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袭性非典型垂体腺瘤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红艳 叶明福 +3 位作者 王亚丽 汤金梁 叶家伸 孔莹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57-1957,1960,共2页
关键词 侵袭性非典型垂体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的建立(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志雄 刘运生 +3 位作者 方文华 陈委 李萃 肖志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69-575,共7页
目的: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 目的: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将同一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非侵袭性肿瘤组织分别进行了3次双向凝胶电泳,3块凝胶的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080±24和1035±28,匹配点数分别为975±45和918±56,匹配率分别达90.3%和88.7%。同一组织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等电聚焦(IEF)方向的偏差是(1.563±0.259)mm,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向上的偏差为(1.088±0.206)mm。比较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凝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发现两者间的99个表达有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初步对其中30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等有关的蛋白质。结论: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侵袭侵袭 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 MALDI-TOF-MS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因差异表达谱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铃铛 霍钢 +3 位作者 肖文峰 杜安东 吴留洋 车朋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8-430,共3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因差异表达谱。方法应用Illumina人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芯片检测6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6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并选择其中差异表达的两个基因进行逆转录一聚合酶...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因差异表达谱。方法应用Illumina人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芯片检测6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6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并选择其中差异表达的两个基因进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结果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53条,包括63条上调表达基因和90条下调表达基因,其中部分差异表达基因是细胞粘附、癌基因、信号传导等的相关基因。对上调基因CDH12(N-cadherin 2)和下调基因KLF4(Kruppel-likefactor4)行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其中差异表达基因SERPINE1(serpin peptidase inhibitor,clade E,member1)与KLF4可能通过作用于细胞生理过程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J-1和HSP27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委 石小峰 +3 位作者 刘运生 李萃 肖志强 刘志雄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中癌基因蛋白DJ-1、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是否与侵袭性相关。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各20例组织中DJ-1和HSP2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J-1和HSP27蛋白水平与侵袭性的关系。结果:20例侵袭...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中癌基因蛋白DJ-1、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是否与侵袭性相关。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各20例组织中DJ-1和HSP2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J-1和HSP27蛋白水平与侵袭性的关系。结果:2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DJ-1和HSP27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分别为70%(14/20)和80%(16/20),2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DJ-1和HSP27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均为10%(2/20),侵袭性垂体腺瘤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DJ-1和HSP27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r=0.350,P<0.05;r=0.400,P<0.05)。结论:DJ-1和HSP2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DJ-1蛋白 热休克蛋白27 垂体腺瘤 侵袭 WESTERN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对侵袭性胸腺瘤与非侵袭性胸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咏梅 罗天友 +3 位作者 吴景全 严敏 吕发金 胡志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 用螺旋CT(spiralCT ,SCT)扫描评价胸腺瘤侵袭与否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了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共2 5例 ,其中侵袭性胸腺瘤 (invasivethymoma ,IT) 11例 ,包括 2例胸腺癌 ;非侵袭性胸腺瘤 (noninvasivethymoma ,NIT) 14例 ,通过分... 目的 用螺旋CT(spiralCT ,SCT)扫描评价胸腺瘤侵袭与否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了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共2 5例 ,其中侵袭性胸腺瘤 (invasivethymoma ,IT) 11例 ,包括 2例胸腺癌 ;非侵袭性胸腺瘤 (noninvasivethymoma ,NIT) 14例 ,通过分析胸腺瘤的各种表现和强化形式以及与纵隔结构的关系判断其侵袭与否 ,并与外科手术对照。结果 ①IT大多表现为分叶状或不规则轮廓 (9/ 11,占 81.8% ) ,强化不均匀中心低密度 (8/ 11,占 72 .7% ) ,对纵隔结构侵犯 (11/ 11,占10 0 % ) ,2例胸腺癌均表现为肺内转移 ;②NIT表现为类圆形 ,有完整的包膜 (14 / 14 ,占 10 0 % ) ,肿瘤强化大多呈均匀一致(12 / 14 ,占 85 .7% ) ,对纵隔结构均无侵犯。结论 螺旋CT对胸腺瘤侵袭性与非侵袭性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侵袭腺瘤 侵袭腺瘤 鉴别诊断 IT N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侵袭性与海绵窦颈内动脉的关系和手术疗效 被引量:6
