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量对单排插板透水丁坝促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正平 李玉建 +2 位作者 申帅辉 毛亮 耿义鑫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30,共5页
为研究流量对单排插板透水丁坝促淤效果的影响,确定插板透水丁坝促淤效果最优的流量条件,采用CCHE2D模型对单排插板透水丁坝坝后淤积区形状、坝后最大淤积长度、坝后最大淤积宽度、坝后最大淤积高度及坝后淤积面积随流量变化的规律进行... 为研究流量对单排插板透水丁坝促淤效果的影响,确定插板透水丁坝促淤效果最优的流量条件,采用CCHE2D模型对单排插板透水丁坝坝后淤积区形状、坝后最大淤积长度、坝后最大淤积宽度、坝后最大淤积高度及坝后淤积面积随流量变化的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流量为524~950m^3/s时,插板透水丁坝坝后淤积区平面及纵断面形状特点相似且促淤效果较其他流量条件较好;当流量在120.95~1750m^3/s范围内,随着流量增大,坝后最大淤积长度、坝后最大淤积宽度、坝后淤积面积先增大后减小且均在流量为737m^3/s时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板透水丁坝 促淤效果 CCHE2D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数学模型在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崔冬 刘新成 俞相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4,共7页
以长江口为例,通过与已建典型围填海工程实际促淤效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对长江口近期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的合理性分析,研究泥沙数学模型在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中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的平面淤积形态、断面... 以长江口为例,通过与已建典型围填海工程实际促淤效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对长江口近期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的合理性分析,研究泥沙数学模型在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中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的平面淤积形态、断面淤积形态、促淤区淤积量均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在近期围填海工程中的促淤效果预报较合理,表明该泥沙数学模型适用于长江口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数学模型 围填海工程 促淤效果预报 长江口南汇东滩 长江口横沙东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河口大型中低滩促淤工程内部布局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崔冬 刘新成 俞相成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3,共7页
内部布局是决定促淤工程淤积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以往缺乏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以总规模约148.7 km2的长江口南汇东滩促淤圈围工程为例,以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及泥沙促淤效果经验公式为研究手段,展开潮汐河口大型中低滩促淤工程内部... 内部布局是决定促淤工程淤积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以往缺乏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以总规模约148.7 km2的长江口南汇东滩促淤圈围工程为例,以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及泥沙促淤效果经验公式为研究手段,展开潮汐河口大型中低滩促淤工程内部布局研究,包括促淤方式、分仓方式的选择以及纳潮口规模的拟定等.研究结果表明,纳潮口式促淤方式优于多仓布局方案,纳潮口规模在满足控制流速的前提下大小应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内部布局 促淤效果 潮汐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大型低滩促淤工程促淤方法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杰 关许为 +2 位作者 纪洪艳 吴焱 俞琨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65,共5页
长江口地区目前可圈围的高滩资源日益减少,圈围造地工程从高滩圈围向低滩先促淤后圈围形势发展。以南汇东滩促淤圈围工程南区为例,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和泥沙促淤效果经验公式计算了分期促淤效果,对促淤区内水质点运动轨迹、侧进淤量... 长江口地区目前可圈围的高滩资源日益减少,圈围造地工程从高滩圈围向低滩先促淤后圈围形势发展。以南汇东滩促淤圈围工程南区为例,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和泥沙促淤效果经验公式计算了分期促淤效果,对促淤区内水质点运动轨迹、侧进淤量和风浪掀沙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且进行了定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型低滩促淤工程,宜采取合适的分期促淤方式,先促淤后圈围,并对围区划分合适的分仓范围,以达到最佳的促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滩 促淤效果 水动力模拟 南汇东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