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参与应激状态下痛觉调控的机制
1
作者 焦思敏 李彭涛 +3 位作者 朱心怡 王晓东 李辉 王璐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特性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多种脑功能活动。近年来,随着对CRH及其受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CRH除了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中发挥重要作用外,也参与...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特性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多种脑功能活动。近年来,随着对CRH及其受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CRH除了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中发挥重要作用外,也参与了焦虑、抑郁、觉醒、摄食、感觉等功能的调节。CRH作为应激调节系统的始动因子,各种应激均会引起其释放的增加。众所周知,在应激状态下痛觉感受会发生改变(镇痛或促痛),其机制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集中阐述CRH在应激状态下对痛觉的调控及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应激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妊娠小鼠卵巢的表达和分布
2
作者 张铭石 王晋阳 +2 位作者 黄田田 高转娃 丛日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1,共7页
为了研究妊娠小鼠卵巢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其受体(ACTH-R)的分布情况,选用2月龄的雌性昆明小鼠10只,在小鼠妊娠12 d后采取卵巢,通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对卵巢中ACTH和ACTH-R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RT-... 为了研究妊娠小鼠卵巢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其受体(ACTH-R)的分布情况,选用2月龄的雌性昆明小鼠10只,在小鼠妊娠12 d后采取卵巢,通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对卵巢中ACTH和ACTH-R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RT-PCR检测发现在妊娠小鼠卵巢中存在ACTH前体阿黑皮素原(POMC)和ACTH-R mRNA的表达。IHC表明ACTH和ACTH-R在妊娠小鼠卵巢均有分布,ACTH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分布于卵巢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和黄体细胞的胞浆中,其中以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中分布最多、免疫阳性着色最深,其相对表达量在黄体组织最高,极显著高于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P<0.01);ACTH-R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卵母细胞、卵泡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以及黄体细胞都有分布,在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中免疫阳性着色最深,反应最强,黄体组织ACTH-R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P<0.01)。综上所述,ACTH和ACTH-R在妊娠小鼠卵巢均有表达和分布,提示卵巢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能产生分泌ACTH,通过其受体介导从而对妊娠小鼠卵巢功能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表达 卵巢 妊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小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3
作者 张曼 彭丽娜 王朝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为了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小鼠妊娠期间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小鼠妊娠持续时间的关系,选取自然交配的见栓雌鼠,自见栓当天开始,通过面颊采血分离、收集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H含量。通过对孕鼠妊娠期间、分... 为了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小鼠妊娠期间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小鼠妊娠持续时间的关系,选取自然交配的见栓雌鼠,自见栓当天开始,通过面颊采血分离、收集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H含量。通过对孕鼠妊娠期间、分娩当天及分娩后24 h血浆CRH水平的分析,发现正常妊娠孕鼠血浆中CRH水平在妊娠早期即升高,妊娠13.5 d起血浆CRH水平[(21.6±3.90)pg/mL]呈进行性升高,妊娠晚期升高显著,至分娩时达最高水平,分娩后24 h CRH基本恢复至正常值;早产孕鼠13.5 d时血浆含量高于正常妊娠的小鼠,而难产孕鼠的CRH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小鼠;孕鼠13.5 d血浆中CRH的含量与妊娠持续时间呈负相关。说明小鼠血浆中CRH水平可作为判定妊娠持续时间的一个标志,用于预测孕鼠的分娩时间,为小鼠的剖宫产生物净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分娩 妊娠 生物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参与痛觉与痒觉信息调控的机制
4
作者 张琳芳 李小兰 +4 位作者 朱心怡 王晓东 吴振宇 李辉 王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的始动因子。以往的观察发现,急性应激可镇痛、抑痒,慢性应激则常常促痛、促痒,而这其中的机制还未被完全阐明。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分析CRH参与痛觉与痒觉信息调控的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的始动因子。以往的观察发现,急性应激可镇痛、抑痒,慢性应激则常常促痛、促痒,而这其中的机制还未被完全阐明。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分析CRH参与痛觉与痒觉信息调控的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马行 徐英 +1 位作者 姚海燕 库宝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8-472,共5页
