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超声表现
1
作者 邵禹铭 吕珂 +4 位作者 颜晓一 谭莉 陈天娇 姜玉新 张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观察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证实的4例新发及3例复发AAM,观察病变超声表现。结果7例AAM中,3例病变位于外阴皮下、2例位于外阴皮下及盆腔、1例位于盆腔、1例位于宫颈,中位最大径7.6 cm;主要表现为不均... 目的观察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证实的4例新发及3例复发AAM,观察病变超声表现。结果7例AAM中,3例病变位于外阴皮下、2例位于外阴皮下及盆腔、1例位于盆腔、1例位于宫颈,中位最大径7.6 cm;主要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内部散在条索状中/中-高回声,形态规则或呈分叶状伴指状突起,边界清晰或与邻近阴道/直肠分界不清,灰阶超声及CDFI可见分层结构。结论AAM好发于外阴及腹盆腔,病灶多较大,易向周围浸润形成指状突起,边界多清晰,内部以不均匀低回声为主,可见特征性分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软组织肿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敏 向阳 +2 位作者 万希润 朱兰 郎景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3;平均患病年龄34岁,其中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7岁。2例患者(50%)有泌尿...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3;平均患病年龄34岁,其中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7岁。2例患者(50%)有泌尿系统或肠道压迫症状,另2例患者无临床症状。2例患者行经阴手术,1例患者行开腹手术,1例患者行经皮下肿物局部切除术。术后复发3例(75%),平均复发时间为2.5年。结论侵袭性血管粘液瘤易发生于女性盆腔及会阴软组织,瘤体大,易发生局部浸润或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临床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内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诊断及与其他黏液性骨肿瘤的鉴别 被引量:3
3
作者 宫丽华 孙晓淇 +2 位作者 孟淑琴 刘宝岳 黄啸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探讨骨内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骨内AAM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并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将其与1例软组织AAM、1例黏液样软骨肉瘤(myxofibrosarcoma,M... 目的探讨骨内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骨内AAM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并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将其与1例软组织AAM、1例黏液样软骨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1例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2例黏液性脂肪肉瘤(myxoid/round cellliposarcoma,ML/RCL)及4例肌内黏液瘤(intramuscularmyxoma,I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镜下骨内AAM由稀疏排列的细胞及富含黏液的水肿性间质组成,细胞呈星形或梭形,部分细胞呈肌纤维母细胞样,细胞核小,梭形,细胞间可见疏松排列的纤细红染的胶原成分,胶原间可见大小不等扩张的血管,局部可见肿瘤浸润骨皮质进入周围肌肉组织。免疫表型:所有肿瘤组织均表达vimentin,骨内AAM与软组织AAM尚表达SMA、actin,未检测到ER、PR的表达,软组织AAM表达PR及CD34,两者均未检测到desmin的表达。黏液样软骨肉瘤及黏液性脂肪肉瘤尚表达S-100,黏液纤维肉瘤及肌内黏液瘤尚表达CD68。结论骨内AAM罕见,诊断时应结合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并与其他含黏液的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峰 汪宏波 +1 位作者 王泽华 徐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3-554,共2页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病理特征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2例报告及国内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建国 朱春富 +3 位作者 张京平 王克俊 朱平 朱俊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71-1472,共2页
目的:总结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方案。方法:报告本院诊治的2例AAM,同时检索中文数据库有关AAM的相关文章,统计并分析其临床各项指标。结果:本院诊治2例AAM皆为女性,手术后病理确诊,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检索到AAM... 目的:总结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方案。方法:报告本院诊治的2例AAM,同时检索中文数据库有关AAM的相关文章,统计并分析其临床各项指标。结果:本院诊治2例AAM皆为女性,手术后病理确诊,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检索到AAM相关文献44篇,总病例数93例,其中男11例,女82例,男女数之比1∶7.45;女性发病高峰年龄35~40岁;发病部位以会阴最多,其次为盆腔和阴道;临床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少数出现压迫症状或受侵犯脏器损伤的症状;病史时间(33.62±48.66)个月;85.07%肿瘤无或具有不完整包膜;免疫组化提示AAM高表达结蛋白(DES)、平滑肌动蛋白(SMA)、波形蛋白(VIM)和CD34;术后复发率31.82%,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13.07±10.16)个月,无远处转移的报道。结论:本病临床少见,好发于女性,临床症状隐匿,手术不易彻底,术后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软组织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被引量:2
6
