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基因对大肠癌细胞侵袭和失巢凋亡的调控 被引量:1
1
作者 范钰 钟锡明 +1 位作者 陈坚 林庚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3,PRL-3)基因对大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PRL-3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处理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后,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3,PRL-3)基因对大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PRL-3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处理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后,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RL-3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和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侵袭能力,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癌细胞失巢凋亡情况。结果转染组癌细胞PRL-3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被抑制,且与时间和浓度相关。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所形成的软琼脂集落数和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凋亡指数增加,出现明显的DNA条带。结论PRL-3基因siRNA转染可明显抑制大肠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恶性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失巢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细胞再生磷酸酶-3 侵袭 失巢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白细胞介素-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表达与PI3K及AKT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振凌 顾群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同期切除术的8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转移组)的癌组织样本及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切缘4 cm),以及同期65例未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未肝转移组)的癌组织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组织中IL-18、PRL-3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中PI3K、p-AKT相对表达水平,分析IL-18、PRL-3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与PI3K、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未肝转移组比较,肝转移组TNM分期IV期、低分化程度比例较高(P<0.05)。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和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且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肝转移患者癌旁正常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示,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表达与PI3K、p-AKT均呈正相关(P<0.05);未转移癌组织中IL-18表达与PI3K、p-AKT均呈正相关(P<0.05),PRL-3表达与p-AKT均呈正相关(P<0.05),且IL-18与PRL-3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L-18、PRL-3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参与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转移 细胞介素-18 再生磷酸酶蛋白3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蛋白的表达
3
作者 曾宪旭 王玉萍 +2 位作者 楚天骄 雷冬梅 党秋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例乳腺正常组织、15例轻中度和2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RL-3的表达及其与乳腺浸润...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例乳腺正常组织、15例轻中度和2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RL-3的表达及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RL-3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导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和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6.7%、80.0%和95.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RL-3蛋白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χ2=6.494,P=0.011和0.008)。结论:PRL-3蛋白可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浸润癌 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佐剂TBhsp和MT在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作用
4
作者 曹燕飞 吕娟 +2 位作者 孟麟 曲立科 寿成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4-617,626,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TBhsp)和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刺激表位(MT)在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单克隆抗体(mAb)制备过程中的佐剂作用。方法构建对照质粒pET28a-PRL-3和佐剂-PRL-3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ET28a-PRL-3-MT、pET28a-TBhsp...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TBhsp)和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刺激表位(MT)在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单克隆抗体(mAb)制备过程中的佐剂作用。方法构建对照质粒pET28a-PRL-3和佐剂-PRL-3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ET28a-PRL-3-MT、pET28a-TBhsp-PRL-3和pET28a-TBhsp-PRL-3-MT,并纯化其表达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的抗血清效价,选取效价最高的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PRL-3 mAb,并进行类和亚类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上述4种PRL-3相关的重组表达质粒,并表达纯化出相应的融合蛋白,其中PRL-3-MT融合蛋白免疫组抗体效价高于其他组;用该组小鼠进行细胞融合并筛选获得均为IgG类的10株分泌PRL-3 mAb的细胞株。结论 MT在PRL-3 mAb制备中可以发挥较为明显的免疫佐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再生磷酸酶-3 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 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刺激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shRNA特异性沉默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1基因表达抑制舌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
