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压模拟高住低练对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及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林文弢 徐国琴 +2 位作者 翁锡全 黄丽英 黄利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6-568,575,共4页
目的 :探讨常压下模拟高住 (相当于海拔 30 0 0m)低练对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及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低住安静组、低住低练组、常压高住安静组和常压高住低练组 ,高住组大鼠每天在模拟 30 0 0m高度休... 目的 :探讨常压下模拟高住 (相当于海拔 30 0 0m)低练对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及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低住安静组、低住低练组、常压高住安静组和常压高住低练组 ,高住组大鼠每天在模拟 30 0 0m高度休息 1 2h ,运动组大鼠每天在常氧状态下进行速度为 2 5m/min的跑台训练 ,1h/d,5d/w ,测定 4w后大鼠血清EPO、Hb、RBC及HCT变化。结果 :常压高住安静组和常压高住低练组大鼠血清EPO、Hb、RBC及HCT值均显著增加 (P <0 0 1、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模拟高住低练 大鼠 红细胞生成素 红细胞相关指标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的组织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游伟 刘映峰 +1 位作者 缪绯 刘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22-1124,共3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因其促进造血功能而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大量实验证实,大剂量EPO能够通过抗氧化应激、抗凋亡、抗炎症等效应发挥组织保护作用,但会产生血栓及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临床效果不佳。而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既保留了...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因其促进造血功能而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大量实验证实,大剂量EPO能够通过抗氧化应激、抗凋亡、抗炎症等效应发挥组织保护作用,但会产生血栓及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临床效果不佳。而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既保留了EPO的组织保护活性又无EPO的副作用,近年来备受关注。最新报道证实,HBSP通过抗凋亡、抗炎、抗氧化应激对神经系统、心脏、肾脏等发挥多种组织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衍生 红细胞生成素 组织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炎症和Erk1/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世祥 王斌 +3 位作者 郭国锋 许卫 陈永权 陈晞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炎症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3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AMI组和HBSP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术以构建AMI大鼠模型,HBSP组为术后予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炎症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3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AMI组和HBSP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术以构建AMI大鼠模型,HBSP组为术后予腹腔注射HBSP(90μg/kg);sham组和AMI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大鼠处死前心脏彩超检测心功能,处理各组大鼠,检测心肌组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AMI组心肌组织IL-6、TNF-α、p-Erk1/2和Erk1/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1);而HBSP组大鼠心肌组织IL-6、TNF-α、p-Erk1/2和Erk1/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01)。AMI模型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低于sham组,而HBSP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明显高于AMI模型组(P=0.001)。结论 HBSP可减轻心肌梗死炎症和心肌损伤,抑制Erk1/2信号通路,从而保护心肌组织,改善大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红细胞生成素衍生 ERK1/2 炎症因子 心肌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顺铂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柴璐 王锋 +3 位作者 范亚平 杨斌 徐玉音 周建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4288-4292,共5页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对顺铂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肾脏保护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进一步探讨HBSP在AKI的使用方法。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5只)、顺铂组(20只)、HBSP(8 nmol/kg)组(20只)、HBS...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对顺铂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肾脏保护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进一步探讨HBSP在AKI的使用方法。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5只)、顺铂组(20只)、HBSP(8 nmol/kg)组(20只)、HBSP(16 nmol/kg)组(20只)、HBSP(32 nmol/kg)组(20只)。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及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各组大鼠不同时间(实验前及实验的第1、3、5、7天)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尿素氮:F组间=441.456,F时间=10.643,P<0.001;肌酐:F组间=417.933,F时间=9.412,P<0.000 1);各组大鼠不同时间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566 645.213,F时间=1.581,P=0.200)。各组大鼠不同时间肾组织TUNEL染色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26.100,F时间=9.553,P<0.000 1)。结论 HBSP对顺铂所致AKI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使用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衍生 顺铂 急性肾损伤 血尿素氮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治疗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使用方法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锋 柴璐 +4 位作者 范亚平 杨斌 范凤燕 黄新忠 张义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781-2783,共3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治疗顺铂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使用方法。方法:将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y(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5只)、顺铂组(20只)、HBSP1组(20只)、HBSP2组(20只)、HBSP3组(20只)。应用全自...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治疗顺铂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使用方法。方法:将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y(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5只)、顺铂组(20只)、HBSP1组(20只)、HBSP2组(20只)、HBSP3组(20只)。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观测各组血肌酐、尿素氮。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各组尿液标本中Kim-1和NGAL水平。