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 被引量:9
1
作者 杨蕾 宋晓莉 +1 位作者 秦晓峰 林吉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5期805-807,8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为血管IPA的CT表现。结果多发35例;以双肺外周带分布为主39例;病灶形态为结节或肿块38例;伴有晕征21例,其中15例发生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心低密度征13... 目的探讨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为血管IPA的CT表现。结果多发35例;以双肺外周带分布为主39例;病灶形态为结节或肿块38例;伴有晕征21例,其中15例发生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心低密度征13例;反晕征5例;空气半月征或空洞28例,其中49个(67%,49/73)病灶的空气半月征或空洞位于近肺门位置;9例增强扫描病例出现环形强化。17例随访患者中,7例空气半月征、4例空洞分别出现在晕征之后的第2、4周。结论血管IPA的CT常表现为双肺外周带多发结节或肿块影,常伴晕征或空气半月征或空洞,后二者多位于病变肺门侧;CT动态观察诊断意义较大;肿块结节内中心低密度征,反晕征以及增强扫描环形强化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晕征 空气半月征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功能正常宿主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及治疗(附2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星 吴琦 +1 位作者 周洋洋 李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宿主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免疫功能正常宿主IPA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CT检查可见肺部多发结节影或斑片影。血清学检查未见异常。支气管镜检...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宿主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免疫功能正常宿主IPA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CT检查可见肺部多发结节影或斑片影。血清学检查未见异常。支气管镜检查,1例镜下未见明显异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见曲霉菌生长;1例镜下见左肺上叶前段气管开口狭窄,可见白色坏死物,病理检查发现菌丝及孢子。2例经静脉给予伏立康唑治疗12 d,症状缓解,之后分别序贯伊曲康唑口服液、伏立康唑口服片剂治疗4个月,复查胸部CT,病灶基本吸收。结论免疫功能正常宿主IPA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血清学检查无异常表现,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本病的确诊。本病采用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病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免疫功能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泡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怡 丁俊琴 +2 位作者 闫晓丽 滕亮 窦剑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6期1485-1486,共2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肺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应用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对3例发生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进行原发疾病评估。结果本组3例患者经证实发生了曲霉菌的肺部感染,均死亡。结论可将MELD评分分值高,C...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肺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应用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对3例发生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进行原发疾病评估。结果本组3例患者经证实发生了曲霉菌的肺部感染,均死亡。结论可将MELD评分分值高,Child-Pugh分级C级,合并糖尿病,术前存在肺部感染的患者确定为高危人群,对其进行术前评估,并给予及时、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可降低肝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5例CT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景倩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7期993-993,共1页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CT分析 PULMONARY 高分辨CT扫描 早期临床表现 CT表现 早期诊断 血清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冬青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6期796-797,共2页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临床分析 PULMONARY 深部真菌感染 侵袭菌病 皮质类固醇 抗肿瘤药物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灵丰 龚勋 +1 位作者 刘璐 傅德建 《巴楚医学》 2018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特点。方法:对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12例SLE合并IPA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危险因素:长期使用激素9例(...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特点。方法:对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12例SLE合并IPA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危险因素:长期使用激素9例(75.00%),广谱抗生素10例(83.33%),免疫抑制剂5例(41.67%)。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原学检查:血清1,3-β-D-葡聚糖(G)实验阳性7例(58.33%),血清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GM)实验阳性5例(41.67%);5例送检肺泡灌洗液(BALF),4例BALF-GM实验阳性(80.00%),2例BALF培养阳性(40.00%),1例保护性毛刷(PSB)取标本找到曲霉菌菌丝(20.00%)。影像学检查:初始肺部CT呈现结节样改变7例(58.33%),其中2例可见晕征(16.67%),1例可见肺内多发空洞(8.33%);复查肺部CT,病灶进展新出现晕征3例(25.00%),多发空洞及空气新月征4例(33.33%)。转归:7例好转出院(58.33%),5例最终死亡(41.67%)。结论:SLE并发IPA患者临床死亡率高,长期使用激素、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是SLE并发IPA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进行BALF-GM检测和动态关注肺部CT病灶的改变,有助于SLE并发IPA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红斑狼疮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7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进行诊治的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田胤纯 王海英 陈婷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分析7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病情进行诊治的过程,为早期诊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提供帮助。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7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7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病情进行诊治的过程,为早期诊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提供帮助。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7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对其进行诊治过程中的经验,以期为临床上诊治这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这7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及气喘。该病患者的病程可长达9个月。在这7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病情经支气管镜检查后被确诊。结论:在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其病情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支气管镜检查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大剂量卡泊芬净给药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观察
