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性卵巢癌中促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晓宁 刘晶珠 +2 位作者 刘超 马艳 徐艳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9-301,共3页
目的:研究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上皮性卵巢癌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6例上皮性卵巢癌和25例正常卵巢组织石蜡标本Ang-2和CD34表达,并以CD34标记的微血管计算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上皮性卵巢... 目的:研究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上皮性卵巢癌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6例上皮性卵巢癌和25例正常卵巢组织石蜡标本Ang-2和CD34表达,并以CD34标记的微血管计算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Ang-2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Ⅲ期和Ⅳ期合并组Ang-2表达率高于Ⅰ期和Ⅱ期合并组(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Ang-2表达与其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无关,而与MVD呈正相关(r=0.733,P<0.01)。结论:Ang-2与上皮性卵巢癌的血管生成及其发展密切相关,可能通过促进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血管生成而促进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促血管生成素-2 CD34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促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超 冯红超 宋宇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0-473,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关系,探讨Ang2在口腔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SABC法检测41例口腔鳞癌标本(有淋巴结转移者13例)及1...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关系,探讨Ang2在口腔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SABC法检测41例口腔鳞癌标本(有淋巴结转移者13例)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Ang2和CD34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Ang2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8.29%(28/41),显著高于Ang2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Ang2表达主要集中于癌灶边缘的血管重建区。口腔鳞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中分化型的肿瘤MVD值显著高于高分化型的肿瘤(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MV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P<0.05)。Ang2表达阳性组中MVD明显高于Ang2表达阴性组(P<0.01),Ang2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结论:Ang2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管生成素-2 口腔肿瘤 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血管生成素-2与胎儿生长受限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国梅 管秀娟 +2 位作者 张婷 崔世红 刘萍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母血、脐血血清中的水平和在胎盘组织上的表达与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剖宫产分娩足月FGR患儿的孕妇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剖宫产分娩正常足月婴儿的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母血、脐血血清中的水平和在胎盘组织上的表达与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剖宫产分娩足月FGR患儿的孕妇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剖宫产分娩正常足月婴儿的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母血和脐血血清中Ang-2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孕妇胎盘组织中Ang-2的表达。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母血血清中Ang-2的水平分别为(8.86±0.43)ng/mL、(19.31±0.25)ng/mL。实验组和对照组脐血血清中Ang-2的水平分别为(10.92±0.41)ng/mL、(22.28±0.23)ng/mL;实验组和对照组胎盘组织中Ang-2的表达分别为118.17±1.59、151.64±1.64。实验组母血和脐血血清中Ang-2的水平和胎盘组织中Ang-2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实验组胎盘组织中Ang-2的表达与母血血清Ang-2水平呈正相关(r=0.93,P<0.01);实验组胎盘组织中Ang-2的表达与脐血血清Ang-2水平呈正相关(r=0.93,P<0.01);母血血清中Ang-2水平与脐血血清中Ang-2水平呈正相关(r=0.99,P<0.01)。结论:母血和脐血血清中Ang-2水平均降低和胎盘组织中Ang-2表达降低可能参与了FGR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迟缓 促血管生成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促血管生成素-2及受体Tie-2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学参数和微血管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超 王朝晖 +8 位作者 陈锦 姜庆华 陈建超 张兵 李彬 王少新 刘坤 李春华 王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989-993,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受体Tie-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成熟及口腔鳞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2例口腔鳞癌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Ang-2、Tie-2、CD3...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受体Tie-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成熟及口腔鳞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2例口腔鳞癌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Ang-2、Tie-2、CD34及α-SMA的表达;研究Ang-2及Tie-2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及血管成熟指数和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应用BioMias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图像。结果:口腔鳞癌中Ang-2及Tie-2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P均<0.05);Ang-2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口腔鳞癌间质微血管与癌旁和正常口腔黏膜微血管相比具有血管密度高、不成熟、形态不规则、周长较小的特点(P均<0.01);Ang-2及Tie-2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显著相关(P<0.05);Ang-2的表达还与血管成熟指数显著相关(P<0.05)。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Ang-2及Tie-2表达的上调与肿瘤进展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管生成素-2 TIE-2 口腔鳞癌 血管生成 血管成熟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食管鳞癌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
