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东构造结滑坡清单建立与侵蚀速率估算 被引量:1
1
作者 耿豪鹏 徐子怡 +1 位作者 郭宇 张建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7,共10页
[目的]构建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大范围的多时相滑坡清单,量化滑坡侵蚀速率,揭示滑坡过程在该区域的地貌学意义。[方法]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进行遥感影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 [目的]构建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大范围的多时相滑坡清单,量化滑坡侵蚀速率,揭示滑坡过程在该区域的地貌学意义。[方法]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进行遥感影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变化检测,构建1987-2021年东构造结地区的多时相滑坡清单;根据滑坡面积-体积经验公式计算该区域的滑坡侵蚀速率;结合气候和地形等参数,探讨滑坡过程的诱发因素。[结果]研究区1987-2021年共识别滑坡1 323次,其中2017-2021年的滑坡数量最多,共389次;滑坡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的河谷两侧;研究区滑坡侵蚀速率为0~76.06 mm/a,平均值为0.44 mm/a,呈以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段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滑坡侵蚀速率与地质尺度岩体的剥露速率及千年尺度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相近;研究区滑坡的发生与降雨过程和地震活动相关,主要发育在南向坡面上,并在海拔1 500~3 000 m和坡度35°~45°聚集。[结论]滑坡是东构造结地区的主导侵蚀过程;降雨受迎风坡效应的影响在南向坡面富集,驱动该坡向上滑坡的集中分布。降水促进河流下切,以陡化边坡的方式诱发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时相滑坡清单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滑坡侵蚀速率 地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石花洞地区奥陶纪灰岩^36Cl侵蚀速率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晁念英 潘欢迎 +5 位作者 刘存富 万军伟 王佩仪 姜山 何明 武绍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272-274,共3页
本文根据理论上灰岩中^36Cl的5个来源,论述了^36Cl在灰岩深度剖面上的4个分布特征,描述了^36Cl的采样方法和AMS的分析技术。计算出北京石花洞地区奥陶纪(O2)灰岩的表面侵蚀速率(ε=17.40μm/a)。
关键词 灰岩表面侵蚀速率 ^36Cl AMS 奥陶纪灰岩 侵蚀速率 石花洞 北京 深度剖面 采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岩溶流水中碳酸盐岩试块的侵蚀速率及其控制因素:以湖南郴州礼家洞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再华 吴孔运 +3 位作者 汪进良 李强 孙海龙 韩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10,共8页
2004年2月、9月、12月和2005年3月,利用澳大利亚产的微侵蚀计(M EM,M icroe-rosion m eter)对湖南郴州礼家洞观测点非岩溶流水中的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和白云岩)试块进行了侵蚀速率的精确测定,共取得数据1550个。用SPSS应用软件对数据... 2004年2月、9月、12月和2005年3月,利用澳大利亚产的微侵蚀计(M EM,M icroe-rosion m eter)对湖南郴州礼家洞观测点非岩溶流水中的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和白云岩)试块进行了侵蚀速率的精确测定,共取得数据1550个。用SPSS应用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发现礼家洞非岩溶流水中的碳酸盐岩的侵蚀速率异常的高,最大的达到了13.6mm/a。在每次测量碳酸盐岩侵蚀速率的同时,使用德国WTW公司生产的MultilineP3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对每个碳酸盐岩试块放置点的水温、pH值、电导率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取回水样分析了其中的主要阴阳离子浓度。通过对这些水化学资料的分析,发现礼家洞非岩溶流水的侵蚀能力很强,表现在水的CO2分压很高(可达到12882Pa),而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很低(分别达到-4.78和-10.35)。对比发现,非岩溶流水中碳酸盐岩的侵蚀速率与其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即水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愈低,碳酸盐岩的侵蚀速率就愈高。此外,观察发现,碳酸盐岩试块本身的结构特别是本试验中白云岩的粗晶结构对其侵蚀速率有巨大的影响,反映了机械侵蚀(流水的物理搬运)对侵蚀速率的贡献(可达90%以上),这与传统的将碳酸盐岩试片放入土壤中测得的主要是化学溶蚀速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岩溶水(外源水) 化学溶蚀 物理侵蚀 侵蚀速率 流速 石灰岩 白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耕地土壤^(210)Pb_(ex)含量对侵蚀速率变化的响应模型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信宝 张云奇 +2 位作者 贺秀斌 龙翼 李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3-597,共5页
