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基因多态与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娟 禹顺英 +1 位作者 沈一峰 李华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1,CRHR1)基因多态性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1,CRHR1)基因多态性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抗抑郁疗效差异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271例抑郁症患者予以单一新型抗抑郁药(SSRIs或SNRIs)常规剂量治疗至少6周,以治疗前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总分减分率作为评估疗效的指标。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CRHR1基因上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基因型,比较有效组(HAMD-17减分率≥50%)和无效组(HAMD-17减分率<50%)之间4个位点基因型及多位点组成单倍型的不同。结果治疗4周末:CRHR1基因rs17689966位点A等位基因及AA基因型携带者在治疗无效组的频率均显著高于有效组(88.0%vs.77.0%,P=0.004;75.8%vs.59.0%,P=0.004)。有3种单倍型在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T-A/T-G(rs242924-rs17689966:86.6%vs.74.7%,P=0.002;8.1%vs.15.5%,P=0.018),G-T-G(rs4458044-rs rs242924-rs17689966:8.2%vs.15.5%,P=0.019)。治疗6周末:CRHR1基因4个SNPs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单倍型分析在不同疗效患者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RHR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SSRIs、SNRIs类药物的早期疗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基因 多态性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参与焦虑对咬合干扰致口颌面痛的促进作用
2
作者 张垚君 李源 +3 位作者 莫思怡 刘婧雯 徐啸翔 曹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55,共8页
目的研究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1,CRHR1)在焦虑促进实验性咬合干扰(experimental occlusal interference,EOI)致... 目的研究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1,CRHR1)在焦虑促进实验性咬合干扰(experimental occlusal interference,EOI)致口颌面痛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了115只Sprague-Dawley(SD)大鼠焦虑水平,得出SD大鼠焦虑谱并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建立分型标准。选取高焦虑(high anxiety,HA)和低焦虑(low anxiety,LA)大鼠进行EOI建模,咀嚼肌机械摆头阈值(head withdrawal threshold,HWT)评估EOI后口颌面痛的发展过程(每组7只大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OI后6 d VTA DA神经元CRHR1表达量差异(每组6只大鼠)。确认HA大鼠对EOI更敏感后,对HA大鼠进行EOI建模,在体电生理学评估EOI后6 d激活VTA DA神经元CRHR1对神经元放电频率(每组10个神经元,来自5只大鼠)和VTA场电位(每组14个通道,来自5~7只大鼠)的影响;激活VTA DA神经元CRHR1后评估EOI后HWT的变化(每组7只大鼠)。结果SD大鼠的焦虑水平可被分为HA、中焦虑(moderate anxiety,MA)和LA三类(P<0.001)。HA大鼠在EOI后口颌面痛敏发展更快(P<0.01),VTA DA神经元CRHR1表达量更低(P<0.001)。激活VTA DA神经元CRHR1使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上升(P<0.05),VTA场电位部分改变(P<0.05),HWT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VTA DA神经元CRHR1参与焦虑对EOI致口颌面痛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干扰 口颌面痛 腹侧被盖区 多巴胺神经元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妊娠小鼠卵巢的表达和分布
3
作者 张铭石 王晋阳 +2 位作者 黄田田 高转娃 丛日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1,共7页
为了研究妊娠小鼠卵巢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其受体(ACTH-R)的分布情况,选用2月龄的雌性昆明小鼠10只,在小鼠妊娠12 d后采取卵巢,通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对卵巢中ACTH和ACTH-R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RT-... 为了研究妊娠小鼠卵巢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其受体(ACTH-R)的分布情况,选用2月龄的雌性昆明小鼠10只,在小鼠妊娠12 d后采取卵巢,通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对卵巢中ACTH和ACTH-R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RT-PCR检测发现在妊娠小鼠卵巢中存在ACTH前体阿黑皮素原(POMC)和ACTH-R mRNA的表达。IHC表明ACTH和ACTH-R在妊娠小鼠卵巢均有分布,ACTH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分布于卵巢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和黄体细胞的胞浆中,其中以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中分布最多、免疫阳性着色最深,其相对表达量在黄体组织最高,极显著高于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P<0.01);ACTH-R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卵母细胞、卵泡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以及黄体细胞都有分布,在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中免疫阳性着色最深,反应最强,黄体组织ACTH-R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P<0.01)。