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参与应激状态下痛觉调控的机制
1
作者 焦思敏 李彭涛 +3 位作者 朱心怡 王晓东 李辉 王璐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特性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多种脑功能活动。近年来,随着对CRH及其受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CRH除了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中发挥重要作用外,也参与...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特性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多种脑功能活动。近年来,随着对CRH及其受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CRH除了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中发挥重要作用外,也参与了焦虑、抑郁、觉醒、摄食、感觉等功能的调节。CRH作为应激调节系统的始动因子,各种应激均会引起其释放的增加。众所周知,在应激状态下痛觉感受会发生改变(镇痛或促痛),其机制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集中阐述CRH在应激状态下对痛觉的调控及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应激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发挥镇痛作用的机制
2
作者 殷秀梅 焦思敏 +4 位作者 王晓东 朱心怡 鲁亚成 李辉 王璐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一种由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激素,不仅能够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还可以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已有较多资料表明ACTH不仅可以通过促进脑内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抑制疼痛,还可通...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一种由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激素,不仅能够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还可以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已有较多资料表明ACTH不仅可以通过促进脑内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抑制疼痛,还可通过肾上腺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升高而达到镇痛作用。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分析ACTH发挥镇痛作用的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下丘脑 弓状核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妊娠小鼠卵巢的表达和分布
3
作者 张铭石 王晋阳 +2 位作者 黄田田 高转娃 丛日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1,共7页
为了研究妊娠小鼠卵巢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其受体(ACTH-R)的分布情况,选用2月龄的雌性昆明小鼠10只,在小鼠妊娠12 d后采取卵巢,通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对卵巢中ACTH和ACTH-R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RT-... 为了研究妊娠小鼠卵巢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其受体(ACTH-R)的分布情况,选用2月龄的雌性昆明小鼠10只,在小鼠妊娠12 d后采取卵巢,通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对卵巢中ACTH和ACTH-R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RT-PCR检测发现在妊娠小鼠卵巢中存在ACTH前体阿黑皮素原(POMC)和ACTH-R mRNA的表达。IHC表明ACTH和ACTH-R在妊娠小鼠卵巢均有分布,ACTH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分布于卵巢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和黄体细胞的胞浆中,其中以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中分布最多、免疫阳性着色最深,其相对表达量在黄体组织最高,极显著高于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P<0.01);ACTH-R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卵母细胞、卵泡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以及黄体细胞都有分布,在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中免疫阳性着色最深,反应最强,黄体组织ACTH-R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P<0.01)。综上所述,ACTH和ACTH-R在妊娠小鼠卵巢均有表达和分布,提示卵巢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能产生分泌ACTH,通过其受体介导从而对妊娠小鼠卵巢功能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表达 卵巢 妊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小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4
作者 张曼 彭丽娜 王朝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为了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小鼠妊娠期间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小鼠妊娠持续时间的关系,选取自然交配的见栓雌鼠,自见栓当天开始,通过面颊采血分离、收集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H含量。通过对孕鼠妊娠期间、分... 为了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小鼠妊娠期间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小鼠妊娠持续时间的关系,选取自然交配的见栓雌鼠,自见栓当天开始,通过面颊采血分离、收集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H含量。通过对孕鼠妊娠期间、分娩当天及分娩后24 h血浆CRH水平的分析,发现正常妊娠孕鼠血浆中CRH水平在妊娠早期即升高,妊娠13.5 d起血浆CRH水平[(21.6±3.90)pg/mL]呈进行性升高,妊娠晚期升高显著,至分娩时达最高水平,分娩后24 h CRH基本恢复至正常值;早产孕鼠13.5 d时血浆含量高于正常妊娠的小鼠,而难产孕鼠的CRH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小鼠;孕鼠13.5 d血浆中CRH的含量与妊娠持续时间呈负相关。说明小鼠血浆中CRH水平可作为判定妊娠持续时间的一个标志,用于预测孕鼠的分娩时间,为小鼠的剖宫产生物净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分娩 妊娠 生物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T MRI辅助诊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微腺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岳志领 范晓媛 +5 位作者 刘泽宇 韩华璐 陈硕 杨于昕 有慧 冯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3-704,共2页
