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影像分析(附3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殷浩
汤奕林
钟华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3例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影像学分析,3例均为男性,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5岁。2例为股骨上段,1例胫骨上端,其中1...
目的探讨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3例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影像学分析,3例均为男性,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5岁。2例为股骨上段,1例胫骨上端,其中1例病理骨折术后1年复发,无远处转移。结果 3例均为单发病灶。X线平片表现溶骨性骨质破坏,呈轻度膨胀,沿长轴生长,呈中心或偏心性,病灶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楚,或有硬化边,无明显骨膜反应,未见分隔,未见明显钙化。CT表现为正常骨小梁破坏吸收,被软组织密度肿物取代,其内可见骨嵴,边缘轻度硬化。MRI上病灶T_1WI呈稍低信号,信号尚均匀,T_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结论长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是极少见起源于结缔组织的原发良性骨肿瘤,较其它纤维性病变侵袭性更强,临床上手术宜扩大切除、密切随访,以防止复发,因此,术前在影像学上鉴别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
促结缔组织增生
纤维瘤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及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曹雅
王铁梅
+5 位作者
韩超
孙国文
杨功鑫
吴大明
林梓桐
王从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1-75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10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DA)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10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DA)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10例DA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部位,手术治疗方式,术后随访结果。影像学分析包括病变的大小、形态,颌骨膨胀方向、牙齿移位及牙根吸收情况、病变区有无阻生牙、行SCT检查的患者SCT图像上病变的CT值,并对10例DA进行影像学分型。结果:10例DA患者,病变均位于上颌骨前牙及前磨牙区,CT影像上均表现为蜂窝型,内部均可见索条、分隔影像,颌骨显示颊侧膨隆;1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DA。10例患者均行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具有特征性蜂窝状CT表现,其CT表现与其病理学特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结缔组织增生
型成釉细胞瘤
CT影像学
蜂窝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皮肤肿瘤
3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2期167-168,共2页
9707386 手部促结缔组织增生的黑素瘤: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Chung K C//JHand surg(Am).-1995,20A(5).-873~876 四军大9707387 涉及 r 干扰素及
关键词
转移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素瘤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干扰素
趋化性细胞因子
病例报告
促结缔组织增生
基因治疗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皮肤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影像分析(附3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殷浩
汤奕林
钟华成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医学影像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387-38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3例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影像学分析,3例均为男性,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5岁。2例为股骨上段,1例胫骨上端,其中1例病理骨折术后1年复发,无远处转移。结果 3例均为单发病灶。X线平片表现溶骨性骨质破坏,呈轻度膨胀,沿长轴生长,呈中心或偏心性,病灶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楚,或有硬化边,无明显骨膜反应,未见分隔,未见明显钙化。CT表现为正常骨小梁破坏吸收,被软组织密度肿物取代,其内可见骨嵴,边缘轻度硬化。MRI上病灶T_1WI呈稍低信号,信号尚均匀,T_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结论长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是极少见起源于结缔组织的原发良性骨肿瘤,较其它纤维性病变侵袭性更强,临床上手术宜扩大切除、密切随访,以防止复发,因此,术前在影像学上鉴别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尤为重要。
关键词
骨
促结缔组织增生
纤维瘤
影像学诊断
分类号
R780.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及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曹雅
王铁梅
韩超
孙国文
杨功鑫
吴大明
林梓桐
王从跃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医学影像科
南京医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1-755,共5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BK20150089),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编号:YKK15116),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编号:QRX17079)
文摘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10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DA)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10例DA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部位,手术治疗方式,术后随访结果。影像学分析包括病变的大小、形态,颌骨膨胀方向、牙齿移位及牙根吸收情况、病变区有无阻生牙、行SCT检查的患者SCT图像上病变的CT值,并对10例DA进行影像学分型。结果:10例DA患者,病变均位于上颌骨前牙及前磨牙区,CT影像上均表现为蜂窝型,内部均可见索条、分隔影像,颌骨显示颊侧膨隆;1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DA。10例患者均行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具有特征性蜂窝状CT表现,其CT表现与其病理学特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促结缔组织增生
型成釉细胞瘤
CT影像学
蜂窝状
诊断
Keywords
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
CT presentation
Honeycomb type
Diagnosis
分类号
R730.44 [医药卫生—肿瘤]
R739.8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皮肤肿瘤
3
出处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2期167-168,共2页
文摘
9707386 手部促结缔组织增生的黑素瘤: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Chung K C//JHand surg(Am).-1995,20A(5).-873~876 四军大9707387 涉及 r 干扰素及
关键词
转移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素瘤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干扰素
趋化性细胞因子
病例报告
促结缔组织增生
基因治疗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皮肤肿瘤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影像分析(附3例)
殷浩
汤奕林
钟华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及CT影像学分析
曹雅
王铁梅
韩超
孙国文
杨功鑫
吴大明
林梓桐
王从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皮肤肿瘤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