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妫水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侵蚀控制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律可心 王子晔 +2 位作者 姜群鸥 高峰 乔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7,共9页
妫水河流域是北京市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地,也是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之一,开展妫水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对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与保障冬奥会顺利筹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RUSLE模型估算妫水河流域2... 妫水河流域是北京市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地,也是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之一,开展妫水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对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与保障冬奥会顺利筹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RUSLE模型估算妫水河流域2000—2018年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壤侵蚀控制指数,揭示妫水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侵蚀控制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1)妫水河流域土壤侵蚀控制效率较高,土壤侵蚀控制指数均值均>0.92,2000—2013年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下降,其中,流域西北部山区与中部平原地区控制效率较高,其他地区控制效率较低;2)植被覆盖度对土壤侵蚀控制效率影响显著,二者除在少数耕林、耕草转化区为负相关,其余大部分区域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当林地覆盖度在30%~70%,草地覆盖度在20%~50%,耕地和园地覆盖度在25%~50%时,二次函数能够较好的拟合二者关系,控制效率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控制效率 土壤侵蚀控制指数 植被覆盖变化 RUSLE 妫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工程中土壤水力侵蚀规律及侵蚀控制卷材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建军 许文年 鄢朝勇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19,共3页
首先总结了边坡水力侵蚀的基本规律,指出裸露的坡面是发生严重土壤侵蚀的重要场所,得出在所有影响坡面土壤侵蚀的因素中,坡面覆盖是最关键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各种边坡(或斜坡)从开始裸露到植被覆盖或工程覆盖... 首先总结了边坡水力侵蚀的基本规律,指出裸露的坡面是发生严重土壤侵蚀的重要场所,得出在所有影响坡面土壤侵蚀的因素中,坡面覆盖是最关键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各种边坡(或斜坡)从开始裸露到植被覆盖或工程覆盖之间的一段时间内的侵蚀控制问题,提出使用人工覆盖材料特别是侵蚀控制卷材是控制坡面土壤侵蚀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土壤侵蚀 覆盖 侵蚀控制卷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严重侵蚀区不同生态修复类型的土壤侵蚀控制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肖龙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4期5-8,共4页
以强干扰的马尾松林为对照,不同生态修复类型(封育、开挖竹节沟、开挖竹节沟+带状种草)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修复类型的土壤侵蚀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实施生态修复措施的马尾松林分土壤侵蚀强度明显降低,封育马... 以强干扰的马尾松林为对照,不同生态修复类型(封育、开挖竹节沟、开挖竹节沟+带状种草)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修复类型的土壤侵蚀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实施生态修复措施的马尾松林分土壤侵蚀强度明显降低,封育马尾松林、竹节沟马尾松林和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土壤侵蚀强度分别比对照低2 332t/hm^2·a、2 414t/hm^2·a和2 456t/hm^2·a。种草竹节沟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大,封育林土壤水分渗透速率最高,两者均能减小水流对土壤的冲刷作用,对水分的涵养效果显著,而竹节沟马尾松林能够增加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总体来看,通过开挖竹节沟和种植灌草等措施对于防治红壤区严重土壤侵蚀具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侵蚀 生态修复 土壤侵蚀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废弃路段三种覆盖的侵蚀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国学 施蕊英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4年第5期13-14,共2页
