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硝唑联合羟氨苄青霉素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MMP-1、MMP-8和TIMP-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海亮 苏智勇 +1 位作者 裴玉岩 李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88,共4页
对40例侵袭性牙周炎(Ag P)患者(对照组)只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对38例Ag P患者(研究组)在行SRP基础上给予甲硝唑联合羟氨苄青霉素口服7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龈沟液中基质金属... 对40例侵袭性牙周炎(Ag P)患者(对照组)只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对38例Ag P患者(研究组)在行SRP基础上给予甲硝唑联合羟氨苄青霉素口服7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8(MMP-1、MMP-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1)的浓度并计算TIMP-1/MMP-1和TIMP-1/MMP-8比值。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2组患者龈沟液中MMP-1、MMP-8浓度水平均下降(P<0.05),TIMP-1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2组患者龈沟液中TIMP-1/MMP-1比值和TIMP-1/MMP-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3月时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羟氨苄青霉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 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1) 侵袭牙周炎(ag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8
2
作者 刘博 赵溪达 +2 位作者 张建全 赵雪 潘亚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4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LAgP)20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2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 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4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LAgP)20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2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3、6个月检测全口牙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和牙齿松动度。结果 LAgP和GAgP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的PD、CAL、BI和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L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G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第一恒磨牙治疗后1、3、6个月的CAL较同期中切牙的改善情况更明显。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GAgP和LAg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的中期效果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错畸形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6
3
作者 沈潇 施捷 +3 位作者 徐莉 焦剑 路瑞芳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评价伴错畸形的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 P)患者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5名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并完成牙周-正畸治疗的Ag P患者,回顾性评价初诊(T0)、正畸治疗前(T1)、正... 目的:评价伴错畸形的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 P)患者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5名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并完成牙周-正畸治疗的Ag P患者,回顾性评价初诊(T0)、正畸治疗前(T1)、正畸治疗完成后(T2)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后出血比率(percentage of sites with bleeding on probing,BOP%),通过根尖片评价正畸前后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alveolar bone height,RBH)的变化及牙根吸收发生状况。结果:(1)在牙周治疗后、正畸治疗前(T1)及正畸治疗完成后(T2),PD、BI、BOP%以及PD>3 mm位点的百分比均有显著降低(P<0.001)。(2)T0时全口RBH均值为68.37%±15.60%,牙周-正畸治疗后RBH为70.27%±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上切牙[T0为58.79%±16.71%,T2为65.54%(55.74%,78.13%)]、上尖牙[T0为77.62%(66.06%,87.17%),T2为79.57%(69.75%,86.52%)]及上磨牙[T0为74.30%(61.69%,84.45%),T2为76.76%(68.12%,85.09%)]在正畸治疗后RBH增高明显(P<0.05)。(3)正畸治疗后人均有23.94%±13.45%的牙发生牙根吸收,其中以下切牙及上切牙的发生率最高,总发生率分别为68.48%和65.31%。结论:伴错畸形的Ag P患者,在规范的牙周治疗后,正畸治疗不会引起牙周炎症加重或牙槽骨吸收;约2/3的上、下切牙可发生轻度的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正畸学 矫正 牙槽骨质丢失 牙根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失牙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吕达 孟焕新 +6 位作者 徐莉 张立 陈智滨 冯向辉 释栋 路瑞芳 王宪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0-483,共4页