综上所述,ACTH和ACTH-R在妊娠小鼠卵巢均有表达和分布,提示卵巢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能产生分泌ACTH,通过其受体介导从而对妊娠小鼠卵巢功能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表达 卵巢 妊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曾纯 严灿 +1 位作者 徐志伟 吴丽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7-520,共4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反应中的关键调节因子,协调应激过程中内分泌、自主神经、免疫和行为反应。CRH的作用是由其受体所介导的。目前已知的CRH受体有CRH-R1、CRH-R2、CRH-R3 3种。应激时,CRH主要通过CRH-R1、CRH-R2产生...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反应中的关键调节因子,协调应激过程中内分泌、自主神经、免疫和行为反应。CRH的作用是由其受体所介导的。目前已知的CRH受体有CRH-R1、CRH-R2、CRH-R3 3种。应激时,CRH主要通过CRH-R1、CRH-R2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效应。近年来通过对转基因动物、选择性CRH受体拮抗剂和特异性CRH受体激动剂等的应用,对CRH受体在应激中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进一步揭示了应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受体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皮质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石秀玉 丁瑛雪 +2 位作者 刘占利 石凯丽 邹丽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63-572,共10页
目的探讨黑皮质素受体(MC2R~MC4R)基因变异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发病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并对研究中发现的最具意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深入的功能学研究。方法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MC2R~MC4R基因编码区及... 目的探讨黑皮质素受体(MC2R~MC4R)基因变异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发病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并对研究中发现的最具意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深入的功能学研究。方法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MC2R~MC4R基因编码区及启动子区基因突变及多态性;SHEsis和Haploview3.32程序构建单体型,分析不同多态性基因型、等位基因及所构建单体型在婴儿痉挛症患儿和正常对照受试儿童中的分布频率,并观察其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测序显示,MC2R基因启动子区共存在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其中-2T>C为新发现位点,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893220、rs2186944和-2T>C)组间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02,0.01)。常见单体型TCCT对婴儿痉挛症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P=0.00),且TCCT携带者比非携带者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更为敏感(P=0.00)。体外功能学研究证实,MC2R基因TCCT型启动子转录效率是TCCC的4倍(P=0.00),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后含TCCT单体型启动子MC2R mRNA表达水平上调5倍(P=0.00),而含TCCC单体型启动子仅上调1.50倍(P>0.05)。MC4R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1872992与婴儿痉挛症的发生有关,婴儿痉挛症组患儿TC型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T型等位基因携带者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优于非T型等位基因携带者(P=0.01)。但MC3R单核苷酸多态性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皮质素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并可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婴儿痉挛症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早期预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提供一定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皮质 多态现象 遗传 基因 痉挛 婴儿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不同黑素皮质素受体2基因型婴儿痉挛症疗效及高度失律缓解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宝广 李爱霞 +6 位作者 杨花芳 郑华城 左月仙 刘兰 王欣 吴文娟 刘征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431-2435,共5页
背景婴儿痉挛症为婴幼儿期常见的灾难性癫痫,对多种抗癫痫药物反应欠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作为其首选用药,有效率在60%~80%。寻找影响ACTH疗效的因素,并加以利用而提高ACTH有效率,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目的探讨A... 背景婴儿痉挛症为婴幼儿期常见的灾难性癫痫,对多种抗癫痫药物反应欠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作为其首选用药,有效率在60%~80%。寻找影响ACTH疗效的因素,并加以利用而提高ACTH有效率,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目的探讨ACTH对不同黑素皮质素受体2(MC2R)基因型婴儿痉挛症疗效及高度失律缓解的影响,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部行ACTH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婴儿痉挛症56例,进行体格检查、视频脑电图、基因全外显子检查等。根据MC2R基因启动子区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构成的单体型类型分为TCCT携带组(n=46)即TCCT/TCCT或TCCT/0,TCCT非携带组(n=10)即0/0型。均给予ACTH治疗:1 U/kg×3 d+2 U/kg×25 d(共28 d,最大量不超过25 U)。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高度失律缓解率。结果治疗28 d后,TCCT携带组有效36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8.2%;TCCT非携带组有效3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3/10。