研究测试了秸秆和两种木质材料(一种为wood strands,以下简称SR,另一种为wood shreds,以下简称SH)在森林废弃路的侵蚀缓解效果,试验测量了侵蚀量、覆盖率变化和植株再生长情况。CK侵蚀量最大,SR仅第一年最低。1 a后,各处理和CK间侵蚀量... 研究测试了秸秆和两种木质材料(一种为wood strands,以下简称SR,另一种为wood shreds,以下简称SH)在森林废弃路的侵蚀缓解效果,试验测量了侵蚀量、覆盖率变化和植株再生长情况。CK侵蚀量最大,SR仅第一年最低。1 a后,各处理和CK间侵蚀量没有差异,覆盖材料类型对植株的再生长没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质材料的选择在降低侵蚀量和秸秆是等效的。有效的地表覆盖度比覆盖类型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控制 覆盖 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侵蚀控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华颖 《河北农机》 2023年第23期103-105,共3页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重要的土壤保护措施,对土壤侵蚀控制具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以保护性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侵蚀控制的具体影响及作用机制。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原理和应用,结合...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重要的土壤保护措施,对土壤侵蚀控制具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以保护性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侵蚀控制的具体影响及作用机制。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原理和应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其在土壤侵蚀控制方面的价值进行了评估。其次,通过田间实验和监测数据分析,验证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保持、土壤结构维持、降雨冲刷减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最后,针对不同地区和作物类型,比较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侵蚀控制的差异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保护性耕作在土壤侵蚀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望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加强保护性耕作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农民认知度和接受程度,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侵蚀控制 土壤保护 作物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利福尼亚HUMBOLDT湾的岸线侵蚀控制
6
作者 J.A.Earickson R.R.Bottin 黄瑞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89年第S1期58-61,共4页
本文用一个数学模型和两个物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加利福尼亚 Buhhe Point(Humboldt 湾)的岸线侵蚀问题.利用 Humboldt 湾的垂向积分流体力学模式计算涨潮水位和落潮水位,并以原型观测资料验证。以这些潮汐资料作为二个物理模型的边... 本文用一个数学模型和两个物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加利福尼亚 Buhhe Point(Humboldt 湾)的岸线侵蚀问题.利用 Humboldt 湾的垂向积分流体力学模式计算涨潮水位和落潮水位,并以原型观测资料验证。以这些潮汐资料作为二个物理模型的边界条件.根据后报资料用比尺1:100的模型确定 Buhno Point 附近的局地波况,用这些潮汐和波浪资料在1:50模型中模拟 Buhne Point 1966年——1980年间的岸线变化,研究使该地岸线稳定的方案。在物理模型中用变化范围(幅度)较大的潮汐和波浪资料做实验.选出使岸线不受侵蚀的最佳方案,于1984年在 Buhne Point 已实施了该方案,而且如模型研究预报的一样.目前这个方案成功地防止了岸线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资料 潮汐作用 HUMBOLDT 物理模型 HUMBOLDT 潮水位 尼亚 侵蚀控制 原型观测资料 最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耕地梯田化改造对土壤侵蚀控制的效果及生态效益评估
7
作者 薛彬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6期142-144,共3页
坡耕地梯田化改造是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和提升土地生态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梯田化改造在土壤侵蚀控制方面的效果及其带来的生态效益,通过案例分析与实地考察,探讨其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以及促进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坡耕地梯田化改造是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和提升土地生态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梯田化改造在土壤侵蚀控制方面的效果及其带来的生态效益,通过案例分析与实地考察,探讨其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以及促进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梯田化不仅显著降低了土壤侵蚀速率,还增强了土壤保持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促进了植被恢复,对于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梯田化改造 土壤侵蚀控制 生态效益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江流域不同人工林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对侵蚀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吉山 王兆印 +2 位作者 余国安 张康 刘怀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1-1930,共10页