8
作者 高海波 郭翠翠 +1 位作者 陈勇 张二辉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大剂量卡泊芬净给药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IPA患者134例,根据诊断级别分为确诊组34例、临床诊断组37例以及疑似组63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大剂量卡泊芬净...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大剂量卡泊芬净给药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IPA患者134例,根据诊断级别分为确诊组34例、临床诊断组37例以及疑似组63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大剂量卡泊芬净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疑似组的疗效优于临床诊断组和确诊组、生存率优于确诊组(P<0.05)。结论对于大剂量卡泊芬净给药,经验性治疗对IPA患者的疗效优于抢先治疗及目的治疗、预后情况优于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卡泊芬净 大剂量 给药时机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试验诊断非粒缺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9
作者 王月 邹燕萍 +3 位作者 孔蓓蓓 成军 孙长贵 徐炜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8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用于诊断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最佳诊断界值(cut-off),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347例呼吸科存在侵袭性真菌感染因素的住院患者临床症状、真...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用于诊断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最佳诊断界值(cut-off),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347例呼吸科存在侵袭性真菌感染因素的住院患者临床症状、真菌学指标以及中性粒细胞结果,利用血清GM试验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得出其cut-off值,并评价GM试验用于诊断呼吸科非粒缺患者IPA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在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中,IPA组、其他真菌感染组和排除诊断组的血清GM指数[M(P25,P75)]分别为0.36(0.18,0.48)、0.27(0.18,0.39)和0.22(0.17,0.29);GM的cut-off值在0.35时灵敏度和特异性之和最大,其AUC=0.660(95%CI:0.556~0.764),P<0.01;灵敏度为53.85%,特异性为82.39%,阳性预测值为29.58%,阴性预测值为92.86%,约登指数为36.24%.结论在非粒缺呼吸科患者中,血清GM试验诊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准确度中等偏下,血清GM指数在0.35时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甘露聚糖抗原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非粒细胞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庾胜 张碧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88,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62例疑似或确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伏立康唑组28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34例。伏立康唑组首日给予负荷剂量伏立康唑... 目的对比观察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62例疑似或确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伏立康唑组28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34例。伏立康唑组首日给予负荷剂量伏立康唑,6 mg/kg、2次/d;此后给予维持剂量,即3 mg/kg、2次/d。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起始剂量及维持剂量均为0.3 mg/kg、1次/d。有明确病原学证据时伏立康唑组剂量增至4 mg/kg、2次/d,两性霉素B组剂量增至0.6 mg/kg、1次/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组及两性霉素B组治愈率分别为28.6%、44.1%,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42.8%、58.8%,P<0.05。伏立康唑组用药期间未出现肾功能损害,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出现肾功能损害3例,P<0.05。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伏立康唑,但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伏立康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霉素B脂质体 伏立康唑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斌斌 姚琳 +1 位作者 唐佩军 沈兴华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7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例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对策。结果:2例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经CT检... 目的:分析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例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对策。结果:2例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经CT检查结果可见肺部多发结节影或斑片影,血清学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1例患者镜下可见主支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及各叶、段内大量棕黄色黏稠分泌物,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粗糙糜烂,表面可见散在灰白色坏死物附着;灌洗液分枝杆菌培养呈阴性;灌洗液培养提示霉菌、嗜血杆菌和念珠菌未生长;支气管镜分泌物培养提示曲霉菌生长;另1例患者未行电子气管镜检查;2例均因病情进展迅速、诊断困难最终死亡。结论:正常宿主中IPA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血清学检查无异常表现,气管镜检查和分泌物培养有助于确诊曲霉菌病;选用广谱抗曲霉菌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免疫功能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泡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癌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丽娟 王洪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5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肺癌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癌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重症肺癌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 目的分析重症肺癌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癌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重症肺癌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器官衰竭等,研究重症肺癌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是否具有器官衰竭、是否患有低蛋白血症、抗侵袭性肺曲霉病治疗时间以及诊断前是否接受抗侵袭性肺曲霉病治疗均能够影响重症肺癌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预后效果。多元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龄[OR=1.342,95%CI(1.104~3.844),P<0.05]、具有器官衰竭[OR=1.202,95%CI(1.088~3.122),P<0.05],患有低蛋白血症[OR=1.570,95%CI(1.157~3.916),P<0.05]是重症肺癌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具有器官衰竭、患有低蛋白血症的重症肺癌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短期死亡率高,应重视早期、持续抗侵袭性肺曲霉病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甘露聚糖在侵袭性肺曲霉感染大鼠模型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书娟 樊慧珍 +1 位作者 于化鹏 邓火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半乳甘露聚糖(GM)在大鼠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PA)模型不同体液标本不同时间点检测的意义。