目的:建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周治疗后远期失牙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85名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完成牙周治疗并相继于3至11年后复查的AgP患者。获取患者的一般信息、牙周检查数据和影像学资料,用... 目的:建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周治疗后远期失牙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85名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完成牙周治疗并相继于3至11年后复查的AgP患者。获取患者的一般信息、牙周检查数据和影像学资料,用Logistic回归筛选牙周治疗后远期失牙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预测效力。结果:在积极牙周治疗后的随访期内,85名受试者中有22人失牙,共计55颗。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失牙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初始骨吸收多、根形态异常牙多、探诊出血严重的位点多以及不定期的牙周维护。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同时接近80%。结论:建立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失牙的预测模型对临床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牙缺失 危险因素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在非手术治疗后不同治疗反应位点的临床和可疑致病微生物特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路瑞芳 冯向辉 +1 位作者 徐莉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 P)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袋深减少不同位点的临床和龈下可疑致病微生物的特征,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方法:20例Ag P患者拍全口根尖片,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并定期复查,每...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 P)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袋深减少不同位点的临床和龈下可疑致病微生物的特征,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方法:20例Ag P患者拍全口根尖片,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并定期复查,每位患者每象限取同1个位点采集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龈沟液,同时记录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检测龈沟液中6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和6种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机酸浓度,分析治疗前后不同袋深减少位点间的临床指标、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率及代谢产物有机酸浓度的特征。结果:袋深减少>2 mm的位点在治疗前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琥珀酸、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率均高于袋深减少≤2 mm的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临床指标、有机酸浓度和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诊深度≥6 mm的位点仍有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的感染,多数伴有角型骨吸收。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袋深减少与治疗前的临床指标有关,基础治疗后深袋位点仍有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的感染,需要积极的进行感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龈沟液 微生物学 牙菌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与慢性牙周炎病变位点中人巨细胞病毒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潇 孙钦峰 +2 位作者 孙允东 葛少华 杨丕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P)及慢性牙周炎(CP)患者龈下样本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DNA载量,探讨HCMV感染与牙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8例AgP患者、24例CP患者及15例牙周健康对照者,收集龈下样本114例。构建含有...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P)及慢性牙周炎(CP)患者龈下样本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DNA载量,探讨HCMV感染与牙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8例AgP患者、24例CP患者及15例牙周健康对照者,收集龈下样本114例。构建含有HCMV高保守片段的重组质粒,制备标准品DNA模板,建立并应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中HCMV的DNA载量。结果 AgP病变位点、CP病变位点以及牙周健康位点中HCM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3%、41.7%和6.7%。AgP和CP病变位点中HCMV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牙周健康位点(P<0.01)。在AgP病变位点中,病毒载量在104以上的位点占33.3%,明显高于CP病变位点的10.4%,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MV感染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活动性感染可能与AgP组织破坏的迅速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侵袭牙周炎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永凯 叶国 +1 位作者 向学熔 张浩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传统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的基础上联合应用Nd:YAG激光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短期临床疗效及镇痛效果。方法通过选择34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以龈上洁治后1周为基线,采用自身对照,随机选择左右侧作为A组(对照组)单纯龈下刮治及根面平... 目的:研究传统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的基础上联合应用Nd:YAG激光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短期临床疗效及镇痛效果。方法通过选择34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以龈上洁治后1周为基线,采用自身对照,随机选择左右侧作为A组(对照组)单纯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组和B组(实验组)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Nd:YAG激光治疗组。