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exin-A通过调节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1
作者 何光侣 储婉玉 +7 位作者 李妍 盛鑫 罗浩 徐爱萍 卞命杰 张环环 汪萌芽 郑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3-1030,共8页
目的探讨Orexin-A对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调节在大鼠脊髓损伤(SCI)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36只7~14 d新生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SCI+生理盐水组、SCI+DNQX组、SCI+Orexin组和SCI+Orexin+DNQX组。除了对照组和假... 目的探讨Orexin-A对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调节在大鼠脊髓损伤(SCI)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36只7~14 d新生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SCI+生理盐水组、SCI+DNQX组、SCI+Orexin组和SCI+Orexin+DNQX组。除了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施以SCI手术,术后连续3 d,每天分别向SCI各组鞘内注射对应的药物1次。分别在术前1 d,术后1、3和7 d,应用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估各组大鼠运动功能;在膜片钳实验中,将对照组、假手术组、SCI组和SCI+Orexin组大鼠麻醉后,制作脊髓切片,通过酶消化和机械吹打分离出腹角神经元,通过灌流谷氨酸,比较各组大鼠脊髓腹角神经元谷氨酸受体介导电流的翻转电位、动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在术后3 d、7 d,SCI+Orexin组的BBB评分和抓握倾斜角度比SCI+生理盐水组、SCI+DNQX组和SCI+Orexin+DNQX组皆升高(P<0.01)。在术后第7天,SCI+Orexin+DNQX组高于SCI+DNQX组(P<0.01)。SCI组脊髓腹角神经元谷氨酸电流的翻转电位高于SCI+Orexin组和假手术组(P<0.01)。在谷氨酸电流动力学指标中,SCI组的上升斜率比SCI+Orexin组和假手术组皆增大(P<0.05)。在衰减时间项,SCI组比SCI+Orexin组、假手术组皆减小(P<0.05)。结论Orexin-A可能通过调节(改善)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功能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XIN-A 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 脊髓损伤 脊髓腹角神经元 膜片钳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悬吊大鼠小脑间位核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表达增加
2
作者 宋新爱 赵雪红 +1 位作者 任俊婵 樊小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1-13,共3页
外周信息主要通过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激活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iGluRs),调节间位核神经元的兴奋性。研究旨在探讨模拟失重对大鼠小脑间位核iGluRs表达的影响。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按... 外周信息主要通过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激活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iGluRs),调节间位核神经元的兴奋性。研究旨在探讨模拟失重对大鼠小脑间位核iGluRs表达的影响。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将大鼠分为尾部悬吊14 d组和正常同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法观测大鼠小脑间位核iGluRs(NMDAR-1、AMPAR-2和KAR-2)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大鼠小脑间位核内有iGluRs免疫阳性神经元存在。大鼠吊尾14 d后,大鼠小脑间位核iGluRs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模拟失重可使大鼠小脑间位核神经元网络的兴奋性增高。这一变化可能与模拟失重引起的调控肌肉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小脑 间位核 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