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所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诊疗及预后 被引量:5
1
作者 黄诚 陈野野 +6 位作者 李单青 周小昀 刘洪生 李力 秦应之 何嘉 马冬捷 《协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探讨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所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ctopic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syndrome,EAS)的手术诊治经验,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1983年12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神经内分泌... 目的探讨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所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ctopic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syndrome,EAS)的手术诊治经验,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1983年12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引起的EAS 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回顾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情况,计算生存期并分析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 33例患者就诊时中位年龄33岁(13~65岁),中位病程12个月(1~156个月)。所有患者均存在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均由胸部CT定位病变来源。手术治疗后血清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明显下降(P<0.05)。围手术期死亡1例(1/33,3.0%),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2/33,6.1%)。33例患者5年存活率为65.8%,其中病变来源于肺部患者的5年存活率明显优于病变来源于胸腺患者(84.2%比36.3%,P<0.05)。类癌与不典型类癌5年存活率分别为76.2%和45.7%(P=0.056);Ⅰ-Ⅱ期病变与Ⅲ-Ⅳ期病变5年存活率分别为80.0%和50.5%(P=0.072)。结论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所致EAS早期诊断及治疗存在较大难度,胸部CT是病变定位的最佳方法,肺部病变预后明显优于胸腺来源病变,病理类型及分期可能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神经内分泌肿瘤 异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手术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1例
2
作者 刘建华 钟白云 张冬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6-1320,共5页
库欣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因糖皮质激素过多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按其病因可分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型和非依赖型。现报告1例库欣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轻度满月脸、雄激素增多的男性化特征、肤色加深、血压升高以及合... 库欣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因糖皮质激素过多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按其病因可分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型和非依赖型。现报告1例库欣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轻度满月脸、雄激素增多的男性化特征、肤色加深、血压升高以及合并肺部感染等,病因未明。在影像学检查排除垂体肿瘤和肾上腺肿瘤之后,经胸部增强CT检查,发现病变部位在胸腺。予胸腔镜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患者伤口感染,予多种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伤口愈合。随访21个月,患者的上述症状完全消失,近期预后良好。术后病理诊断为胸腺神经内分泌癌。此病例为1例典型的胸腺瘤异位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导致库欣综合征,称为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库欣综合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一例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甄俊锋 林松柏 +1 位作者 于阳 王孟昭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综合征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1例异位ACTH综合征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 目的探讨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综合征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1例异位ACTH综合征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2岁,以向心性肥胖、乏力起病,血ACTH、总皮质醇显著升高,诊断异位ACTH综合征,右肺类癌为分泌异位ACTH的病灶。合并PCP的症状出现于手术切除异位ACTH病灶、血ACTH及总皮质醇明显下降后,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短,经磺胺、外源性激素治疗后恢复。结论 PCP是异位ACTH综合征的严重机会性感染类型,高的血皮质醇水平预示着更高的肺孢子菌感染率,异位ACTH综合征合并PCP患者的症状出现在开始治疗、血皮质醇水平下降、免疫功能重建时,尽早明确病原学、预防性治疗对改善异位ACTH综合征合并PCP预后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肺孢子菌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合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敏 陈景言 +2 位作者 张莉 张璐 陈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49-1454,共6页
