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快速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方法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志捷 李伟超 +3 位作者 何铭辉 陈晓彤 林钊 植耀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38-2746,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快速检测重症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方法。方法基于微滴式数字PCR平台建立检测体系,设计四种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滑念珠菌)特异性引物探针;(1... 目的建立基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快速检测重症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方法。方法基于微滴式数字PCR平台建立检测体系,设计四种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滑念珠菌)特异性引物探针;(1)对无模板对照(no tmplate contral,NTC)样品进行检测,确定空白限(limit of blank,LOB)范围和阳性判断值;(2)通过对阳性样本进行稀释,每个浓度梯度各进行10次重复提取检测,确定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范围;(3)重复检测稀释后的样本,确定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范围;(4)对阳性样品进行梯度稀释,确定线性范围;(5)通过2个高低浓度的阳性样本提取检测,进行12次重复性测试,计算结果浓度对数值的变异系数(CV);(6)通过具有真菌培养结果的临床样本进行检测,评估方法可靠度。结果ddPCR检测念珠菌LOB在0~81 copies/mL之间,阳性判断值为≥3个阳性微滴;LOD为3×10^(2) copies/mL;LOQ为3×10^(2) copies/mL;不同浓度梯度检测线性范围是3×10^(2)~3×10^(7)copies/mL,相关系数为:白色念珠菌R^(2)=0.9995、光滑念珠菌R^(2)=0.9989、近平滑念珠菌R^(2)=0.9994、热带滑念珠菌R^(2)=0.999;结果浓度对数值的CV<5%,满足精密度要求;通过检测建立方法初步验证临床标本,结果与临床培养结果一致。结论ddPCR对重症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特异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侵袭性念珠菌病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泊芬净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食管念珠菌病的安全性、耐受性及疗效的非对照、多中心、开放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东昉 王健民 +4 位作者 俞云松 韩明哲 沈志祥 宋诗铎 张婴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5-381,共7页
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注射剂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食管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非对照、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入选对象为年龄≥18岁,确诊为侵袭性念珠菌病或食管念珠菌病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的中国成人患者。采用... 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注射剂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食管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非对照、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入选对象为年龄≥18岁,确诊为侵袭性念珠菌病或食管念珠菌病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的中国成人患者。采用卡泊芬净静脉给药,每日50 mg,首日采用70 mg负荷剂量。在最后一次血液或其他正常无菌部位培养阳性后继续治疗至少14 d。食管念珠菌病患者每日50 mg,疗程至少7 d,症状缓解后继续治疗72 h。结果共入选63例患者,包括侵袭性念珠菌病60例,食管念珠菌病3例,其中安全性分析集(SS)63例,全分析集(FAS)63例,符合方案集(PPS)50例。SS 63例患者中,14例发生19例次严重不良事件,均与研究药物无关;发生与药物有关的非严重不良事件31例73例次,其中4例同时发生临床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指标异常;8例发生12例次临床不良事件,主要为皮疹等,其中91.7%(11/12)属轻、中度。27例发生实验室指标异常,主要为ALT等肝酶升高、血钾降低等。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9.2%(31/63),其中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7%(8/63),实验室指标异常发生率为42.9%(27/63)。1例因不良事件终止治疗,占1.6%(1/63)。FAS和PPS中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8.1%(36/62)和70.0%(35/50)。FAS中,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有效率为57.6%(34/59),食管念珠菌病为2/3。PPS中,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有效率为68.8%(33/48),食管念珠菌病为3/3。结论卡泊芬净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食管念珠菌病临床不良反应大多为轻、中度,患者可耐受。卡泊芬净可有效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食管念珠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侵袭性念珠菌病 食管念珠菌 安全 耐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念珠菌病中1,3-β-D葡聚糖、甘露聚糖及其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吕晓东 周玲 +1 位作者 郭珍 宋永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BG)和甘露聚糖(Mn)检测及其IgG和IgM抗体联合检测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念珠菌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4例侵袭性念珠菌病住院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BG)和甘露聚糖(Mn)检测及其IgG和IgM抗体联合检测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念珠菌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4例侵袭性念珠菌病住院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标本,通过动态显色法和ELISA法对比分析BG、Mn抗原及其IgG和IgM抗体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相关指标,并分析恶性血液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及抗真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等干扰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BG和Mn抗原检测针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70.3%、80.0%和56.3%、93.3%。