目的为探讨姜黄素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观察姜黄素对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应激方式交替、持续应激20d,制成大鼠慢性应激损伤模型,用开野实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给姜黄... 目的为探讨姜黄素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观察姜黄素对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应激方式交替、持续应激20d,制成大鼠慢性应激损伤模型,用开野实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给姜黄素(2.5,5和10mg·kg-1,po,每日1次,共21d)前后行为的改变以及下丘脑、海马及额叶皮质中CRFmRNA的表达。结果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在开野实验中5min内穿越格数、探究次数均显著减少;给予姜黄素后,应激大鼠穿越格数、探究次数均较应激对照组不同程度的增加。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下丘脑、海马和额叶皮质中CRF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姜黄素可以明显逆转上述脑区CRFmRNA表达的改变。结论姜黄素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活动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一作用很可能与逆转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的CRFmRNA的异常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慢性应激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行为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与分娩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宁洪艳 沙金燕 +1 位作者 倪鑫 孙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6-317,共2页
目的 :研究足月产、早产及过期产孕妇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 CRH )水平的变化 ,探讨应用 CRH预测早产的价值。 方法 :门诊产科检查孕妇 2 0 0例 ,从孕 2 8周起至分娩 ,每间隔 2周取血浆 1次 ,标本用甲醇提取法处理后 ,通过... 目的 :研究足月产、早产及过期产孕妇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 CRH )水平的变化 ,探讨应用 CRH预测早产的价值。 方法 :门诊产科检查孕妇 2 0 0例 ,从孕 2 8周起至分娩 ,每间隔 2周取血浆 1次 ,标本用甲醇提取法处理后 ,通过放免测定观察血浆中 CRH水平变化。 结果 :孕 2 8周起血浆 CRH水平 [( 3 7.4 5± 8.5 0 ) pg/ m l]呈进行性升高 ,孕晚期升高[( 160 .2 5± 14 .5 9) pg/ m l]显著 ,分娩达最高峰 [( 5 70 .5 4± 4 7.91) pg/ ml];孕 2 8周起血浆中 CRH水平在早产及过期产中即出现异常升高或降低 ( P<0 .0 1) ;孕 2 8周时血浆中 CRH水平与妊娠持续时间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 CRH水平是妊娠持续时间的标志 ,孕 2 8周血浆 CRH水平可预测最终早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分娩 早产 过期产 妊娠期 足月产 CR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rocorti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肽类家族的最新成员 被引量:2
7
作者 顾清 沙金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0-733,共4页
Urocortin,a novel peptide of the cortiotropin releasiong hormone(CRH)family,was discovered in 1995 in the rat brain and subsequently cloned and localized to human chromosome 2.It can bind to both CRH type 1 receptor a... Urocortin,a novel peptide of the cortiotropin releasiong hormone(CRH)family,was discovered in 1995 in the rat brain and subsequently cloned and localized to human chromosome 2.It can bind to both CRH type 1 receptor and CRH type 2 receptor,as well as CRH binding protein.Especially to CRH type 2 receptor,urocortin binds to it with 40 times more potency than CRH does.Therefore,urocortin is thought to be an endogenous ligand for CRH type 2 receptor.Immunoreactive urocortin and urocortin mRNA were localized in many areas such as mammalian brain,cardiovascular system,placenta.It is believed that urocortinmay play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roles as a neuropeptide not only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ut also in peripheral t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OCORTIN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生物学活性 化学结构 分布定位 应急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 炎症反应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曾纯 严灿 +1 位作者 徐志伟 吴丽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7-520,共4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反应中的关键调节因子,协调应激过程中内分泌、自主神经、免疫和行为反应。CRH的作用是由其受体所介导的。目前已知的CRH受体有CRH-R1、CRH-R2、CRH-R3 3种。应激时,CRH主要通过CRH-R1、CRH-R2产生...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反应中的关键调节因子,协调应激过程中内分泌、自主神经、免疫和行为反应。CRH的作用是由其受体所介导的。目前已知的CRH受体有CRH-R1、CRH-R2、CRH-R3 3种。应激时,CRH主要通过CRH-R1、CRH-R2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效应。