TCCT携带组有效率高于TCCT非携带组(χ^2=9.26,P<0.05)。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高度失律检出率为43例,占76.8%(43/56),TCCT携带组36例,治疗28 d后,缓解24例,未缓解12例,缓解率为66.7%;TCCT非携带组7例,治疗28 d后,缓解3例,未缓解4例,缓解率为3/7。两组高度失律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P>0.05)。结论在婴儿痉挛症治疗中,ACTH对MC2R基因TCCT携带型的痉挛发作治疗效果显著,而两组高度失律缓解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婴儿 肾上腺皮质激素 黑素皮质受体2基因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在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宁 欧阳雨晴 邢国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痛可以引起一系列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惊恐,这些负性情绪又可以加重疼痛。研究表明,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的产生与促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有关。本文综述了促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在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 痛可以引起一系列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惊恐,这些负性情绪又可以加重疼痛。研究表明,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的产生与促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有关。本文综述了促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在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克服慢性痛及其由此产生的心理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 杏仁核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在痛觉调节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崔希云 于龙川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65,共3页
最近的大量研究表明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F)和CRF类似肽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和内脏器官。CRF和CRF类似肽均可与CRF受体结合。CRF受体 (CRFR)可分为CRFR 1、CRFR 2和CRFR 3三种类型。CRFR 2又分为A、B、C三个亚型。各种CRF受体... 最近的大量研究表明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F)和CRF类似肽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和内脏器官。CRF和CRF类似肽均可与CRF受体结合。CRF受体 (CRFR)可分为CRFR 1、CRFR 2和CRFR 3三种类型。CRFR 2又分为A、B、C三个亚型。各种CRF受体激活时 ,对细胞产生相应的功能调节。CRF参与机体多层次的痛觉调节 ,C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受体 痛觉调节 CRF肽家族 镇痛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媛媛 白春艳 +1 位作者 吴潇 潘玉春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8年第2期2-4,共3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CRH-BP)是分子量为37千道尔顿的N-糖基化蛋白。它能够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结合使CRH失活,而脑垂体细胞能够在CRH诱导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进而调节应激反应中产生的各种生理现...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CRH-BP)是分子量为37千道尔顿的N-糖基化蛋白。它能够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结合使CRH失活,而脑垂体细胞能够在CRH诱导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进而调节应激反应中产生的各种生理现象。对CRH-BP基因的研究为CRH在生殖生理、药理学、动物应激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CRHBP基因在小鼠、人类上的研究进展,以便对该基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基因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功能及其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瑞 黄杜娟 +4 位作者 乐明霞 徐陶 杨俊娜 何丽 曾俊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762,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1]。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纹状体神经元退化、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1]。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纹状体神经元退化、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和死亡以及残存的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即路易小体[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神经肽类激素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P物质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翔 胡品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3期2610-2612,共3页
