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在骨肉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军 徐世红 +5 位作者 张辰 姜朝阳 王培鑫 李玙璠 朱欢 王晓帅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4-1260,共7页
骨肉瘤(OS)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其恶性程度高,侵袭广泛,预后差,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健康。目前OS的标准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但手术广泛切除后影响肢体功能,化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使得OS的治疗进入平台... 骨肉瘤(OS)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其恶性程度高,侵袭广泛,预后差,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健康。目前OS的标准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但手术广泛切除后影响肢体功能,化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使得OS的治疗进入平台期。中医药在OS的治疗中具有阻滞OS细胞周期,降低其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等作用,同时中医药还可以通过介导相关通路活性调节OS细胞凋亡,从而抑制OS的恶性增殖,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恶性增殖 中医药 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促进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盟盟 尹涛 +1 位作者 王睿健 张文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究甘草次酸(GA)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方法将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分为阴性对照(NC)组、LPS组(100μg/ml LPS)、GA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GA+抑制剂组(... 目的探究甘草次酸(GA)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方法将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分为阴性对照(NC)组、LPS组(100μg/ml LPS)、GA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GA+抑制剂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10μmol/ml p38 MAPK通路抑制剂)、抑制剂组(100μg/ml LPS+10μmol/ml p38 MAPK通路抑制剂)和GA+激活剂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300 ng/ml p38 MAPK通路激活剂)。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测定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炎性因子水平,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p38 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LPS组比较,GA组和抑制剂组细胞足突增多、胞体变大、细胞间隔缩小,白细胞介素(IL)1β、IL-6、iNOS、P53蛋白、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表达显著降低(22.53±0.53、24.13±1.00 vs 29.56±1.46,10.37±0.59、10.16±0.21 vs 15.13±1.00,0.39±0.01、0.38±0.01 vs 1.12±0.01,0.34±0.01、0.31±0.01 vs 0.89±0.01,0.40±0.01、0.40±0.02 vs 0.88±0.01,P<0.05),IL-10、Arg-1表达显著升高(177.33±7.57、187.21±6.87 vs 64.67±11.50,0.41±0.01、0.44±0.03 vs 0.10±0.01,P<0.05)。与GA组比较,GA+抑制剂组细胞足突增多、胞体变大,IL-1β、IL-6、iNOS、P53蛋白、p-p38 MAPK表达显著降低,IL-10、Arg-1表达显著升高(P<0.05);GA+激活剂组细胞足突减少、胞体变小,IL-1β、IL-6、iNOS、P53蛋白、p-p38 MAPK表达显著升高,IL-10、Arg-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GA可通过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LPS诱导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M2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脂多糖类 小神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5纳米抗体的制备及其在B16-F10黑素瘤细胞生长过程中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贾琼 金聪俐 +3 位作者 胡世雄 秦蓉芬 赵立峰 范瑞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0,共9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5(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5,MAPK15),又称ERK7或ERK8,是MAPK家族的非典型新成员。MAPK15不同程度地促进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自噬等细胞活动。本研究以MAPK15为靶点,筛选特异性的MAPK15纳米抗体,...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5(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5,MAPK15),又称ERK7或ERK8,是MAPK家族的非典型新成员。MAPK15不同程度地促进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自噬等细胞活动。本研究以MAPK15为靶点,筛选特异性的MAPK15纳米抗体,评估其是否能够作为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中的一抗用于其抗原表达的检测,并探究该纳米抗体在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的作用。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从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纳米抗体文库中进行筛选,得到1株MAPK15特异性纳米抗体,命名为MAPK15-VHH;将该菌株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优化诱导表达条件时发现,0.6 nmol/L IPTG,15℃,100 r/min条件下该纳米抗体的上清表达量最高。通过竞争ELISA法检测MAPK15-VHH的亲和力,结果显示,该抗体KD值为0.9829。通过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中MAPK15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量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MAPK15-VHH可与组织中的MAPK15结合,用于检测MAPK15蛋白的表达情况。