48 h内连续2次BG检测对于侵袭性念珠菌的诊断更为准确,但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念珠菌BG和Mn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均受到中性粒细胞缺乏和抗真菌药物使用的影响。IgG和IgM抗体单独检测的敏感性较低(29.7%和39.1%),但抗体检测不受上述2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可以纠正抗原检测的低敏感性。联合检测的AUC为0.830,优于任何单一指标的AUC。结论:BG与Mn抗原、抗体的联合检测可以避免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中性粒细胞缺乏和抗真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更加敏感、准确地检测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侵袭性念珠菌病 1 3-β-D葡聚糖 甘露聚糖 真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卡芬净治疗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致念珠菌血症或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转归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树敬 杨帆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70-370,共1页
念珠菌属是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目前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约占念珠菌血症或侵袭性念珠菌病病原菌的25%。多项临床试验证实米卡芬净治疗念珠菌血症有效,但单个试验有一定局限性.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例数较少,本研究... 念珠菌属是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目前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约占念珠菌血症或侵袭性念珠菌病病原菌的25%。多项临床试验证实米卡芬净治疗念珠菌血症有效,但单个试验有一定局限性.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例数较少,本研究对2例评估米卡芬净治疗念珠菌血症及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病 念珠菌血症 克柔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米卡芬净 治疗 转归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念珠菌磷酸甘油酸激酶1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贺政新 陈晶 +4 位作者 冉向阳 陈兴 白云 谢晓民 侯天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79-1081,1086,共4页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基因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其表达,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方法 PCR法获取白念珠菌SC5314的PGK-1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以重组质粒转染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基因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其表达,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方法 PCR法获取白念珠菌SC5314的PGK-1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以重组质粒转染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法验证。用纯化获取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ELISA对蛋白的免疫原性进行评价。结果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pgk-1,诱导后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 r)约为54 810。ELISA检测抗体效价约为1∶1 024。结论成功获得白念珠菌PGK-1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原核表达 磷酸甘油酸激酶1 侵袭性念珠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06
6
作者 张婴元 汪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81-95,共15页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念珠菌病诊治策略高峰论坛于2010年9月26日在上海举行。50余位来自血液病、重症医学、感染、呼吸、肾病、普外、烧伤、眼科、皮肤、妇科、儿科等各临床学科以及从事医学真菌实验研究的资深专...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念珠菌病诊治策略高峰论坛于2010年9月26日在上海举行。50余位来自血液病、重症医学、感染、呼吸、肾病、普外、烧伤、眼科、皮肤、妇科、儿科等各临床学科以及从事医学真菌实验研究的资深专家就如何规范念珠菌病的诊断和合理进行抗真菌治疗进行了深人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病 皮肤黏膜念珠菌 诊断 抗真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烯醇化酶免疫磁珠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7
作者 胡毓安 史利宁 +3 位作者 李芳秋 李伟 马春芳 年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8-572,共5页
目的侵袭性念珠菌病临床致死率较高,而白色念珠菌为最常见致病菌。建立定量检测白色念珠菌烯醇化酶(enolase,Eno)的免疫磁珠方法,提高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水平。方法将白色念珠菌Eno单抗耦联至磁性微珠上,以辣根过氧化物酶... 目的侵袭性念珠菌病临床致死率较高,而白色念珠菌为最常见致病菌。建立定量检测白色念珠菌烯醇化酶(enolase,Eno)的免疫磁珠方法,提高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水平。方法将白色念珠菌Eno单抗耦联至磁性微珠上,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Eno作为检测抗体,利用重组白色念珠菌Eno蛋白作为标准品评价该方法的精密度、特异性、线性范围、最低检测下限等性能指标。用建立的免疫磁珠方法检测不同真菌培养上清中Eno水平。结果 Eno浓度为25 ng/mL和5 ng/mL时,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4.54%、5.87%和5.26%、8.82%。最低检出下限为0.5 ng/mL,线性范围为0.5~50 ng/mL。白色念珠菌37℃培养24 h的上清中Eno含量为3.89 ng/mL,培养120 h的Eno水平上升至37.89 ng/mL,Eno水平与白色念珠菌菌丝含量呈正相关。