近年来通过对转基因动物、选择性CRH受体拮抗剂和特异性CRH受体激动剂等的应用,对CRH受体在应激中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进一步揭示了应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受体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浓度与先兆早产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漫飞 周洋 赵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检测先兆早产患者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探讨其浓度与先兆早产症状的相关性及影响其浓度的因素,以探讨CRH浓度作为预测早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先兆早产住院孕妇及不足月非先兆早产原因住院孕妇共45例,其... 目的检测先兆早产患者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探讨其浓度与先兆早产症状的相关性及影响其浓度的因素,以探讨CRH浓度作为预测早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先兆早产住院孕妇及不足月非先兆早产原因住院孕妇共45例,其中先兆早产组(孕28~36周)22例,对照组(孕28~36周、无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23例。采每位受试对象抗凝外周血5 m L,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CRH浓度。结果先兆早产组孕妇外周血CRH浓度与对照组孕妇相比显著升高(P〈0.01)。先兆早产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1和5 min)均〉7分,且2组比较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先兆早产组与对照组比较,宫颈Bishop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先兆早产组中CRH浓度与宫颈Bishop评分无明显关系(P〉0.05)。先兆早产组与对照组中,双胎者与单胎者相比,胎膜早破者与非胎膜早破者相比,CRH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CRH浓度明显升高是先兆早产的显著指标。血浆CRH浓度不影响新生儿出生状态和宫颈成熟度,但受妊娠胎儿数影响,且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血浆CRH浓度有望成为预测先兆早产的指标,但其影响因素较多,应在分析其影响因素后进一步研究其预测定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早产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血浆浓度 ELISA法 早产预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钠致耳鸣大鼠脑海马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7
10
作者 解为全 廖华 +3 位作者 杨希林 陈抗松 邹哲飞 李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观察水杨酸纳致耳鸣大鼠海马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的表达,探讨其参与水杨酸钠致耳鸣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BR反应阈<30dB SPL的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A组注... 目的观察水杨酸纳致耳鸣大鼠海马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的表达,探讨其参与水杨酸钠致耳鸣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BR反应阈<30dB SPL的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A组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mg.kg-1.d-1,共注射21天,B组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mg.kg-1.d-1,共注射14天,C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天。给药前采用改良的饮水抑制法对各组大鼠进行条件反射训练,条件反射消退期开始注射水杨酸钠并检测各组大鼠饮水抑制率(R值);分别于给药前两天、首次给药后2h、给药结束后当天检测各组大鼠ABR反应阈,然后将大鼠处死并断头取脑,剥离海马区,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RF在各组大鼠海马区的表达。结果条件反射消退期1~3天A、B两组大鼠R值大于C组(P<0.05),证明耳鸣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首次给药后2h及给药结束后A、B两组ABR反应阈均较给药前提高了约30dB(P<0.05),但A、B两组间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海马区CRF表达量A组>B组>C组(P<0.05)。结论水杨酸钠注射致耳鸣大鼠的海马区情绪应激相关蛋白CRF表达增强,且随注射时间延长其表达量增加,提示CRF表达升高可能是边缘系统参与耳鸣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钠 耳鸣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功能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易金娥 袁慧 文利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5-100,共6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CRH-BP)是37 ku的分泌糖蛋白,其结构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受体不同,但与CRH和尿皮素(UCN)具有很高的亲和力。CRH-BP具有重要的生物调控作用,对CRH诱导的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CRH-BP)是37 ku的分泌糖蛋白,其结构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受体不同,但与CRH和尿皮素(UCN)具有很高的亲和力。CRH-BP具有重要的生物调控作用,对CRH诱导的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应激和代谢因素能改变体内CRH-BP的表达与调控,CRH-BP在生产分娩、炎性疾病、阿尔海默症(Alzheiner′s disease)和其他机能障碍等过程中也具有广泛的作用,这说明CRH-BP在大脑和脑垂体中可能还有其他潜在功能,研究CRH-BP在中枢和外周的作用及机理,有利于阐明其在病因学方面的潜在地位,有助于治疗CRH失调引起的机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尿皮素 繁殖 应激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束缚应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行为及脑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俊 刘立 +3 位作者 许波 杨侠 张晓梅 马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32-237,共6页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运动行为及脑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tMCAO)模型。