论文在分析了农耕地土壤侵蚀速率改变后土壤中210Pbex含量变化的基础上,检讨了现行的计算农耕地土壤侵蚀速率210Pbex法存在的问题误区。根据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农耕地土壤210Pbex含量对侵蚀速率变化的响应模型,证明长期以来普遍认为的&q... 论文在分析了农耕地土壤侵蚀速率改变后土壤中210Pbex含量变化的基础上,检讨了现行的计算农耕地土壤侵蚀速率210Pbex法存在的问题误区。根据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农耕地土壤210Pbex含量对侵蚀速率变化的响应模型,证明长期以来普遍认为的"210Pbex法测定值为100a或200a以来的较长期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并用模型模拟计算了侵蚀速率变化后农耕地210Pbex含量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农耕地土壤侵蚀速率发生变化后,土壤的210Pbex面积活度迅即响应,随着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变化。侵蚀速率增大的,土壤中210Pbex面积活度降低;减小的,210Pbex面积活度增加。210Pbex可以替代137Cs用于农耕地土壤侵蚀速率的测定。210Pbex不但可以测定持续耕种100a以上农耕地的侵蚀速率,也可以用于调查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地 210Pbex含量 侵蚀速率 时间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自然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信宝 文安邦 +3 位作者 张云奇 汪阳春 齐永青 贺秀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长江三峡中更新世的贯通,导致川中丘陵区河流的急剧下切,两岸广袤的平原被沟谷肢解为起伏的丘陵,现今孤立的丘顶是河流下切前的平原面,沟谷的盆腔体积表征了急剧下切以来的侵蚀量。我们选择内江附近的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小流域,采用DEM法... 长江三峡中更新世的贯通,导致川中丘陵区河流的急剧下切,两岸广袤的平原被沟谷肢解为起伏的丘陵,现今孤立的丘顶是河流下切前的平原面,沟谷的盆腔体积表征了急剧下切以来的侵蚀量。我们选择内江附近的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小流域,采用DEM法测算了沟谷的盆腔体积,并根据阶地绝对年龄,计算了流域的自然侵蚀速率;还估算了流域内的松散堆积物体积,计算了流域的自然泥沙输移比。小河沟流域集水面积10.88 km2,侵蚀沟谷盆腔体积6.57亿m3。IV级高平原阶地和Ⅲ级阶地砂砾层的绝对年龄分别以0.7M a和0.4M a计,相应的自然侵蚀模数分别为216 t/(km2.a)和378/(km2.a),和沱江川中丘陵区区间的现代输沙模数397 t/(km2.a)非常接近。流域内松散堆积物总体积不超过200万m3,流域的自然泥沙输移比为0.997,接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小流域 DEM 自然侵蚀速率 自然泥沙输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示踪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速率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董杰 杨达源 +1 位作者 周彬 胥勤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66,共6页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量研究对于该区水土保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水库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运用137C s示踪法对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速率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 s的背景值为2 029.2 Bq/m2;不同土地...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量研究对于该区水土保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水库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运用137C s示踪法对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速率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 s的背景值为2 029.2 Bq/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侵蚀强度的大小顺序为:耕地>园地>草地>荒地>林地,按照水利部1997年颁布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标准,则耕地为中度侵蚀,园地、草地和荒地为轻度侵蚀,林地为微度侵蚀。