5
作者 时恩来 季平 +2 位作者 刘平 潘丽 徐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7-1631,共5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沉默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1(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1,PRL-1)基因表达对舌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5条针对PRL-1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干扰序列,构建于慢病毒... 目的:探讨特异性沉默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1(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1,PRL-1)基因表达对舌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5条针对PRL-1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干扰序列,构建于慢病毒载体质粒中,PCR电泳及基因测序验证。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筛选最佳干扰序列,包装产生慢病毒。转染TCA8113细胞,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real-time PCR检测PRL-1基因沉默效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比较慢病毒转染细胞(KD组)、空病毒转染细胞(NC组)及TCA8113细胞(CON组)迁移、侵袭能力变化。结果:PCR电泳及基因测序证实5条sh RNA序列定向插入慢病毒载体质粒中。Western blot筛选出PRL-1-sh RNA-1基因沉默效率最高,包装获得慢病毒滴度为7×108 TU/ml。通过转染、筛选,建立了TCA8113细胞稳定转染细胞株;real-time PCR测得PRL-1基因m RNA表达明显下降(F=809.120,P=0.000);PRL-1基因沉默后细胞迁移能力降低,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KD组(25.5±0.4)明显少于NC组(81.5±2.0)和CON组(88.5±2.3)(F=1 092.970,P=0.000)。结论:沉默PRL-1基因表达能有效抑制舌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短发夹RNA 细胞再生磷酸酶1 TCA8113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1基因对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6
作者 潘丽 季平 +2 位作者 刘平 时恩来 徐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2-1626,共5页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1(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1,PRL-1)对舌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si RNA-PRL-1慢病毒载体转染处理舌癌TCA8113细胞株后,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PRL-1...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1(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1,PRL-1)对舌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si RNA-PRL-1慢病毒载体转染处理舌癌TCA8113细胞株后,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PRL-1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 RNA和蛋白水平;采用Transwell小室模型实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si RNA-PRL-1慢病毒转染组癌细胞PRL-1在RNA(0.425 0±0.010 0)和蛋白(2.720 0±0.110 0)水平明显下调(P=0.000,P=0.000),同时MMP-2及MMP-9在RNA(0.562 2±0.180 0,0.617 1±0.100 0)及蛋白(0.592 4±0.010 0,0.476 2±0.020 0)表达水平降低(P=0.024,P=0.010,P=0.000,P=0.000);Transwell实验si RNA-PRL-1慢病毒转染组细胞通过数(64.33±4.04)明显减少(P=0.000)。结论:si RNA-PRL-1转染可抑制舌癌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与PRL-1基因下调MMP-2及MMP-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侵袭 细胞再生磷酸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磷酸酶-3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肝内胆管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亦君 竺明晨 +2 位作者 李涛 刘慧 秦成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32-633,共2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内胆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PRL-3在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肝内胆管癌原发灶及相应癌旁组织和62例淋巴结转移灶中P... 背景与目的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内胆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PRL-3在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肝内胆管癌原发灶及相应癌旁组织和62例淋巴结转移灶中PRL-3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及其对肝内胆管癌预后的影响。并用PRL-3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siRNA)转染处理肝内胆管癌HCCC-9810细胞力,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后PRL-3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癌 细胞再生磷酸酶-3 预后 侵袭转移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磷酸酶-3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熊建波 张扬 +1 位作者 陈和平 李正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7-541,共5页