背景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AS)是指垂体以外的组织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或其他阿片黑素促皮质素原(POMC)衍生肽,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使之分泌过量糖皮质激素,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导致的EAS非常罕见。... 背景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AS)是指垂体以外的组织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或其他阿片黑素促皮质素原(POMC)衍生肽,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使之分泌过量糖皮质激素,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导致的EAS非常罕见。目的报道1例嗜铬细胞瘤合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EAS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患者因"反复意识障碍,乏力,头痛,心悸,多汗,失眠1个月"于2014-06-12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合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EAS,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具有阵发性头痛、心悸、视物模糊、多汗及血压波动大等嗜铬细胞瘤的典型表现,同时伴高血糖、乏力、失眠、消瘦等EAS的临床表现。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早期临床表现隐匿。结论 EAS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误治。临床遇到严重高血压、低血钾、心律失常及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应考虑库欣综合征尤其EAS可能。需结合临床特点、生化及激素分泌、影像学、病理学进行综合判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家系调查和对高危人群进行肠镜筛查是发现该病早期患者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腺瘤性息肉 库欣综合征 病例报告 历史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参与应激状态下痛觉调控的机制
5
作者 焦思敏 李彭涛 +3 位作者 朱心怡 王晓东 李辉 王璐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特性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多种脑功能活动。近年来,随着对CRH及其受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CRH除了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中发挥重要作用外,也参与...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特性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多种脑功能活动。近年来,随着对CRH及其受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CRH除了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中发挥重要作用外,也参与了焦虑、抑郁、觉醒、摄食、感觉等功能的调节。CRH作为应激调节系统的始动因子,各种应激均会引起其释放的增加。众所周知,在应激状态下痛觉感受会发生改变(镇痛或促痛),其机制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集中阐述CRH在应激状态下对痛觉的调控及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应激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发挥镇痛作用的机制
6
作者 殷秀梅 焦思敏 +4 位作者 王晓东 朱心怡 鲁亚成 李辉 王璐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一种由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激素,不仅能够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还可以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已有较多资料表明ACTH不仅可以通过促进脑内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抑制疼痛,还可通...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一种由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激素,不仅能够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还可以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已有较多资料表明ACTH不仅可以通过促进脑内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抑制疼痛,还可通过肾上腺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升高而达到镇痛作用。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分析ACTH发挥镇痛作用的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下丘脑 弓状核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参与焦虑对咬合干扰致口颌面痛的促进作用
7
作者 张垚君 李源 +3 位作者 莫思怡 刘婧雯 徐啸翔 曹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55,共8页
目的研究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1,CRHR1)在焦虑促进实验性咬合干扰(experimental occlusal interference,EOI)致... 目的研究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1,CRHR1)在焦虑促进实验性咬合干扰(experimental occlusal interference,EOI)致口颌面痛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了115只Sprague-Dawley(SD)大鼠焦虑水平,得出SD大鼠焦虑谱并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建立分型标准。选取高焦虑(high anxiety,HA)和低焦虑(low anxiety,LA)大鼠进行EOI建模,咀嚼肌机械摆头阈值(head withdrawal threshold,HWT)评估EOI后口颌面痛的发展过程(每组7只大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OI后6 d VTA DA神经元CRHR1表达量差异(每组6只大鼠)。确认HA大鼠对EOI更敏感后,对HA大鼠进行EOI建模,在体电生理学评估EOI后6 d激活VTA DA神经元CRHR1对神经元放电频率(每组10个神经元,来自5只大鼠)和VTA场电位(每组14个通道,来自5~7只大鼠)的影响;激活VTA DA神经元CRHR1后评估EOI后HWT的变化(每组7只大鼠)。结果SD大鼠的焦虑水平可被分为HA、中焦虑(moderate anxiety,MA)和LA三类(P<0.001)。HA大鼠在EOI后口颌面痛敏发展更快(P<0.01),VTA DA神经元CRHR1表达量更低(P<0.001)。激活VTA DA神经元CRHR1使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上升(P<0.05),VTA场电位部分改变(P<0.05),HWT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VTA DA神经元CRHR1参与焦虑对EOI致口颌面痛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干扰 口颌面痛 腹侧被盖区 多巴胺神经元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妊娠小鼠卵巢的表达和分布