患者,女,44岁,发现“面部变圆”4年,近2年体质量增加16 kg;既往体健。查体:满月脸,皮肤菲薄,向心性肥胖,双侧锁骨上脂肪垫,水牛背,腹部紫纹,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24 h尿游离皮质醇691.1μg/dl,促肾... 患者,女,44岁,发现“面部变圆”4年,近2年体质量增加16 kg;既往体健。查体:满月脸,皮肤菲薄,向心性肥胖,双侧锁骨上脂肪垫,水牛背,腹部紫纹,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24 h尿游离皮质醇691.1μg/d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48.0 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腺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参与痛觉与痒觉信息调控的机制
6
作者 张琳芳 李小兰 +4 位作者 朱心怡 王晓东 吴振宇 李辉 王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的始动因子。以往的观察发现,急性应激可镇痛、抑痒,慢性应激则常常促痛、促痒,而这其中的机制还未被完全阐明。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分析CRH参与痛觉与痒觉信息调控的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的始动因子。以往的观察发现,急性应激可镇痛、抑痒,慢性应激则常常促痛、促痒,而这其中的机制还未被完全阐明。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分析CRH参与痛觉与痒觉信息调控的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指标 被引量:1
7
作者 毛丹丹 刘平 +3 位作者 胡文广 李思秀 蓝明平 杨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8-875,共8页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IESS)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并给予ACTH治疗的80例IESS患儿(男50例,女3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ACTH治疗2...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IESS)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并给予ACTH治疗的80例IESS患儿(男50例,女3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ACTH治疗28 d疗效分为有效组(n=39)与无效组(n=41),收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基本信息、病因、治疗方案及治疗前后脑电图高度失律严重程度评分(即Kramer评分)等指标。构建修正Poisson回归模型以发现疗效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阳性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患儿起病年龄为1个月7 d~1岁9个月。发作形式包括单纯痉挛发作66例,合并其他发作如局灶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14例。32例ACTH治疗前已给予抗癫痫发作药物(ASMs)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4 d的Kramer评分分别为10.0(8.3,12.0)分和6.0(4.0,7.0)分。经ACTH治疗后39例(48.8%)有效。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中围产期存在异常、病因不明发育迟滞、ACTH治疗前已使用ASMs、ACTH给药剂量>2 U/(kg.d)、联合2种以上ASMs、治疗14 d时仍有发作的构成比高,且ACTH治疗14 d Kramer评分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正Poisson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两组ACTH治疗前是否使用ASMs(RR=0.546,95%CI 0.357~0.833,P=0.005)、治疗14 d后的Kramer评分(RR=0.701,95%CI 0.620~0.79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性别、年龄、围产期情况、病因、发作形式、治疗前Kramer评分、发病至治疗间隔时间、ACTH疗程、联合ASMs种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14 d的Kramer评分对疗效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930,95%CI 0.873~0.987,P<0.001],敏感度为92.7%,特异度为84.6%,约登指数为0.773,即治疗14 d Kramer评分越高,疗效越差,以6分为截点值,每升高1分,疗效降低接近30.0%。结论治疗前已使用ASMs可能会影响ACTH的疗效,治疗14 d后的Kramer评分≥6分或可作为ACTH治疗IESS疗效不佳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 痉挛发作 肾上腺皮质激素 脑电图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及功能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戴桂林 宋玉良 +1 位作者 郑智良 欧阳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56-60,137,共6页
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大白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神经元胞体,纤维及串珠样膨体的分布。胞体位于弓状核、下丘脑前核的腹侧、视上背侧连合、室周层的腹侧区及乳头体核腹侧。纤维及串珠样膨体广泛地分布于下丘脑,串珠样膨体... 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大白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神经元胞体,纤维及串珠样膨体的分布。胞体位于弓状核、下丘脑前核的腹侧、视上背侧连合、室周层的腹侧区及乳头体核腹侧。纤维及串珠样膨体广泛地分布于下丘脑,串珠样膨体在室旁核和室周层密集。串珠样膨体贴室管膜分布,伸至室管膜下神经毯,有的穿行室管膜上皮细胞之间并多与室管膜上皮细胞接触或穿过室管膜上皮细胞之间至第三脑室腔。在第三脑室侧壁的室管膜上皮细胞之间偶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细胞。室旁核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串珠样膨体可能作用于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神经元,控制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的分泌和释放。室周层的串珠样膨体直接与脑脊液接触可认为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神经元释放分泌产物的另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下丘脑 弓状核 室管膜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_(1-39))样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大白鼠脑干的分布
9
作者 戴桂林 宋玉良 +1 位作者 郑智良 欧阳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7-11,161,共6页