不同坡度段土壤侵蚀强度差别不大,由强到弱依次为5~°15,°0~°5,°25~°35,°15~°25°和>35°坡度段,皆属轻度侵蚀;重庆-万州段和云阳-宜昌段土壤侵蚀等级虽皆为轻度,但前者已接近中度侵蚀,其土壤年均侵蚀模数为后者的2.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技术 侵蚀模型 土壤侵蚀速率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坡耕地土壤侵蚀速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杨超 苏正安 +3 位作者 熊东红 杨鸿琨 徐霞 董一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7,134,共8页
以5°,10°,20°的紫色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5,10,15次强度的模拟耕作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60L/min的流量进行3轮放水冲刷试验,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监测试验前后紫色土坡耕地小区的地形变化,通过生成高精度DEM数据... 以5°,10°,20°的紫色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5,10,15次强度的模拟耕作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60L/min的流量进行3轮放水冲刷试验,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监测试验前后紫色土坡耕地小区的地形变化,通过生成高精度DEM数据计算土壤流失体积,并采用插钎法测量土层深度变化,验证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测定地形变化的准确度,进而推算不同坡度条件下的紫色土坡耕地耕作侵蚀速率和水力侵蚀速率。结果表明:(1)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准确监测地形变化,其测算结果与插钎法的结果比较接近,且通过计算土壤流失体积推算土壤侵蚀速率的方法比较可靠,精度较高;(2)紫色土坡耕地在坡度为5°,10°,20°条件下平均耕作侵蚀速率分别为69.85,131.45,155.34t/(hm2·tillage pass),耕作侵蚀速率随坡度增加呈增加趋势,随着耕作次数增加则呈逐渐减小的趋势;(3)紫色土坡耕地在坡度为5°,10°,20°条件下平均水力侵蚀速率分别为1 892.52,2 961.76,4 405.93t/(hm2·h),水力侵蚀速率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随着耕作强度的增加,水力侵蚀也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表明耕作侵蚀对水力侵蚀有加速作用。该研究为紫色土坡耕地耕作侵蚀和水力侵蚀交互作用下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坡耕地 耕作侵蚀 水力侵蚀 侵蚀速率 坡度 耕作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煤田露天矿区土壤^(137)Cs剖面分布特征及侵蚀速率估算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巍 曹月娥 +4 位作者 杨建军 汪君 王果 李小华 周颖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55,324,共5页
为定量测算准东煤田露天矿区土壤风蚀量,采用放射性元素137Cs示踪法,对研究区各样点剖面土壤放射性活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耕地137Cs分布于0—15cm的土层中,耕地达20cm土层;7个样点中,YN7、YN15为典型的侵蚀型剖面,YN5为沉积型剖面,Y... 为定量测算准东煤田露天矿区土壤风蚀量,采用放射性元素137Cs示踪法,对研究区各样点剖面土壤放射性活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耕地137Cs分布于0—15cm的土层中,耕地达20cm土层;7个样点中,YN7、YN15为典型的侵蚀型剖面,YN5为沉积型剖面,YN18为典型的耕地型剖面,YN2分布层比较完整,呈负指数形式的分布曲线,是理想的背景值样点,YN19137Cs分布较浅,但表层却有较高的活度,表现为侵蚀—沉积复合型剖面。各样点的侵蚀速率分析表明:农田受人类耕作影响,侵蚀速率极小,为0.240t/(hm2·a);发生侵蚀的样点几乎都达到了剧烈侵蚀的标准;在半固定沙丘,由于地形作用,有风蚀颗粒的堆积;土壤表面板结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风蚀现象的发生,甚至可能发生堆积,这主要取决于土壤类型。在干旱区,利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速率要综合考虑植被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土壤类型等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 CS 风蚀 侵蚀速率 露天矿区 准东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岩石侵蚀速率对宇生核素暴露测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志刚 王建 +2 位作者 白世彪 徐孝彬 常直杨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利用原地生宇生核素测定暴露年代时,通常会假设地貌体侵蚀速率为0。