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金勇 王媁 刘嘉茵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1-604,共4页
目的:分析3777个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探讨促排卵周期的安全性。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706个自然周期和3071个促排卵周期,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①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促... 目的:分析3777个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探讨促排卵周期的安全性。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706个自然周期和3071个促排卵周期,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①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促排卵周期流产率较高(P<0.05);②促排卵周期中仅氯米芬+雌二醇+HMG方案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P<0.05),仅氯米芬+雌二醇方案流产率高于自然周期(P<0.05);③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促排卵周期流产率高于自然周期(P<0.05);④非排卵障碍患者,促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妊娠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促排卵周期中排卵障碍患者妊娠率和双胎率均高于其他病因患者(P<0.05)。结论:促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相比流产率增高;促排卵周期可以提高排卵障碍患者的妊娠率但不能改善非排卵障碍患者的妊娠结局;自然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内人工授精 自然周期 促排卵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邢长英 邵红芳 +3 位作者 方璐 边疆 王利红 陶敏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结局的影响,以提高IU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84个IUI治疗周期,分别采用自然周期、氯米芬、氯米芬+尿促性腺激素、来曲唑、来曲唑+尿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自...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结局的影响,以提高IU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84个IUI治疗周期,分别采用自然周期、氯米芬、氯米芬+尿促性腺激素、来曲唑、来曲唑+尿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自然周期组与促排卵组、不同促排卵方案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自然周期组妊娠率为9.33%,促排卵周期组妊娠率为13.27%,促排卵组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促排卵组之间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促排卵药物的使用是影响人工受精妊娠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IUI治疗结局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 妊娠率 自然周期 促排卵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Y、瘦素在超促排卵周期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晓燕 宋青 +2 位作者 曹缵孙 毛文军 胡海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超促排卵周期中神经肽Y、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卵泡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 31例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的患者采用相同超促排卵方案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自然月经周期第 3~ 5天 (基础值 )、行垂体降调节后月经来... 目的 探讨超促排卵周期中神经肽Y、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卵泡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 31例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的患者采用相同超促排卵方案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自然月经周期第 3~ 5天 (基础值 )、行垂体降调节后月经来潮第 3~ 5天 (启动日 )及取卵日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E2 )、孕酮 (P)、瘦素和血浆神经肽Y水平 ,并测定卵泡液中瘦素与神经肽Y水平。结果 在超促排卵周期中 :①瘦素水平上升 ,取卵日血清和卵泡液中瘦素水平极显著高于基础值 (P <0 .0 1) ,也显著高于启动日 (P <0 .0 5 ) ;②血浆神经肽Y水平下降 ,启动日显著低于基础值 (P <0 .0 5 ) ;取卵日血浆与卵泡液神经肽Y水平极显著低于基础值 (P <0 .0 1) ,同时也显著低于启动日 (P <0 .0 5 ) ;③卵泡液神经肽Y水平与卵泡数呈负相关 (r =- 0 .4 2 7,P =0 .0 17)。结论 超促排卵周期中 ,超生理水平的雌激素可能与瘦素水平升高有关 ;在卵巢水平瘦素与神经肽Y可能有相互协调的作用 ;持续使用外源性GnR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瘦素 促排卵周期 卵泡发育 不孕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用高纯度的促卵泡素及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用于超促排卵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晓燕 楼红英 +1 位作者 李海英 陈湫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 :探讨单用高纯度的促卵泡素及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在超促排卵周期中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超促排卵 -体外授精的患者 6 7例 ,随机分为二组 :单用高纯度促卵泡素 (FSH -HP) 35例 ;FSH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 目的 :探讨单用高纯度的促卵泡素及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在超促排卵周期中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超促排卵 -体外授精的患者 6 7例 ,随机分为二组 :单用高纯度促卵泡素 (FSH -HP) 35例 ;FSH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 32例 ,作分析比较。结果 :单用FSH组注射hCG日血清雌激素浓度较合用hMG组显著性下降 (P<0 0 5 ) ,移植时胚胎平均细胞数、临床妊娠率均有显著性提高 (P <0 0 5 ) ,且前者的流产率明显下降与合用hMG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两组的总取卵数、成熟卵细胞数、受精率、卵细胞平均碎片含量、所移胚胎总数、所移胚胎分级、子宫内膜厚度等各项指标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超促排卵周期中单用FSH -HP可有效地控制高雌激素状态 ,改善卵母细胞的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度孵泡素 绝经期性激素 促排卵周期 不孕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女性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丽 葛明晓 +4 位作者 邢卫杰 蔡柳洪 陶欣 李小利 欧建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比较高龄妇女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的人工授精结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0例高龄女性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自然周期201例,促排卵周期379例,比较两者的成熟卵泡数、妊娠率、流产率等,并分析其受不同促排卵方案... 