8
作者 张铭石 王晋阳 +2 位作者 黄田田 高转娃 丛日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1,共7页
为了研究妊娠小鼠卵巢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其受体(ACTH-R)的分布情况,选用2月龄的雌性昆明小鼠10只,在小鼠妊娠12 d后采取卵巢,通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对卵巢中ACTH和ACTH-R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RT-... 为了研究妊娠小鼠卵巢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其受体(ACTH-R)的分布情况,选用2月龄的雌性昆明小鼠10只,在小鼠妊娠12 d后采取卵巢,通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对卵巢中ACTH和ACTH-R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RT-PCR检测发现在妊娠小鼠卵巢中存在ACTH前体阿黑皮素原(POMC)和ACTH-R mRNA的表达。IHC表明ACTH和ACTH-R在妊娠小鼠卵巢均有分布,ACTH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分布于卵巢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和黄体细胞的胞浆中,其中以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中分布最多、免疫阳性着色最深,其相对表达量在黄体组织最高,极显著高于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P<0.01);ACTH-R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卵母细胞、卵泡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以及黄体细胞都有分布,在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中免疫阳性着色最深,反应最强,黄体组织ACTH-R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P<0.01)。综上所述,ACTH和ACTH-R在妊娠小鼠卵巢均有表达和分布,提示卵巢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能产生分泌ACTH,通过其受体介导从而对妊娠小鼠卵巢功能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表达 卵巢 妊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指标 被引量:1
9
作者 毛丹丹 刘平 +3 位作者 胡文广 李思秀 蓝明平 杨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8-875,共8页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IESS)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并给予ACTH治疗的80例IESS患儿(男50例,女3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ACTH治疗2...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IESS)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并给予ACTH治疗的80例IESS患儿(男50例,女3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ACTH治疗28 d疗效分为有效组(n=39)与无效组(n=41),收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基本信息、病因、治疗方案及治疗前后脑电图高度失律严重程度评分(即Kramer评分)等指标。构建修正Poisson回归模型以发现疗效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阳性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患儿起病年龄为1个月7 d~1岁9个月。发作形式包括单纯痉挛发作66例,合并其他发作如局灶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14例。32例ACTH治疗前已给予抗癫痫发作药物(ASMs)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4 d的Kramer评分分别为10.0(8.3,12.0)分和6.0(4.0,7.0)分。经ACTH治疗后39例(48.8%)有效。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中围产期存在异常、病因不明发育迟滞、ACTH治疗前已使用ASMs、ACTH给药剂量>2 U/(kg.d)、联合2种以上ASMs、治疗14 d时仍有发作的构成比高,且ACTH治疗14 d Kramer评分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正Poisson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两组ACTH治疗前是否使用ASMs(RR=0.546,95%CI 0.357~0.833,P=0.005)、治疗14 d后的Kramer评分(RR=0.701,95%CI 0.620~0.79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性别、年龄、围产期情况、病因、发作形式、治疗前Kramer评分、发病至治疗间隔时间、ACTH疗程、联合ASMs种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14 d的Kramer评分对疗效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930,95%CI 0.873~0.987,P<0.001],敏感度为92.7%,特异度为84.6%,约登指数为0.773,即治疗14 d Kramer评分越高,疗效越差,以6分为截点值,每升高1分,疗效降低接近30.0%。结论治疗前已使用ASMs可能会影响ACTH的疗效,治疗14 d后的Kramer评分≥6分或可作为ACTH治疗IESS疗效不佳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 痉挛发作 肾上腺皮质激素 脑电图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类激素结合肾综活血汤治疗脾肾两虚型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蕾 杜红莲 邹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75,共5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类激素结合肾综活血汤治疗脾肾两虚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徐州市中医院和邳州市中医院共同收集的82例脾肾两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病人实施常规治疗(低盐饮...