结果:HBSP3组较HBSP1组、HBSP2组相比,第3、5、7天血肌酐、血尿素以及尿Kim-1、NGAL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P治疗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需要频繁使用,才能达到稳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HBSP作用时间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衍生 顺铂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游伟 刘映峰 +6 位作者 缪绯 林霖 张杰波 王龙 朱凯 林湧栾 刘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6-999,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4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MIRI组、HBSP组、HBSP+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组(HBSP+PD9...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4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MIRI组、HBSP组、HBSP+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组(HBSP+PD98059组)。通过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后解除结扎线建立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HBSP于再灌注前5 min给药。再灌注2 h后,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和伊文氏蓝(EB)双染色法检测小鼠心肌梗死面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和磷酸化ERK1/2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2 h后,与MIRI组相比,HBSP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ERK1/2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HBSP组相比,HBSP+PD98059组的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大(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SP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与ERKl/2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红细胞生成素衍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横纹肌溶解大鼠急性肾损伤的肾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锋 柴璐 +3 位作者 范亚平 杨斌 俞燕 戴厚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40-3142,共3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能否减轻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损伤(AKI)大鼠肾损害程度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KI组和HBSP干预组(造AKI模型同时静脉注射HBSP);采用大鼠双侧后腿注射甘油建立横纹肌溶解所致AKI...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能否减轻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损伤(AKI)大鼠肾损害程度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KI组和HBSP干预组(造AKI模型同时静脉注射HBSP);采用大鼠双侧后腿注射甘油建立横纹肌溶解所致AKI动物模型。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血肌酸激酶的水平及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与AKI组相比,HBSP干预组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大鼠肾组织tunel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百分比均降低(P<0.05)。结论:HBSP对横纹肌溶解所致AKI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急性 红细胞生成素衍生 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利 胡威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70-1774,共5页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研究组,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手术前6 h模型组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假手术组...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研究组,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手术前6 h模型组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使用苦味酸速率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使用酶学速率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尿氮素(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病理切片检查肾脏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分析肾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肾脏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Scr和BUN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研究组小鼠血清中的Scr和BUN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研究组肾脏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弱于模型组,仅有少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少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管腔正常,模型组小鼠的肾脏病理损伤评分明显大于假手术组,研究组小鼠的肾脏病理损伤评分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评分明显大于假手术组,研究组小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评分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肾脏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研究组小鼠肾脏中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肾缺血再灌注有明显改善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调控机体凋亡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衍生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β-淀粉样肽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朱瑞霞 张朝东 王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β-淀粉样肽(Aβ)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EPO组。细胞培养24h后,EPO组加入终浓度为25U/ml的EPO预处理8h,再与模型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10μmol/LAβ25-3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β-淀粉样肽(Aβ)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EPO组。细胞培养24h后,EPO组加入终浓度为25U/ml的EPO预处理8h,再与模型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10μmol/LAβ25-35,继续培养48h,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利用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运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C)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MTT显示EPO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并且中剂量存活率最高;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线粒体数量和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EPO组线粒体数量多,结构比较完整;Westernblot显示EPO组Bcl-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胞浆Cyt-C表达较EPO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EPO可以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其机制为稳定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提高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抑制Cyt-C释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Β-淀粉样 PC-12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HPLC/ESI/MS肽图谱分析
