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孙艳兰 曹云霞 程玲慧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促排卵方案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因EMT行IVF-ET共262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超促排卵方案不同... 目的:了解不同促排卵方案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因EMT行IVF-ET共262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超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超长方案组、短方案组和长方案组,比较3组间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降调前CA125值、基础FSH、LH、E2水平、基础窦卵泡数、Gn启动量、Gn天数、Gn总量、取卵日E2、P、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获卵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以及超长方案组降调后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①短方案组年龄大于超长方案组和长方案组(P<0.05),而3组患者不孕类型和不孕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短方案组基础FSH水平、Gn启动量、取卵日LH值均较超长方案组及长方案组高(P<0.05);短方案组基础窦卵泡数、Gn天数、Gn用量、取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及获卵数均少于其他两组(P<0.05);超长方案组降调前CA125值大于短方案组及长方案组(P<0.05)。③超长方案组降调后CA125值≤10KU/L的妊娠率(40.91%)与10~20KU/L和>20KU/L水平的妊娠率(18.31%和17.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EMT患者早期发现、早期选择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可以有效增加临床妊娠率,中重度患者采用超长方案同时检测血清CA125水平,对判断妊娠结局有辅助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促排卵方案 癌抗原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向华 张友忠 许燕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53-354,共2页
关键词 二甲双胍 促排卵方案 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胡琳莉 孙莹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23-725,共3页
自1978年世界第1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辅助生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1988年中国第1例试管婴儿也随之诞生。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为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生育的希望,为了不断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率,许多学者不断探... 自1978年世界第1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辅助生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1988年中国第1例试管婴儿也随之诞生。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为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生育的希望,为了不断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率,许多学者不断探索和优化辅助生殖技术,特别是产生了多种多样的促排卵方案,选择最佳的个体化促排卵方案为IVF-ET技术广泛而顺利的开展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促排卵方案 辅助生殖技术 IVF-ET技术 不孕不育夫妇 试管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艳玲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 观察 3种促排卵方案 :CC/HCG、CC/HMG/HCG、HMG/HCG联合宫腔内人工受精 (IU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 3种方法治疗 ,观察各组的临床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多卵泡发育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 目的 观察 3种促排卵方案 :CC/HCG、CC/HMG/HCG、HMG/HCG联合宫腔内人工受精 (IU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 3种方法治疗 ,观察各组的临床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多卵泡发育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的情况。结果 CC/HMG/HCG和HMG/HCG组子宫内膜厚度、多卵泡及OHSS发生率明显高于CC/HCG组 ,而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无差异。结论  3种促排卵方案都是可行的 ,临床上CC仍作为PCOS的一线促排卵药物 ,对于对CC抵抗或内膜发育不良者可采用第 2、3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促排卵方案 治疗 疗效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低反应波塞冬分类年轻患者促排卵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城 孙琴 +3 位作者 程茜 李鸿儒 姚兵 陈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8-951,共4页
目的辅助生殖促排卵过程中,对于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处理是一大难点。文中探讨POR波塞冬分类年轻患者的最佳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543例POR波塞冬分类1类和3类的年轻患... 目的辅助生殖促排卵过程中,对于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处理是一大难点。文中探讨POR波塞冬分类年轻患者的最佳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543例POR波塞冬分类1类和3类的年轻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比较使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长效长组)和黄体期短效长方案(短效长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差异。结果1类和3类患者长效长组的窦卵泡数(AFC)、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均低于短效长组(P<0.05)。