本研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大白鼠脑干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_(1-30))免疫反应纤维的分布。讨论了这些纤维与吗啡作用区之间的关系与含5-羟色胺缝际核之间关系,以及与心血管、呼吸功能有联系的脑神经核的关系。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脑干 免疫反应纤维 吗啡作用区 大白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及血浆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于新凯 时文珠 +2 位作者 左群 孙庆文 陆爱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及血浆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3期:适应期(第1~7天)、复合应激期(第8~14天)及慢性心理应激期(第15天)。适应期选择适应良好、行为评分一致的雄性S... 目的:探讨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及血浆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3期:适应期(第1~7天)、复合应激期(第8~14天)及慢性心理应激期(第15天)。适应期选择适应良好、行为评分一致的雄性SD大鼠进行7天暗环境适应,观察大鼠适应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取适应良好的大鼠进入复合应激期的实验。将复合应激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对照结合运动组(C+S)、规则光信号-电刺激组(R)、不规则光信号-电刺激组(I)和不规则光信号-电刺激结合运动组(I+S)进行实验观察。慢性应激期各组仅保留光刺激,观察大鼠行为改变。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浆ACTH和CORT浓度。结果:大鼠行为评分,I、R组明显高于C组,I+S组低于I组,但仍高于C组;I、R组的探查行为评分明显低于C组,I+S组高于I组;I、R组动物体重增长百分数明显低于C组,I+S组高于I组,但仍低于C组。大鼠血浆ACTH的浓度为I组〉R组〉C组;血浆CORT的浓度为I组〉R组〉C组,其中I组显著高于另两组;I+S组血浆ACTH、CORT浓度均低于I组,但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心理应激能引起大鼠相关应激激素释放增加,行为改变。运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鼠不良心理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理应激 皮质 肾上腺皮质激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刺激对犬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恩军 华修国 +2 位作者 张斌 李华威 谢爱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7-460,共4页
对体重为4 5±0 5kg的雄性京巴、沙皮和杂种宠物犬,随机分成2组,每组9只,由桡静脉采取自身对照血液后,冷应激组置于0℃的冰水混合物中30min,分别于刺激结束后0h、1h、2h采血;热应激组置于41~42℃的环境中1h,分别于刺激30min和60min... 对体重为4 5±0 5kg的雄性京巴、沙皮和杂种宠物犬,随机分成2组,每组9只,由桡静脉采取自身对照血液后,冷应激组置于0℃的冰水混合物中30min,分别于刺激结束后0h、1h、2h采血;热应激组置于41~42℃的环境中1h,分别于刺激30min和60min时,刺激结束后1h和2h采血。测定血样中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血沉、红细胞脆性等血液指标,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结果表明:在热刺激条件下,各试验期皮质醇和ACTH的浓度均高于各自对照期,但热刺激30min和60min时,与各自对照期相比,皮质醇浓度和ACTH浓度差异均极显著(P<0 01);刺激结束后1h,皮质醇浓度与对照期相比差异仍极显著(P<0 01),ACTH浓度差异显著(P<0 05);刺激结束后2h二者虽都高于对照期,但差异不显著(P>0 05)。冷刺激条件下,各试验期皮质醇和ACTH的浓度均高于各自对照期,其中冷刺激结束时均差异极显著(P<0 01),结束后1h差异显著(P<0 05),结束后2h差异不显著(P>0 05)。冷热刺激对各项血液生理指标也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以上结果显示:上述神经内分泌和血液生理指标的改变与急性冷热应激反应有关,提高了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刺激 血清皮质 肾上腺皮质激素 血液 生理指标 影响因素 桡静脉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慢性痛大鼠痛行为和海马内BDNF、CR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海伟 李希成 +2 位作者 黎海蒂 范晓棠 龚发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41-745,共5页
目的与方法 :采用痛行为评分方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对完全福氏佐剂所致的关节炎大鼠海马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及其功能性受体trkB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水平的影响。结果 :关节... 目的与方法 :采用痛行为评分方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对完全福氏佐剂所致的关节炎大鼠海马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及其功能性受体trkB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水平的影响。结果 :关节炎大鼠的痛行为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同时注射侧对侧海马内BDNF免疫活性(IR)神经元、CRHmRNA阳性神经元和BDNF/CRHmRNA双染神经元数在注射佐剂后 2 4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腹腔注射ACTH (2 5IU/kg或 12 5IU/kg)后 ,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关节炎组 ;摘除双侧肾上腺后 ,腹腔注射ACTH的关节炎大鼠对侧海马内BDNF -IR、CRHmRNA阳性神经元和BDNF/CRHmRNA双染神经元数明显高于未摘除肾上腺的关节炎组。结论 :海马内的BDNF和CRH参与慢性痛的调制 ,ACTH能抑制海马内BDNF和CRH的升高而产生镇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海马 肾上腺皮质激素 动物 BDNF C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完骨 太冲对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秀芬 阿丽.铁力克 赵志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45-1146,共2页
目的:明确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抗抑郁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随机将1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取穴位完骨、太冲,电针治疗12周,对照组给予舍曲林(Sertraline)口服治疗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的第2、4... 目的:明确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抗抑郁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随机将1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取穴位完骨、太冲,电针治疗12周,对照组给予舍曲林(Sertraline)口服治疗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的第2、4、8、12周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前和第12周末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的浓度。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HAMD评分降低、血浆ACTH、COR浓度伴随症状的好转逐渐降低到正常范围,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疗效相当,但是电针治疗组副反应小。结论:电针穴位完骨、太冲对抑郁症患者血浆ACTH、COR浓度的影响是状态依赖性的,即随着电针疗效的出现其血浆浓度逐渐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电针 舍曲林 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皮质醇(C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大鼠下丘脑及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和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细胞的相关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辛赣海 张启兴 +2 位作者 廖顺顺 童竞亚 严宜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1-55,共5页