术后即刻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让患者对治疗产生的疼痛度进行评分;基线和治疗后1月、3月由另一名单盲牙周医师进行牙周指数的测量,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 achment loss,C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和牙齿松动度。结果:激光治疗组的VAS值(1.66?0.74)明显低于对照组(4.81±0.59),p<0.01;激光治疗组和对照组患牙PD、CAL及BI指数及牙齿松动度于治疗后1月、3月相对于基线均有明显降低,激光组的PD和CAL指数在治疗后3月相对于治疗后1月有持续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d:YAG激光与常规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相结合能有效提高侵袭性牙周炎的短期临床疗效,同时改善治疗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 YAG激光 侵袭牙周炎 龈下刮治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 MMP-1、MMP-8和 MMP-1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9
8
作者 赵红宇 张淼 +3 位作者 岳新新 轩东英 刘林嶓 周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牙龈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8及MMP-13的表达,探讨三者在AgP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AgP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牙龈组织中MMP-1、MMP-8及MMP-13蛋白的表达。结果:... 目的: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牙龈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8及MMP-13的表达,探讨三者在AgP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AgP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牙龈组织中MMP-1、MMP-8及MMP-13蛋白的表达。结果:健康对照牙龈组织中MMP-1、MMP-8及MMP-13均有弱表达;AgP患者牙龈组织中MMP-1和MMP-8蛋白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Z=3.980和2.990,P<0.05)。结论:MMP-1、MMP-8蛋白可能在AgP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MMP-1 MMP-8 MMP-13 胶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龈沟液中有机酸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路瑞芳 冯琳 +2 位作者 高学军 孟焕新 冯向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齿垢密螺旋体对有机酸浓度的影响,初步探讨有机酸在AgP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共20例AgP患者和14例健康对照者纳入本研究,每位研究对象每象限选一个位点... 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齿垢密螺旋体对有机酸浓度的影响,初步探讨有机酸在AgP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共20例AgP患者和14例健康对照者纳入本研究,每位研究对象每象限选一个位点采集龈沟液,分离上清液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仪检测琥珀酸、乙酸、丙酸、丁酸和异戊酸,分离沉淀物采用PCR技术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齿垢密螺旋体,并分析其电泳条带的灰度值作为该微生物的PCR产物量。结果:AgP组龈沟液中琥珀酸、乙酸、丙酸、丁酸和异戊酸的浓度,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率和PCR产物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在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组中丁酸浓度显著高于未检出组[2.87(0.99,4.36)mmol/L vs.0.33(0.00,1.44)mmol/L,P<0.05],琥珀酸、乙酸、丙酸、丁酸和异戊酸浓度均与牙龈卟啉单胞菌产物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4,0.548,0.411,0.493,0.273,P<0.05)。齿垢密螺旋体检出组中有机酸浓度均高于未检出组,琥珀酸1.67(1.15,2.11)mmol/L vs.0.80(0.48,1.06)mmol/L,乙酸31.95(23.77,43.13)mmol/L vs.12.51(7.57,15.69)mmol/L,丙酸11.86(6.55,14.98)mmol/L vs.2.82(1.71,7.03)mmol/L,丁酸3.45(2.41,4.78)mmol/L vs.0.54(0.00,1.56)mmol/L,异戊酸2.23(1.05,3.85)mmol/L vs.0.62(0.00,2.33)mmol/L,琥珀酸、乙酸、丙酸和丁酸与齿垢密螺旋体产物量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443,0.702,0.625,0.557,P<0.05)。结论:AgP患者龈沟液中琥珀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产物量,可以作为判断AgP发生与进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类 挥发 牙龈卟啉单胞菌 齿垢密螺旋体 龈沟液 侵袭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对侵袭性牙周炎血清抗牙龈卟啉菌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秀琴 谢敏 +2 位作者 张惠芳 黄世光 张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9-511,514,共4页
目的评价结合四环素的机械性牙周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AP)患者牙周附着水平、牙槽骨组织和血清抗牙龈卟啉菌(Pg)抗体亲和力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由26例AP患者、20例牙周健康者组成。牙周治疗前及治疗3、6和12 个月后常规临床检查,记... 目的评价结合四环素的机械性牙周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AP)患者牙周附着水平、牙槽骨组织和血清抗牙龈卟啉菌(Pg)抗体亲和力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由26例AP患者、20例牙周健康者组成。牙周治疗前及治疗3、6和12 个月后常规临床检查,记录牙周附着水平;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记录釉牙骨质界到骨缺陷底及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治疗前后,实验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抗Pg抗体亲和力水平。亲和力通过二乙醇胺分离ELISA测定。结果结合四环素的机械性牙周治疗后,牙周附着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釉牙骨质界到骨缺陷底的影像改变显著(P<0.05);其血清抗Pg表面抗原脂多糖抗体亲和力水平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结合四环素的机械性牙周治疗对AP患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抗体 牙龈卟啉菌 四环素 牙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根形态异常与相关致病基因的关联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建 王宪娥 +5 位作者 吕达 乔敏 张立 孟焕新 徐莉 毛铭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3,共8页