两类患者使用不同方案人群的不孕年限、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类患者的长效长组Gn天数、Gn使用量均高于短效长组(P<0.05),HCG日E2、获卵数均低于短效长组(P<0.05),HCG日孕酮(P)、内膜厚度、2PN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未取到卵子率、无可移植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类患者使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使用黄体期短效长方案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类患者长效长组的临床妊娠率数值更高。结论POR波塞冬分类的年轻患者在卵巢储备功能更差的基础状态下,使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仍是一个较理想的临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低反应 波塞冬分类 促排卵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促排卵方案中基础LH水平对排卵正常患者IVF/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于春梅 王宇峰 +3 位作者 戴秀亮 夏西洋 高亭亭 陈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超长促排卵方案中基础黄体生成素(basic luteinizing hormone,BLH)水平对排卵正常患者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 or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超长促排卵方案中基础黄体生成素(basic luteinizing hormone,BLH)水平对排卵正常患者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 or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8—2019年就诊306例采用超长促排卵方案的排卵正常患者,按BLH水平不同分为低BLH组(BLH<5 U/L)158例和高BLH组(BLH≥5 U/L)148例。分别比较两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hic hormone,Gn)用量、平均Gn天数、扳机日血清激素水平、获卵数、优胚数、临床妊娠率等。结果:Gn用量、Gn天数、优势卵泡数、获卵数、成熟卵子数、正常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获卵率、正常受精率、囊胚形成率两组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高BLH组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低BLH组(P<0.001)。新鲜胚胎移植结果显示,低BLH组和高BLH组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65.3%vs. 64.8%,P>0.05);低BLH组的早期流产率(15.6%)明显高于高BLH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长促排卵方案中BLH水平对排卵正常患者IVF/ICSI治疗结局有一定影响,BLH水平偏高者更适合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促排卵方案 BLH 排卵功能 IVF/ICSI 治疗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周期中不同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低剂量递增促排卵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梁琳琳 李杭生 +2 位作者 何巧花 王璐 张翠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中,采用低剂量递增促排卵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按低剂量递增促排卵方案行IVF-ET治疗PCOS不孕患者共264周期,对... 目的:分析不同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中,采用低剂量递增促排卵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按低剂量递增促排卵方案行IVF-ET治疗PCOS不孕患者共264周期,对患者按2003年鹿特丹标准分为3个亚型,Ⅰ型组86周期,Ⅱ型组157周期,Ⅲ型组21周期,比较各型实验室及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Ⅱ型组注射HCG日>14mm卵泡数(10.9±5.8)、可利用胚胎率(65.9%)低于Ⅰ型组(15.9±7.3;73.4%)和Ⅲ型组(14.0±7.2;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51,P<0.001;χ2=19.471,P<0.001);余临床及实验室结果以及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递增促排卵方案是PCOS不孕患者有效的促排卵方案之一,不同亚型的PCOS患者临床结局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低剂量递增促排卵方案 亚型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高反应患者的促排卵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士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理想的个性化促排卵方案包括在获得最佳的卵子数、胚胎数及良好妊娠结局的同时,避免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将成功进行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定义为获得无0Hss的临床妊娠,获得单... 理想的个性化促排卵方案包括在获得最佳的卵子数、胚胎数及良好妊娠结局的同时,避免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将成功进行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定义为获得无0Hss的临床妊娠,获得单胎妊娠和足月健康婴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排卵方案 卵巢高反应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患者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结局 临床妊娠 人类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刺激方案治疗卵巢低反应IVF周期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嘉茵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卵巢低反应者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方案治疗 IVF 微刺激 随机对照研究 排卵药物 促排卵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早衰致不孕症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丽静 夏天 王国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1062-1064,共3页