目的:研究肠道神经系统中神经肽类激素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和P物质(SP)相关神经元的神经解剖关系及CRF对黏膜下神经丛SP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及双染色研究CRF神经元与SP神经元的神经解剖关系;体外肠神经组织... 目的:研究肠道神经系统中神经肽类激素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和P物质(SP)相关神经元的神经解剖关系及CRF对黏膜下神经丛SP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及双染色研究CRF神经元与SP神经元的神经解剖关系;体外肠神经组织培养及放免法研究CRF对SP分泌的影响。结果:豚鼠黏膜下层神经丛中所有表达SP的神经元上均有CRF1受体的表达。CRF可促进体外培养神经组织分泌SP。结论:在肠道神经系统CRF及其受体与SP在神经解剖和生理功能方面均存在密切的关系,CRF通过与分泌SP神经元上的CRF1受体结合促进SP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受体 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 P物质 肠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应激对下丘脑室旁核CRH/AVP基因转录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雅秋 孙茵 +2 位作者 姜雷 王秋月 单忠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3-595,共3页
目的阐明游泳应激后下丘脑室旁核(PV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血管加压素(AVP)基因转录的变化以及非生理剂量地塞米松对两基因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生理盐水(100μl)或地塞米松(0.3mg/kg)腹腔内注射2h后,强迫游泳10min分别立... 目的阐明游泳应激后下丘脑室旁核(PV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血管加压素(AVP)基因转录的变化以及非生理剂量地塞米松对两基因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生理盐水(100μl)或地塞米松(0.3mg/kg)腹腔内注射2h后,强迫游泳10min分别立即断头取血;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合成[35S]标记的RNA探针,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及放射自显影的方法检测CRH mRNA、CRH hnRNA、AVP mRNA及AVP hnRNA的表达量,放射自显影图像应用NIH Image软件系统解析。所有数据均输入数据库,以statview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强迫游泳10min血中的ACTH明显升高,而地塞米松可部分抑制这种由于游泳应激引起的血中ACTH升高。游泳应激10min时PVN内的CRH hn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地塞米松的投与完全抑制了CRH hnRNA的增加(P<0.01,n=5)。在单纯生理盐水和地塞米松注射组PVN小细胞内AVP hnRNA的表达量极少,游泳应激10min小细胞内AVP hn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地塞米松对此也无任何影响。结论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急性应激所致的CRH基因转录。与此不同的是强迫游泳应激后PVN小细胞区AVP基因转录水平却并未立即增加,说明虽然AVP与CRH基因均表达于PVN区同一神经元,但是其转录调控机制却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血管加压素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肉仔鸡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红波 盛清凯 王可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9期102-104,107,共4页
选用3日龄肉仔鸡,皮下注射4 mg/kg皮质酮,研究了热应激对肉仔鸡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皮下注射皮质酮3 h后,显著增加了热应激蛋白HSP70mRNA的表达量,降低了肉仔鸡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mRNA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 选用3日龄肉仔鸡,皮下注射4 mg/kg皮质酮,研究了热应激对肉仔鸡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皮下注射皮质酮3 h后,显著增加了热应激蛋白HSP70mRNA的表达量,降低了肉仔鸡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mRNA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皮质 热应激蛋白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抑制烟碱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作用的研究
14
作者 郑金瓯 梁志坚 莫雪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6-448,i0015,共4页
目的研究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AchRab)IgG在烟碱模拟应激状态下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轴各层面活动的影响,探讨重症肌无力(MG)和MG危象发生机制与HPA内分泌轴变化的关系。方法将 nAchRab IgG或正常人IgG注入大鼠侧脑室,继后经烟碱刺... 目的研究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AchRab)IgG在烟碱模拟应激状态下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轴各层面活动的影响,探讨重症肌无力(MG)和MG危象发生机制与HPA内分泌轴变化的关系。方法将 nAchRab IgG或正常人IgG注入大鼠侧脑室,继后经烟碱刺激;应用原位杂交、放射免疫和化学发光免疫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鼠下丘脑、海马和颞叶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mRNA表达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及皮质酮(CORT)浓度。结果在基础状态,nAchRab抑制下丘脑CRHmRNA表达,对海马、颞叶CRHmRNA表达无抑制,对血浆ACTH及CORT水平无影响;nAchRab抑制烟碱所诱导的下丘脑、海马及颞叶CRHmRNA表达,血浆 ACTH及CORT水平下降。结论 nAchRab能与下丘脑、海马及颞叶的乙酰胆碱受体(nAchR)结合,基础状态仅抑制下丘脑CRHmRNA表达;在烟碱诱导的状态下则整个HPA功能受抑制,结果模拟了应激状态MG发病和MG危象时的状况,提示MG发病和MG危象发生可能与HPA功能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 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下丘脑CRH、CRF及肾上腺GR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章海凤 谢芳深 +7 位作者 龚红斌 熊俊 谢洪武 王珏 许金水 胡丹 康明非 付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CRF)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受体...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CRF)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cptor,GR)的影响,探讨热敏灸治疗IB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模型组(6只)、艾灸组(32只),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组(6只),空白组正常饲养,模型组、RU-486组与艾灸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法建立IBS模型,造模21 d。