目的:探索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患者牙根形态异常与骨代谢或牙根发育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纳入179例GAgP患者,平均(27.23±5.19)岁,男∶女=67∶112,平均存留牙数(26.80±1.84... 目的:探索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患者牙根形态异常与骨代谢或牙根发育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纳入179例GAgP患者,平均(27.23±5.19)岁,男∶女=67∶112,平均存留牙数(26.80±1.84)颗。采用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9个与骨代谢和牙根发育相关基因的1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基因型检测。采用全口根尖片评判牙根形态异常,包括锥根、细长根、冠根比例失调、弯曲根、融合根、后牙根形态异常,分析13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根形态异常牙的数量及发生率。结果:GAgP患者根形态异常牙构成比为14.49%(695/4798颗),平均(3.88±3.84)颗。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rs2228570位点的CC、CT、TT基因型患者根形态异常牙数量分别为(4.66±4.10)、(3.71±3.93)和(2.68±2.68)颗,CC基因型和TT基因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1)。降钙素受体(calcitotin receptor,CTR)基因rs2283002位点CC、CT、TT基因型患者根形态异常数分别为(5.02±3.70)、(3.43±3.95)、(3.05±3.12)颗,CC基因型的根形态异常发病率高于CT和TT基因型(87.86%vs.65.26%和63.64%,P=0.006,adjusted OR=3.71,95%CI:1.45~9.50)。结论:VDR rs2228570及CTR rs2283002位点可能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根形态异常的发生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牙根形态异常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期间牙齿缺失和牙槽嵴骨丢失情况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洁 夏凤君 王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患者治疗期间牙齿缺失情况和牙槽骨的变化,以及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36例GAgP患者临床资料,472颗牙齿经过牙基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通过锥形束CT(... 目的:探讨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患者治疗期间牙齿缺失情况和牙槽骨的变化,以及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36例GAgP患者临床资料,472颗牙齿经过牙基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通过锥形束CT(CBCT)检测患者附着丧失(CAL)、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CI),并测量其牙槽嵴顶灰度值(HU)和牙槽嵴顶高度(%),确定患者牙齿脱落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用线性回归模型评估患牙脱落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其BI,CAL,PD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患者总体牙槽嵴顶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嵴HU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吸烟是导致GAgP患者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结论:GAgP患者经过治疗能有效改善牙齿缺失和牙槽嵴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型 侵袭牙周炎 牙齿缺失 牙槽骨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1059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帆 曹桂芬 +1 位作者 黄萍 侯海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初步分析C-反应蛋白(CRP)+1059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易感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颊黏膜拭子,采用Chelex-100法提取其DNA,然后应用PCR-RFLP法检测CRP+1059G/C的基因型分布,并与慢性牙周炎组及牙... 目的:初步分析C-反应蛋白(CRP)+1059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易感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颊黏膜拭子,采用Chelex-100法提取其DNA,然后应用PCR-RFLP法检测CRP+1059G/C的基因型分布,并与慢性牙周炎组及牙周健康对照组的基因型相比较,统计分析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是否与CRP+1059G/C的基因多态性有关。结果: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与慢性牙周炎及正常对照组在CRP+1059基因型分布上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831),在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上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受试者中GG基因型最多,GC型次之,CC型最少,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初步研究未发现CRP+1059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的易感性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但有必要扩大样本予以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基因多态 侵袭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侵袭性牙周炎近6年就诊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伟 汤雅 李厚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南京地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就诊情况。