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通过对小江流域不同林龄人工林地的调查,研究了人工林群落结构的变化及人工林对坡面侵蚀的控制作用。以桉树(Eucalyptusspp.)、黑荆(Acacia mearnsii)、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及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4... 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通过对小江流域不同林龄人工林地的调查,研究了人工林群落结构的变化及人工林对坡面侵蚀的控制作用。以桉树(Eucalyptusspp.)、黑荆(Acacia mearnsii)、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及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4种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种类、盖度、重要值、香农-维纳指数等指标,分析了人工林乔木层、次生灌木层、次生草本层植物群落特征变化,讨论了其主要影响因子,并比较了不同人工林对坡面侵蚀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黑荆及银合欢人工林生长迅速,盖度增长快,控制侵蚀的能力较强;云南松林及桉树林冠层盖度增长较缓慢,控制侵蚀的能力较弱。云南松林下次生植物多样性最高,桉树林下次生植物多样性较高,黑荊与银合欢林下次生植物多样性较低,林下次生植物多样性的发展与乔木层盖度变化关系密切。不同人工林类型在促进植物多样性的发展及控制水土流失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应该根据自然条件选择适当的造林树种及配置方式,才能加快生态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群落结构 植物多样性 侵蚀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林控制坡地侵蚀的机械效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骆华松 周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9-111,共3页
坡面稳定性的机械效应包括土壤加强作用、斜向支撑作用、坡面负荷作用、风力传递和根楔壁作用。试验证明 ,云南松林通过其机械效应加强了林区土壤稳定性 ,提高了土层的抗剪强度。云南松林的机械效应及其作用在土壤侵蚀控制和斜坡保护、... 坡面稳定性的机械效应包括土壤加强作用、斜向支撑作用、坡面负荷作用、风力传递和根楔壁作用。试验证明 ,云南松林通过其机械效应加强了林区土壤稳定性 ,提高了土层的抗剪强度。云南松林的机械效应及其作用在土壤侵蚀控制和斜坡保护、滑坡泥石流防治、坡面生态工程应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坡地 侵蚀控制 机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聚丙烯酰胺控制丰雨区农地土壤侵蚀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素华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5年第3期13-16,共4页
应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防治水土流失,已成为国际普遍采用的化学处理措施。2003年美国水土保持报道了美国印地安那州D.C.Flangan等人应用模拟降雨装置,在多干扰农田中,进行了施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在雨量充沛地区施用... 应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防治水土流失,已成为国际普遍采用的化学处理措施。2003年美国水土保持报道了美国印地安那州D.C.Flangan等人应用模拟降雨装置,在多干扰农田中,进行了施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在雨量充沛地区施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成果。第1次暴雨事件后,20kg/hm2PAM能使农用粉沙壤土的土壤固体颗粒淋失量减少60%,还能减缓60L/min高强度流水的冲刷侵蚀。在易严重侵蚀的地区用PAM处理后的土壤能有效控制侵蚀。对初始干土模拟降雨研究发现,在69mm/h降雨中,用80kg/hm2PAM可使粉沙壤土堤减少86%的地表径流和99%的土壤流失。在表土,用PAM液雾喷施风干的土壤比直接用干PAM颗粒处理的土壤更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侵蚀。相信,此项研究对我国应用PAM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土壤改善 土壤侵蚀控制 模拟降雨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润区坡地香根草植物篱农作措施对土壤侵蚀和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卜崇峰 蔡强国 袁再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60,共6页
为了解植物篱农作措施的侵蚀、养分循环特征,促进湿润半湿润地区坡地可持续利用。在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建立了6个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植物篱农作小区,包括:传统坡地耕作对照小区(C);单纯植物篱坡耕小区(H);植物... 为了解植物篱农作措施的侵蚀、养分循环特征,促进湿润半湿润地区坡地可持续利用。在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建立了6个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植物篱农作小区,包括:传统坡地耕作对照小区(C);单纯植物篱坡耕小区(H);植物篱+无机肥坡耕小区(HI);植物篱+有机肥坡耕小区(HO);植物篱十覆盖+无机肥坡耕小区(HIM);植物篱+无机肥+有机肥+覆盖坡耕小区(HIOM)。试验结果表明:N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是径流携带,各植物篱小区的N损失达对照小区的2~3倍。泥沙携带是P素流失的主要形式,其径流损失几乎可以忽略。K素的径流携带损失非常严重,但低于其泥沙侵蚀损失。N、K平衡与作物产出正相关,越是高产区其养分平衡状况越容易出现亏损。单纯的植物篱措施有较明显的控制土壤流失功能,但减流效益不明显。施肥、覆盖措施,以及作物产出对植物篱农作措施的侵蚀有巨大影响。采取覆盖结合施肥的植物篱小区(HIOM和HIM),水土效益最高,但投入高,产投比过低;植物篱配合有机肥或者无机肥措施小区(HO和HI).水土保持效益和产投比均比较理想。综合生态、经济效益,应该优先推广HO和HI农林复合坡耕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农林间作 养分循环 侵蚀控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季草篱控制侵蚀的作用
12
作者 C.L.Dewald J.Henry +1 位作者 方子春 方子成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7年第2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土壤侵蚀 草篱 保土植物 控制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海岸侵蚀》
13
作者 宋宏伟 《海洋地质动态》 1992年第2期25-25,共1页
《控制海岸侵蚀》一书由美国勘查协会主编,美国高校出版社出版(1990),共200页。由于侵蚀作用,海岸上的建筑物大面积受损。协会安排"紧急状态联合机构"(FEMA)制定了海岸侵蚀、国家海底保险计划(NFIP)。
关键词 海岸侵蚀 控制海岸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的土壤侵蚀与土壤生产力
14
作者 H.E.Dregne 时永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S1期121-125,共5页
关键词 土壤生产力 土壤侵蚀 片状侵蚀 土壤保持 沟蚀 过度放牧 丘陵区 实地观测 作物产量 侵蚀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排土场平台“堆状地面”土壤重构方法 被引量:36