该方法与近平滑念珠菌有微弱交叉反应,与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和酿酒酵母均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建立了定量检测白色念珠菌Eno的免疫磁珠法,与前期建立的定性ELISA相比,免疫磁珠法更为简便、准确、敏感,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 烯醇化酶 免疫磁珠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烯醇化酶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毓安 史利宁 +2 位作者 李芳秋 李伟 马春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6-830,共5页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白色念珠菌烯醇化酶(enolase,Eno)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应用于不同真菌培养上清液的检测,探讨其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潜在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白色念珠菌Eno单抗作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羊抗Eno作为检测抗体,利...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白色念珠菌烯醇化酶(enolase,Eno)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应用于不同真菌培养上清液的检测,探讨其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潜在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白色念珠菌Eno单抗作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羊抗Eno作为检测抗体,利用重组白色念珠菌Eno蛋白作为标准品评价该方法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最低检测下限等性能指标。用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不同真菌培养上清和白色念珠菌在不同温度下培养上清中Eno水平。结果:Eno浓度为20 ng/ml和5 ng/ml时,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6.61%、9.19%和6.98%、13.81%,最低检出下限为1.25 ng/ml,线性范围为1.25-50.00ng/ml。白色念珠菌37℃培养24 h时的上清中Eno含量为3.06 ng/ml,培养120 h时Eno水平上升到33.43 ng/ml,Eno水平与白色念珠菌菌丝含量呈正相关。本方法与近平滑念珠菌有微弱交叉反应,与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和酿酒酵母均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建立了定量检测白色念珠菌Eno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 烯醇化酶 ELISA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7年第1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9
作者 王惠榕(译) 黄丰(校)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F0003-F0004,共2页
P7美国2002—2012年与侵袭性念珠菌病相关住院的流行病学//Sara Strollo,Michail S.Lionakis,Jennifer Adjemian等 在美国侵袭性念珠菌病是与高病死率相关的一种主要的院内真菌病。我们分析了来自医疗保健成本和利用项目住院病人... P7美国2002—2012年与侵袭性念珠菌病相关住院的流行病学//Sara Strollo,Michail S.Lionakis,Jennifer Adjemian等 在美国侵袭性念珠菌病是与高病死率相关的一种主要的院内真菌病。我们分析了来自医疗保健成本和利用项目住院病人的住院记录,以估计美国与侵袭性念珠菌病相关住院的发生率。我们通过使用国际疾病分类临床修订第9版代码为侵袭性念珠菌病来选取2002--2012年33个州的数据,并排除新生儿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EASES 人兽共患 美国 论文摘译 侵袭性念珠菌病 住院 医疗保健成本 国际疾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及危重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治疗指南(续三)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笑春 苏丹 +3 位作者 周帆 郭珩 张清华 熊樱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79-1684,共6页
10念珠菌病的治疗 在美国,念珠菌是引起医院血循感染第4位的常见病原菌。念珠菌血症是系统性或侵袭性念珠菌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发生与住院时间延长显著相关。该病常源于消化道或皮肤定植的念珠菌。最近资料表明,10%的重症监护室(int... 10念珠菌病的治疗 在美国,念珠菌是引起医院血循感染第4位的常见病原菌。念珠菌血症是系统性或侵袭性念珠菌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发生与住院时间延长显著相关。该病常源于消化道或皮肤定植的念珠菌。最近资料表明,10%的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 unit,ICU)患者存在发展成念珠菌血症的高危因素:①中心静脉导管、假体材料、全身抗菌药物使用≥4d;②至少存在下列危险因素中的2个:入住ICU 1—4d,予全肠外营养,任何形式的透析,入住ICU7d内行较大手术,胰腺炎,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或中性粒细胞减少(B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真菌感染 治疗指南 危重患者 侵袭性念珠菌病 粒细胞减少 念珠菌血症 成年 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抗体
11
作者 陈笑 李芳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 GliT,TR)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同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重组TR作为包被抗原和酶标记抗原,采用棋盘滴定法优化双抗原夹心ELISA法的... 目的:建立检测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 GliT,TR)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同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重组TR作为包被抗原和酶标记抗原,采用棋盘滴定法优化双抗原夹心ELISA法的反应条件,并考察ELISA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重复性。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测定273例住院患者(侵袭性曲霉病50例、侵袭性念珠菌病46例、念珠菌定植82例、细菌感染95例)以及200例健康人血清,并与实验室前期建立的间接ELISA法检测TR抗体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法工作条件为TR抗原包被浓度为1.0μg/mL,酶标抗原1∶500稀释;封闭液含50 g/L脱脂奶粉溶液的PBS-T,待测血清稀释度为1∶100。患者血清检测结果显示,高、中、低3份血清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2%、11.8%和12.3%;不同批次重复测定6次,其批间CV分别为10.9%、12.1%和13.5%。重组抗原对血清中相应抗体的阻断率为94.4%。通过ROC曲线确定吸光度的cut-off值为0.126。检测侵袭性曲霉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40/50)和95.5%(404/423),敏感性高于检测TR抗体的间接ELISA法(83.3%vs. 72.2%)。结论:建立了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烟曲霉TR特异性抗体,可提高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病 血清学诊断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抗体 双抗原夹心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