肝再生磷酸酶-3(PRL-3)作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中的一员,目前发现其在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黑恶色素瘤等肿瘤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PRL-3在肿瘤特别是转移性肿瘤中的作用被明确,针对PRL-3调控机制的研究也越来... 肝再生磷酸酶-3(PRL-3)作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中的一员,目前发现其在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黑恶色素瘤等肿瘤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PRL-3在肿瘤特别是转移性肿瘤中的作用被明确,针对PRL-3调控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文章即对近年来与PRL-3相关的整合素、PTEN/PI3K/Akt、Rho-GTP、KCNN4等信号传导通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磷酸酶-3 信号通路 肿瘤转移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磷酸酶-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秦瑞浩 沈美萍 屠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观察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3,PRL-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RL-3的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组化SP法探索PRL-3 mRNA及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目的:观察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3,PRL-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RL-3的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组化SP法探索PRL-3 mRNA及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RL-3 mRNA在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PRL-3蛋白的阳性率在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高于癌旁组织(P<0.05)。原发灶组织中PRL-3的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肿瘤直径>2 cm的阳性率高于肿瘤直径≤2 cm(P<0.05)。结论:PRL-3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RL-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高表达可以预测淋巴结转移,有望成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再生磷酸酶-3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磷酸酶3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与靶向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明明 王海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磷酸激酶因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导致肿瘤生成和发展而受到重视,但与磷酸激酶功能相对的磷酸酶却因与底物作用的瞬时性、缺乏底物特异性等多种原因较少得到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结果显示,磷酸酶在... 磷酸激酶因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导致肿瘤生成和发展而受到重视,但与磷酸激酶功能相对的磷酸酶却因与底物作用的瞬时性、缺乏底物特异性等多种原因较少得到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结果显示,磷酸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如肝再生磷酸酶3(PRL-3),其异常高表达在实验动物、细胞培养和患者中均被证实与癌症发生、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关于其作用机制研究虽有一定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释。本文总结了迄今为止对PRL-3结构、功能和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PRL-3在癌症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并简要归纳了靶向PRL-3进行癌症治疗的一些最新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磷酸酶3 癌症 癌症转移 细胞信号通路 靶向治疗 小分子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骨型碱性磷酸酶基因ALPL抑制卵巢癌细胞系SKOV3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李娟 詹诗杰 +1 位作者 刘斌 令狐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研究肝/肾/骨型碱性磷酸酶基因(alkaline phosphatase,liver/bone/kidney,ALPL)在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R检测ALPL在不同卵巢癌细胞株(HEY、SKOV3、8910、ES-2、OVCAR3、3AO、A2780)... 目的研究肝/肾/骨型碱性磷酸酶基因(alkaline phosphatase,liver/bone/kidney,ALPL)在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R检测ALPL在不同卵巢癌细胞株(HEY、SKOV3、8910、ES-2、OVCAR3、3AO、A2780)mRNA中的表达,并与正常卵巢组织进行比较。在低表达ALPL的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外源性过表达ALPL,通过MTT法、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通过建立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观察过表达ALPL的SKOV3细胞在体内的成瘤能力。结果 ALPL在卵巢癌细胞中的mRNA表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外源性过表达ALPL可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率(P<0.01),阻滞细胞G1期向S的转化,并抑制肿瘤细胞的成瘤能力(P<0.05)。结论 ALPL表达的恢复可以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及成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骨型碱性磷酸酶基因 卵巢癌 SKOV3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磷酸酶3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凤琪 徐丽梅 +2 位作者 李娟 王海河 童秀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5-379,共5页