正常Wistar大鼠,雌雄不拘,老龄鼠(20个月)8只,壮龄鼠(8个月)13只。石蜡切片,ABC法染色,DAB显色.光镜下观察下丘脑及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免疫反应(ACTH-ir)和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β-ENr... 正常Wistar大鼠,雌雄不拘,老龄鼠(20个月)8只,壮龄鼠(8个月)13只。石蜡切片,ABC法染色,DAB显色.光镜下观察下丘脑及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免疫反应(ACTH-ir)和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β-ENry-ir)阳性细胞的形态、分布和计数。图像分析仪测其灰度值、结果:下丘脑弓状核β-END-ir阳性细胞可分为胞核不明显、着色较深、数量较多的强阳性细胞和胞核明显、着色较淡、数量较少的弱阳性细胞;ACTH-ir阳性细胞,胞核明显,胞体较大,类似于β-END-ir弱阳性细胞。老龄大鼠这两种阳性细胞出现率均明显低于壮龄大鼠。弓状核和垂体前叶ACTH-ir阳性细胞灰度值老龄鼠显著低于壮龄鼠,而β-END-ir阳性细胞灰度值老龄鼠则显著高于壮龄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皮质激素 Β-内啡肽 ac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复发及激素依赖患儿疗效及安全性初探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黄建萍 赵晓艳 +1 位作者 都娟 肖丽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符合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为ACTH组,每月给予ACTH缓慢静滴3~5d,并逐渐激素减量至停药;以激素维持治疗PNS患儿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符合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为ACTH组,每月给予ACTH缓慢静滴3~5d,并逐渐激素减量至停药;以激素维持治疗PNS患儿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6和12个月两组激素剂量、复发次数、肾上腺皮质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2010年9~12月ACTH组纳入14例,对照组纳入6例。①ACTH组12/14例均能顺利将激素减量至停药,无复发;2例因感染尿蛋白波动,感染控制后尿蛋白仍阳性,激素加量至尿蛋白转阴后减量,继续ACTH冲击,其中1例因感染后再次复发,停用ACTH改用他克莫司。ACTH组13例进入分析。②ACTH组治疗后3、6和12个月激素剂量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3、6和12个月激素剂量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H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激素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ACTH组和对照组均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ACTH组13例在治疗3、6和12个月分别有9、11和13例肾上腺皮质功能恢复正常;对照组6例12个月治疗期间均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④ACTH组观察到腰部皮疹和心率加快各1例。⑤ACTH组治疗后6、12个月身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H组治疗前后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体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ACTH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TH治疗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有一定疗效,可避免长期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激素依赖 肾上腺皮质激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曾纯 严灿 +1 位作者 徐志伟 吴丽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7-520,共4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反应中的关键调节因子,协调应激过程中内分泌、自主神经、免疫和行为反应。CRH的作用是由其受体所介导的。目前已知的CRH受体有CRH-R1、CRH-R2、CRH-R3 3种。应激时,CRH主要通过CRH-R1、CRH-R2产生...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反应中的关键调节因子,协调应激过程中内分泌、自主神经、免疫和行为反应。CRH的作用是由其受体所介导的。目前已知的CRH受体有CRH-R1、CRH-R2、CRH-R3 3种。应激时,CRH主要通过CRH-R1、CRH-R2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效应。近年来通过对转基因动物、选择性CRH受体拮抗剂和特异性CRH受体激动剂等的应用,对CRH受体在应激中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进一步揭示了应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受体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浓度与先兆早产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漫飞 周洋 赵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检测先兆早产患者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探讨其浓度与先兆早产症状的相关性及影响其浓度的因素,以探讨CRH浓度作为预测早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先兆早产住院孕妇及不足月非先兆早产原因住院孕妇共45例,其... 目的检测先兆早产患者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探讨其浓度与先兆早产症状的相关性及影响其浓度的因素,以探讨CRH浓度作为预测早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先兆早产住院孕妇及不足月非先兆早产原因住院孕妇共45例,其中先兆早产组(孕28~36周)22例,对照组(孕28~36周、无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23例。采每位受试对象抗凝外周血5 m L,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CRH浓度。结果先兆早产组孕妇外周血CRH浓度与对照组孕妇相比显著升高(P〈0.01)。先兆早产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1和5 min)均〉7分,且2组比较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先兆早产组与对照组比较,宫颈Bishop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先兆早产组中CRH浓度与宫颈Bishop评分无明显关系(P〉0.05)。先兆早产组与对照组中,双胎者与单胎者相比,胎膜早破者与非胎膜早破者相比,CRH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CRH浓度明显升高是先兆早产的显著指标。