卵巢早衰系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持续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FSH和LH升高,而雌激素降低的综合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血枯""血隔""闭经""不孕症"等范畴。卵巢... 卵巢早衰系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持续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FSH和LH升高,而雌激素降低的综合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血枯""血隔""闭经""不孕症"等范畴。卵巢早衰患者长期处于低雌激素状态,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此外,其导致的不孕是许多年轻女性的灾难。该文从中西医结和角度综述了卵巢早衰的治疗、促排卵方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中西医结合 助孕 促排卵方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生育妇女卵巢早衰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冰 张帝开 叶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通过对未生育妇女卵巢早衰患者行激素周期治疗和促排卵治疗,评价其疗效,探讨可能有效的促排卵方案。方法:对13例患者行雌孕激素周期治疗3~6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平及盆腔超声相子宫的变化,并采用3种方案... 目的:通过对未生育妇女卵巢早衰患者行激素周期治疗和促排卵治疗,评价其疗效,探讨可能有效的促排卵方案。方法:对13例患者行雌孕激素周期治疗3~6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平及盆腔超声相子宫的变化,并采用3种方案促排卵治疗。结果:13例患者经雌孕激素治疗3~6个周期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清雌二醇(E2)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B超子宫横切面的横径、前后径有增厚(P<0.05),但子宫纵切面的长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显著增厚(P<0.01)。以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方案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HMG/HCG方案促排卵治疗有成熟卵泡发育并各有1例妊娠。结论:卵巢早衰患者应尽可能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并尽早行激素周期治疗,有利于促排卵治疗成功,HMG/HCG和GnRHa/HMG/HCG这两种促排卵方案均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激素周期治疗 促排卵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女性行人工辅助生殖治疗的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燕君 陈福才 +6 位作者 洪宝丽 邹慧娟 张小为 陈蓓丽 章志国 曹云霞 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40岁患者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临床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助孕提供新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ICSI-ET治疗1 075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移植时间分为新鲜胚胎移植(N-ET)周... 目的探讨年龄≥40岁患者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临床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助孕提供新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ICSI-ET治疗1 075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移植时间分为新鲜胚胎移植(N-ET)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组,再按女方年龄分为A(40~41岁)、B(42~43岁)和C(≥44岁)组,并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的结局。结果 N-ET组种植率为16.15%,临床妊娠率为27.36%,流产率为24.14%,F-ET组种植率为14.96%,临床妊娠率为23.14%,流产率为39.6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的N-ET及F-ET亚组的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方案的获卵数显著高于短方案、拮抗剂及微刺激方案(P<0.05),但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使用天数也显著增加(P<0.001)。结论对于年龄≥40岁的高龄患者,冻融胚胎移植与新鲜胚胎移植具有相似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无禁忌者可选择鲜胚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新鲜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移植 促排卵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获卵数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丹 章志国 +5 位作者 郝燕 朱复希 田婷 陈大蔚 曹云霞 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81-1785,共5页
目的探讨首次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失败行再次IVF/ICSI-ET时获卵数的变化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在12个月内行2次IVF/ICSI-ET周期的患者,根据基础窦卵泡数(b AFC)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首次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失败行再次IVF/ICSI-ET时获卵数的变化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在12个月内行2次IVF/ICSI-ET周期的患者,根据基础窦卵泡数(b AFC)将患者分为A组(b AFC≥9)和B组(b AFC<9),分析每组前后两周期间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方案、获卵数、进入减数分裂中期II(MII期)卵子数、正常受精率、优胚率、累积妊娠率的变化,探讨影响前后周期获卵数发生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A组第二个IVF周期(cycle2)获卵数、MII期卵子数、受精率、优胚率、累积妊娠率明显高于第一个IVF周期(cycle1),前后周期中临床方案无大的变化,均以长方案为主,但cycle2每日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高于cycle1(P<0.05)。B组中相对于cycle1,cycle2获卵数、MII期卵子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优胚率及累积妊娠率均提高,并且cycle2中短方案明显多于cycle1(P<0.05)。其中B组中有14例患者在cycle1中为长方案,在cycle2中转变为短方案,后者的获卵数以及MII期卵子数均高于前者(P<0.05)。结论对于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结合患者cycle1中获卵数以及Gn使用剂量,在控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的情况下,cycle2中可通过适当的提高每日Gn使用剂量来提高获卵数及MII期卵子数。相对于长方案,短方案可能更适合卵巢功能减退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获卵数 重复周期 促排卵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