作者 尹晶 黄瑛 +4 位作者 夏禹 刘丽霞 田丹 刘守君 任卫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24-1727,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诊断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AAM患者资料,观察AAM的临床特点及术前超声表现。结果 10例AAM患者病灶位于盆腔2例,外阴4例,会阴部延伸至盆腔2例,臀部延伸至盆腔2例。...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诊断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AAM患者资料,观察AAM的临床特点及术前超声表现。结果 10例AAM患者病灶位于盆腔2例,外阴4例,会阴部延伸至盆腔2例,臀部延伸至盆腔2例。超声均表现为形态不规整的肿块;8例边界清,2例边界稍模糊;3例呈液性伴密集细小点状回声,2例呈不均匀中等回声,1例呈中、低混杂回声,4例呈不均匀低回声;CDFI显示3例未见血流信号,5例可见少量血流信号,2例可见丰富血流信号。术前超声对10例AAM均准确定位,但7例未能定性诊断,3例误诊。结论 AAM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侵及范围,但定性诊断较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超声检查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庆余 苏晓燕 +1 位作者 雷浪 李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62-1264,共3页
患者男性,44岁,体检时发现右下腹包块1个月余,自觉大便变细,无腹胀、腹痛、尿频、尿急等不适感,无黄疸、肉眼血尿、脓血便等。血液实验室检查:AFP 8.70 ng/ml、CEA2.50 ng/ml、SF 88.10 ng/ml、CA199 14.89 U/ml。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 患者男性,44岁,体检时发现右下腹包块1个月余,自觉大便变细,无腹胀、腹痛、尿频、尿急等不适感,无黄疸、肉眼血尿、脓血便等。血液实验室检查:AFP 8.70 ng/ml、CEA2.50 ng/ml、SF 88.10 ng/ml、CA199 14.89 U/ml。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中右侧盆腔见一巨大分叶状肿物,位于后腹膜,下部延伸进入尾骨前方;上部肿块约15cm×1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林雪梅(综述) 王琼(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965-968,共4页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是一种少见的、通常发生在生育期女性外阴和盆腔等部位的间叶源性肿瘤。虽然具有局部浸润和局部复发的生物学行为特点,但目前的观点认为其并非恶性肿瘤。2003年第3版和2013年第4版世界卫生...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是一种少见的、通常发生在生育期女性外阴和盆腔等部位的间叶源性肿瘤。虽然具有局部浸润和局部复发的生物学行为特点,但目前的观点认为其并非恶性肿瘤。2003年第3版和2013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类将其纳入骨和软组织肿瘤类别,并将其划入分化不确定的肿瘤类型。迄今为止国内外报道的AA病例数已超过350例,这些报道均以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的形式为主。本文将结合最新文献就A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软组织肿 间叶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阴道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倩 朱兰 +1 位作者 樊庆泊 杨佳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7-637,共1页
1病例报告 患者,45岁,G2P2,均自然分娩,末次月经:2010年9月29日。因发现外阴阴道肿物半年入院。半年前发现外阴肿物,自觉经期增大,无疼痛、发热,无活动不适。妇科检查:左侧大阴唇至会阴体间局部肿大,长约10cm,囊性感,无张力,无波动感... 1病例报告 患者,45岁,G2P2,均自然分娩,末次月经:2010年9月29日。因发现外阴阴道肿物半年入院。半年前发现外阴肿物,自觉经期增大,无疼痛、发热,无活动不适。妇科检查:左侧大阴唇至会阴体间局部肿大,长约10cm,囊性感,无张力,无波动感,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无触痛,无红肿,阴道检查发现肿物亦向阴道扩张。入院诊断:外阴阴道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入院诊断 病例报告 自然分娩 末次月经 妇科检查 周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林 何跃东 +1 位作者 喻言 蒋理海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了解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组织学来源、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年龄18~72岁,平均43.14岁,男女比1:6。5例位于外阴,1例阴道壁,1例盆底前列腺旁区。误诊... 目的:了解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组织学来源、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年龄18~72岁,平均43.14岁,男女比1:6。5例位于外阴,1例阴道壁,1例盆底前列腺旁区。误诊率71%。除1例行外阴广泛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患侧盆腔腹膜后淋巴结切除,6例均行局部肿物切除。随访2+~106月,1例复发,行介入治疗后痊愈。免疫组化阳性结果:波形蛋白(vimentin)3/3,结蛋白(desmin)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3/5,人类造血干细胞抗原(CD34)2/2,增殖细胞标记物(Ki67)2/2,染糖原(PAS)1/2,S-100蛋白(S-100)1/3。结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误诊率及局部高复发率的良性间质性肿瘤,免疫组化提示肌纤维母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来源,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无需强调广泛切除,对复发且手术困难者可以考虑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外阴 盆底 免疫组织化学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外阴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晶 黄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00-1000,共1页
患者女,33岁。主因“发现外阴囊肿5年余”就诊。妇科检查:右侧外阴见大小约10cm×4cm肿物,表面可见丰富血管。超声:外阴偏右侧见11.7cm×7.2cm×6.5cm实性肿块,边界清晰,形态不规整,内呈漩涡状低回声(图1A),... 患者女,33岁。主因“发现外阴囊肿5年余”就诊。妇科检查:右侧外阴见大小约10cm×4cm肿物,表面可见丰富血管。超声:外阴偏右侧见11.7cm×7.2cm×6.5cm实性肿块,边界清晰,形态不规整,内呈漩涡状低回声(图1A),其内可见散在小液性区,CDFI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图1B),肿块与子宫及阴道分界尚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外阴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3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施红旗 翟梅娟 +1 位作者 吴能定 刘庆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文献复习 临床病理资料 临床病理特点 软组织肿 1983年 成年女 局部复发 转移潜能 首次报道 文献报道 免疫组化 AAM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家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516-1516,1522,共2页