造模结束后,艾灸组灸命门穴,每日1次,每次40 min,共14天,每隔10 min检测大鼠尾温并记录,根据大鼠尾温变化分热敏灸组和非热敏灸组,两组各随机抽取6只;RU-486组RU-486灌胃处理,空白组与艾灸组灌服同等换算体积生理盐水14 d。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治疗结束后取下丘脑、肾上腺,-80℃保存待检。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RU-486组CRF、CRH表达差异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表达均明显偏低(P〈0.05,P〈0.01),RU-486组表达升高(P〈0.05,P〈0.01);与热敏灸组相比,非热敏灸组、RU-486组表达明显均升高(P〈0.05,P〈0.01)。(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非热敏灸组、RU-486组GR表达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热敏灸组表达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表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486组表达偏低(P〈0.01),非热敏灸组无明显差异;与热敏灸组相比,非热敏灸组、RU-486组表达均偏低(P〈0.05,P〈0.01)。结论:热敏灸可能通过改善GR表达,恢复对HPA轴的负反馈作用,从而达到治疗IBS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IBS 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源性的ACTH受体及5-HT1A受体表达研究
16
作者 孟云霄 纪祥瑞 +1 位作者 谢琰臣 魏志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2-496,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ACTHR、5HT1AR蛋白及其mRNA在人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寻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之间功能双向调节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方法检测ACTHR、5HT1AR蛋白及其mRNA在人100例淋巴结、脾脏及肠道淋... 目的:通过检测ACTHR、5HT1AR蛋白及其mRNA在人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寻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之间功能双向调节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方法检测ACTHR、5HT1AR蛋白及其mRNA在人100例淋巴结、脾脏及肠道淋巴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CTHR、5HT1AR在各种淋巴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82.5%和86.3%,与原位杂交(阳性率为70%和75%)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907、0.570,均P>0.05)。结论:人的免疫活性细胞不但可以表达ACTHR、5HT1AR蛋白,还可以合成其mRNA,ACTH、5HT都可以通过免疫细胞膜上的ACTHR、5HT1AR发挥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 神经免疫内分泌 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5.羟色胺受体1A亚型 免疫组织化学 核酸分子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CRHR1受体介导妊娠期慢性应激致子代雄性小鼠抑郁
17
作者 张阔 陈鹏 +2 位作者 钱志侃 陶龙 姚余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慢性应激诱导子代雄性小鼠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周龄含有纯和flox基因的雌性C57小鼠[flox/flox,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基因正常表达]与含有杂合flox基因且含有cre基因的雄性C57小鼠(flox/+,with cre;CR... 目的探讨妊娠期慢性应激诱导子代雄性小鼠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周龄含有纯和flox基因的雌性C57小鼠[flox/flox,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基因正常表达]与含有杂合flox基因且含有cre基因的雄性C57小鼠(flox/+,with cre;CRHR1基因条件性敲除)合笼,待母鼠怀孕后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处理组和慢性应激组,子鼠出生后选取雄性子鼠,分为妊娠期正常对照+子代基因正常组(CON组)、妊娠期正常对照+子代CRHR1基因敲除杂合子组(CON+CKOH组)、妊娠期正常对照+子代CRHR1基因敲除纯合子组(CON+CKOA组)、妊娠期慢性应激+子代基因正常组(CUMS组)、妊娠期慢性应激+子代CRHR1基因敲除杂合子组(CUMS+CKOH组)、妊娠期慢性应激+子代CRHR1基因敲除纯合子组(CUMS+CKOA组)。通过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子代的抑郁程度;运用TUNEL染色观察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技术测定海马组织mTOR和p-mTOR(Ser2448)蛋白含量。结果妊娠期慢性应激导致雄性子代呈现抑郁样行为,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指数增加,海马mTOR和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而小鼠经海马CRHR1基因条件性敲除后,可改善妊娠期慢性应激造成的子代抑郁样行为和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凋亡,上调子代mTOR和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妊娠期慢性应激可导致子代出现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妊娠期慢性应激通过CRH作用于海马CRHR1受体,从而抑制mTOR通路的激活,导致海马CA3区神经细胞损伤,进而使子代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妊娠期慢性应激 海马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 条件性基因敲除 cre/loxp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出现垂体免疫不良反应3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顾阳春 刘颖 +1 位作者 谢超 曹宝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9-375,共7页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及其配体-1(PD-1 ligand 1,PD-L1)的抑制剂广泛用于肺癌治疗,但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值得关注。