5
作者 张会娟 李建生 +5 位作者 李道明 曹静 李海梅 庞霞 王永霞 赵志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食管鳞癌、13例原位癌、1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和47例食管断端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Ang-2的表达。结果Ang-2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和...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食管鳞癌、13例原位癌、1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和47例食管断端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Ang-2的表达。结果Ang-2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膜。食管鳞癌、原位癌组织中Ang-2的表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P<0.01)和癌旁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组织(P<0.05);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组织中Ang-2的表达也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P<0.01),但食管鳞癌组织和原位癌组织中Ang-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Ang-2的阳性表达是食管癌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管生成素-2 食管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瑞华 谢建国 +2 位作者 陈华 任婷婷 张奕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及血液中的表达,研究其与肿瘤疾病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腺癌中Ang-2、Tie-2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竞争法...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及血液中的表达,研究其与肿瘤疾病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腺癌中Ang-2、Tie-2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竞争法检测Ang-2及VEGF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腺癌和外周血中的表达。结果癌组织Ang-2mRNA和Tie-2mRNA表达与正常组织有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2者表达存在着明显的相关(r=0.879,P=0.000)。癌组织Ang-2和VEGF含量与正常组织有明显差异(P<0.05),与癌旁组织有明显差异(P<0.05)。癌外周血液Ang-2含量与正常对照外周血有明显差异(P<0.05),与癌肠系膜血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组织中Ang-2和VEGF含量与疾病分期明显相关,肿瘤患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ukes'C期和D期显著高于A期和B期(P<0.05)。结论在大肠腺癌组织中,Ang-2、Tie-2及VEGF的过度表达对肿瘤的血管生成和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管生成素-2 酪氨酸激酶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促血管生成素-1和促血管生成素-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雷润佳 胡丹 +3 位作者 张鹏 孙丽娟 白倩 闵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表达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人RPE细胞培养在厌氧箱中,以建立缺氧模型。...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表达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人RPE细胞培养在厌氧箱中,以建立缺氧模型。按缺氧时间0h、1h、4h、12h和24h分为5组,观察Ang-1、Ang-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变化;另取4h作为观察点,按处理因素分为缺氧对照组和HIF-1α抑制剂3-(5’-hydroxymethyl-2’-furyl)-1-benzyl indazole(YC-1)处理组,YC-1浓度分别为1μmol·L-1、10μmol·L-1和100μmol·L-1,观察抑制HIF-1α后对Ang-1和Ang-2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Ang-1、Ang-2与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常氧条件下人RPE细胞内可见Ang-2蛋白表达,未见Ang-1及HIF-1α蛋白表达;缺氧条件下Ang-1和Ang-2分别与HIF-1α共表达于RPE细胞胞质中。HIF-1α与Ang-1在缺氧早期呈上升趋势,其中HIF-1α于缺氧后4h表达最高(0.451±0.022,与0h相比t=5.401,P<0.05),24h后有所下降;Ang-1于缺氧后24h表达最高(1.342±0.059,与0h相比t=20.100,P<0.01);Ang-2表达几乎不变(1.542±0.129、1.621±0.131、1.574±0.146、1.624±0.027,与0h相比t=0.044、0.673、0.244、0.700,均为P>0.05)。浓度为1μmol·L-1、10μmol·L-1和100μmol·L-1的YC-1均可有效抑制HIF-1α蛋白的表达(t=21.583、27.154、27.431,均为P<0.01)。HIF-1α蛋白表达下调后,Ang-1蛋白表达也随之受到抑制(t=9.492、15.487、17.942,均为P<0.05),而Ang-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t=0.859、0.178、1.565,均为P>0.05)。结论缺氧条件下人RPE细胞表达Ang-1上调,并与HIF-1α表达具有时相关系,Ang-2无明显变化;抑制HIF-1α表达后,Ang-1表达随之降低。提示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Ang-1的表达可能受HIF-1α选择性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血管生成素-1 促血管生成素-2 缺氧诱导因子- 视网膜色素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血管生成素-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杰 余晓岚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9期1-3,7,共4页
简述了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与Ang-Tie信号通路的关系,探讨了Ang-2在人类血管生成以及肿瘤发生和生长中的作用。Ang-2在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却表达有限,血清Ang-2水平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理研... 简述了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与Ang-Tie信号通路的关系,探讨了Ang-2在人类血管生成以及肿瘤发生和生长中的作用。Ang-2在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却表达有限,血清Ang-2水平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理研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Ang-2的深入研究将为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加准确、方便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管生成素-2 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穴围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师帅 栾凯迪 +7 位作者 李虹霖 王玉珏 夏昆鹏 张金朋 马祺昊 孙琦月 佟晓薇 韩盛旺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129-1132,1136,共5页