在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过表达MAPK15后向其中添加MAPK15-VHH,通过CCK8、Western印迹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该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结果显示,该MAPK15-VHH能作为MAPK15的拮抗剂,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和自噬,从而抑制黑素瘤细胞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得到一株亲和力较强的MAPK15纳米抗体,可用于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以检测MAPK15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及分布;此外,该MAPK15纳米抗体可以作为MAPK15拮抗剂,有效地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和自噬进程,为临床检测试剂和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5 纳米抗体 黑色素瘤细胞 增殖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核因子-κB促进创面血管化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起 王甲汉 +3 位作者 刘亮 李志清 任加良 吴永恒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核因子-κB(NF-κB)/抑制因子(IκB)通路在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产生及血管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为4组各8只:假烫组、烫伤组、烫...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核因子-κB(NF-κB)/抑制因子(IκB)通路在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产生及血管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为4组各8只:假烫组、烫伤组、烫伤+p38MAPK抑制剂组和烫伤+NF-κB抑制剂组.除假烫组以外,其余各组均制作深Ⅱ°烫伤模型,其中烫伤+p38MAPK抑制剂组和烫伤+NF-κB抑制剂组于烫伤后15 min和12 h分别静脉注射SB203580和PDTC;各组大鼠均于伤后48 h处死并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创面组织中VEGF的含量和血管微密度(MVD),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38MAPK和IκBα的表达.结果:和假烫组相比,伤后48 h,烫伤组创面组织中VEGF的质量浓度明显上升,为(0.81±0.19)ng/m L和(2.88±0.32)ng/m L,(P<0.05);MVD值明显增加,为(3.12±0.72)和(8.08±2.10),(P<0.05);p38 MAPK含量升高,为(966±176)和(4778±332),(P<0.05);IκBα含量下降,为(2 327±310)和(1 278±149),(P<0.05).使用SB203580和PDTC均能抑制烧伤后创面组织中VEGF含量的上升和血管化.预先给予SB203580能抑制烧伤后创面组织中p38MAPK含量升高,但对IκBα含量无显著影响;预先给予PDTC可以防止烧伤后创面组织中IκBα含量的下降,而对p38MAPK表达无影响.结论:在烧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NF-κB/IκB通路是两个平行和独立的信号转导通路,两者间无直接的联系,但共同调节着烧伤后VEGF的产生与创面血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 VEGF 创面愈合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OsMPK14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梁卫红 毕佳佳 +3 位作者 彭威风 张帆 石宏浩 李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生物体内信号转导的重要组分,受多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刺激活化。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水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OsMPK14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GQ265780)。该...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生物体内信号转导的重要组分,受多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刺激活化。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水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OsMPK14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GQ265780)。该序列全长1660bp,包含1个162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蛋白由542个氨基酸组成,包含典型的蛋白激酶结构域及磷酸化位点TDY基序。序列比对和分析显示,OsMPK14基因位于水稻第5染色体上,其编码区由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组成。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光照、低温、高盐、干旱和脱落酸对该基因在水稻地上部分和根中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盐、低温、脱落酸都能上调其表达,而干旱对其表达具有微弱的抑制效应,光照可以降低该基因在水稻地上部分的表达,提高在根中的表达。基因可能在水稻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受多种因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 基因克隆 逆境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对佛波酯诱导滋养细胞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曦倩 黄莉萍 +3 位作者 赵晓山 李红 陈士岭 邢福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佛波酯(PMA)诱导细胞滋养层细胞(CTB)MMP-9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用细胞ELISA法测定CTB细胞的蛋白激酶活性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TB中MMP-9的基因表达。结果100 nmol/L PMA能迅速激活CTB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目的探讨佛波酯(PMA)诱导细胞滋养层细胞(CTB)MMP-9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用细胞ELISA法测定CTB细胞的蛋白激酶活性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TB中MMP-9的基因表达。结果100 nmol/L PMA能迅速激活CTB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以及p38 MAPK激酶的活性。100 nmol/L PMA刺激CTB引起MMP-9 mRNA表达显著增加,能被ERK或p38 MAPK的特异性抑制剂所抑制。结论ERK和p38 MAPK可能是PMA诱导CTB中MMP-9基因表达增加的重要调节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佛波酯 诱导 滋养细胞 MMP-9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促进抗结核菌感染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盛青 邹威凤 +2 位作者 周强 周晓婷 黎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87-1890,共4页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中p38 MAPK磷酸化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在H37Ra刺激下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用p38 MAPK特异性抑制...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中p38 MAPK磷酸化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在H37Ra刺激下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用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抑制巨噬细胞中p38MAPK活性后,检测H37Ra感染不同小鼠巨噬细胞后细胞内结核菌的存活率,同时利用qRT-PCR检测H37Ra感染不同小鼠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H37Ra雾化的小鼠肺组织中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PBS组(t=5.493,P=0.000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H37Ra刺激下,巨噬细胞中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逐渐增加;用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抑制p38 MAPK活性后,巨噬细胞内H37Ra的存活率显著增加(t=3.674,P=0.0213),H37Ra诱导的巨噬细胞中IL-6(t=9.789、P=0.0006)、TNF-α(t=5.735,P=0.0046)和IL-1β(t=9.311,P=0.0007)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巨噬细胞中p38 MAPK信号通路可能增强机体的抗结核菌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菌落形成单位 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中促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6a(AhMAPK6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8
