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便携式外骨骼脑机接口应用于社区居家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专家共识(2025年版)
1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工作委员会 贾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09-1221,共13页
卒中社区康复是卒中患者全周期康复中的重要阶段,康复脑机接口作为新兴的康复技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多样化康复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未来便携式外骨骼脑机接口设备将更广泛地进入社区与家庭。为此,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 卒中社区康复是卒中患者全周期康复中的重要阶段,康复脑机接口作为新兴的康复技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多样化康复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未来便携式外骨骼脑机接口设备将更广泛地进入社区与家庭。为此,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工作委员会联合手功能康复、神经康复、社区康复等多学科专家,制定了《便携式外骨骼脑机接口应用于社区居家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专家共识(2025年版)》。本共识围绕便携式外骨骼脑机接口的作用原理,及其在社区居家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及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社区居家卒中患者进行基于便携式外骨骼脑机接口的上肢康复训练提供系统化指导,助力该技术的推广,并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外骨骼脑机接口 康复 上肢功能 社区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结合外骨骼机器手对脑梗死患者手功能障碍的闭环康复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邹贵娣 陈小凯 +4 位作者 谭卉虹 李翊 李楠 曹叶凡 王鹤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395-2400,共6页
目的 观察基于闭环干预理论的脑机接口结合外骨骼机器手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手功能恢复的疗效,并分析患者认知功能和内在运动想象能力对脑机接口识别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 观察基于闭环干预理论的脑机接口结合外骨骼机器手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手功能恢复的疗效,并分析患者认知功能和内在运动想象能力对脑机接口识别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项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额外接受脑机接口闭环康复训练。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WOLF运动功能评定(WMFT)和腕指屈肌肌张力的改良Ashworth评分(MAS)。干预前使用心理旋转测试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判断观察组患者基线内在运动想象能力和认知能力,分析影响脑机接口闭环康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FMA-UE、ARAT及WMFT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腕指屈肌MAS评分较对照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此外,脑机接口识别通过率与心理旋转试验正确率、MoCA认知功能评分呈正相关(P <0.05),与心理旋转试验反应时间呈负相关(P <0.05)。结论 基于闭环干预理论的脑机接口结合外骨骼机器手可以促进脑梗死患者上肢和手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进行脑机接口干预前应对患者的内在运动想象能力以及认知功能进行筛查,以筛选适合接受训练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接口 外骨骼器手 手功能障碍 运动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运动想象分类及其在脑控外骨骼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唐智川 张克俊 +3 位作者 李超 孙守迁 黄琦 张三元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7-1378,共12页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康复外骨骼领域.由于脑电信号的信噪比低,使得脑机接口分类率很难提高.因此,有效的脑电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该文创新地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单次运动想...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康复外骨骼领域.由于脑电信号的信噪比低,使得脑机接口分类率很难提高.因此,有效的脑电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该文创新地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单次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首先,根据脑电信号时间和空间特征相结合的特性,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个5层的CNN结构来进行运动想象分类;其次,基于想象左手运动和脚运动设计了运动想象实验范式,获得运动想象实验数据;再次,将该方法应用于公共数据集和实验数据集并建立分类模型,同时与其它3种方法(功率值+SVM、CSP+SVM和MRA+LDA)相比较;最后,将从实验数据集中获得的分类模型(具有最好分类表现)应用于上肢康复外骨骼的实时控制中,验证该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可以提高分类识别率: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应用在公共数据集(90.75%±2.47%)和实验数据集(89.51%±2.95%)中的平均识别率均高于其它3种方法;在上肢康复外骨骼的实时控制中,也验证了CNN方法的可行性:所有被试的平均识别率为88.75%±3.42%.该文提出的方法可实现运动想象的精确识别,为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外骨骼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接口 运动想象 康复外骨骼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燕桢 张立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8-232,共5页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Brain-machine interfaces,BMI)是一种前沿、热门的中枢神经干预新方法,通过大脑神经活动来控制一些外部辅助设备(外骨骼、功能性电刺激、轮椅、服务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等),是使脑卒中、脊髓...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Brain-machine interfaces,BMI)是一种前沿、热门的中枢神经干预新方法,通过大脑神经活动来控制一些外部辅助设备(外骨骼、功能性电刺激、轮椅、服务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等),是使脑卒中、脊髓损伤、脑瘫等严重神经肌肉障碍患者(思维正常但有严重功能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交流和运动能力的有效途径[1],目前在促进脑卒中和脊髓损伤康复方面是研究热点,在康复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大家对其原理的认识及具体的应用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就脑-机接口的作用原理、在康复中的应用进展、其促进康复的机制及其联合应用方案作一综述,以期给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神经 脊髓损伤 虚拟现实技术 接口 辅助设备 功能障碍 外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控下肢外骨骼技术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文龙 赵彦峻 +2 位作者 贾丙琪 厉朝 乔学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9-23,共5页
由中风、脊髓损伤或其他相关疾病引起的行动困难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为了改善这些人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重新获得行走能力,需要大量的辅助行走设备。近来研究的脑控下肢外骨骼可以释放治疗师负担,并提供有效且重复的步态训练。在过去... 由中风、脊髓损伤或其他相关疾病引起的行动困难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为了改善这些人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重新获得行走能力,需要大量的辅助行走设备。近来研究的脑控下肢外骨骼可以释放治疗师负担,并提供有效且重复的步态训练。在过去的10年中,外骨骼等机器人辅助器械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些产品已经商业化。脑控下肢外骨骼是可穿戴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了人类智能和机器人的力量。本文作者介绍了脑控下肢外骨骼的基本概念,并总结了几种脑控下肢外骨骼在步态康复方面的主要应用,并对获得穿戴者的动作意图和脑电信号处理技术做出评价,讨论了目前开发的下肢外骨骼的广泛应用、局限性、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口 控下肢外骨骼 电信号处理 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