15
作者 魏忠义 胡振琪 白中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1,共4页
露天煤矿新建排土场是一个人工巨型松散堆积体 ,往往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表层土壤的压实以及排土场本身的稳定等问题 .排土场平台“堆状地面”土壤重构方法避免了表层土壤压实 ,并最大限度地增加了水分入渗和分散了地表径流 ,是解决上... 露天煤矿新建排土场是一个人工巨型松散堆积体 ,往往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表层土壤的压实以及排土场本身的稳定等问题 .排土场平台“堆状地面”土壤重构方法避免了表层土壤压实 ,并最大限度地增加了水分入渗和分散了地表径流 ,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阐述了排土场平台堆状地面土壤重构方法的概念 ,并以安太堡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为例 ,通过水文分析计算进一步研究了堆状地面的侵蚀控制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堆状地面 土壤重构 侵蚀控制 排土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幼树垂直根的土壤增强作用 被引量:38
16
作者 周跃 李宏伟 徐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10-113,121,共5页
植物垂直根系对加强根际土层的整体强度和提高其斜向滑动阻力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对云南中部地区云南松幼树的野外测试和模型预测 ,证实了该树种垂直根的这种作用。剪切实验表明 ,松树垂直根可以使根际土层的整体抗剪强度平均提高 0 .98M... 植物垂直根系对加强根际土层的整体强度和提高其斜向滑动阻力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对云南中部地区云南松幼树的野外测试和模型预测 ,证实了该树种垂直根的这种作用。剪切实验表明 ,松树垂直根可以使根际土层的整体抗剪强度平均提高 0 .98MPa,使土层对斜向滑动的阻力提高了 4 2 .0 9%。预测结果得到的强度增量平均值是 2 ..6 7MPa。分析认为 ,云南松垂直根作用的真实量值介于这 2种方法的确定值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垂直根 土壤增强 侵蚀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残塬区人工降雨条件下坡耕地水蚀研究——Ⅲ.坡耕地小麦休闲期秸秆覆盖的防蚀效应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治国 肖娟 +2 位作者 魏忠义 胡振华 赵改玲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7,共5页
采用室内径流冲刷和野外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相接合的方法,对隰县黄土残塬区坡耕地小麦休闲期秸秆覆盖的阻延流速、增加糙率,以及减少土壤侵蚀量的作用和影响作了探讨与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具有阻延流速(可达6~25cm/s)和... 采用室内径流冲刷和野外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相接合的方法,对隰县黄土残塬区坡耕地小麦休闲期秸秆覆盖的阻延流速、增加糙率,以及减少土壤侵蚀量的作用和影响作了探讨与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具有阻延流速(可达6~25cm/s)和增加糙率(可增加0.02~0.03)的功能,能够延缓起流时间,降低洪峰流量和沙峰值,减少泥沙含量和控制土壤侵蚀(可减少50%~80%),但其效果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弱,随覆盖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控制 坡耕地 黄土残塬区 秸秆覆盖 人工降雨 阻延流速 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红山铁矿林草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清艳 周跃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76,共4页
以裸地为对照,分别对土壤物理性状及土壤的渗透性,土壤中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地表径流及土壤流失量等进行了定点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林地与草地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渗透性和降低土壤水分含量;能通过提高土壤抗蚀性、改... 以裸地为对照,分别对土壤物理性状及土壤的渗透性,土壤中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地表径流及土壤流失量等进行了定点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林地与草地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渗透性和降低土壤水分含量;能通过提高土壤抗蚀性、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来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效益。研究结果还表明,林地和草地减少侵蚀效益较好,裸地的土壤流失最严重。与裸地相比,林地和草地对地表径流的控制率达到63%~89%,对土壤流失的控制率达到6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植被 侵蚀控制 水土保持 大红山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9
作者 刘国华 舒洪岚 《江西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21-25,共5页
就国内外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现状及主要技术问题,包括矿区废弃地基质改良,土壤侵蚀控制,树种选择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矿区废弃地 生态恢复 现状 基质改良 土壤侵蚀控制 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喷播植草在胶新线绿色防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效星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2期52-53,共2页
针对喷播植草在胶新线绿色防护中的应用 ,介绍喷播植草的技术特点及功能、材料选取。
关键词 胶新铁路 铁路工程 液压喷播植草 绿色防护 边坡加固 土壤侵蚀控制 降低噪声 净化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