6
作者 任祖渊 杨义 +4 位作者 苏长保 王任直 陶蔚 马文斌 李永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评估不同大小和不同类型垂体腺瘤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方式的相互关系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在我院就诊的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垂体微腺瘤56例(20.7%),大腺瘤118例(43.7%),巨大腺瘤96例(35.6%);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 目的评估不同大小和不同类型垂体腺瘤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方式的相互关系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在我院就诊的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垂体微腺瘤56例(20.7%),大腺瘤118例(43.7%),巨大腺瘤96例(35.6%);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40例(14.8%),生长激素(GH)腺瘤58例(21.5%),泌乳素(PRL)腺瘤57例(21.1%),垂体无功能腺瘤115例(42.6%);采用经蝶窦显微外科垂体腺瘤切除术260例(96.3%),采用开颅手术垂体腺瘤切除术6例(2.2%)。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在垂体微腺瘤中的比例为3.6%,在垂体大腺瘤中的比例为20.4%,在垂体巨大腺瘤中为61.4%;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全切除率为94.1%,而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全切除率为58.8%。结论垂体腺瘤与颈内动脉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及术前分析手术的难易程度,从而避免损伤颈内动脉,提高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侵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促血管生成素1、2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广宇 焦保华 +1 位作者 梁朝辉 何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1和Ang-2)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与其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垂体腺瘤手术标本40例,分侵袭组(11例)和非侵袭组(29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1和Ang-2)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与其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垂体腺瘤手术标本40例,分侵袭组(11例)和非侵袭组(29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垂体腺瘤标本MMP-9、Ang-1、Ang-2 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免疫组化方法对垂体腺瘤标本中MMP-9、Ang-1、Ang-2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MMP-9 m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表达为1.513±0.28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0.883±0.245(t=4.61,P<0.05),Ang-2 m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表达为1.455±0.28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0.935±0.291(t=4.37,P<0.05)。MMP-9、Ang-2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T=3.82,T=4.10,P<0.05)。非侵袭性腺瘤组织Ang-1 mRNA表达为1.263±0.389明显高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0.889±0.323(t=4.46,P<0.05),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Ang-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侵袭性垂体腺瘤组(T=5.53,P<0.05)。Ang-1和Ang-2表达呈负相关(r=-0.68,P<0.05),MMP-9、Ang-1与Ang-2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高低与患者性别、垂体瘤有无分泌功能无关。结论 MMP-9和Ang-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高表达及Ang-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MMP-9 ANG-1 ANG-2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G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田刚 许民辉 +2 位作者 杨继乐 罗超 吕胜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 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 (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 ,PTTG)表达与腺瘤侵袭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近年我科经手术切除的 44例垂体腺瘤标本及 6例正常垂体组织 ,均经 10 %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联合运用Knosp影... 目的 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 (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 ,PTTG)表达与腺瘤侵袭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近年我科经手术切除的 44例垂体腺瘤标本及 6例正常垂体组织 ,均经 10 %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联合运用Knosp影像学标准及任祖渊标准 ,参考术中情况 ,将肿瘤标本分为侵袭组与非侵袭组 ;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这 5 0例标本中PTTG蛋白表达情况 ;分析PTTG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内在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PTTG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显著高表达 ,在非侵袭性腺瘤组中有一定表达 ,在正常垂体组织中未见表达。结论 原癌基因PT TG表达水平和垂体腺瘤侵袭性密切相关 ,可作为腺瘤侵袭性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转化基因 垂体腺瘤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凝素-3在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中表达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洪 王明栋 +6 位作者 马文斌 杨堤 史彦芳 孔燕国 栗世方 李志红 王任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0-381,共2页