作者 袁茂丽 张朝昕 +3 位作者 藏旭阳 石书兵 张智猛 高文伟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促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APK)是一类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Ser/Thr)蛋白激酶,是一类植物对逆境胁迫反应途径中的关键家族基因。本研究利用已经构建的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以拟南芥MAPK序列为模板,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RACE克隆等方法,从... 促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APK)是一类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Ser/Thr)蛋白激酶,是一类植物对逆境胁迫反应途径中的关键家族基因。本研究利用已经构建的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以拟南芥MAPK序列为模板,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RACE克隆等方法,从花生中克隆得到了一个MAPK基因,命名为AhMAPK6a,并在GenBank上注册,注册号为KP329549。其cDNA序列全长1492bp,开放阅读框(ORF)含有1191bp,编码一条含有397个氨基酸的蛋白序列。不同物种中MAPK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含有典型的Ser/Thr保守基序,与拟南芥、大豆、本生烟的同源性分别为86%、94%和90%。不同组织部位的荧光定量(q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在根中,在茎、花、子叶和下胚轴中的表达量极低,表明该基因可能在花生的根和叶的生长发育中发挥较大作用。在脱落酸(ABA)和聚乙二醇(PEG)胁迫下,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可以推测该基因在干旱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基因 花生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去氨加压素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在大鼠耳蜗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9
作者 胡涛 屈永涛 +2 位作者 贾玉其 许夏 郭明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6-1000,共5页
目的检测醋酸去氨加压素(deamino arginine vasopressin,DDAVP)作用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MKP-1)在大鼠耳蜗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MKP-1是否参与梅尼埃病的发生。方法选取SPF级雄... 目的检测醋酸去氨加压素(deamino arginine vasopressin,DDAVP)作用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MKP-1)在大鼠耳蜗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MKP-1是否参与梅尼埃病的发生。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DDAVP,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造模结束后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听力,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耳蜗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MKP-1在耳蜗的表达位置及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ABR阈值较造模前上升约10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耳蜗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出现膜迷路积水表现,实验组积水率达80%;免疫组织化学显示,MKP-1广泛表达于血管纹、螺旋韧带、螺旋缘、柯蒂器、以及螺旋神经节。两组血管纹、螺旋韧带及螺旋神经节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LM和OC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实验组MKP-1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DAVP可能通过下调MKP-1促进膜迷路积水形成,进而参与梅尼埃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去氨加压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梅尼埃病 膜迷路积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20S亚基β8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0
作者 郝宇菲 石宇 +3 位作者 郑锦秀 赵雪婷 刘盛露 杨利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52,共12页
目的探究蛋白酶体20S亚基β8(PSMB8)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是否通过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发挥其作用。方法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ccRCC与正常组织PS... 目的探究蛋白酶体20S亚基β8(PSMB8)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是否通过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发挥其作用。方法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ccRCC与正常组织PSMB8 mRN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进一步检测PSMB8在ccR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构建稳定过表达和敲减PSMB8的细胞株,分别采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对PSMB8共表达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Western blot检测MEK/ERK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加用ERK激动剂C16-PAF处理进行细胞功能学挽救实验。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PSMB8 mRNA和蛋白在ccRCC组织中呈高表达(P均<0.001),且与临床患者的TNM分期显著相关(P<0.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PSMB8可以促进786-O、ACHN细胞的增殖(P=0.021,P=0.039)、迁移和侵袭(P均<0.001),敲减PSMB8可以抑制786-O、ACHN细胞的增殖(P=0.022,P=0.005)、迁移和侵袭(P均<0.001);PSMB8共表达基因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其可能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相关(P<0.001);敲减PSMB8后786-O和ACHN细胞MEK1/2(P=0.017,P=0.016)、ERK1/2(P=0.010,P=0.040)蛋白磷酸化水平及ERK下游因子c-Myc(P=0.043,P=0.038)、c-Fos(P=0.025,P=0.008)和CyclinD1(P=0.006,P=0.047)转录水平均下调;与ERK激动剂C16-PAF处理组比较,敲减PSMB8+C16-PAF组明显抑制786-O、ACHN细胞的增殖(P=0.003,P=0.002)、迁移和侵袭能力(P均<0.001)。结论PSMB8通过激活MEK/ER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ccR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蛋白酶体20S亚基β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yMAPK3基因的克隆及胁迫条件下的功能分析
