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丙成 谭峰 关亚风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0-21,共2页
 采用共聚焦光学结构,并用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研制出一种小型荧光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灵敏度高、易操作等优点。若适配检测池模块可满足不同的分离体系。
关键词 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共聚焦光学结构 激光二极管 模块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丙成 关亚风 +1 位作者 黄威东 车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2-334,共3页
基于共聚焦检测 ,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 ,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 基于共聚焦检测 ,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 ,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质 ,其检测下限为 3 7nmol/L ,线性范围为 10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共聚焦检测 微流控系统 毛细管电泳 流动注射 微型化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维可调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与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翻 于淑新 +3 位作者 唐涛 孙元社 张维冰 李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96-900,共5页
共聚焦结构是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LIFD)中使用最广泛的光路结构之一,增强光路系统同轴精度和降低系统杂散光是降低仪器基线噪声水平、提高其信噪比(S/N)的两种有效手段。采用精密三维反光镜调节架和模块化设计光路系统,研制了一种高效... 共聚焦结构是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LIFD)中使用最广泛的光路结构之一,增强光路系统同轴精度和降低系统杂散光是降低仪器基线噪声水平、提高其信噪比(S/N)的两种有效手段。采用精密三维反光镜调节架和模块化设计光路系统,研制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用高精度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对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的检出限为1×10-12 mol/L。基线噪声与漂移较改进前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分别达到8.0×10-3 mV和1.4×10-3 mV/h,且稳定性好,5×10-9 mol/L FITC样品连续5次进样分析的峰面积和峰高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0.5%。进一步用FITC衍生化生物胺对研制的检测器进行评价,检出限(S/N=3)达到0.01~0.02 nmol/L。新研制的LIFD噪声低、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生物、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痕量物质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三维调节架 共聚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柱成像激光诱导荧光微阵列芯片检测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祥民 毛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8-69,共2页
  随着微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微电子、微制造技术的进步,芯片分析仪器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单通道、单点检测所存在的弊端是检测通量太小.而微芯片检测系统与传统检测器具有较大的差别,发展新型高灵敏度芯片检测技术一直...   随着微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微电子、微制造技术的进步,芯片分析仪器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单通道、单点检测所存在的弊端是检测通量太小.而微芯片检测系统与传统检测器具有较大的差别,发展新型高灵敏度芯片检测技术一直是微分析技术能否实用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柱成像 激光诱导 荧光微阵列芯片 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激光诱导荧光光纤检测器的研制
5
作者 陈慧清 王立世 +1 位作者 王洪 张水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用硅橡胶PDMS制作了一个微流控芯片,并用PDMS封接玻璃-PDMS芯片,芯片的键合成品率几乎达100%.采用光纤和光子计数器自行组装了一套结构简单、紧凑的微流控芯片激光诱导荧光光纤检测系统.以氩离子激光器为激发光源、浓度为5×10-6mo... 用硅橡胶PDMS制作了一个微流控芯片,并用PDMS封接玻璃-PDMS芯片,芯片的键合成品率几乎达100%.采用光纤和光子计数器自行组装了一套结构简单、紧凑的微流控芯片激光诱导荧光光纤检测系统.以氩离子激光器为激发光源、浓度为5×10-6mol/L的罗丹明B为检测物质,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发现荧光峰值明显,重复检测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微流控芯片 芯片封接 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微流控芯片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及应用
6
作者 郭怀忠 陈蓉 孙毓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6-67,共2页
研制了一台正交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将较宽的芯片架固定在1个三维操作平台上,可用于检测点的调节和激光光斑校准微调.不同发射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以及不同波长的窄带滤光片均可方便更换,以满足不同品种的分析要求.该检... 研制了一台正交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将较宽的芯片架固定在1个三维操作平台上,可用于检测点的调节和激光光斑校准微调.不同发射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以及不同波长的窄带滤光片均可方便更换,以满足不同品种的分析要求.该检测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和操作灵活方便,对微流控芯片的尺寸及通道结构适应性强,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多种芯片的应用研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激光诱导 荧光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道检测-激光诱导荧光猝灭法测定食品中磷 被引量:4
7
作者 周颖 黎源倩 杨经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84-486,共3页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 二极管阵列检测 计算机联用装置 ,对磷钼杂多酸 罗丹明 6G荧光猝灭体系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一种测定食品中磷的新荧光光度法。试验表明 ,该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选择性 ,检出限为 0 .1ng·ml- 1,加标回收率为 90...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 二极管阵列检测 计算机联用装置 ,对磷钼杂多酸 罗丹明 6G荧光猝灭体系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一种测定食品中磷的新荧光光度法。试验表明 ,该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选择性 ,检出限为 0 .1ng·ml- 1,加标回收率为 90 .6%~ 10 9.0 % ,相对标准偏差为 1.3%~3 0 % ,用于食品样品中磷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 CC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食品分析 荧光猝灭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分离中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丙成 关亚风 +1 位作者 黄威东 车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3-507,共5页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LIFD)以其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微柱分离技术中。以检测池为轴线 ,概述了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新进展及其应用。引用了 5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检测 微柱分离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萃取-亲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同时测定纺织品和食品塑料包装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 被引量:3
9
作者 韦笑笑 周俭 白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通过优化背景电解液酸度及背景电解液中硼砂、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浓度,利用多环芳烃(PAHs)与CM-β-CD以及PAHs与DM-β-CD亲和力的差异,提出了提示方法。参考GB/T 28189-2011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 通过优化背景电解液酸度及背景电解液中硼砂、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浓度,利用多环芳烃(PAHs)与CM-β-CD以及PAHs与DM-β-CD亲和力的差异,提出了提示方法。参考GB/T 28189-2011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品剪成0.5 cm×0.2 cm的细条,分取1 g,加入50 mL环己烷,密封后于50℃超声提取1 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用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分析,背景电解液为含30 mmol·L^(-1)CM-β-CD、20 mmol·L^(-1)DM-β-CD和40 mmol·L^(-1)硼砂的混合溶液(pH 5.0),荧光检测波长为325 nm。结果显示:16种PAHs的质量浓度在0.01~0.5 mg·L^(-1)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0.040 m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结果为91.4%~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40%~6.3%。方法用于3种纺织品以及5种食品塑料包装的分析,8种样品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了PA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 环糊精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多环芳烃 纺织品 食品塑料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