目的观察半乳凝素-3(Gal-3)在垂体泌乳素腺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16例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和16例非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中Gal-3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中均有Gal-3... 目的观察半乳凝素-3(Gal-3)在垂体泌乳素腺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16例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和16例非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中Gal-3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中均有Gal-3的表达,其中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中Gal-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P<0.05雪。结论Gal-3增高可能与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侵袭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垂体泌乳素腺瘤 半乳凝素-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难治性垂体腺瘤1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小海 代从新 +1 位作者 孙博文 王任直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2,共3页
大部分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PA)表现为良性肿瘤的病程,但是临床上仍然会遇到一些处理棘手、最终无法挽救患者生命的病例。本文报道1例垂体腺瘤,术前肿瘤较小,规则生长,Knosp分级1-2级,符合非侵袭垂体腺瘤(non-invasive PA,NIP... 大部分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PA)表现为良性肿瘤的病程,但是临床上仍然会遇到一些处理棘手、最终无法挽救患者生命的病例。本文报道1例垂体腺瘤,术前肿瘤较小,规则生长,Knosp分级1-2级,符合非侵袭垂体腺瘤(non-invasive PA,NIPA),术后病理分型也未达到“非典型垂体腺瘤(atypical PA,APA)”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难治垂体腺瘤 典型垂体腺瘤 垂体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坤 邹元杰 +4 位作者 刘宏毅 White William 刘永 章文斌 阚文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IPA)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77例影像学诊断为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75例经鼻蝶手术治疗病例的影像资料、术中所见、病理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Hardy-Wilson分级、分期:...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IPA)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77例影像学诊断为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75例经鼻蝶手术治疗病例的影像资料、术中所见、病理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Hardy-Wilson分级、分期:Ⅲ级15例,Ⅳ级7例,C期3例,D期1例,E期73例;Knosp分级:2级4例,3级67例,4级6例。2例Knosp 4级病例为泌乳素(prolactin,PRL)腺瘤,予药物治疗,余75例行经鼻蝶手术治疗。术中发现Knosp 3级患者中,12例为单纯压迫海绵窦;4例Knosp 4级患者均为侵袭海绵窦。病理检查Ki67增殖指数>3%者59例。肿瘤全切除56例,次全切除17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伽马刀治疗13例(次全切除者11例,部分切除者2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复发13例。再次手术: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9例(3例曾行伽马刀治疗),部分切除2例。结论:IPA的诊断,应综合影像学检查、术中所见和病理学结果判定;其手术全切率偏低,术后复发率较高;治疗应采取手术切除,结合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侵袭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UME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伟 王大鹏 沈晓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42-944,共3页
垂体腺瘤为颅内良性肿瘤,但却是成年人脑肿瘤的第三大常见肿瘤,仅次于神经胶质瘤和脑膜瘤。垂体腺瘤定义为良性肿瘤,但部分垂体腺瘤可对周围组织有侵袭性,手术难以切除,术后易复发。RWD结构修饰增强子(RWD containing su-moylation enha... 垂体腺瘤为颅内良性肿瘤,但却是成年人脑肿瘤的第三大常见肿瘤,仅次于神经胶质瘤和脑膜瘤。垂体腺瘤定义为良性肿瘤,但部分垂体腺瘤可对周围组织有侵袭性,手术难以切除,术后易复发。RWD结构修饰增强子(RWD containing su-moylation enhancer,RSUME),可在垂体腺瘤中通过小泛素化(small ubiquitin related modifiers,SUMO)稳定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以及抑制分子kappaB(inhibitor kappaB,IκB)的活性,促进垂体腺瘤的侵袭作用。RSUME对垂体腺瘤的侵袭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RSUME的作用与垂体腺瘤侵袭的相关性尚未明确。本文就RSUME对垂体腺瘤侵袭作用中HIF-1α/VEGF信号通路以及IκB/NF-κB复合体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UME 垂体腺瘤 侵袭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留洋 霍钢 +2 位作者 杜安东 肖文峰 张铃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2-755,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存在表达差异的miRNA,预测其靶基因。方法收集侵袭性、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样本各6例,利用miRNA芯片对其进行实验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结果。