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便秘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黄小丽 陈琳 +7 位作者 陈晨 张蕾 刘婉 胡荣 孔桂美 卜平 董小耘 王隽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同种药物不同动物及同种药物同种动物不同性别便秘模型的建造效果差异,探讨建模的最佳方案。方法 48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雌、雄正常对照组,雌、雄洛哌丁胺组,雌、雄硫糖铝组),每组动物数量相等,24只Wista...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同种药物不同动物及同种药物同种动物不同性别便秘模型的建造效果差异,探讨建模的最佳方案。方法 48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雌、雄正常对照组,雌、雄洛哌丁胺组,雌、雄硫糖铝组),每组动物数量相等,24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雌、雄正常对照组,雌、雄洛哌丁胺组),每组数量相等,洛哌丁胺组1天2次洛哌丁胺灌胃给药,硫糖铝组1天1次灌胃给药。从动物体质量、饮水、进食、粪便含水量、口-肛传输时间及远端结肠组织学分析等指标进行造模效果评价。结果造模组与空白对照组在体重、粪便含水量及口-肛传输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造模组与空白对照组有差异;洛哌丁胺组与硫糖铝组差异不是很明显;雌性与雄性造模效果相比雌性更为显著。结论从造模效果、动物抵抗力、药物使用便捷程度等角度考虑,洛哌丁胺致雌性动物便秘模型较佳,而大鼠、小鼠的选择应根据具体药效实验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模型 洛哌丁胺 硫糖铝 大鼠 小鼠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塞通合剂对便秘模型小鼠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唐学贵 伍静 刘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498-500,共3页
目的:评价便塞通合剂对便秘模型小鼠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用复方地芬诺脂制造小鼠便秘模型,确定模型建立后,各组分别给药,记录6h内的首次排黑便时间,排便粒数和排便性状。并采用小肠炭推进实验分别观察空白组、... 目的:评价便塞通合剂对便秘模型小鼠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用复方地芬诺脂制造小鼠便秘模型,确定模型建立后,各组分别给药,记录6h内的首次排黑便时间,排便粒数和排便性状。并采用小肠炭推进实验分别观察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1组(麻仁丸组)、阳性对照2组(莫沙比利组)及便塞通合剂治疗高、中、低组的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便塞通合剂各剂量组均能促进小鼠的胃肠蠕动功能,与空白组和模型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便塞通合剂能增强小鼠的胃肠蠕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塞通合剂 便秘模型 小肠炭推进实验 墨汁推进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洛哌丁胺便秘模型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3表达及肠动力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占煜 申旭龙 +1 位作者 徐红 唐学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15-2320,I0001,共7页
目的:观察大黄对洛哌丁胺便秘模型大鼠肠道动力以及结肠AQP3功能和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大黄发挥通便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空白组(A)、模型组(B)、大黄+消炎痛组(C)、大黄+安慰剂组(D)、消炎痛+安慰剂... 目的:观察大黄对洛哌丁胺便秘模型大鼠肠道动力以及结肠AQP3功能和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大黄发挥通便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空白组(A)、模型组(B)、大黄+消炎痛组(C)、大黄+安慰剂组(D)、消炎痛+安慰剂组(E)。采用洛哌丁胺(1.5mg·kg^(-1)·d^(-1))给予B、C、D、E组大鼠灌胃7 d,建立便秘模型,处死A、B组大鼠比较一般情况、粪便含水量、炭末推进率以验证模型。随后,用生大黄粉(5 g·kg^(-1))混悬液予C、D组大鼠灌胃,E组则采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C、E组大鼠灌胃前以消炎痛(10mg·kg^(-1))预处理,D组则使用生理盐水代替。5 h后处死C、D、E组大鼠。所有大鼠处死前均以10%活性炭悬液灌胃,测定炭末推进率。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ELISA检测大鼠近端结肠组织中AQP3表达情况以及PGE2、VIP的活性水平。结果:1造模后大鼠的体质量增加、结肠存留粪便增多、粪便含水量降低、肠道传输时间延长(均P<0.05)。2大黄干预便秘大鼠,可加快肠道传输、增加粪便含水量、降低VIP浓度、升高PGE2含量、下调AQP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3消炎痛能够显著抑制大黄的通便效应,减少粪便含水量、降低PGE2浓度、上调AQP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但对肠道传输和VIP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1通过刺激结肠产生PGE2,快速下调上皮细胞质膜AQP3表达水平,抑制结肠吸收水分,可能是大黄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之一。2大黄可增强便秘大鼠的肠传输功能,可能与其降低结肠VIP水平,促进肠道蠕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水通道蛋白3 前列腺素E2 血管活性肠肽 洛哌丁胺便秘模型 通便机制 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小鼠便秘模型 被引量:55