10
作者 彭建和 盛龙生 +1 位作者 相秉仁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8-442,共5页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一种复杂的糖蛋白药物,含有三个氮连接和一个氧连接的糖基化位点。肽图谱分析是糖蛋白分析的有效手段,可是由于糖基化的影响,不是所有理论酶解位点都酶解了,需要实验验证。本文采用谷氨酸内切酶(Gl...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一种复杂的糖蛋白药物,含有三个氮连接和一个氧连接的糖基化位点。肽图谱分析是糖蛋白分析的有效手段,可是由于糖基化的影响,不是所有理论酶解位点都酶解了,需要实验验证。本文采用谷氨酸内切酶(Glu-C)将rHuEPO所有糖基化位点酶解成含糖肽段,HPLC/ESI/MS肽图谱分析,并通过源内碰撞诱导解离(In-source CID)分析了氨基酸序列。理论肽段有7段,检出了6段,只有一个三肽未检出。实验得到了含双硫键的肽段,通过CID分析确证了小分子肽段的氨基酸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糖蛋白 图谱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抑制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琛 司瑞 +4 位作者 张明明 余文军 郝启萌 张荣庆 王海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抑制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CMECs,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拟缺血/再灌注组(SI/R组)、SI/R+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抑制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CMECs,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拟缺血/再灌注组(SI/R组)、SI/R+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SI/R+rh EPO组)、SI/R+HBSP组;HBSP分别选择2.5 ng/ml、25 ng/ml、50 ng/ml、100 ng/ml四个浓度,通过噻唑蓝(MTT)比色实验检测CMECs增殖能力以确定药物作用的最适浓度。而后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来进一步验证其保护作用。研究保护机制的实验分组为:对照组、SI/R组、SI/R+HBSP(HBSP最适浓度为25 ng/ml)组、SI/R+HBSP+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组、SI/R+HBSP+雷帕霉素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S6K)等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与SI/R组比,SI/R+rh EPO组和SI/R+HBSP组CMECs增殖能力明显上升(P<0.05),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迁移能力增强。用抑制剂LY294002及雷帕霉素处理后,与SI/R组相比,SI/R+HBSP组AKT、m TOR及p70S6K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与SI/R+HBSP组相比,SI/R+HBSP+LY294002组的AKT、m TOR及p70S6K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SI/R+HBSP+雷帕霉素组m TOR磷酸化水平及p70S6K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HBSP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CMECs的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PI3K-AKT/mT OR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衍生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亚东 卢小伟 刘志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影响。方法:2013年9月到2018年2月选择在本院进行急诊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15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影响。方法:2013年9月到2018年2月选择在本院进行急诊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15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EPO组80例与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EPO组给予甲强龙联合EPO治疗,两组都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EPO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PO组治疗后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也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组治疗期间的消化道出血、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8%,对照组为9.2%(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GRP值都显著高于治疗前,EPO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PO在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有利于血清CGPR的释放,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急性脊髓损伤 降钙素基因相关 甲强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变异体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兵 王烁宇 +2 位作者 李华南 王俊 金建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0-1033,共4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保护剂应用于临床存在严重的剂量相关毒副作用。该文概述了脊髓损伤基本的发病机制,并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变异体(包括衍生物、类似物、模拟肽)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指导无血源活性促红细胞生...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保护剂应用于临床存在严重的剂量相关毒副作用。该文概述了脊髓损伤基本的发病机制,并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变异体(包括衍生物、类似物、模拟肽)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指导无血源活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变异体的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衍生物 类似物 模拟 去唾液酸红细胞生成素 氨甲酰化红细胞生成素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顾兵 金建波 +2 位作者 李华南 王俊 王烁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8-461,共4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保护剂,大剂量全身性地使用会引发严重的血源性不良反应。该文概括EPO主要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并对无血源副作用的EPO衍生物进行分类,而后重点介绍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旨在对目前...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保护剂,大剂量全身性地使用会引发严重的血源性不良反应。该文概括EPO主要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并对无血源副作用的EPO衍生物进行分类,而后重点介绍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旨在对目前EPO衍生物的开发现状有一个科学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衍生物 模拟 去唾液酸红细胞生成素 氨甲酰化红细胞生成素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逆转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室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丽君 张丽 +6 位作者 谈丽丽 王锋 王志禄 许哲通 李万玲 贾军正 郭文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进行造模。5周后将造模成功者再分为CHF组和CEPO组,后者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进行造模。