结果部分miRNA在侵袭性垂...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存在表达差异的miRNA,预测其靶基因。方法收集侵袭性、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样本各6例,利用miRNA芯片对其进行实验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结果。结果部分mi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异常,其中显著上调的为hsa-miR-27b,hsa-miR-103,hsa-miR-30d,hsa-miR-23a,hsa-miR-92b和hsa-miR-126*。显著下调的为hsa-miR-34b,hsa-miR-1258,hsa-miR-634,hsa-miR-99a,hsa-miR-885-5p,hsa-miR-1246,hsa-miR-499b,hsa-miR-22,hsa-miR-21和hsa-miR-138-1*。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部分miRNAs存在表达差异,这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MIRNA 荧光定量PCR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春平 周华藻 +2 位作者 龚光和 吴俊辉 王元芬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0期715-717,共3页
目的 :评价CT对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胸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 2 9例侵袭性胸腺瘤和 2 4例非侵袭性胸腺瘤进行单独评价 ,分析CT诊断侵袭性或非侵袭性胸腺瘤的可靠性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侵袭性... 目的 :评价CT对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胸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 2 9例侵袭性胸腺瘤和 2 4例非侵袭性胸腺瘤进行单独评价 ,分析CT诊断侵袭性或非侵袭性胸腺瘤的可靠性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侵袭性胸腺瘤 ( 2 1例 ,占 72 %)较非侵袭性胸腺瘤 ( 7例 ,占 2 9%)有明显的分叶 (P <0 .0 5 )。侵袭性胸腺瘤囊变率 ( 2 3例 ,占 79%)较非侵袭性胸腺瘤 ( 6例 ,占 2 3 %)高 (P <0 .0 1) ;侵袭性胸腺瘤增强后较非侵袭性胸腺瘤有明显强化。结论 :肿瘤边缘分叶或不规则、囊变或坏死、增强前后CT值相差 2 0HU、纵隔脂肪线消失等CT征象提示侵袭性胸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腺瘤 CT 鉴别诊断 侵袭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内皮抑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凌 刘运生 +5 位作者 王陆申 尹海贵 侯庆田 刘志雄 陈立华 凌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1-653,666,共4页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PTTG)、内皮抑素 (endostati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非侵袭性和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PTTG ...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PTTG)、内皮抑素 (endostati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非侵袭性和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PTTG ,endostatin和bFG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侵袭性腺瘤较非侵袭性腺瘤PTTG和bFGFmRNA表达明显增高 (均P <0 .0 1)。侵袭性腺瘤较非侵袭性腺瘤endostatin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 .0 1)。结论 :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发生可能与PTTG和bFGF表达增高及endostatin表达下调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G 侵袭垂体腺瘤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内皮抑素 瘤组织 mRNA表达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达水平 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瘤转化基因在垂体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静芳 苏青 蔡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在垂体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40例,其中无功能腺瘤22例,生长激素腺瘤8例,泌乳素腺瘤10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垂体大腺瘤中PTTG表达。结合影像资料... 目的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在垂体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40例,其中无功能腺瘤22例,生长激素腺瘤8例,泌乳素腺瘤10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垂体大腺瘤中PTTG表达。结合影像资料,分析PTTG的表达与大腺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40例垂体大腺瘤中均发现PTTG的表达升高,PTTG在侵袭性垂体大腺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大腺瘤(P<0.01)。结论PTTG的表达与垂体大腺瘤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其表达程度可用作垂体大腺瘤预后的评估指标,为大腺瘤术后复发以及相应的辅助治疗提供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垂体瘤转化基因 侵袭 肿瘤侵袭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s及TIMP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与侵袭性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翦 刘运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中MMP 2 ,MMP 9及MMP 2的抑制物TIMP 2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侵袭性腺瘤组 (n =2 0 )和非侵袭性腺瘤组 (n =10 )的...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中MMP 2 ,MMP 9及MMP 2的抑制物TIMP 2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侵袭性腺瘤组 (n =2 0 )和非侵袭性腺瘤组 (n =10 )的组织标本中的MMP 2 ,MMP 9与TIMP 2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上的表达 ,分析三者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的MMP 9蛋白和mRNA表达均较非侵袭性腺瘤组增高 (均P <0 .0 1) ,而TIMP 2蛋白和mRNA表达则下降 (分别P <0 .0 1和P <0 .0 5 )。