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类激素结合肾综活血汤治疗脾肾两虚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徐州市中医院和邳州市中医院共同收集的82例脾肾两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病人实施常规治疗(低盐饮食、低蛋白、利尿、保肾、降压、抗凝)基础上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 mg/(kg·d)早晨饭前服用8周后每周降低原每日药量的10%,并逐渐减至小剂量0~5 mg/(kg·d);试验组41例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综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红细胞)、肾功能[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e)、尿酸(uric acid,UA)、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少尿、疲倦乏力、食少纳呆和肢体困重积分降低明显,且试验组病人这些指标改变幅度方面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尿微量白蛋白方面降低明显,且试验组指标改善程度方面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UN、Cr浓度方面两组病人治疗后降低明显,且试验组患者这些指标改变幅度方面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浓度水平方面,两组病人治疗后下降明显,且试验组病人这些指标改变幅度方面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里面的TG,TC、LDL-C浓度水平方面,两组病人治疗后降低明显,血清里面的HDL-C浓度水平升高明显,且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更低,血清HDL-C水平显著更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48%(33/41)],试验组总有效率[95.12%(39/41)]显著更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1%(3/41)]与试验组[4.87%(3/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类激素结合肾综活血汤治疗脾肾两虚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尿常规指标及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活血汤 肾上腺皮质激素 脾肾两虚型 肾病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复发及激素依赖患儿疗效及安全性初探 被引量:22
11
作者 黄建萍 赵晓艳 +1 位作者 都娟 肖丽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符合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为ACTH组,每月给予ACTH缓慢静滴3~5d,并逐渐激素减量至停药;以激素维持治疗PNS患儿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符合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为ACTH组,每月给予ACTH缓慢静滴3~5d,并逐渐激素减量至停药;以激素维持治疗PNS患儿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6和12个月两组激素剂量、复发次数、肾上腺皮质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2010年9~12月ACTH组纳入14例,对照组纳入6例。①ACTH组12/14例均能顺利将激素减量至停药,无复发;2例因感染尿蛋白波动,感染控制后尿蛋白仍阳性,激素加量至尿蛋白转阴后减量,继续ACTH冲击,其中1例因感染后再次复发,停用ACTH改用他克莫司。ACTH组13例进入分析。②ACTH组治疗后3、6和12个月激素剂量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3、6和12个月激素剂量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H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激素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ACTH组和对照组均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ACTH组13例在治疗3、6和12个月分别有9、11和13例肾上腺皮质功能恢复正常;对照组6例12个月治疗期间均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④ACTH组观察到腰部皮疹和心率加快各1例。⑤ACTH组治疗后6、12个月身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H组治疗前后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体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ACTH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TH治疗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有一定疗效,可避免长期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激素依赖 肾上腺皮质激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肥胖代谢综合征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莹 刘戈力 +4 位作者 杨箐岩 郑荣秀 鲍鹏丽 姜丽红 张珊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儿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变化及其与MS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在儿童M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门诊确诊肥胖儿童263例,根据腰围、血压、血脂及血糖等指标将患儿分... 目的通过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儿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变化及其与MS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在儿童M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门诊确诊肥胖儿童263例,根据腰围、血压、血脂及血糖等指标将患儿分为MS组101例及非MS组162例,进行人体参数测量并收集临床基本资料,测定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ACTH、CO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等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组患儿的体质量、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血FINS、HOMA-IR、三酰甘油(TG)、ACTH、COR高于非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S组患儿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酮(HDL-C)低于非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S组患儿血ACTH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HOMA-IR和MS组分数(nMSc)呈正相关(P均<0.01),血COR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和nMSc呈正相关(P均<0.05),与血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 MS儿童血ACTH及COR增高,血ACTH及COR与腰围、血压、血HDL-C、HOMA-IR和nMSc等相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可能是儿童MS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代谢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旭东 王翰博 +2 位作者 任祥斌 金讯波 蒋绍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8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的方案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 年2 月至2014 年2 月收治的ACTH 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52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侧肾上腺腺瘤... 