4
作者 万锦洲 马锦星 刘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1-72,共2页
P<0.01kg-1组的便秘模型是合适的。1.2.2DC模型的检验取昆明小鼠60只,体重18~20g,♀♂兼用,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动物禁食12h后,ig给予DC50mg·kg-1。1h后,按40ml·... P<0.01kg-1组的便秘模型是合适的。1.2.2DC模型的检验取昆明小鼠60只,体重18~20g,♀♂兼用,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动物禁食12h后,ig给予DC50mg·kg-1。1h后,按40ml·kg-1体积ig给予麻仁润肠九8g·kg-1和16g·kg-1组,对照组给同等体积的水。给药后将小鼠分别放入铁丝笼内,笼下垫有滤纸,在12h内观察和记录每只动物的干粪数,稀粪点数、排稀便动物数和不排便动物数,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作统计处理,结果见表2。表2结果显示:麻仁润肠丸高低剂量组的稀粪点数,以及排稀便动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讨论2.1简易合适的DC模型建DC便秘模型,实验动物无需特殊的喂养条件,符合动物正常状态的生理活动规律,对动物的排便量和不排便动物数可人工控制调节。由实验结果(表1)显示:DC对小鼠排便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量效关系明显,给药后72h内,动物无任何毒副反应。说明DC模型是合适的,且造型的合适剂量为50mg·kg-1。2.2DC模型的可靠性评价。2.2.1DC便秘模型属非特异性便秘,实验动物处于正常的生理活动条件下,DC具有显著性抑制动物的排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天枢对正常、便秘和腹泻模型大鼠不同肠段运动功能的双向调节效应 被引量:75
5
作者 秦庆广 王海萍 +4 位作者 刘坤 赵玉雪 贲卉 高昕妍 朱兵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观察天枢对正常大鼠、便秘模型大鼠、腹泻模型大鼠肠运动功能的调节作用,探讨针刺天枢对肠运动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便秘模型组、腹泻模型组,每组20只。冰水灌胃建立便秘模型大鼠,番泻叶灌胃... 目的:观察天枢对正常大鼠、便秘模型大鼠、腹泻模型大鼠肠运动功能的调节作用,探讨针刺天枢对肠运动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便秘模型组、腹泻模型组,每组20只。冰水灌胃建立便秘模型大鼠,番泻叶灌胃建立腹泻模型大鼠。用水囊测压技术和多导电生理记录系统记录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的空肠运动和远端结肠运动,针刺天枢穴,捻转行针1min,平补平泻,120次/min,观察针刺前后肠运动的改变。结果:1)正常大鼠,针刺天枢降低了空肠收缩的频率和波幅(P<0.01,P<0.01),抑制了空肠的收缩;腹泻大鼠模型中,针刺天枢降低了空肠运动的频率和波幅(P<0.01,P<0.01)。针刺天枢对正常和腹泻状态大鼠的空肠运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正常大鼠,针刺天枢增加了远端结肠运动的频率和波幅(P<0.01,P<0.05);便秘模型大鼠,针刺天枢使远端结肠的运动加快,波幅增大(P<0.05,P<0.01)。针刺天枢对正常和便秘状态的大鼠远端结肠运动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针刺天枢对不同节段肠运动呈现不同的调节方向,即抑制空肠运动、促进远端结肠运动,针刺天枢通过节段性体表-交感反射抑制空肠的运动,通过体表-副交感反射促进远端结肠的运动。这可能是针刺天枢对正常、腹泻和便秘动物模型肠运动的双向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枢穴 便秘模型 腹泻模型 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塞通合剂调节慢性便秘大鼠模型远端结肠AQP4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唐学贵 刘芳 伍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072-2074,共3页
目的:证实便塞通合剂对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作用是通过调节动物远端结肠AQP4表达来实现的这一假说。方法: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1组(麻仁丸组)、阳性对照2组(莫沙比利组)、便塞通合剂治疗高、中、低剂量组。用... 目的:证实便塞通合剂对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作用是通过调节动物远端结肠AQP4表达来实现的这一假说。方法: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1组(麻仁丸组)、阳性对照2组(莫沙比利组)、便塞通合剂治疗高、中、低剂量组。用复方地芬诺酯制造大鼠便秘模型,确定模型建立后,各组分别给药,每天灌胃1次,7天为1疗程,疗程间停药1天,2个疗程后动物处死,收集标本做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AQP4在各组动物远端结肠组织均有表达,但在便塞通合剂各剂量组表达减少,尤其在中、高剂量组明显减少。便塞通高、中剂量组和莫沙比利组的AQP4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1);麻仁丸组和便塞通低剂量组大鼠AQP4的表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但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组间比较:便塞通高、中剂量组和莫沙比利组的AQP4阳性细胞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便塞通低剂量组和麻仁丸组AQP4阳性细胞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却高于便塞通高、中剂量组和莫沙比利组的AQP4阳性细胞的表达(P<0.05)。结论:便塞通合剂对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作用是通过抑制模型动物远端结肠AQP 4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塞通合剂 便秘模型大鼠 远端结肠AQP4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证结合便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朱书斌 刘金响 +1 位作者 张聪伟 冯群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1955-1958,共4页