术后第28天再将每组大鼠随机分为单...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运动行为及脑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tMCAO)模型。术后第28天再将每组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假手术组、假手术+应激组、单纯tMCAO组和tMCAO+应激组。从手术处理后第5周开始行2周束缚应激,应激结束后行抑郁行为测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内CRF的表达情况,观察束缚应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CRF表达的影响。结果①束缚应激使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均显著减少,蔗糖水偏好比明显降低,与单纯假手术组、假手术+应激组及单纯tMCAO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tMCAO+应激组大鼠脑内下丘脑室旁核、杏仁核中央亚核、终纹床核中CRF阳性神经元数量与其他组比较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施加束缚应激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出现明显的抑郁行为,脑内参与调节情感的核团内CRF蛋白含量增加,表达反应性增强,考虑可能是卒中后抑郁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应激 心理学 抑郁障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暴露下大鼠行为学和海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蛋白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抗松 杨琨 +2 位作者 杨希林 陈建新 廖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观察噪声暴露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探讨噪声对生物体情绪行为和听力的负性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行为学指标和ABR反应阈接近的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正常喂养;噪声组(B组):每天固定时间噪声暴露... 目的观察噪声暴露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探讨噪声对生物体情绪行为和听力的负性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行为学指标和ABR反应阈接近的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正常喂养;噪声组(B组):每天固定时间噪声暴露4 h,持续28 d;氟西汀组(C组):噪声暴露的条件和时间与噪声组相同,每天噪声暴露后即腹腔注射剂量为10 mg/kg的氟西汀,持续28 d,噪声暴露前1 d、第7、14、28 d观察大鼠的旷场行为并检测ABR反应阈,实验前后记录大鼠的糖水偏爱百分比,最后断头取脑,剥离大鼠海马,Western-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CRF表达。结果第7、14、28 d,与对照组比较,其它组大鼠的旷场行为表现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大鼠与噪声组比较,旷场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暴露28d后,与对照组相较,噪声组和氟西汀组糖水偏爱百分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噪声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糖水偏爱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其ABR反应阈升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海马CRF的表达较正常组增加,但较噪声组表达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的噪声暴露可使大鼠产生焦虑抑郁样行为,抗抑郁剂能改善这些行为的改变。海马CRF表达的增加可能参与噪声应激所致的大鼠行为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应激 动物行为学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皮质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秀玉 丁瑛雪 +2 位作者 刘占利 石凯丽 邹丽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63-572,共10页
目的探讨黑皮质素受体(MC2R~MC4R)基因变异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发病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并对研究中发现的最具意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深入的功能学研究。方法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MC2R~MC4R基因编码区及... 目的探讨黑皮质素受体(MC2R~MC4R)基因变异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发病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并对研究中发现的最具意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深入的功能学研究。方法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MC2R~MC4R基因编码区及启动子区基因突变及多态性;SHEsis和Haploview3.32程序构建单体型,分析不同多态性基因型、等位基因及所构建单体型在婴儿痉挛症患儿和正常对照受试儿童中的分布频率,并观察其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测序显示,MC2R基因启动子区共存在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其中-2T>C为新发现位点,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893220、rs2186944和-2T>C)组间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02,0.01)。常见单体型TCCT对婴儿痉挛症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P=0.00),且TCCT携带者比非携带者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更为敏感(P=0.00)。体外功能学研究证实,MC2R基因TCCT型启动子转录效率是TCCC的4倍(P=0.00),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后含TCCT单体型启动子MC2R mRNA表达水平上调5倍(P=0.00),而含TCCC单体型启动子仅上调1.50倍(P>0.05)。