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的一员。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有107个成员,它们通过将底物去磷酸化从而参与某些信号通路,被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01年... 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的一员。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有107个成员,它们通过将底物去磷酸化从而参与某些信号通路,被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01年,Saha等[1]通过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的方法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磷酸酶3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运恒 缪明永 +4 位作者 李洋 时多 黄鹤 王学敏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0-502,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D大鼠70%肝切除(PH),制作肝再生模型,制备肝匀浆液,经离心后用酶标仪分别测定肝再生过程中不同时期(共8个时间点),肝细胞的凋亡酶活性。结果:Caspase-3... 目的:研究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D大鼠70%肝切除(PH),制作肝再生模型,制备肝匀浆液,经离心后用酶标仪分别测定肝再生过程中不同时期(共8个时间点),肝细胞的凋亡酶活性。结果: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在PH后3、6、72、120和168 h时显著性增高(P<0.001);而整个过程中Caspase-8的活性除了在PH后168 h时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时间点没有明显增高。结论: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凋亡酶Caspase-3活性的升高可能主要是由内源性线粒体途径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 细胞 CASPASE-3 CASPASE-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 3A的酶促动力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聃 杨先乐 +3 位作者 张书俊 胡鲲 林茂 邱军强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63-867,共5页
用分光光度计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草鱼肝细胞系(GCL)中 CYP3A 探针酶类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和6β-睾酮羟化酶(6β-TOH)的酶促反应。药物利福平(RIF)在浓度为40μM时对 GCL 细胞中 CYP3A 活性具有显著诱导作用,而苯巴比妥(... 用分光光度计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草鱼肝细胞系(GCL)中 CYP3A 探针酶类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和6β-睾酮羟化酶(6β-TOH)的酶促反应。药物利福平(RIF)在浓度为40μM时对 GCL 细胞中 CYP3A 活性具有显著诱导作用,而苯巴比妥(PB)和地塞米松(DEX)无显著诱导作用(P<0.05)。在低浓度底物条件下,对照组和40μMRIF 诱导组 GEL 细胞中 ERND 的酶促动力学方程分别为1/V=234.08×1/[S]+2.6544和1/V=85.632×1/[S]+1.9458,6β-TOH 的酶促动力学方程分别为1/V=529.91×1/[S]+14.615和1/V=56.337×1/[S]+2.1017;酶动力学参数表明,RIF 诱导的 CYP3A 亲和力较强,催化效能较高。当底物浓度进一步增高,EYP3A 活性反而降低,致使动力学曲线偏离经典的米氏动力学曲线,该结果表明 GCL 细胞中 CYP3A 存在特殊的负协同效应,这一现象是对鱼类细胞色素 P450(CYP)酶促动力学的有利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3A 草鱼细胞 动力学 协同效应 利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跃 段飞 +3 位作者 蔡浩 陈靓 林建宇 仇毓东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肝硬化大鼠70%肝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仅行70%肝切除);肝硬化对照组(肝硬化大鼠行70%肝切除);肝硬化小剂量组(肝硬化大鼠行70%...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肝硬化大鼠70%肝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仅行70%肝切除);肝硬化对照组(肝硬化大鼠行70%肝切除);肝硬化小剂量组(肝硬化大鼠行70%肝切除后静脉注射ω-3PUFA 1 ml/kg);肝硬化大剂量组(肝硬化大鼠行70%肝切除后静脉注射ω-3PUFA 2 ml/kg)。观察大鼠术后第1、3、5和7天肝细胞再生的情况,肝功能指标,残肝肝纤维化程度的变化等。结果:与肝硬化对照组比,肝硬化大剂量组大鼠术后肝有明显的再生(P<0.05);术后第1和第3天ALT和AST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7天,肝硬化小剂量组和肝硬化大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有明显减轻(P<0.05)。结论:ω-3PUFA不仅能促进肝硬化大鼠术后肝细胞再生,保护术后肝功能恢复,而且能改善肝硬化大鼠术后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70%切除 细胞再生 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L-3调节PI3K信号通路在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建龙 张萦斐 +2 位作者 张育超 毛凯 陈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研究肝再生磷酸酶-3(PRL-3)的过表达与PI3K信号通路的调节及其与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方法】构建稳定转染PRL-3基因和空白对照质粒的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和LoVo-VC,用q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miR-21及其靶蛋白... 【目的】研究肝再生磷酸酶-3(PRL-3)的过表达与PI3K信号通路的调节及其与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方法】构建稳定转染PRL-3基因和空白对照质粒的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和LoVo-VC,用q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miR-21及其靶蛋白PTEN的表达进行检测,在稳转细胞株中转染miR-21或对其进行敲除,用CCK-8、Tanswell实验对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LoVo-PRL-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要强于对照组LoVo-VC细胞。在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中miR-21的表达上调而PTEN的表达被下调,在LoVo-VC细胞中过表达miR-21促进了细胞的增殖侵袭并降低PTEN的表达,而在LoVo-PRL-3细胞中敲除miR-21抑制了细胞的增殖侵袭并能部分恢复PTEN的表达。【结论】PRL-3通过上调miR-21抑制PTEN的表达,调节了PI3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了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磷酸酶-3 MIR-21 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 被引量:5
17
作者 赖丽莎 陈俊伟 +4 位作者 朱康顺 孟晓春 李征然 邹艳 单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27-2131,共5页
