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犯商业秘密罪“获取型”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宪权 肖宸彰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5,共13页
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的主要法益为商业竞争秩序,次要法益为商业秘密权。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获取型”行为不属于预备行为实行化,其具有独立的可罚性。“获取型”行为并非一概构成本罪,需要以法益为指引对本罪的规制范围进行限缩。对于... 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的主要法益为商业竞争秩序,次要法益为商业秘密权。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获取型”行为不属于预备行为实行化,其具有独立的可罚性。“获取型”行为并非一概构成本罪,需要以法益为指引对本罪的规制范围进行限缩。对于非法获取技术信息的行为,应当以实际许可使用费中的普通许可使用费作为“重大损失”数额的认定标准。没有实际许可使用费的,应该以虚拟许可使用费作为计算“重大损失”的数额。对经营信息的“获取型”行为,或者以经营信息的形成成本作为“重大损失”数额的认定标准,或者以补救费用作为“重大损失”数额的认定标准。若同时存在对技术信息的“获取型”行为与“使用型”行为,应当采用销售利润损失与合理许可费中数额较大的一方作为“重大损失”数额的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商业秘密罪“获取型”行为 预备行为实行化 虚拟许可使用费 重大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刑法规制
2
作者 田曳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60,共14页
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国际合作的新需求等现实因素,对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提出新要求。实践中通过不同解释路径适度扩张了刑事保护的半径,以回应尚未造成实际损失时的入罪困境。作为刑事保护的前提,刑法应与前置法在“商业秘密”的判断上... 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国际合作的新需求等现实因素,对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提出新要求。实践中通过不同解释路径适度扩张了刑事保护的半径,以回应尚未造成实际损失时的入罪困境。作为刑事保护的前提,刑法应与前置法在“商业秘密”的判断上保持统一,对于“非公知性”“价值性”“保密性”要件也应遵循相对统一的标准。就保护法益而言,“复杂客体说”更加符合实践的现实需要,其中市场竞争秩序法益的内容正日益被重视与强调。“不正当手段获取型”与“违约型”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基于合法正当的基础获取商业秘密,手段行为的不法性并不会直接影响法益侵害性的高低。除了损失数额与违法所得数额外,“情节严重”也应以保护法益为中心,结合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性质、对企业生产经营及市场竞争秩序造成的现实与潜在影响、行为人的目的与动机等主客观要素,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认定体系。在把握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刑民边界时,既应关注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刑民构成要件本身的区别,也应关注刑民诉讼程序在证据规则和证明标准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 不正当手段获取 违约 情节严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及其防范 被引量:11
3
作者 俞利平 尹显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20,共8页
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定义不科学,将“实用性”作为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并无必要;“经行为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规定将商业秘密的外延限制过窄,应改为“行为人具有保密的意思”。侵犯商业秘密罪在立法上采用结果犯的模式易导致理论和司法... 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定义不科学,将“实用性”作为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并无必要;“经行为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规定将商业秘密的外延限制过窄,应改为“行为人具有保密的意思”。侵犯商业秘密罪在立法上采用结果犯的模式易导致理论和司法上的混乱,若将其改为行为犯,有助于理顺侵犯商业秘密罪理论体系中的各种矛盾,解决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处罚过失的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违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应将其非罪化;建议重构完整和科学的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体系,修改、完善商业秘密刑事立法,强化我国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防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商业秘密 认定 行为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朝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2-54,共3页
刍议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王朝东一、商业秘密的概念和特征《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一般认为... 刍议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王朝东一、商业秘密的概念和特征《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一般认为,商业是指商品交换与实现商品交换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秘密 技术秘密 权利人 侵犯商业秘密 《反不正当竞争法》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经营秘密 非法获取 侵权人 侵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秘密的侵权表现及预防对策
5
作者 张波 《政法论丛》 CSSCI 1995年第5期18-19,共2页
商业秘密的侵权表现及预防对策张波商业秘密本身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因此经济领域内许多不法之徒,为非法获取别人的商业秘密而不择手段,千方百计为自己赚取不法利益寻找捷径。在国际上,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一改过去的主要刺探军... 商业秘密的侵权表现及预防对策张波商业秘密本身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因此经济领域内许多不法之徒,为非法获取别人的商业秘密而不择手段,千方百计为自己赚取不法利益寻找捷径。在国际上,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一改过去的主要刺探军事情报,转而大量刺探经济情报。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秘密 侵权表现 权利人 侵权行为 预防对策 侵犯商业秘密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允许他人使用 非法获取 防止不正当竞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我国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
6
作者 李鑫 《政法论丛》 CSSCI 1995年第5期19-20,共2页
略论我国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李鑫商业秘密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财产权,它既可以给所有人或使用人带来经济利益,又可以造成经济优势。因此,商业秘密具有特殊价值,是拥有人财产的一部分,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有效的保护。但是,我国现行法... 略论我国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李鑫商业秘密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财产权,它既可以给所有人或使用人带来经济利益,又可以造成经济优势。因此,商业秘密具有特殊价值,是拥有人财产的一部分,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有效的保护。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对侵犯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是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商业秘密 《反不正当竞争法》 刑法保护 非法获取 我国刑法 商业秘密 计算机应用 无形财产权 市场经济秩序 与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秘密侵权的认定与法律保护
7
作者 解乐范 《政法论丛》 CSSCI 1999年第6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商业秘密侵权 权利人 反不正当竞争法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法律保护 行为 被侵权人 侵犯商业秘密 允许他人使用 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议制定关于惩治不正当竞争犯罪的决定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泽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2-63,共2页
建议制定关于惩治不正当竞争犯罪的决定何泽宏党的十四大已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竞争。实践证明,公平条件下的正当竞争,的确可以大大激励社会成员的劳动热情,促进生产... 建议制定关于惩治不正当竞争犯罪的决定何泽宏党的十四大已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竞争。实践证明,公平条件下的正当竞争,的确可以大大激励社会成员的劳动热情,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是,竞争一旦失去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犯 经营者 情节严重 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 侵犯商业秘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平竞争 消费者 不正当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刑法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新特点
9
作者 陶进华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8年第2期82-84,共3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国防经济科技一体化的趋势和加快恢复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合法地位的步伐,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执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用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走了上百年的路:先后颁布并实施《商标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国防经济科技一体化的趋势和加快恢复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合法地位的步伐,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执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用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走了上百年的路:先后颁布并实施《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 自1980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刑法 侵犯商业秘密 侵犯知识产权犯 知识产权保护 新特点 强化知识 有期徒刑 单处罚金 行为 假冒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刑法》,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10
作者 王春茹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2期41-42,共2页
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四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并将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正式实施.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刑法的修订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迈向又一个里程碑的重要标志,是完善我国刑事法律的... 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四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并将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正式实施.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刑法的修订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迈向又一个里程碑的重要标志,是完善我国刑事法律的司法制度,实行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修订后的刑法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结了18年来刑法实践的经验,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原则和社会主义特征,为更好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特别是在依法调节经济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用法律规范和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确定刑法原则,从法律上保证执法的规范性修订后的刑法首先明确了“罪刑法定”、“罪刑相当”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条基本原则”.过去刑法分则只有103条,有些罪行必须追究,法律又无明确规定,只得采用类推办法,比照刑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量刑,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随意性.此次修订取消了这种类推规定,将十几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有关刑法的修改补充规定和决定,修改后编入修订的刑法,还将一些民事、经济、金融、行政法律中涉及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改为刑法的具体条款,使刑法由原来的192条增至449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行为 《刑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金融犯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民主 销售伪劣商品 修订后 侵犯商业秘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