5周后将造模成功者再分为CHF组和CEPO组,后者腹腔注射CEPO50μg/kg,2次/周,CHF组和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组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升高(P<0.05),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LVW/BW也显著升高(P<0.05)。与CHF组相比,CEPO组LVSP、±dp/dtmax均显著升高,而LVEDP则显著降低(P<0.05),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P<0.01),LVW/BW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CEPO可通过降低血浆BNP水平、减轻左心室重构来改善CHF大鼠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氨甲酰化红细胞生成素 B型脑钠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衰老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跃芬 王慧云 +3 位作者 王虎清 孙宏 张桂莲 吴海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衰老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组,每组10只。行为学实验后处死大鼠,行尼氏染色在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内的...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衰老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组,每组10只。行为学实验后处死大鼠,行尼氏染色在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内的尼氏体数量;同时检测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④衰老组较对照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5),干预组较衰老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P<0.05);④光镜下见衰老组大鼠神经元内尼氏体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干预组较衰老组明显增多,但少于对照组;④衰老组大鼠脑组织中的CAT、GSH-Px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干预组的CAT、GSH-Px活性较衰老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EPO可增强衰老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从而起到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衰老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过氧化物酶 尼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EBP)激活剂的理论突变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岩峰 高雪峰 黄旭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5-617,共3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构建了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与其受体胞外结合片段的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结构研究和理论分析,对模拟肽与受体结合机制提出了新的理论解释.根据EBP活性口袋的静电势分布,对二聚体小肽激...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构建了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与其受体胞外结合片段的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结构研究和理论分析,对模拟肽与受体结合机制提出了新的理论解释.根据EBP活性口袋的静电势分布,对二聚体小肽激活剂的每条链上的部分氨基酸进行了突变,分别用电性更强的氨基酸来代替部分疏水氨基酸,计算结果显示,突变后的二聚体小肽激活剂对EBP的"亲和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模拟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模拟肽/非肽刺激造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志宏 奚永志 孔繁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3-76,共4页
能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如红细胞生成素 (EPO)和血小板生成素 (TPO)等通过与其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调控造血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分化、成熟及程序性死亡。近年来利用噬菌体展示文库等技术业已筛选出类似于细胞因子活性的模拟肽类和非肽... 能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如红细胞生成素 (EPO)和血小板生成素 (TPO)等通过与其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调控造血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分化、成熟及程序性死亡。近年来利用噬菌体展示文库等技术业已筛选出类似于细胞因子活性的模拟肽类和非肽类小分子 ,经体外和动物试验证实它们具有类似于细胞因子的刺激造血生物学功能。这为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筛选出理想的模拟其它细胞因子功能的小分子肽 /非肽类药物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概述了模拟红细胞生成素和血小板生成素等细胞因子的肽类 /非肽类小分子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类/非模拟 红细胞生成素 血小板生成素 噬菌体展示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肽类药物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玮 顾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53-1556,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传统药物无法防治急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阿尔采末病、帕金森病、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医学界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药。短肽类药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人工合...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传统药物无法防治急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阿尔采末病、帕金森病、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医学界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药。短肽类药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人工合成的联接蛋白43模拟肽、载脂蛋白E模拟肽、神经营养因子模拟肽、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模拟肽、金属硫蛋白模拟肽、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等短肽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价值已获得证实。该文对短肽类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分析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联接蛋白43模拟 载脂蛋白E模拟 神经营养因子模拟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模拟 金属硫蛋白模拟 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类兴奋剂检测技术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庄 蔡耘 钱小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7-542,545,共7页
198 9年国际奥委会将肽类激素定为新的一类兴奋剂 ,这一类兴奋剂均属于内源性物质 ,目前还没有国际奥委会认可的检测方法 ,本文介绍了肽类兴奋剂目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点是对目前研究较多的生长激素 (hGH)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198 9年国际奥委会将肽类激素定为新的一类兴奋剂 ,这一类兴奋剂均属于内源性物质 ,目前还没有国际奥委会认可的检测方法 ,本文介绍了肽类兴奋剂目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点是对目前研究较多的生长激素 (hGH)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检测技术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激素 兴奋剂检测 GH 内源性物质 生长激素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国际奥委会 红细胞生成素(EPO)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