垂体irAEs包括垂体炎和垂体功能减退,...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及其配体-1(PD-1 ligand 1,PD-L1)的抑制剂广泛用于肺癌治疗,但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值得关注。垂体irAEs包括垂体炎和垂体功能减退,常见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抑制剂治疗后,而较少见于PD-1/PD-L1抑制剂治疗后。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缺乏是垂体irAEs的一种特殊亚型,不伴垂体其他功能紊乱和垂体肿大。本研究报告3例晚期肺癌患者,PD-1抑制剂治疗后出现孤立性ACTH缺乏及其他irAEs。病例1是68岁男性患者,先确诊PD-L1高表达的肺腺癌,采用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单药治疗,期间出现免疫性肝炎,经高剂量甲基泼尼松龙[0.5~1.0 mg/(kg·d)]治疗后缓解;间隔11个月又确诊原发性胃癌,故在帕博利珠单抗基础上增加阿帕替尼(apatinib)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共17次后,患者的肺癌和胃癌均未进展,但出现严重恶心和无力,此时甲基泼尼松龙已停药10个月,血液生化检查提示重度低钠血症(121 mmol/L,参考值137~147 mmol/L,下同),8:00 a.m.皮质醇(<1μg/dL,参考值5~25μg/dL,下同)和ACTH(2.2 ng/L,参考值7.2~63.3 ng/L,下同)降低,但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和泌乳素均正常。病例2是66岁男性肺腺癌患者,参加新型PD-1抑制剂HX008联合化疗的Ⅱ期临床研究(登记号:CTR20202387)。治疗5个月(共7次用药)后,患者的肺癌达到部分缓解,但恶心和呕吐却突然加重,伴轻度呼吸困难和双下肢无力,其血液生化检查提示轻度低钠血症(135 mmol/L),8:00 a.m.皮质醇(4.3μg/dL)和ACTH(1.5 ng/L)降低,但甲状腺功能正常;同时肺CT显示中度免疫性肺炎。病例3是63岁男性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一线使用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联合化疗,肺癌最佳疗效为部分缓解,仅出现轻度免疫性皮疹;治疗5周期后,肺癌进展,此后6个月未使用免疫治疗;再次免疫治疗前,常规评估发现8:00 a.m.血皮质醇降低(1.5μg/dL),ACTH正常(8.0 ng/L),但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状,使用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联合化疗2周期后出现肺部感染伴持续低热、中度无力和重度低钠血症(116 mmol/L),此时,8:00 a.m.血皮质醇为3.1μg/dL,ACTH为7.2 ng/L,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和泌乳素均正常。这3例患者均无头痛和视力障碍,脑磁共振成像均未见垂体肿大或垂体柄增粗,且无动态变化。患者均接受了泼尼松(2.5~5 mg/d)激素替代治疗,相关症状缓解后均恢复PD-1抑制剂治疗。病例2较特殊,其因同时伴有中度免疫性肺炎而采用高剂量泼尼松[1 mg/(kg·d)]治疗,并逐渐减量至生理替代剂量,8:00 a.m.血皮质醇和ACTH恢复并维持正常,但其他两例患者的垂体功能减退均未恢复。本组病例提示,PD-1抑制剂诱发的垂体irAEs可表现为孤立性ACTH缺乏,其发病时间跨度大,临床表现不特异,恢复模式也不同。因此,对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尤其是疗效好的患者,要定期监测垂体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警惕垂体irA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肾上腺皮质激素 垂体功能减退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受体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楼剑书 李昌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57-1160,共4页
以往研究证实,抑郁症与单胺类受体有关,现阶段又发现了多种受体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生理过程。该文综述了谷氨酸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神经激肽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抑郁症 谷氨酸受体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神经激肽受体 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后下丘脑室旁核内CRH和AVP基因转录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雅秋 姜蕾 +2 位作者 孙茵 单忠艳 滕卫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对下丘脑室旁核(PV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血管加压素(AVP)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于失血后0、15、30、60、120min断头;RIA法测血中激素水平;应用[35S]标识的R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实验,分析失血后...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对下丘脑室旁核(PV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血管加压素(AVP)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于失血后0、15、30、60、120min断头;RIA法测血中激素水平;应用[35S]标识的R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实验,分析失血后PVN内CRH和AVP基因转录的动力学变化。结果: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AVP于失血后15min达高峰(P<0.01),失血后60min时基本恢复到基础水平;PVN内CRHh nRNA在失血前几乎无表达,于失血后15min表达量已显著升高(P<0.01),30min达峰值(P<0.01),120min内基本恢复,失血前CRHmRNA在PVN就有大量表达,于失血后15min及120min两次有意义升高(P<0.01);失血前AVPhnRNA在PVN的小细胞领域基本没有表达,于失血后15min开始有意义增加(P<0.01),30min达峰值(P<0.01)后一直持续,失血前AVPmRNA在该领域的表达量很少,失血后60min时其表达量有意义增加(P<0.01),并持续到失血后120min;失血前AVPhnRNA在PVN的大细胞领域就有大量表达,于失血后15min开始显著升高(P<0.01),并一直持续,失血前AVPmRNA在该领域的表达量很多,失血后其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失血性休克时共存于小细胞领域的CRH和AVP的基因转录的动态变化不同,分别存在于大小细胞两领域的AVP的基因转录的动态变化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血管加压素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