目的比较高龄妇女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的人工授精结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0例高龄女性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自然周期201例,促排卵周期379例,比较两者的成熟卵泡数、妊娠率、流产率等,并分析其受不同促排卵方案和不同不孕原因的影响。结果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的生化妊娠率(8.45%vs 11.60%)、临床妊娠率(7.46%vs 10.29%)、异位妊娠率(0vs 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然周期流产率(8/15,53.33%)高于促排卵周期流产率(7/39,17.95%)(P<0.05)。不同促排卵方案的成熟卵泡数量,CC组(1.87±0.85)、CC+HMG组(1.80±0.75)高于LE组(1.29±0.53)、LE+HMG组(1.38±0.63)、HMG组(1.35±0.60)、rFSH组(1.35±0.48)(P<0.05);临床妊娠率CC组(1/23,4.35%)低于其他组(P<0.05);各促排卵组的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患者各种不孕原因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女性的自然周期流产率高于促排卵周期流产率;高龄女性采取合适的促排卵方式可以提高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女性 宫腔内人工授精 自然周期 促排卵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超排卵周期中瘦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邹余粮 吕淑兰 +4 位作者 曹缵孙 陈晓燕 邱曙东 毛文军 鲍立军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探讨促超排卵周期外周血瘦素 (Leptin)水平的变化、穿卵时卵泡液Leptin水平与同步外周血Leptin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1 8例不孕患者、2 1个促超排卵周期不同阶段外周血、卵泡液Leptin水平及... 目的 探讨促超排卵周期外周血瘦素 (Leptin)水平的变化、穿卵时卵泡液Leptin水平与同步外周血Leptin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1 8例不孕患者、2 1个促超排卵周期不同阶段外周血、卵泡液Leptin水平及对照组排卵前外周血Leptin水平。结果 促超排卵周期中应用GnRH a卵巢功能被最大抑制时外周血Leptin水平最低 ,穿卵前显著升高 (P <0 .0 0 1 ) ;促超排卵患者穿卵前外周血Lept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排卵前Leptin水平(P <0 .0 5 ) ;卵泡液Leptin水平与同步外周血Leptin水平呈正相关 (r=0 .947,P <0 .0 5 )。结论①卵巢功能与Leptin之间相互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排卵周期 外周血 卵泡液 LEPTIN 卵巢功能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胚胎移植的3种内膜准备方法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肖潇 蔡立义 +4 位作者 熊芳 钱莉 张昀 陈洁 杨炜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3种不同的内膜准备方法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的冻融胚胎移植共287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组184例,激素替代周期组57例,促排...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3种不同的内膜准备方法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的冻融胚胎移植共287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组184例,激素替代周期组57例,促排卵周期组46例。比较周期妊娠率、流产率、种植率、多胎妊娠率等指标。结果:3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7.5%。38.6%。47.8%,流产率分别为8.7%、27.3%。18.2%,种植率分别为18.6%、21.8%、28.6%。促排卵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组及激素替代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相较于自然周期组,促排卵周期组的种植率显著增加(P 〈 0.05)。移植1、2、3枚胚胎的临床妊娠率和多胎率分别是27.8%、36.9%、43.9%和 0%、6.8%、14.2%。随着移植数目的增加,临床妊娠率有增加趋势。移植3枚胚胎的多胎率较移植1枚胚胎显著增加(P 〈 0.05)。结论: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3种内膜准备的妊娠率。流产率无明显差异,但促排卵周期组的种植率较高。增加移植胚胎数目在提高妊娠率的同时,显著增加多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自然周期 激素替代周期 促排卵周期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供精人工授精治疗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宇 付艳霞 +6 位作者 陈瑞玲 陆艳华 宋革 钟小英 姜荣华 郑炜炜 李秋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诊治术后2年内,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供精人工授精(AID)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303周期(168例)无排卵障碍的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ID情况,比较在腹腔镜诊治术后2年内,自然周期(78例,195... 目的:探讨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诊治术后2年内,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供精人工授精(AID)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303周期(168例)无排卵障碍的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ID情况,比较在腹腔镜诊治术后2年内,自然周期(78例,195周期)与促排卵周期(90例,108周期)AID助孕后的周期妊娠率;同时比较在促排卵周期中,单卵泡排卵与多卵泡排卵的周期妊娠率。结果:在所有研究患者中,妊娠47例,其中自然周期妊娠率为16.9%(33/195),促排卵周期妊娠率为13.0%(14/10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2)。在促排卵周期中,单卵泡排卵周期妊娠率13.5%(7/52),多卵泡排卵周期妊娠率12.5%(7/5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2)。结论:对于排卵正常的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助孕方式的选择中,可以优先选择自然周期人工授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供精人工授精 周期妊娠率 自然周期 促排卵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