目的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ALF)的可行性。方法将ALF造模成功的37只SD大鼠分为4组:CCl4组(A组,9只),CCl4/MSCs(B组,9只),CCl4/pHGF组(C组,9只)和CCl4/pHGF+MSCs组(D组,10只)。用携带... 目的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ALF)的可行性。方法将ALF造模成功的37只SD大鼠分为4组:CCl4组(A组,9只),CCl4/MSCs(B组,9只),CCl4/pHGF组(C组,9只)和CCl4/pHGF+MSCs组(D组,10只)。用携带hr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MSCs(hrGFP-MSCs),并以hrGFP示踪。对C、D组大鼠给予CCl4,同时腹腔注射pHGF;B组和D组造模12h后肝内注射hrGFP-MSCs悬液。对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后24h、72h、7天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造模后72h检测血清IL-6、IL-10、TNF-α炎症因子水平,造模后24h取肝组织行HE染色,造模72h行PCN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细胞增殖情况。造模后72h后取注射部位肝组织行冰冻切片观察移植hrGFP-MSCs肝内分布情况,对非注射部位肝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rGFP基因含量。结果联合治疗后,ALF大鼠外周血ALT水平降低,IL-6、IL-10、TNF-α炎症因子水平下调,肝脏病理组织学损害减轻,肝细胞增殖率增高。造模后72h,B组与D组注射部位肝组织内可见移植的hrGFP-MSCs,非注射部位肝组织未见hrGFP荧光阳性细胞,但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在非注射部位肝组织内检测到hrGFP基因,且D组含量高于B组。结论 pHGF与MSCs联合治疗大鼠ALF的疗效优于MSCs或pHGF单独治疗,可能与pHGF促使其肝内定植MSCs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衰竭 细胞生长素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至丸不同时相对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馨 赵海梅 +5 位作者 邹勇 徐荣 岳海洋 周步高 左铮云 刘端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20-2622,共3页
目的:探索二至丸不同时相对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只Wistar大鼠随机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二至丸预防组、二至丸治疗组、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建立肝部分切除术(partial hepatectomy,PHx)模型外... 目的:探索二至丸不同时相对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只Wistar大鼠随机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二至丸预防组、二至丸治疗组、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建立肝部分切除术(partial hepatectomy,PHx)模型外,其余各组灌胃给予2-乙酰氨基芴(2-acetylaminofluorene,2AAF)灌胃7d,同时二至丸预防组预防性给药7 d,第8天行肝部分切除术建立损伤后肝细胞再生抑制复合模型(PHx+2AAF),术后6 h、12 h、24 h、3 d后处死,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术后24 h再行预防性给药组及治疗性给药3 d。采用流式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及Caspase-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预防组及治疗组大鼠肝细胞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二至丸不同时相预防性及治疗性给药可显著抑制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并降低Caspase-3表达,提示二至丸有效保护肝脏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再生 细胞凋亡 二至丸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再生早期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3激活的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时多 袁斌 +4 位作者 袁星 蒋恒义 孙学军 缪明永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从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途径分析大鼠肝再生早期肝细胞凋亡执行酶caspase-3激活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分成模型组15只(70%肝切除制作肝再生模型)、假手术组15只和正常对照组5只。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根据时间分为术后3、6和24 h... 目的:从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途径分析大鼠肝再生早期肝细胞凋亡执行酶caspase-3激活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分成模型组15只(70%肝切除制作肝再生模型)、假手术组15只和正常对照组5只。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根据时间分为术后3、6和24 h三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取各组大鼠肝组织,制备肝匀浆液。荧光法测肝组织凋亡酶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酶联免疫分析法测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硝酸还原法测NO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凋亡酶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在肝再生早期(术后3、6 h组)显著增高(P<0.01);GSH-Px水平显著降低,NO分泌量显著增高(P<0.01)。结论:肝再生早期,肝组织处于氧化应激状态,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途径参与凋亡执行酶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 细胞凋亡 线粒体 caspase-3 CASPASE-9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STAT3与冷保存大鼠部分肝移植肝再生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晟光 王继见 董家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探讨冷保存对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影响及IL-6/STAT3与其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Ⅰ组(肝切除组)、Ⅱ组(冷保存1h部分肝移植组)和Ⅲ组(冷保存8h部分肝移植组)。观察比较各组术后1、6、12、24、48、72、168h肝再生率、肝组织TNF-... 目的探讨冷保存对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影响及IL-6/STAT3与其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Ⅰ组(肝切除组)、Ⅱ组(冷保存1h部分肝移植组)和Ⅲ组(冷保存8h部分肝移植组)。观察比较各组术后1、6、12、24、48、72、168h肝再生率、肝组织TNF-α、IL-6含量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STAT3表达。结果Ⅰ组、Ⅱ组术后肝再生迅速,至术后第7天时分别接近和超过原来肝脏大小,Ⅲ组术后2~3d大鼠肝再生率较Ⅰ组、Ⅱ组明显偏低(P<0.05)。术后12h内Ⅰ组、Ⅱ组肝组织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Ⅲ组(P<0.05)。Ⅰ组、Ⅱ组TNF-α、IL-6于术后12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而Ⅲ组24h达高峰,此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Ⅰ组、Ⅱ组PCNA表达于术后12~24h达高峰;Ⅲ组术后12h内PC-NA表达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48h才达高峰,但至第7天仍有较多表达。Ⅰ组、Ⅱ组术后1hSTAT3表达最多,以后逐渐下降,7d后表达基本消失。Ⅲ组STAT36h才出现表达,12h达高峰,7d时仍有较多表达。结论长时间冷保存降低了部分肝移植术后的肝再生能力,TNF-α、IL-6/STAT3的早期异常可能是长时间冷保存肝再生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6 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3 再生 移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