方法建立大鼠IPA模型,收集不同时间的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尿液标本,检测GM含量,同时进行肺组织病理检查和真菌学培养。结果... 目的观察半乳甘露聚糖(GM)在大鼠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PA)模型不同体液标本不同时间点检测的意义。方法建立大鼠IPA模型,收集不同时间的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尿液标本,检测GM含量,同时进行肺组织病理检查和真菌学培养。结果实验组感染第1、3、5天血浆GM实验平均敏感性分别为58.30%、66.67%、83.33%,BALF分别为66.67%、91.67%、100%,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所有72只实验大鼠的血浆与BALF标本GM敏感性分别为69.44%、86.11%,特异性分别为100%、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57%、82.76%。尿液GM检测共5例阳性,敏感性13.89%,特异性100%。血浆及BALF检测GM值随感染天数增加呈升高趋势。结论BALF标本GM检测与血浆标本GM检测具有同样意义,均有助于IPA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半乳聚糖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亚楠 宋泽庆 《现代医院》 2012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前,伴随着免疫受损人群的上升,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如何快速、准确的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是治疗的关键。血清抗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发展迅速,是侵袭性曲霉菌病的早期诊断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早期诊断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血清IL-12、IL-15、IL-17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择岐 余万辉 +2 位作者 谢燕梅 苏棣 陈嘉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IL-12、IL-15、IL-17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患者IPA阳性(阳性组)、阴性(阴性组)各16例,分别于起病后1、3、6周检测血清IL-12、IL-15和IL-17水平,并... 目的观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IL-12、IL-15、IL-17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患者IPA阳性(阳性组)、阴性(阴性组)各16例,分别于起病后1、3、6周检测血清IL-12、IL-15和IL-17水平,并分析其与IPA发病及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两组IL-15比较,P均>0.05;阳性组血清IL-12、IL-17第1、3周均低于阴性组(P均<0.05),而第6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血清IL-12、IL-15、IL-17水平与两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COPD患者合并IPA患者血清IL-12、IL-17早期降低,有助于IPA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在改善慢阻肺并肺曲霉菌病患者预后的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声灼 朱光升 白燕群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776-777,共2页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胸腺...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纽患者的人工气道保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治愈率和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明显上升,(P〈O.05)。且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可以显著改善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阻塞疾病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曲霉菌病误诊为甲型H1N1流感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新杰 刘芳 江宁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9期46-46,F0003,共2页
【病例】男,65岁。因发热、咳嗽、胸痛4 d入院。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病前无甲型H1N1流感(甲流)患者接触史,未接种过甲型N1H1流感疫苗。查体:体温37.8℃,脉搏97/min,呼吸27/min,血压100/60 mmHg。发育正常,消瘦。意识清,精神稍差,自... 【病例】男,65岁。因发热、咳嗽、胸痛4 d入院。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病前无甲型H1N1流感(甲流)患者接触史,未接种过甲型N1H1流感疫苗。查体:体温37.8℃,脉搏97/min,呼吸27/min,血压100/60 mmHg。发育正常,消瘦。意识清,精神稍差,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误诊 甲型H1N1流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诊治与用药分析
18
作者 肖慎荣 吴庆荣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9期1374-1379,共6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诊治与用药全程,为制定侵袭性肺曲霉菌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侵袭性肺曲霉菌患者的诊断及药物治疗,发挥自身优势,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全程实施个体...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诊治与用药全程,为制定侵袭性肺曲霉菌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侵袭性肺曲霉菌患者的诊断及药物治疗,发挥自身优势,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全程实施个体化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协助医师最终制定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的联用的方案,有效控制了患者的感染症状,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对患者的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个体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多次误诊一例纠治体会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敬文 董樑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4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误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47岁女性,反复咳嗽、咳痰伴发热、气促20 d入院。外院行胸部X线透视示双肺渗出性变,误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误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47岁女性,反复咳嗽、咳痰伴发热、气促20 d入院。外院行胸部X线透视示双肺渗出性变,误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予抗感染治疗1周无效。入我院后行胸部CT检查示两肺炎性病变加重,诊断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继续抗感染治疗5 d效果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主气管及各段、亚段支气管大量白苔样物质附着,考虑支气管内膜结核可能,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1周无效。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回报示曲霉菌感染,始确诊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予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1周效果不佳,后加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症状明显改善。随访4个月,病情稳定。结论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病情发展快,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确诊后应及早给予局部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注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病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误诊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