11
作者 李娜 孔凡娜 +3 位作者 李超 孙佩佩 董道英 茅云翔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9-1285,共7页
本研究从条斑紫菜中克隆了一个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基因,命名为PyMAPK3。该基因全长2155bp,开放阅读框(ORF)1401bp,编码466个氨基酸,含有两个内含子。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PyMAPK3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 本研究从条斑紫菜中克隆了一个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基因,命名为PyMAPK3。该基因全长2155bp,开放阅读框(ORF)1401bp,编码466个氨基酸,含有两个内含子。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PyMAPK3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基序为TDY,其等电点为7.17,蛋白分子量为51.6KDa,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转录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极端胁迫条件下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对蛋白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胁迫条件下其翻译水平的表达模式表现出与转录水平的不一致性。本研究为深入了解条斑紫菜在逆境适应机制中MAPK蛋白的作用奠定基础,同时为条斑紫菜抗逆品系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非生物胁迫 荧光定量PCR 蛋白质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宁宁 巫家晓 +2 位作者 卿海云 曹阳 杨亦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MKK4)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口腔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MKK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75例石蜡包埋口腔鳞...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MKK4)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口腔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MKK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75例石蜡包埋口腔鳞癌组织中,MKK4蛋白的表达在48例转移组高于27例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48例淋巴结转移灶MKK4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原发灶(P<0.05)。MKK4蛋白表达与OSCC原发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8例新鲜口腔鳞癌组织中,MKK4 mRNA的表达量在16例转移组高于22例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在6例淋巴结转移灶高于16例转移组原发灶(P<0.05)。结论 MKK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上调与口腔鳞癌转移相关;MKK4蛋白及其mRNA可能在口腔鳞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了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 口腔鳞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脂酸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海龙 马丽群 +4 位作者 苏海明 沈倩波 葛冬云 王海涛 甘继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67-870,共4页
目的探讨软脂酸(P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作用。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对照组、PA组、MAPK通路干预组[分别先用p38抑制剂SB203580、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PD98059、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 目的探讨软脂酸(P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作用。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对照组、PA组、MAPK通路干预组[分别先用p38抑制剂SB203580、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PD98059、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SP600125干预]再分为PA+SB组、PA+PD组、PA+SP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磷酸化p38、JNK和ERK1/2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组、PA+SB组、PA+PD组、PA+SP组HUVEC凋亡及caspase-3表达和活性明显增加,PA组磷酸化p38MAPK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PA组比较,PA+SB组HUVEC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和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PA+PD组和PA+SP组HUVEC凋亡率、caspase-3表达和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A通过p38MAPK通路促进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内皮 血管 细胞凋亡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水解酶22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6基因的转录活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建云 谢鑫 +1 位作者 吴萍 熊建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克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6(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6,MKK6)基因启动子,研究泛素水解酶22(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22,USP22)对MKK6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PCR扩增MKK6基因启动子片段,并以该片... 