关键词 膀胱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全膀胱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下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14
作者 杨兰 黄喆 +2 位作者 邢占奎 孙健 夏鑫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99-100,共2页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罕见的特殊类型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成年女性的盆腔及会阴部软组织,偶发生在男性腹股沟区、精索、阴囊及盆腔内^[1]。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者罕见^[2],原发于颌下区者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罕见的特殊类型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成年女性的盆腔及会阴部软组织,偶发生在男性腹股沟区、精索、阴囊及盆腔内^[1]。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者罕见^[2],原发于颌下区者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颌下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并附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颌下区 软组织肿 口腔颌面部 成年女 腹股沟区 文献复习 盆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超声影像
15
作者 董怡 王怡 陈为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33-433,共1页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超声影像 临床疗效 治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阴囊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16
作者 肖海 李伟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102-3102,共1页
患者男,33岁,凶发现左侧阴囊内包块1年余于2010年11月30日入院。患者自诉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阴囊内睾丸上方可触及一包块.自觉无发热,无疼痛,排尿顺畅,无尿频、尿急、尿痛,不伴腰痛、无畏寒发热。当时未引起重视,未进一步治... 患者男,33岁,凶发现左侧阴囊内包块1年余于2010年11月30日入院。患者自诉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阴囊内睾丸上方可触及一包块.自觉无发热,无疼痛,排尿顺畅,无尿频、尿急、尿痛,不伴腰痛、无畏寒发热。当时未引起重视,未进一步治疗。此后包块逐渐增大.偶于剧烈运动及触压时感疼痛。现来我院要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阴囊 畏寒发热 剧烈运动 包块 患者 囊内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一例
17
作者 赖云耀 袁涛 杜湘珂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4期317-318,共2页
患者女,36岁,14年前发现左侧臀部肿物,直径约2cm,突出于皮面,无红肿热痛表现,于13年前在外院行体表肿物切除术后,考虑为纤维血管瘤。切除后肿物复发并逐渐增大,3年前CT检查提示阴道占位。发病后大便次数增多,无发热腹痛。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63答案: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18
作者 邓凯 张成琪 王广丽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5期585-586,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38岁,2个月前骑自行车时自觉会阴部不适,并于左侧大阴唇处可触及大小约3cm×3cm肿块。当时无明显疼痛,未行诊治。包块逐渐增大,并向左臀部延伸,行走时外阴部有坠胀感,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侧大阴唇及左侧臀部较... 病例资料患者,女,38岁,2个月前骑自行车时自觉会阴部不适,并于左侧大阴唇处可触及大小约3cm×3cm肿块。当时无明显疼痛,未行诊治。包块逐渐增大,并向左臀部延伸,行走时外阴部有坠胀感,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侧大阴唇及左侧臀部较对侧明显隆起,局部可触及弥漫性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病例资料 诊断 骑自行车 大阴唇 左臀部 会阴部 外阴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博远 苗成利 罗成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于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共收治4例术后病理确诊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为30~49岁,平均年龄39岁,均无基础疾病,4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见表1。4...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于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共收治4例术后病理确诊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为30~49岁,平均年龄39岁,均无基础疾病,4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见表1。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不典型,大部分表现为下腹部不适,偶有腹痛腹胀,可伴有泌尿系症状或便秘。术前完善腹盆腔增强CT扫描,肿瘤主要部分位于盆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手术治疗 激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2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左淑英 唐平 +1 位作者 王瑞莲 张洪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6-767,共2页
关键词 外阴肿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