中医治疗便秘相比西药具有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但治疗机制的研究却并不完善。研究中医药治疗便秘的具体机制,应参照中医理论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现有研究多以“病-证结合”的方法复制中医证型动物模型,通过文献... 中医治疗便秘相比西药具有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但治疗机制的研究却并不完善。研究中医药治疗便秘的具体机制,应参照中医理论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现有研究多以“病-证结合”的方法复制中医证型动物模型,通过文献总结发现存在用药剂量、造模时间、造模流程叙述不清,甚至模型运用不合理的问题。为归纳探索中医证型便秘模型的造模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归纳阐述脾虚型便秘、血虚型便秘、阳虚型便秘、津亏型便秘的现有造模方法,造模流程以及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型 病证结合 便秘 动物模型 综述 造模方法 便秘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塞通合剂调节慢性便秘大鼠血清GAS、MTL和SP含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唐学贵 伍静 刘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7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证实便塞通合剂对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作用是通过调节血中GAS、MTL和SP等胃肠激素的分泌来实现的这一假说。方法: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1组(麻仁丸组)、阳性对照两组(莫沙比利组)、便塞通合剂治疗高、中... 目的:证实便塞通合剂对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作用是通过调节血中GAS、MTL和SP等胃肠激素的分泌来实现的这一假说。方法: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1组(麻仁丸组)、阳性对照两组(莫沙比利组)、便塞通合剂治疗高、中、低剂量组。用复方地芬诺酯复制便秘大鼠模型,确定模型建立后,各组分别给药,每天灌胃1次,7天为1疗程,疗程间停药1天,2个疗程后,收股动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便塞通高、中剂量组和莫沙比利组大鼠的GAS、MTL和SP的含量显著增高,与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便塞通低剂量组和麻仁丸组大鼠的GAS和MTL含量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给药组组间比较可见:便塞通高、中剂量组和莫沙比利组大鼠的GAS和MTL的含量高于便塞通低剂量组和麻仁丸组大鼠的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塞通合剂能提高大鼠血浆中GAS、MTL和SP等胃肠激素的含量,而具有通便作用,并且便塞通的通便作用皆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高、中剂量组作用优于低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塞通合剂 便秘模型大鼠 GAS、MTL和SP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果渣膳食纤维润肠通便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牛广财 朱丹 +2 位作者 肖盾 关琛 魏文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93-296,共4页
目的:研究发酵法制备的沙果渣膳食纤维的润肠通便功能,为开发利用沙果渣膳食纤维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便秘模型组和低(2.5g/(kg.d))、中(5.0g/(kg.d))、高(10.0g/(kg.d))3种剂量膳食纤维组。以... 目的:研究发酵法制备的沙果渣膳食纤维的润肠通便功能,为开发利用沙果渣膳食纤维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便秘模型组和低(2.5g/(kg.d))、中(5.0g/(kg.d))、高(10.0g/(kg.d))3种剂量膳食纤维组。以复方地芬诺酯建立便秘模型,通过测定小肠推进率、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黑便时间以及排便质量,判断沙果渣膳食纤维对小鼠肠道蠕动功能的影响。结果:在连续灌胃14d后,各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墨汁推进率均高于便秘模型组,其中,中、高剂量膳食纤维组与便秘模型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与便秘模型间有显著差异(P<0.05);低、中剂量组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低于便秘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极显著低于便秘模型组(P<0.01);各剂量组的首次排黑便时间均比便秘模型组缩短(P<0.01);中剂量组的12h的排便质量大于便秘模型(P<0.05),而高剂量组的12h的排便质量极显著高于便秘模型组(P<0.01)。