MC4R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1872992与婴儿痉挛症的发生有关,婴儿痉挛症组患儿TC型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T型等位基因携带者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优于非T型等位基因携带者(P=0.01)。但MC3R单核苷酸多态性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皮质素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并可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婴儿痉挛症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早期预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提供一定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皮质素 多态现象 遗传 基因 痉挛 婴儿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不同黑素皮质素受体2基因型婴儿痉挛症疗效及高度失律缓解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宝广 李爱霞 +6 位作者 杨花芳 郑华城 左月仙 刘兰 王欣 吴文娟 刘征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431-2435,共5页
背景婴儿痉挛症为婴幼儿期常见的灾难性癫痫,对多种抗癫痫药物反应欠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作为其首选用药,有效率在60%~80%。寻找影响ACTH疗效的因素,并加以利用而提高ACTH有效率,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目的探讨A... 背景婴儿痉挛症为婴幼儿期常见的灾难性癫痫,对多种抗癫痫药物反应欠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作为其首选用药,有效率在60%~80%。寻找影响ACTH疗效的因素,并加以利用而提高ACTH有效率,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目的探讨ACTH对不同黑素皮质素受体2(MC2R)基因型婴儿痉挛症疗效及高度失律缓解的影响,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部行ACTH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婴儿痉挛症56例,进行体格检查、视频脑电图、基因全外显子检查等。根据MC2R基因启动子区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构成的单体型类型分为TCCT携带组(n=46)即TCCT/TCCT或TCCT/0,TCCT非携带组(n=10)即0/0型。均给予ACTH治疗:1 U/kg×3 d+2 U/kg×25 d(共28 d,最大量不超过25 U)。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高度失律缓解率。结果治疗28 d后,TCCT携带组有效36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8.2%;TCCT非携带组有效3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3/10。TCCT携带组有效率高于TCCT非携带组(χ^2=9.26,P<0.05)。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高度失律检出率为43例,占76.8%(43/56),TCCT携带组36例,治疗28 d后,缓解24例,未缓解12例,缓解率为66.7%;TCCT非携带组7例,治疗28 d后,缓解3例,未缓解4例,缓解率为3/7。两组高度失律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P>0.05)。结论在婴儿痉挛症治疗中,ACTH对MC2R基因TCCT携带型的痉挛发作治疗效果显著,而两组高度失律缓解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婴儿 肾上腺皮质激素 黑素皮质素受体2基因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功能及其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瑞 黄杜娟 +4 位作者 乐明霞 徐陶 杨俊娜 何丽 曾俊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762,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1]。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纹状体神经元退化、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1]。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纹状体神经元退化、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和死亡以及残存的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即路易小体[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生长激素和泌乳素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及与下丘-垂体-肾上腺皮质轴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锋 冯树芳 +1 位作者 徐金华 邓守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78,共2页
为了探讨垂体分泌泌乳素(PRL)和生长激素(GH)以及下丘-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采用RIA法测定未治疗SLE活动期和正常对照组、SLE静止期血清PRL、G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水平。结果显示SLE患者活... 为了探讨垂体分泌泌乳素(PRL)和生长激素(GH)以及下丘-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采用RIA法测定未治疗SLE活动期和正常对照组、SLE静止期血清PRL、G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水平。结果显示SLE患者活动期血清PRL和GH水平与静止期患者及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而血清ACTH和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SLE患者活动期(PRL+GH)/皮质醇比值与dsDNA抗体滴度正相关。提示SLE活动期患者存在垂体GH和PRL的分泌与下丘-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长激素 泌乳素 皮质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垂体-肾上腺皮质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对下丘脑神经元CREB的调控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云东 顾小红 +3 位作者 朱佩芳 王正国 周继红 许民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对下丘脑神经元内CREB(CAMP-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含量变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孕17d胎鼠下丘脑分散培养下丘脑神经元,采用PTI(Photon technolo... 