目的 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的方案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 年2 月至2014 年2 月收治的ACTH 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52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侧肾上腺腺瘤47 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5 例,行-侧肾上腺切除+对侧次全切除术.围术期常规予以简化的激素替代治疗方案术中静脉给予甲泼尼龙80 mg,术后1 ~ 3 天静脉给予甲泼尼龙60、40、20 mg,术后第4 天改为口服泼尼松片20 mg,每周递减5 mg 直至维持剂量.结果 截至本次随访周期,47 例单侧肾上腺切除患者中42 例停止激素替代治疗,平均替代治疗时间为6.5 个月(3 ~ 15 个月),5 例双侧肾上腺手术患者中3 例停止激素替代治疗,平均替代治疗时间为32 个月(22 ~ 47 个月).结论 简化的激素替代治疗方案能有效避免激素撤退综合征的发生,是ACTH 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 激素替代治疗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小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14
作者 张曼 彭丽娜 王朝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为了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小鼠妊娠期间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小鼠妊娠持续时间的关系,选取自然交配的见栓雌鼠,自见栓当天开始,通过面颊采血分离、收集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H含量。通过对孕鼠妊娠期间、分... 为了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小鼠妊娠期间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小鼠妊娠持续时间的关系,选取自然交配的见栓雌鼠,自见栓当天开始,通过面颊采血分离、收集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H含量。通过对孕鼠妊娠期间、分娩当天及分娩后24 h血浆CRH水平的分析,发现正常妊娠孕鼠血浆中CRH水平在妊娠早期即升高,妊娠13.5 d起血浆CRH水平[(21.6±3.90)pg/mL]呈进行性升高,妊娠晚期升高显著,至分娩时达最高水平,分娩后24 h CRH基本恢复至正常值;早产孕鼠13.5 d时血浆含量高于正常妊娠的小鼠,而难产孕鼠的CRH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小鼠;孕鼠13.5 d血浆中CRH的含量与妊娠持续时间呈负相关。说明小鼠血浆中CRH水平可作为判定妊娠持续时间的一个标志,用于预测孕鼠的分娩时间,为小鼠的剖宫产生物净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分娩 妊娠 生物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醇水平及其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曹保江 李晓召 +6 位作者 曹向波 车丽玲 李艳凤 王刚 史博伦 晁珂 何发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肾上腺皮质醇(Cor)水平及其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CS患者189例,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n=75)和...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肾上腺皮质醇(Cor)水平及其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CS患者189例,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n=75)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114),同期选取因胸痛住院治疗且行冠脉造影排除ACS者作为对照组(n=46)。对照组于入院即刻,ACS患者分别于入院即刻(T0)、6 h(T1)、1 d(T2)、3 d(T3)和7 d(T4)检测血清中ACTH和Cor水平,所有ACS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将患者分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亚组(n=46)和非MACE亚组(n=143)。MACE定义为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冠脉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结果:与对照组T0时比较,UAP组T0~T3时和AMI组T0~T4时患者血清ACTH和Cor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T0时比较,UAP组和AMI组患者T1~T4时血清ACTH和Cor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T2时最高(P<0.05)。与UAP组比较,AMI组患者T0~T4时血清ACTH和Cor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T0时比较,非MACE亚组T0~T3时和MACE亚组T0~T4时患者血清ACTH和Cor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T2时最高(P<0.05),与非MACE亚组比较,MACE亚组T0~T4时患者血清ACTH和Cor水平升高(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积分(HR=1.048,95%CI:1.016~1.082)、ACTH-T1(HR=1.038,95%CI:1.011~1.065)、ACTH-T2(HR=1.023,95%CI:1.002~1.044)、Cor-T1(HR=1.096,95%CI:1.032~1.164)和Cor-T2(HR=1.046,95%CI:1.012~1.081)是影响ACS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因素。结论:ACS患者血清ACTH和Cor水平升高,且与患者短期预后有关,住院6 h和1 d时血清ACTH和Cor水平是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重症相关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T MRI辅助诊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微腺瘤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岳志领 范晓媛 +5 位作者 刘泽宇 韩华璐 陈硕 杨于昕 有慧 冯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3-704,共2页