方法:通过电子病历诊断系统及PACS影像分析系统,调取2013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诊断为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的电子病历及全景片,根据就诊记录,统... 目的:调查研究南京地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就诊情况。方法:通过电子病历诊断系统及PACS影像分析系统,调取2013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诊断为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的电子病历及全景片,根据就诊记录,统计35岁以内侵袭性牙周炎就诊原因、诊断率、失牙比例、治疗情况、牙槽骨破坏等情况。结果: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就诊原因最主要的为牙齿松动,6年总的诊断率为1.7%,失牙患者占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比率为30.7%,接受牙周治疗比例为81.31%,手术及维护比例分别为13.2%及30.8%。结论:南京地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多,失牙率高,危害大,但接受系统治疗的患者比例不足,应加强科普宣教,提高患者预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牙周炎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XbaI和PvuⅡ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伍雪丽 赵美林 +2 位作者 黄萍 侯海娟 曹桂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易感性与雌激素受体XbaI和Pvu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和60例牙周健康对照组的颊黏膜拭子,采用Chelex-100法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易感性与雌激素受体XbaI和Pvu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和60例牙周健康对照组的颊黏膜拭子,采用Chelex-100法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雌激素受体XbaI和PvuⅡ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各组之间分布的差异。结果:XbaI基因型分布在AgP组与对照组、AgP组女性与对照组女性、AgP组男性与对照组男性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等位基因频率在女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PvuⅡ基因型分布在AgP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病的可能性小(OR=0.352);随年龄增大患病的可能性变小(OR=0.950);当其他条件一定时,xx、Xx基因型的人患病的可能性小(OR值分别为0.678,0.224)。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易感性与雌激素受体XbaI基因型分布有关,XX基因型最易患病,其次为xx,Xx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上颌窦黏膜形态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颂 刘静波 +1 位作者 赵海礁 潘亚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中重度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患者上颌窦黏膜形态变化特点,并进行上颌窦黏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经CBCT扫描并诊断为中重度GAgP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无牙周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实...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中重度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患者上颌窦黏膜形态变化特点,并进行上颌窦黏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经CBCT扫描并诊断为中重度GAgP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无牙周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实验组患者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牙周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上颌窦黏膜形态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上颌窦黏膜存在增厚改变的发生率为92.5%,而对照组为18.3%(P<0.05)。在实验组中,上颌窦底黏膜的最大厚度值(DSM)与上颌磨牙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骨性边缘的最小垂直距离(HBS)呈负相关。其中,DSM与上颌第一磨牙HBS关系最为密切,右侧和左侧相关系数分别为-0.51和-0.73(P<0.05)。实验组患者DSM与PD和CAL呈弱相关。结论:中重度GAgP患者上颌窦底黏膜容易发生增厚样改变,上颌窦底黏膜增厚反应程度与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型侵袭牙周炎 上颌窦 黏膜增厚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MMP-8及TIMP-1的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岳新新 薛蕊 +4 位作者 张炜 刘娟 轩东英 章锦才 赵红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其抑制因子-1(TIMP-1)在侵袭性牙周炎(AgP)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AgP患者和20例对照的牙龈组织中MMP-8和TIM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MP-8和TIMP-1在2组牙龈组...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其抑制因子-1(TIMP-1)在侵袭性牙周炎(AgP)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AgP患者和20例对照的牙龈组织中MMP-8和TIM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MP-8和TIMP-1在2组牙龈组织的上皮内及上皮下结缔组织中均有表达。AgP组MMP-8表达水平和MMP-8/TIMP-1均高于对照组(Z=2.990和4.911,P<0.05),2组TIMP-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MMP-8)=0.752(95%CI=0.618~0.885,P=0.003),AUC(MMP-8/TIMP-1)=0.913(95%CI=0.831~0.996,P<0.001),AUC(TIMP-1)=0.347(95%CI=0.194~0.499,P=0.068)。