研究表明,该假设会低估地貌体的真实暴露年代。搜集2009-2012 年全球不同区域56 个岩石样品的宇生核素10Be 测年数据,探讨侵蚀速率为0对于侵蚀速率为0.5、1 以及2 mm... 利用原地生宇生核素测定暴露年代时,通常会假设地貌体侵蚀速率为0。研究表明,该假设会低估地貌体的真实暴露年代。搜集2009-2012 年全球不同区域56 个岩石样品的宇生核素10Be 测年数据,探讨侵蚀速率为0对于侵蚀速率为0.5、1 以及2 mm/ka的样品,在不同暴露尺度上对暴露年代计算的影响幅度。结果表明,对于1×104a 尺度的样品暴露年代可能低估约0.5%,1%,2%;对于10×104a 尺度的样品可能低估约5%,7%,20%;对于50×104a尺度的样品可能低估约40%,70%甚至1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生核素 ^10BE 暴露年代 侵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快速估算矿山排土场边坡土壤侵蚀速率的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超 苏正安 +3 位作者 马菁 苏志满 徐霞 孔祥周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6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究无人机高清影像快速估算矿山排土场边坡土壤侵蚀速率的方法,为无长期地形监测地区的土壤侵蚀强度估算提供了新方法。[方法]通过无人机和RTK-GPS分别获取研究区影像及地面控制点坐标,利用Agisoft PhotoScan Professional 1.1.... [目的]探究无人机高清影像快速估算矿山排土场边坡土壤侵蚀速率的方法,为无长期地形监测地区的土壤侵蚀强度估算提供了新方法。[方法]通过无人机和RTK-GPS分别获取研究区影像及地面控制点坐标,利用Agisoft PhotoScan Professional 1.1.2软件生成研究区空间点云,利用ArcGIS 10.3生成高精度DEM,通过目视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快速估算研究区土壤侵蚀速率。[结果]本研究区排土场边坡土壤流失面积11 052.53m2,土壤侵蚀总体积835.41m3,土壤侵蚀速率为4 043.82t/(km2·a)。使用普通克里金法插值生成DEM数据精度为0.26m。[结论]通过本研究方法计算出的排土场土壤侵蚀强度属于中度侵蚀,土壤侵蚀速率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精度也满足了本研究的需要,同时,在高密度点存在的情况下,各种插值方法生成DEM数据误差相差不大,使用普通克里金法能够使结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矿山排土场边坡 密集点云 DEM 土壤侵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成因核素^(10)Be:估算长江流域侵蚀速率的新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洪波 黄湘通 +1 位作者 向芳 朱利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60-1165,共6页
首次将宇宙成因核素10Be方法引入对长江流域地表侵蚀速率的研究.对长江流域东西子流域的对比发现,长江干流西部流域10Be含量普遍高于东部流域,这主要与长江上游高海拔导致的核素产生率高有关;西部流域主要支流10Be含量较低,反应了较高... 首次将宇宙成因核素10Be方法引入对长江流域地表侵蚀速率的研究.对长江流域东西子流域的对比发现,长江干流西部流域10Be含量普遍高于东部流域,这主要与长江上游高海拔导致的核素产生率高有关;西部流域主要支流10Be含量较低,反应了较高的侵蚀速率.通过金沙江、岷江—大渡河和沅江不同子流域的10Be含量与侵蚀速率关系模型,估算出岷江—大渡河流域平均侵蚀速率为300~500mm·ka-1,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沅江—湘江流域侵蚀速率为30~50mm·ka-1.与水文数据推导的侵蚀速率相比而言,二者在数量级上基本一致,反映了宇宙成因核素10Be法在估算侵蚀速率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研究长江流域侵蚀与沉积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BE 侵蚀速率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西红沟子地区中新世气候变化与侵蚀速率控制因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思虎 张涛 +2 位作者 高军平 宋春晖 方小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6-1114,共9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发育良好的新生代地层详细地记录了周围山体的变形隆升、源区风化剥蚀历史和气候环境变化过程。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红沟子剖面中新世沉积物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碳酸盐含量测量分析,将该区17~4.8 Ma气候演化...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发育良好的新生代地层详细地记录了周围山体的变形隆升、源区风化剥蚀历史和气候环境变化过程。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红沟子剖面中新世沉积物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碳酸盐含量测量分析,将该区17~4.8 Ma气候演化分为四个阶段:17~16.7 Ma干旱阶段;16.7~7.4 Ma相对前期气候湿润,但气候具持续干旱特征(分别在14.7 Ma和10.7 Ma干旱加剧,8.7~7.4 Ma干湿波动加大);7.4~5.1 Ma相对湿润,干湿波动大;5.1~4.8 Ma干旱阶段。沉积速率表明:17~16.5 Ma侵蚀速率最高、16.5~9.8 Ma侵蚀速率较低、8.7~6 Ma侵蚀速率高。该区沉积速率变化与气候变化无明显关系,而与构造活动具良好的一致性,即构造活动时期对应侵蚀速率较高或突然增高阶段,因此区域构造活动是控制红沟子地区侵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地区 侵蚀速率 气候变化 中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37)Cs示踪农业耕作土壤侵蚀速率的定量模型 被引量:40