目的:克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6(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6,MKK6)基因启动子,研究泛素水解酶22(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22,USP22)对MKK6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PCR扩增MKK6基因启动子片段,并以该片段为模板对USP22结合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将野生型与突变型启动子片段定向插入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用重组载体与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HeLa细胞,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以确定其转录活性;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实验观察USP22蛋白与MKK6启动子是否存在直接的结合;下调USP22表达后,检测MKK6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成功扩增MKK6启动子及其突变体并构建荧光素酶表达载体;USP22结合位点的突变导致该启动子活性在HeLa细胞中明显降低(P<0.05);USP22与MKK6启动子在细胞中存在直接结合;抑制USP22的表达导致MKK6转录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HeLa细胞中,USP22有效地调控MKK6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水解酶2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6 启动子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缩小型菌核病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Mmk1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志贤 于翠 +3 位作者 李勇 莫荣利 邓文 胡兴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3期143-147,共5页
根据核盘菌菌核形成相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Smk1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出简并引物进行RT-PCR,克隆获得长度为856 bp的桑椹缩小型菌核病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Mmk1的cDNA片段。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x比对后,发现克隆片段所... 根据核盘菌菌核形成相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Smk1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出简并引物进行RT-PCR,克隆获得长度为856 bp的桑椹缩小型菌核病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Mmk1的cDNA片段。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x比对后,发现克隆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真菌的MAPK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的表达量随着菌株的生长而减少。Mmk1基因的分子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菌核形成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缩小型菌核病菌 简并引物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在Swedish突变的淀粉样前体蛋白转基因鼠脑缺血中的作用
16
作者 邹良玉 饶宜光 +4 位作者 古婉珠 付学军 李刚 褚晓凡 卢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3-436,445,共5页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APK)在Swedish突变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SWE)转基因鼠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APP/SWE转基因鼠与非转基因鼠各12只应用光化学法诱导脑梗塞形成,缺血7d后其中6只以尼氏染色对缺血半暗带区存活神...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APK)在Swedish突变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SWE)转基因鼠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APP/SWE转基因鼠与非转基因鼠各12只应用光化学法诱导脑梗塞形成,缺血7d后其中6只以尼氏染色对缺血半暗带区存活神经元进行定量分析,6只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MAPK和JNK的活性。【结果】缺血7d后,非转基因鼠组缺血半球海马区缺血半暗带存活神经元数目与非缺血半球镜像部位神经元数目的比值(78.3±1.3)%与APP/SWE转基因鼠组(70.5±1.4)%有统计学差异(P<0.05);APP/SWE转基因鼠组缺血半球p38MAPK和JNK活性与非缺血半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非转基因鼠组缺血半球p38MAPK和JNK活性与非缺血半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P/SWE转基因鼠组缺血后脑损伤显著重于非转基因鼠组,可能的机制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过度激活促进脑缺血后细胞凋亡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淀粉样前体蛋白 阿尔兹海默病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超微病理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和c - myc mRNA 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2
17
作者 唐乾利 黄欣 +6 位作者 王宇 何晓微 王兵 黄许森 李辉 金萌 吕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4-299,共6页
目的探讨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超微病理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APKK)、c-myc mRNA表达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湿润烧伤膏组、康复... 目的探讨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超微病理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APKK)、c-myc mRNA表达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湿润烧伤膏组、康复新液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模型组、湿润烧伤膏组、康复新液组建立全层皮肤难愈合创面。空白对照组建立创面后不做其他处理,模型组外敷0.9%氯化钠溶液,湿润烧伤膏组外敷MEBO,康复新液组外喷康复新液。在用药后第3、6、12天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皮肤创面细胞超微结构;用药后第12天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MAPKK、c-myc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用药后第3、6、12天,湿润烧伤膏组与康复新液组细胞结构逐步改善,各细胞器形态结构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4组MAPKK、c-myc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湿润烧伤膏组与康复新液组较空白对照组MAPKK、c-myc mRNA表达水平降低,湿润烧伤膏组、康复新液组较模型组MAPKK、c-myc mRNA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湿润烧伤膏组与康复新液组MAPKK、c-myc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BT/MEBO能够改善细胞超微病理结构,提高MAPKK、c-myc mRNA的表达水平,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合创面 湿润暴露疗法/ 湿润烧伤膏 病理学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春花 江庆萍 +6 位作者 林丹 陈炜 肖艳怡 林莉 邓渊润 蒋惠萍 郭遂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蛋白和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28(38.3%)和83/128(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P2K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呈负相关(P=0.010,P=0.016),而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P=0.025)、组织学分级(P=0.017)、肌层浸润深度(P=0.044)及淋巴结是否转移(P=0.032)呈正相关。