患者,女,44岁,发现“面部变圆”4年,近2年体质量增加16 kg;既往体健。查体:满月脸,皮肤菲薄,向心性肥胖,双侧锁骨上脂肪垫,水牛背,腹部紫纹,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24 h尿游离皮质醇691.1μg/dl,促肾... 患者,女,44岁,发现“面部变圆”4年,近2年体质量增加16 kg;既往体健。查体:满月脸,皮肤菲薄,向心性肥胖,双侧锁骨上脂肪垫,水牛背,腹部紫纹,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24 h尿游离皮质醇691.1μg/d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48.0 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腺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参与痛觉与痒觉信息调控的机制
17
作者 张琳芳 李小兰 +4 位作者 朱心怡 王晓东 吴振宇 李辉 王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的始动因子。以往的观察发现,急性应激可镇痛、抑痒,慢性应激则常常促痛、促痒,而这其中的机制还未被完全阐明。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分析CRH参与痛觉与痒觉信息调控的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的始动因子。以往的观察发现,急性应激可镇痛、抑痒,慢性应激则常常促痛、促痒,而这其中的机制还未被完全阐明。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分析CRH参与痛觉与痒觉信息调控的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6例库欣综合征病人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寅章 闫双通 宗文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7-539,共3页
为评估库欣综合征病人血浆ACTH(pACTH)、血清皮质醇 (SC)、尿游离皮质醇 (UFC)、小剂量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诊断价值 ,回顾性分析了 1 36例已确诊为库欣病、肾上腺皮质肿瘤或不依赖ACTH性肾上腺皮质结节性增生症 (AINAH)等患者的... 为评估库欣综合征病人血浆ACTH(pACTH)、血清皮质醇 (SC)、尿游离皮质醇 (UFC)、小剂量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诊断价值 ,回顾性分析了 1 36例已确诊为库欣病、肾上腺皮质肿瘤或不依赖ACTH性肾上腺皮质结节性增生症 (AINAH)等患者的pACTH、SC、UFC水平及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特点。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库欣综合征患者SC和UFC(尤其SC 0 :0 0和UFC)水平升高 ;pACTH水平可明确区分库欣病和肾上腺皮质肿瘤或AINAH ;pACTH水平对库欣病诊断价值高于CT/MRI检查 ;激素昼夜分泌节律紊乱及不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是所有库欣综合征的共同特征 ,而肾上腺皮质肿瘤或AINAH则不受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结果表明 ,SC和UFC水平升高、激素分泌节律丧失及不受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是诊断库欣综合征的最重要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 尿游离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注射液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金玉 史伟 +2 位作者 黄雪霞 谢丽萍 唐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20-1421,共2页
目的:观察水蛭注射液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62例予水蛭注射液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 目的:观察水蛭注射液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62例予水蛭注射液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两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7%,高于对照组的70.4%(P<0.05);两组在尿蛋白、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和17.74%,低于对照组的20.3%和42.5%(P<0.05)。结论:水蛭注射液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比单纯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水蛭注射液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及血浆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于新凯 时文珠 +2 位作者 左群 孙庆文 陆爱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及血浆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3期:适应期(第1~7天)、复合应激期(第8~14天)及慢性心理应激期(第15天)。适应期选择适应良好、行为评分一致的雄性S... 目的:探讨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及血浆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3期:适应期(第1~7天)、复合应激期(第8~14天)及慢性心理应激期(第15天)。适应期选择适应良好、行为评分一致的雄性SD大鼠进行7天暗环境适应,观察大鼠适应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取适应良好的大鼠进入复合应激期的实验。将复合应激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对照结合运动组(C+S)、规则光信号-电刺激组(R)、不规则光信号-电刺激组(I)和不规则光信号-电刺激结合运动组(I+S)进行实验观察。慢性应激期各组仅保留光刺激,观察大鼠行为改变。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浆ACTH和CORT浓度。结果:大鼠行为评分,I、R组明显高于C组,I+S组低于I组,但仍高于C组;I、R组的探查行为评分明显低于C组,I+S组高于I组;I、R组动物体重增长百分数明显低于C组,I+S组高于I组,但仍低于C组。大鼠血浆ACTH的浓度为I组〉R组〉C组;血浆CORT的浓度为I组〉R组〉C组,其中I组显著高于另两组;I+S组血浆ACTH、CORT浓度均低于I组,但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心理应激能引起大鼠相关应激激素释放增加,行为改变。运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鼠不良心理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理应激 皮质 肾上腺皮质激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