目的:观察头穴围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围刺组,参照Zea-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围刺组给予... 目的:观察头穴围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围刺组,参照Zea-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围刺组给予头穴围刺治疗,3组分别于21 d取大鼠脑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缺血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大鼠脑缺血阳性细胞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检测Ang-2、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针刺21 d后mNSS评分围刺评分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病理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1 d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缺血区域Ang-2、VEGF阳性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1 d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Ang-2、VEGF蛋白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围刺可上调大鼠缺血再灌注区脑组织Ang-2、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梗死区血管新生,帮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神经修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围刺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功能缺损 促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神经修复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长单一序列区83基因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脑血管平滑肌促血管生成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刘磊 王佳伟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9期800-807,共8页
目的长单一序列区(unique long region 83,UL83)基因是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再激活标志。本研究拟探索UL83对HCMV感染后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中不稳定斑块破裂相关因子,如促... 目的长单一序列区(unique long region 83,UL83)基因是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再激活标志。本研究拟探索UL83对HCMV感染后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中不稳定斑块破裂相关因子,如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 (1)采用流式细胞仪确定amidite荧光素(fluorescein amidite,FAM)标记的小干扰核糖核酸(small interfering ribonucleic acid,si RNA)通过脂质体转入人脑VSMC的转染效率;(2)将3条化学合成si RNA通过脂质体转染入已感染HCMV AD_(169)株(MOI=10)的人脑VSMC当中,结合空白组、接毒组及接毒无效干扰组筛选抑制UL83基因最强si RNA;(3)分别检测HCMV AD_(169)株(MOI=10)感染人脑VSMC后0 h、6 h、12 h、24 h、48 h以及72 h Ang-1、Ang-2及VEGF-A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 RNA)及蛋白表达变化;(4)分别检测空白组、接毒高效干扰组、接毒无效干扰组及接毒组在感染48 h后Ang-1、Ang-2及VEGF-A的mRNA及感染72 h后上述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转染6 h后,95.59%人脑VSMC转染了FAM标记si RNA。感染HCMV AD_(169)株(MOI=10)的人脑VSMC在转染siRNA 48 h后,si RNA转染组与接毒组相比,UL83 m RNA相对表达量最多下降78.7%;转染si RNA72 h后,UL83编码的pp65蛋白相对表达量最多下降81.3%。人脑VSMC感染HCMV AD_(169)株(MOI=10)0 h、6 h、12 h、24 h、48 h以及72 h时后,Ang-1 m 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P<0.01),Ang-2及VEGF-A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则逐渐增加(P<0.01)。而通过转染高效si RNA抑制HCMV AD_(169)株UL83基因,使得Ang-1表达下降,Ang-2和VEGF-A表达增加均被抑制。结论 HCMV AD_(169)株具有同时促进人脑VSMC中Ang-1表达降低,Ang-2及VEGF-A表达增加功能。而通过si RNA抑制HCMV AD_(169)株UL83基因表达能够阻止上述变化。提示HCMV可能通过UL83基因造成靶细胞产生促血管新生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UL83基因 小干扰核糖核酸 血管生成素-1 促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Ang-2、Tie-2 mRNA的表达及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瑞华 谢建国 +3 位作者 付强 谢天 马杰 常玉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9-632,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mRNA的表达及K-ras基因突变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4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Ang-2及Tie-2的表达,应用PCR-SSCP方法检测40例...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mRNA的表达及K-ras基因突变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4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Ang-2及Tie-2的表达,应用PCR-SSCP方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Ang-2和Tie-2 mRNA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t=39.960、9.490,P<0.05)。K-ras基因突变率达42.5%(17/40),其中12密码子突变11例(64.7%),13密码子突变6例(35.3%)。浸润达肌层、有淋巴结转移和低未分化癌组织Ang-2mRNA高表达率较高(χ2=6.593、10.165、5.974,P均<0.05),Dukes分期C和D期、浸润达肌层、有淋巴结转移和低未分化癌组织Tie-2 mRNA高表达率也较高(χ2=4.365、8.864、8.087和9.086,P<0.05)。K-ras基因突变率在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高于无转移者(χ2=6.320,P<0.05),Dukes分期C、D期癌组织高于A、B期(χ2=13.961,P<0.05)。存在K-ras基因突变的癌组织中Ang-2和Tie-2 mRNA表达水平高于无突变者(t=4.056,7.518,P<0.05)。结论:Ang-2、Tie-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以及早期转移有关。K-ras基因突变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转移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促血管生成素-2 酪氨酸激酶受体-2 K-RA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