结论:牙龈组织中MMP-8表达水平和MMP-8/TIMP-1可以作为诊断AgP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DS1 rs174537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文莉 田雨 +7 位作者 王宪娥 张立 徐莉 释栋 冯向辉 路瑞芳 陈智滨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FADS1 rs174537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蛋白的相关性,为侵袭性牙周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353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Ag P组)和125名健康对照者(HP组)进行FADS1 rs174537位点基因型和血清... 目的:探讨FADS1 rs174537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蛋白的相关性,为侵袭性牙周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353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Ag P组)和125名健康对照者(HP组)进行FADS1 rs174537位点基因型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比较分析不同FADS1 rs174537基因型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球蛋白(globulin,GLB)、白蛋白(albumin,ALB)、白球比(albumin/globulin,A/G)。结果:(1)Ag P组FADS1 rs174537位点G等位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HP组(68.1%vs.61.2%,P=0.046,OR=1.35,95%可信区间为1.00~1.83);Ag P组FADS1 rs174537位点GG基因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P组(45.5%vs.34.4%,P=0.029,OR=1.60,95%可信区间为1.05~2.44);(2)Ag P组GG基因型患者的TP、GLB水平显著低于GT+TT基因型患者[TP(77.08±7.88)g/L vs.(79.00±4.66)g/L,P=0.007;GLB(28.17±7.63)g/L vs.(29.88±3.49)g/L,P=0.007],A/G则显著高于GT+TT基因型患者(1.72±0.22 vs.1.67±0.22,P=0.040),而ALB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不同基因型者的TP、GLB、A/G及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g P组GT+TT基因型患者的TP、GLB较相同基因型的健康受试者显著升高[TP(79.00±4.66)g/L vs.(75.20±4.53)g/L,P〈0.01;GLB(29.88±3.49)g/L vs.(26.55±2.94)g/L,P〈0.01],A/G更低水平(1.67±0.22 vs.1.88±0.3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 P组GG基因型患者与HP组GG基因型者相比,TP、GLB、A/G及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DS1 rs174537位点与侵袭性牙周炎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中,该位点GG基因型与低TP、GLB、高A/G有关;FADS1 rs174537位点的GG基因型可能通过降低牙周防御机能,促进炎症反应,从而成为侵袭性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球蛋白类 脂肪酸去饱和酶类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B-245α链及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小玲 李文静 +7 位作者 王宪娥 宋文莉 徐莉 张立 冯向辉 路瑞芳 释栋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B-245α链(cytochrome B-245 alpha chain,CYBA)rs4673及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rs12720922基因多态性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易感性...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B-245α链(cytochrome B-245 alpha chain,CYBA)rs4673及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rs12720922基因多态性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易感性的关系,为筛选GAgP的高危人群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GAgP患者372例和健康对照者133名。采用基于基质辅助的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CYBA rs4673及CETP rs12720922基因型测定,不同基因型与GAgP易感性的关系采用多重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对于两个基因多态性位点在GAgP易感性方面的交互作用采用似然比检验进行分析,交互作用模型采用相乘模型。结果:372例GAgP患者平均年龄(27.5±5.2)岁,包括男性152例,女性220例;133名健康对照者平均年龄(28.8±7.1)岁,包括男性53例,女性80例;两组人群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BA rs4673位点CT/TT基因型频率在GAg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8.0%(66/366)vs.10.6%(14/132),P<0.05];调整年龄、性别后,与CC基因型个体相比,CT/TT基因型个体患GAgP风险明显增高(OR=1.86,95%CI:1.01~3.45,P<0.05)。CETP rs12720922位点基因型(GG、AA/AG)频率在GAgP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BA rs4673和CETP rs12720922在GAgP易感性方面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与CYBA rs4673CC基因型及CETP rs12720922 AA/AG基因型个体相比,当两个位点分别为CT/TT基因型及GG基因型时,个体的GAgP患病风险显著增加(OR=3.25,95%CI:1.36~7.75,P<0.01)。结论:CYBA rs4673 CT/TT基因型与GAgP易感性相关,且与CETP rs12720922 GG基因型在GAgP易感性方面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牙周炎 细胞色素B-245a链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质类 基因多态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抗牙龈卟啉菌表面抗原抗体滴度和亲和力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颖 黄世光 张秀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牙龈卟啉菌 表面抗原 牙周炎患者 体液免疫反应 侵袭牙周炎 血清抗体滴度 牙周致病菌 抗体亲和力 IgG抗体 抗体水平 脂多糖 agp 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