结论:沙果渣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果 膳食纤维 便秘模型 润肠通便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油量柏子仁药效学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付军 宋卫国 +2 位作者 虞慧娟 张敏 闫雪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836-183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含油量柏子仁对小鼠便秘模型和肠推进作用的影响,为柏子仁含油量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建立小鼠便秘模型,分别观察模型小鼠排便潜伏期、排便次数、便重及含水量,及小肠推进作用。结果:0%~16%含油量柏子仁... 目的:观察不同含油量柏子仁对小鼠便秘模型和肠推进作用的影响,为柏子仁含油量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建立小鼠便秘模型,分别观察模型小鼠排便潜伏期、排便次数、便重及含水量,及小肠推进作用。结果:0%~16%含油量柏子仁对小鼠便秘模型的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肠推进率随含油量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提高。20%~40%含油量柏子仁霜对小鼠便秘模型的相关指标亦无明显影响。20%~40%含油量柏子仁对小肠推进率影响较为明显,含油量在30%时小肠推进作用明显增强,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随含油量增加,推进作用增强。结论:柏子仁含油量增加可提高小鼠小肠推进率,但对便秘模型影响不明显,提示其泻下作用缓和,符合临床润肠通便的功效,同时认为其作用部位主要为小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含油量/制霜工艺 便秘模型 肠推进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膳食纤维对小白鼠润肠通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钟海雁 李忠海 +1 位作者 常银子 曹清明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76-79,共4页
 以麝香百合渣、麝香百合膳食纤维和卷丹渣为原料进行实验,并通过建立便秘模型,了解百合膳食纤维对小白鼠润肠通便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百合膳食纤维极显著缩短了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p<0.01),麝香百合渣、卷丹渣能够增加小鼠的...  以麝香百合渣、麝香百合膳食纤维和卷丹渣为原料进行实验,并通过建立便秘模型,了解百合膳食纤维对小白鼠润肠通便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百合膳食纤维极显著缩短了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p<0.01),麝香百合渣、卷丹渣能够增加小鼠的排便质量,其有效剂量为7.8g/kg,当剂量达到15.6g/kg时,所有实验组均能极显著增加排便质量.中浓度卷丹渣能显著提高粪便含水率(p<0.05),高浓度百合膳食纤维能够极显著增加小鼠粪便含水率(p<0.01).中、高浓度的百合膳食纤维能极显著增加小肠推进率(p<0.01).由此说明,百合膳食纤维能改善便秘模型小鼠的通便功能,并且以高浓度百合膳食纤维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与技术 百合 膳食纤维 润肠通便 便秘模型 粪便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粉的润肠通便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伟林 冼俊思 +3 位作者 李容娣 杨玉莲 钟杨生 陈芳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7-282,共6页
为了研究桑叶粉的润肠通便作用,文中对便秘模型小鼠给食低、中、高剂量桑叶粉(饲料中分别添加5%、10%、15%桑叶粉),通过测定小鼠采食量、体重增加、粪便数、粪便含水率、血清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含量、胃动素(motilin, MTL)含... 为了研究桑叶粉的润肠通便作用,文中对便秘模型小鼠给食低、中、高剂量桑叶粉(饲料中分别添加5%、10%、15%桑叶粉),通过测定小鼠采食量、体重增加、粪便数、粪便含水率、血清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含量、胃动素(motilin, MTL)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研究桑叶粉的润肠通便作用。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的粪便数和粪便含水率均显著高于便秘模型组(P<0.05),且3个剂量组的粪便数均达到或超过正常对照组的水平;低、中剂量桑叶粉组血清Ach和MTL含量显著高于便秘模型组(P<0.05),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同时NO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桑叶粉对小鼠的采食量无影响,但会影响小鼠体重。本研究可为桑叶润肠通便功能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粉 便秘模型小鼠 盐酸洛哌丁胺 润肠通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枸杞浸泡酒对小鼠润肠通便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博 唐晓姝 +1 位作者 陈雪梅 张白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6-189,共4页
