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亚热带低丘侵蚀-沉积连续地形中土壤有机碳、氮和磷的微域分布特征 |
谢小聪
徐欣欣
施黎云
包日在
章明奎
|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中国北方沙漠-黄土体系的沉积和侵蚀过程与未来趋向探析 |
鹿化煜
李郎平
弋双文
王先彦
Joseph A.Mason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3
|
河流碳输移与陆地侵蚀-沉积过程关系的研究进展 |
姚冠荣
高全洲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4
|
坡面汇流汇沙与侵蚀—搬运—沉积过程 |
郑粉莉
高学田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5
|
|
5
|
中上扬子克拉通海西-印支期(泥盆纪-中三叠世)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 |
陈洪德
张成弓
黄福喜
侯明才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0
|
|
6
|
陆相细粒沉积岩物质来源、搬运-沉积机制及多源油气甜点 |
姜在兴
王运增
王力
孔祥鑫
杨叶芃
张建国
薛欣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4
|
|
7
|
海底峡谷侵蚀-沉积作用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 |
苏明
沙志彬
匡增桂
乔少华
梁金强
杨睿
吴能友
丛晓荣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7
|
|
8
|
菲在土壤/沉积物上的吸附-解吸过程及滞后现象的研究 |
梁重山
党志
刘丛强
黄伟林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0
|
|
9
|
海底沉积物在应力-应变过程前后的微区变化特征 |
卢博
李传荣
黄韶健
李赶先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10
|
黄土高原坡面侵蚀—沉积—搬运过程研究 |
郑粉莉
高学田
肖培青
|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1
|
典型黑土区坡面侵蚀-沉积对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 |
莫帅豪
王雪松
郑粉莉
秦琪珊
王一菲
安小兵
王伦
胡文韬
张加琼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12
|
西天山石炭纪式可布台铁矿沉积-成岩过程:岩相学与矿物学的证据 |
张新
董志国
彭自栋
张连昌
张帮禄
王长乐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3
|
晚始新世-渐新世东南印度洋沉积物源-汇过程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
范庆超
徐兆凯
孙天琪
李铁刚
常凤鸣
|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4
|
沉水植物对沉积物-水界面环境特征的影响 |
王永平
朱广伟
洪大林
秦伯强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15
|
沉积盆地“源-汇”系统研究进展 |
操应长
徐琦松
王健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2
|
|
16
|
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刘荣正
刘马林
邵友林
刘兵
|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2
|
|
17
|
初探玉门砾岩沉积速率时空变化对气候-构造相互作用的意义 |
刘栋梁
宋春晖
颜茂都
张伟林
方小敏
李海兵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8
|
上方汇流对黄土坡面侵蚀—搬运过程的影响 |
汪晓勇
郑粉莉
张新和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
2009 |
7
|
|
19
|
渤海沉积物-海水界面附近磷与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式 |
宋金明
罗延馨
李鹏程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2
|
|
20
|
构造-沉积分异原理及其地质意义 |
何登发
包洪平
高山林
李涤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