在子宫内膜癌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98,P<0.001)。MAP2K4蛋白阳性表达(MAP2K4+)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其阴性表达(MAP2K4-)的患者高(P=0.002),而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其阴性表达的患者低(P=0.007)。并且,MAP2K4+/波形蛋白阴性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最长,而MAP2K4-/波形蛋白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最短(P=0.004)。结论 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 波形蛋白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沈甜 张彩荣 +2 位作者 伏荣红 杨洪宝 李忠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观察火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踝关节c-jun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ease,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火针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火针... 目的观察火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踝关节c-jun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ease,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火针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火针组、药物(甲氨蝶呤,MTX)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火针组、药物组大鼠分别给予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不造模。火针组点刺腰部夹脊穴和阿是穴,共治疗2次。分别于实验第1、2、4、6、8天检测大鼠右后足足跖肿胀度。实验第9天取血测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取踝关节滑膜组织做关节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及局部滑膜组织蛋白JNK、p38的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测定局部滑膜组织JNK、p38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第2天,模型组、火针组、药物组足跖肿胀度均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1),实验第8天,火针组的足跖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P〈0.05)含量高于正常组,滑膜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而火针组、药物组较模型组血清TNF-α和IL-1β(P〈0.05)含量有降低,滑膜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局部滑膜组织JNK、p38的表达均有所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药物组JNK水平均表现为明显下降(P〈0.05),这种改变在相应的免疫组化镜下图片中均有所体现。结论火针治疗可以有效地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系统中JNK、p38蛋白活性的表达,降低MAPK活性,这可能是火针治疗RA起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类风湿性关节炎 c-junN末端激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后适应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国明 苏绍萍 +6 位作者 王禹 李天德 李晓燕 谈红 张大为 张慧 刘丽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6-532,598,共8页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后适应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R/I组)、后适应组(Post组)、SB203580组(I_p38组)、anisomycin+后适应组(Ani+post组)和anisomycin组(An...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后适应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R/I组)、后适应组(Post组)、SB203580组(I_p38组)、anisomycin+后适应组(Ani+post组)和anisomycin组(Ani组)6组,每组10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抑制剂(SB203580,1mg/kg)和激动剂(anisomycin,2mg/kg)在再灌注开始前5min经颈静脉注射。再灌注6h后,每组处死3只大鼠,取心肌组织测定磷酸化p38(P-p3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aspase-8、Bcl-2和Bax,并提取胞浆测定细胞色素C(Cyt-c)。再灌注24h后,各组剩余大鼠测定血流动力学,并抽血测定心肌酶,取心脏进行TUNEL凋亡检测或采用伊文氏蓝-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再灌注6h后,Post组和I_p38组的P-p38MAPKIOD值明显低于R/I组(P均<0.05),Ani+post组和Ani组明显高于Post组(P均<0.05),Ani+post组明显低于R/I组(P<0.05);Post组和I_p38组的TNF-α和Caspase-8IOD值均明显低于R/I组(P均<0.05),Ani+post组和Ani组均明显高于Post组(P均<0.05),Ani+post组的TNF-αIOD值明显低于R/I组(P<0.05);Post组和I_p38组的Bcl-2IOD值明显高于R/I组(P均<0.05),Ani+post组和Ani组明显低于Post组(P均<0.05);Post组和I_p38组的BaxIOD值明显低于R/I组(P均<0.05),Ani+post组和Ani组明显高于Post组(P均<0.05);去除线粒体后胞浆中Cyt-c的表达,Post组和I_p38组明显低于R/I组(P均<0.05),Ani+post组和Ani组明显高于Post组(P均<0.05)。再灌注24h后,R/I组的心率血压乘积(RPP)和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度(±dp/dtmax)均明显低于Post组和I_p38组(P均<0.05),Post组明显高于Ani+post组和Ani组(P均<0.05);Post组和I_p38组的AI明显低于R/I组(P均<0.05),Ani+post组和Ani组明显高于Post组(P均<0.05);Post组、I_p38组和Ani+post组的CK和CK-MB值均明显低于R/I组(P均<0.05),Ani+post组和Ani组均明显高于Post组(P均<0.05);Post组和I_p38组的梗死心肌面积和缺血心肌面积比值(AN/AAR)明显低于R/I组(P均<0.05),Ani+post组和Ani组明显高于Post组(P均<0.05)。结论后适应可抑制p38MAPK在再灌注损伤中的磷酸化,其可能是通过减少P-p38来抑制TNF-α细胞受体途径和Bcl-2/Bax线粒体途径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