该实验通过对小鼠进行通便功能实验,研究了红枣枸杞浸泡酒的润肠通便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采用洛哌丁胺灌胃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测定小肠推进率、首次排黑便时间、排黑便粒数以及排黑便质量,判断红枣枸杞浸泡酒对小鼠小肠运动和... 该实验通过对小鼠进行通便功能实验,研究了红枣枸杞浸泡酒的润肠通便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采用洛哌丁胺灌胃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测定小肠推进率、首次排黑便时间、排黑便粒数以及排黑便质量,判断红枣枸杞浸泡酒对小鼠小肠运动和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红枣枸杞浸泡酒的高剂量组(10.0 mL/kg体质量)可提高小肠墨汁推进率;低剂量组(2.5 mL/kg体质量)可缩短首粒黑便排出时间,低、高剂量组可增加5 h内排便粒数,高剂量组5 h内可增加排便质量。蒸馏酒组的四项实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合红枣枸杞浸泡酒中功效成分分析,与蒸馏酒相比较,总黄酮、总酚及总糖含量均较高,进一步推测该浸泡酒的通便效果来自于浸泡过程中的功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枸杞浸泡酒 便秘模型 润肠通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茎提取物对小鼠胃肠道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储春霞 黄圣卓 +1 位作者 梅文莉 戴好富 《热带生物学报》 2018年第4期452-456,共5页
为了研究辣木茎的提取物的润肠通便作用,以健康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1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12个给药组。采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测量小鼠前后体质量来观察正常小鼠的体质重变化情况,通过测量便... 为了研究辣木茎的提取物的润肠通便作用,以健康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1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12个给药组。采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测量小鼠前后体质量来观察正常小鼠的体质重变化情况,通过测量便秘小鼠的小肠炭末推进距离来观察小鼠的小肠推动情况。研究发现,在对小鼠连续灌胃7 d后,各辣木茎萃取部位对小鼠体质量的增长无明显作用;木质部和韧皮部水相部位具有明显促进小鼠小肠运动的作用,小肠推进率分别达到48. 89%和49. 69%。结果表明,辣木茎提取物对改善小鼠便秘效果明显,开发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茎提取物 体质量变化 便秘模型 小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酪杆菌K56发酵乳饮料对改善小鼠便秘作用的研究
15
作者 朱锦愈 赵智 +6 位作者 李晓霞 王然 何晶晶 樊启程 梁艳 蓝航莲 洪维鍊 《中国奶牛》 2025年第7期67-71,共5页
副干酪乳酪杆菌K56作为一种益生菌,已被证实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改善便秘。然而,其发酵乳饮料是否也具有改善便秘的效果尚待研究。本研究利用洛哌丁胺构建了便秘小鼠模型,并分别用K56活菌发酵乳饮料和K56灭活菌发酵乳饮料对便秘... 副干酪乳酪杆菌K56作为一种益生菌,已被证实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改善便秘。然而,其发酵乳饮料是否也具有改善便秘的效果尚待研究。本研究利用洛哌丁胺构建了便秘小鼠模型,并分别用K56活菌发酵乳饮料和K56灭活菌发酵乳饮料对便秘小鼠进行了为期14d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与便秘模型组相比,K56活菌发酵乳饮料和K56灭活菌发酵乳饮料均显著改善了由洛哌丁胺引起的肠道蠕动减缓、粪便含水量降低、结肠炎症浸润、杯状细胞减少和肠肌层变薄等便秘症状和组织结构损伤。因此,K56活菌发酵乳饮料和K56灭活菌发酵乳饮料均显示出改善便秘的潜力。本研究为K56在发酵乳饮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未来相关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酪杆菌K56 发酵乳饮料 便秘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六味能消胶囊润肠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曾锐 高宇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观察藏药六味能消胶囊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采用正常、失水性便秘模型和地诺芬酯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对肠推进率以及在便秘模型基础上的第一次排黑便时间、排便粒数和粪便干重的影响.结果: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六味能消胶囊,... 目的:观察藏药六味能消胶囊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采用正常、失水性便秘模型和地诺芬酯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对肠推进率以及在便秘模型基础上的第一次排黑便时间、排便粒数和粪便干重的影响.结果: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六味能消胶囊,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和地芬诺酯模型小鼠的排便粒数;1.8 g/kg剂量能显著缩短失水性便秘模型小鼠的排首粒黑便时间和增加排便的粒数及重量,0.9 g/kg剂量能缩短排首粒黑便时间.结论:六味能消胶囊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能消胶囊 润肠通便 便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