侵袭性腺瘤组中MMP 2与TIMP 2的mRNA表达水平成负相关 (r = 0 .4 71,P <0 .0 5 )。结论 :垂体腺瘤侵袭性与MMP 2 ,9表达增高及TIMP 2表达降低有关。临床上可将检测MMP 9或TI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 TIMP-2 垂体腺瘤 MMP-2 mRNA表达 MMP-9 增高 MRNA水平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G、bFGF及PCN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鲁润春 贾桂军 +4 位作者 冉然 牛国栋 倪明 徐志卿 贾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垂体腺瘤侵袭组与非侵袭组之间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细胞增生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mRNA... 目的通过比较垂体腺瘤侵袭组与非侵袭组之间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细胞增生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来探讨它们和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垂体腺瘤侵袭性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可能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临床资料完整、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的肿瘤标本65例,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TTG、PCNA、bFGF 3者mRNA表达水平,3者间两两比较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侵袭组与非侵袭组之间PTTG和PC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FGF的表达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TG和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P=0.038)。结论 PTTG和PCNA和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密切关系,可能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重要标志物;PTTG和bFGF的互相诱导表达可能促进了人垂体腺瘤的形成、发展,并参与侵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侵袭 垂体瘤转化基因 细胞增生核抗原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大鼠肉瘤蛋白同源蛋白和高迁移率族蛋白A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瑞 霍钢 +2 位作者 崔敏 符巍 伍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67-671,共5页
目的研究人类大鼠肉瘤蛋白同源蛋白(V-Ha-Ras harvey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HRAS)和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mobility group A1,HMGA1)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60... 目的研究人类大鼠肉瘤蛋白同源蛋白(V-Ha-Ras harvey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HRAS)和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mobility group A1,HMGA1)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60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按侵袭性垂体腺瘤综合判定方法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采用RT-PCR法检测HRAS和HMGA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RAS和HMGA1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HRAS和HMGA1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60例垂体瘤患者中,28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32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组HRAS阳性表达率(22/28)、免疫印迹灰度值(1.25±0.16)、mRNA表达量(0.96±0.16)均高于非侵袭性腺瘤组(15/32、0.76±0.10、0.54±0.15)(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组HMGA1阳性表达率(20/28)、免疫印迹灰度值(0.98±0.12)、mRNA表达量(1.12±0.20)均高于非侵袭性腺瘤组(14/32、0.66±0.09、0.52±0.19)(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AS和HMGA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上调,提示二者与垂体腺瘤侵袭性行为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AS HMGA1 垂体腺瘤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ER、PR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滨 黄勤 +1 位作者 黄世章 陆光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分析ER、PR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ER、PR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取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诊断为垂体腺瘤、具有完整内分泌资料的患者50例,根据Hardy-Wilson及Knosp分级、分期标准,结合病理活检判断其肿瘤侵袭性,用免疫组... 目的:分析ER、PR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ER、PR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取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诊断为垂体腺瘤、具有完整内分泌资料的患者50例,根据Hardy-Wilson及Knosp分级、分期标准,结合病理活检判断其肿瘤侵袭性,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每例肿瘤ER、PR的表达水平。结果:50例病人中ER、P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0%(30/50)和62.0%(31/50);ER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00,P<0.01),PR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r=-0.215,P>0.05)。结论:ER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有关,其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ER PR 表达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