13
作者 杨浩 杜明远 +2 位作者 赵其国 阳捷行 八田珠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6-305,共10页
建立了一个根据农业耕作土壤剖面中137Cs的损失量与土壤侵蚀量之间关系的定量模型。在假设137Cs在耕层中得到充分的混合而变得均一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平衡模型推导而成。模型显示137Cs的衰变常数,年沉降分量,耕层厚度... 建立了一个根据农业耕作土壤剖面中137Cs的损失量与土壤侵蚀量之间关系的定量模型。在假设137Cs在耕层中得到充分的混合而变得均一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平衡模型推导而成。模型显示137Cs的衰变常数,年沉降分量,耕层厚度和采样年份对年平均土壤侵蚀速率都有重大影响.模型结果还说明,137Cs的损失量与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之间的关系既非线性关系亦非指数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铯-137 土壤侵蚀速率 定量模型 农业耕作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示踪农耕地侵蚀速率模型精确度的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明义 刘普灵 李立青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5-389,共5页
通过在 6个农耕地径流小区的网格点采样 ,经过和经验水蚀模型的比较 ,验证了在 5 0m坡长范围内张信宝、周维芝、杨浩和Walling利用13 7Cs示踪所建立的模型的精确度 ,表明四种模型除了对 1 0m坡长、缓坡度的小区的计算值误差较大外 ,对... 通过在 6个农耕地径流小区的网格点采样 ,经过和经验水蚀模型的比较 ,验证了在 5 0m坡长范围内张信宝、周维芝、杨浩和Walling利用13 7Cs示踪所建立的模型的精确度 ,表明四种模型除了对 1 0m坡长、缓坡度的小区的计算值误差较大外 ,对其他坡长、坡度小区的计算值都比较精确 ,误差小于 1 0 %。相对而言 ,在四种模型中 ,Walling模型的精确度更高些 ,但是 ,张信宝的模型计算更简便 ;在实际应用中 ,如果需要结果更接近实际值 ,可以利用Walling的模型 ;如果在保证精确度的前提下 ,利用张信宝的模型则更简洁 ,快速。另外对Walling改进模型中的新沉降的13 7Cs在混入耕作层之前的侵蚀损失率参数Γ和坡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 :Y =0 0 1 0 9X1 0 0 7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地 坡长 侵蚀速率 地径 ^137CS 径流小区 利用 计算值 关系 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碳酸盐岩区域的侵蚀速率及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74
15
作者 白占国 万国江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7,46,共8页
通过对流域水化学组分矿物化学平衡计算,揭示了贵州碳酸盐岩区域侵蚀以化学侵蚀为主,物理侵蚀为次。研究区红枫湖流域总侵蚀速率为002g/(cm2·a),即约008mm/a。其中化学侵蚀占4/5,而物理侵蚀仅占1/... 通过对流域水化学组分矿物化学平衡计算,揭示了贵州碳酸盐岩区域侵蚀以化学侵蚀为主,物理侵蚀为次。研究区红枫湖流域总侵蚀速率为002g/(cm2·a),即约008mm/a。其中化学侵蚀占4/5,而物理侵蚀仅占1/5。碳酸盐岩区域物理侵蚀速率虽小,但却导致区域土层处于负增长状态,促使岩体裸露,石山荒漠化趋势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侵蚀 土壤侵蚀速率 贵州 岩溶山区 碳酸盐岩 风化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37)Cs地表富集作用的土壤侵蚀速率的定量模型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杨浩 杜明远 +2 位作者 赵其国 阳捷行 八田珠郎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2-48,共7页
