均最多。偏见准备主要与当事者归类有关,而进行调解者归类的被试更容易觉察到"报告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化觉察 偏见 自我归类 促进和睦 偏见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