血浆CRH浓度不影响新生儿出生状态和宫颈成熟度,但受妊娠胎儿数影响,且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血浆CRH浓度有望成为预测先兆早产的指标,但其影响因素较多,应在分析其影响因素后进一步研究其预测定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早产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血浆浓度 ELISA法 早产预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肥胖代谢综合征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莹 刘戈力 +4 位作者 杨箐岩 郑荣秀 鲍鹏丽 姜丽红 张珊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儿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变化及其与MS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在儿童M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门诊确诊肥胖儿童263例,根据腰围、血压、血脂及血糖等指标将患儿分... 目的通过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儿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变化及其与MS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在儿童M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门诊确诊肥胖儿童263例,根据腰围、血压、血脂及血糖等指标将患儿分为MS组101例及非MS组162例,进行人体参数测量并收集临床基本资料,测定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ACTH、CO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等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组患儿的体质量、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血FINS、HOMA-IR、三酰甘油(TG)、ACTH、COR高于非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S组患儿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酮(HDL-C)低于非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S组患儿血ACTH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HOMA-IR和MS组分数(nMSc)呈正相关(P均<0.01),血COR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和nMSc呈正相关(P均<0.05),与血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 MS儿童血ACTH及COR增高,血ACTH及COR与腰围、血压、血HDL-C、HOMA-IR和nMSc等相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可能是儿童MS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代谢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行 徐英 +1 位作者 姚海燕 库宝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8-472,共5页
目的为探讨姜黄素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观察姜黄素对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应激方式交替、持续应激20d,制成大鼠慢性应激损伤模型,用开野实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给姜黄... 目的为探讨姜黄素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观察姜黄素对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应激方式交替、持续应激20d,制成大鼠慢性应激损伤模型,用开野实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给姜黄素(2.5,5和10mg·kg-1,po,每日1次,共21d)前后行为的改变以及下丘脑、海马及额叶皮质中CRFmRNA的表达。结果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在开野实验中5min内穿越格数、探究次数均显著减少;给予姜黄素后,应激大鼠穿越格数、探究次数均较应激对照组不同程度的增加。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下丘脑、海马和额叶皮质中CRF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姜黄素可以明显逆转上述脑区CRFmRNA表达的改变。结论姜黄素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活动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一作用很可能与逆转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的CRFmRNA的异常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慢性应激 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行为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婴儿痉挛症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崔晨 王爽 +1 位作者 常杏芝 秦炯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280-285,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Ovid、ScienceDirec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iNii(国立情報学研究所論文情報ナビゲ■タ)和MedicalOnline等数据...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Ovid、ScienceDirec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iNii(国立情報学研究所論文情報ナビゲ■タ)和MedicalOnline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会议论文汇编和专题论文集等,收集关于不同剂量ACTH治疗IS的RCT文献。依据随机分配方法、分配隐藏、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及其他偏倚来源进行文献偏倚评价。采用Review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无法进行合并分析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检索到836篇相关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4篇RCT文献进入Meta分析。文献偏倚评价结果显示,1篇文献存在中度偏倚风险,3篇文献存在高度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ACTH组痉挛发作缓解率(OR=1.09,95%CI:0.54~2.17,P=0.82)、EEG高度失律消失率(OR=1.04,95%CI:0.43~2.51,P=0.94)及复发率(OR=1.27,95%CI:0.64~2.54,P=0.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按症状性和隐原性IS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亚组不同剂量ACTH上述疗效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ACTH组高血压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小剂量ACTH组。结论现有证据提示,不同剂量ACTH治疗IS在痉挛发作缓解率、EEG高度失律消失率及复发率方面疗效相近。小剂量ACTH所致不良反应更少。鉴于纳入Meta分析的RCT文献数量较少且质量较低,明确结论仍需进一步的RCT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痉挛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 剂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