目的: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对下丘脑神经元内CREB(CAMP-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含量变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孕17d胎鼠下丘脑分散培养下丘脑神经元,采用PTI(Photon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PTI)荧光成像系统测量下丘脑神经元胞浆内游离钙浓度([Ca2+]i)变化;测量和分析外源性CRH对培养下丘脑神经元内钙信号变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神经元内P-CREB的含量变化,分别与用细胞膜L-型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或CRH1受体(CRH1R)特异性拮抗剂CP-154526处理下丘脑神经元后[Ca2+]i和P-CREB的变化作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的下丘脑神经元[Ca2+]i含量较低,外源性CRH刺激后,[Ca2+]i立即升高;预先应用尼莫地平或CP-154526处理再用CRH刺激的神经元[Ca2+]i含量的增加明显被抑制,同时也可明显抑制神经元内P-CREB含量的增加。结论:在急性应激反应中,CRH可直接与下丘脑神经元CRH1R结合,开放膜L-型钙离子通道促使钙离子内流使[Ca2+]i明显增加,从而进一步激活神经元内P-CREB信号通路。说明在调节下丘脑神经元激活过程中CRH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 下丘脑神经元 P-CREB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8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诱导的肠上皮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玥 陈超英 +1 位作者 张梦 吕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0-906,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8(CK8)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诱导的肠上皮细胞间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结肠腺癌HT29细胞株建立肠上皮屏障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T29细胞表面CRF受体1(CRFR1)及CRFR2的表达情况,并将...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8(CK8)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诱导的肠上皮细胞间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结肠腺癌HT29细胞株建立肠上皮屏障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T29细胞表面CRF受体1(CRFR1)及CRFR2的表达情况,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CRF组,CRF组以100 nmol/L CRF处理细胞72 h。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2组细胞FITC标记的dextran透过率,透射电镜观察2组细胞紧密连接结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细胞CK8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CK8表达微结构变化,ELISA检测加药5 min、10 min、30 min、1 h及2 h后蛋白激酶C(PKC)活性。采用sh-CK8慢病毒构建CK8低表达HT29细胞,检测给予CRF处理后相应蛋白表达量、FITC标记的dextran透过率及PKC活性的改变。结果:HT29细胞表面存在CRFR1及CRFR2受体,而CRF处理后,FITC标记的dextran透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对照组细胞紧密连接通道关闭, CRF处理后紧密连接开放。同时,CRF可引起HT29细胞CK8的荧光强度增高,呈颗粒样浓聚,其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occludin和ZO-1表达下调(P<0.05)。此外,CRF处理1 h时,PKC的活性下降(P<0.05)。sh-CK8慢病毒转染HT29细胞后成功建立低表达CK8细胞株,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RF刺激后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并未明显降低, occludin蛋白表达仍下调(P<0.05),而ZO-1则无明显改变。同时,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K8低表达后,CRF刺激并未引起PKC活性的下降。结论:CK8可能通过抑制PKC活性参与CRF诱导的肠上皮通透性的增加,同时可能存在其它信号通路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细胞角蛋白8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紧密连接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鞘内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抗伤害性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伍超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鞘内预注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CRH)是否对甲醛疼痛模型具有抗伤害性效应。方法采用疼痛行为学观察和辐射热测痛评价CRH对甲醛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系... 目的探讨鞘内预注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CRH)是否对甲醛疼痛模型具有抗伤害性效应。方法采用疼痛行为学观察和辐射热测痛评价CRH对甲醛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观察对脊髓后角c- f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NS对照组比较,鞘内预注CRH0.5μg可明显降低甲醛致痛大鼠的Ⅱ相疼痛反应时间,同时可以抑制脊髓后角浅层c -fos基因表达增强的效应,提前1h腹腔内注射CP154526可抵消这种抑制效应。结论鞘内预注CRH能明显抑制甲醛致痛大鼠的痛反应和脊髓后角的c- fos基因的表达,具有抗伤害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H 脊髓 抗伤害性效应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