建立 了一个根 据农业 耕作土 壤 剖面 中137 Cs 的 损失 量 与土 壤侵 蚀 量之 间 关系 的定 量模型 。定量模 型是在假 设137 Cs 在耕 作层 中得 到充 分 的混 合 而变 得均 一 前, 沉降 的137 Cs 在 土壤表 层产生... 建立 了一个根 据农业 耕作土 壤 剖面 中137 Cs 的 损失 量 与土 壤侵 蚀 量之 间 关系 的定 量模型 。定量模 型是在假 设137 Cs 在耕 作层 中得 到充 分 的混 合 而变 得均 一 前, 沉降 的137 Cs 在 土壤表 层产生 地表富集 作用,根 据质量平 衡模型 推导而成 。在建立 模型的过 程中,充 分考虑了 地表富 集层的 厚度、137 Cs 在 此层中的 分布特 征、137 Cs 的 衰变 常数 、年 沉降 分 量、犁 层 厚度 和采 样年份 等因素 。模型结 果还说明 ,137 Cs 的损失 量 ( C R - C E)/ C R 与年 平均 土 壤侵 蚀 量之 间的 关系既 非线性 关系亦非 指数关系 ,而是一 种复杂 的曲线关 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速率 定量模型 地表富集作用 沉降量 衰变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不同边坡土壤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速率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耀武 田国行 +1 位作者 苏金乐 朱红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2,共3页
研究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边坡不同土壤保持工程措施,在一定植被盖度(90%、70%、50%、30%、10%)下.不同降雨强度对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按照区组试验设计.对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小拱架、方形网状、未实施工程措施的三种类型... 研究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边坡不同土壤保持工程措施,在一定植被盖度(90%、70%、50%、30%、10%)下.不同降雨强度对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按照区组试验设计.对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小拱架、方形网状、未实施工程措施的三种类型边坡在不同降雨强度下产生的土壤侵蚀速率进行了测定。建立一定盖度下.土壤侵蚀速率与降雨强度关系15种模型。利用模型和降雨强度区间的不定积分计算不同工程类型的土壤保持效率。结果表明:三种类型边坡.土壤侵蚀速率随降雨强度呈幂函数增加;小拱架、方形网土壤保持效率随盖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盖度为50%~70%时达到最大值,后随盖度的增大而减小。小拱架土壤保持效率平均为方形网防护的1.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土壤侵蚀速率 模型 降雨强度 植被盖度 土壤保持效率 小拱架工程防护 方块网工程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法测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0
18
作者 张信宝 D.L.赫吉特 D.E.沃林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12-218,共7页
核尘埃^(137)Cs降落到地表后,被土壤胶粒强烈吸附,集中分布于0—25cm的土壤表层。土壤剖面的^(137)Cs总量随土壤的流失而减少。根据黄土农耕地和非农耕地土壤的^(137)Cs流失模式,推导了它们的流失量和侵蚀速率的相关公式。根据陕西洛川... 核尘埃^(137)Cs降落到地表后,被土壤胶粒强烈吸附,集中分布于0—25cm的土壤表层。土壤剖面的^(137)Cs总量随土壤的流失而减少。根据黄土农耕地和非农耕地土壤的^(137)Cs流失模式,推导了它们的流失量和侵蚀速率的相关公式。根据陕西洛川黑木沟和山西离石羊道沟的13个土壤剖面的^(137)Cs含量测试结果,求得的黑木沟草坡覆盖的老谷坡和新谷坡的侵蚀速率分别为1400 t/km^2·a和5700t/km^2·a;羊道沟梁峁坡农耕地的侵蚀速率为3270—6030 t/km^2·a;裸露新谷坡的侵蚀速率大于8000 t/k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爆炸 ^136Cs 粉尘 土壤 侵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对灰岩和白云岩的侵蚀速率野外试验研究——以桂林尧山为例 被引量:36
19
作者 刘再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以桂林尧山为基地 ,用灰岩和白云岩试片作了外源水对灰岩和白云岩的侵蚀速率的野外观测试验 ,得出外源水对灰岩的侵蚀速率在1 0 -7mmol/ cm2·s数量级 ,或约 1 0 0 0 mm/ ka;而外源水对白云岩的侵蚀速率在 1 0 -8mmol/ cm2· s... 以桂林尧山为基地 ,用灰岩和白云岩试片作了外源水对灰岩和白云岩的侵蚀速率的野外观测试验 ,得出外源水对灰岩的侵蚀速率在1 0 -7mmol/ cm2·s数量级 ,或约 1 0 0 0 mm/ ka;而外源水对白云岩的侵蚀速率在 1 0 -8mmol/ cm2· s数量级 ,或约 2 0 0 mm/ ka。此外 ,还发现 ,灰岩侵蚀速率对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远较白云岩敏感 ,即流速增大时 ,灰岩溶解速率增加明显 ,而白云岩溶解速率仅有少量增加 ,这可能反映出两种主要的碳酸盐岩在溶解速率控制机理上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水 灰岩 白云岩 侵蚀速率 流速 野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来源的^(137)Cs示踪法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信宝 冯明义 文安邦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铯137 同位素示踪法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速率 泥沙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