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地区三叠纪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矿床模型 被引量:23
1
作者 谢桂青 毛景文 +3 位作者 张长青 李伟 宋世伟 章荣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2-270,共19页
华南以中生代成矿大爆发为特征,燕山期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三叠纪矿床,但三叠纪矿床的分布规律和矿床模型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基于最新研究成果,论述华南三叠纪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提出成... 华南以中生代成矿大爆发为特征,燕山期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三叠纪矿床,但三叠纪矿床的分布规律和矿床模型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基于最新研究成果,论述华南三叠纪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提出成矿规律,初步地建立成矿动力学模型。华南地区三叠纪矿床分布较为广泛,目前确定的46个三叠纪矿床分布于5个区带,形成于晚三叠世(230~200 Ma),被划分为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侵入岩有关的远端金锑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和MVT型铅锌矿床4种主要类型。在空间上,华南三叠纪矿床存在成矿元素分带性,由西向东依次为MVT型铅锌矿床、卡林型金矿床、侵入岩有关的远端金锑矿床、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华南5个成矿区带普遍存在印支期和燕山期的叠加成矿作用,在南岭西段桂北苗儿山—越城岭和滇东南老君山地区还发育加里东和印支期的叠加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侵入岩有关的远端金锑矿床 卡林型金矿床 MVT铅锌矿 成矿规律 矿床模型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建荣 薛传东 +1 位作者 黄河远 靳纪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1-730,共10页
核桃坪铅锌矿床产于滇西保山古生代地块内,是近年来在西南"三江"地区勘查发现的大型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也是该区为数不多的以断控脉状矽卡岩赋矿为特征的矿床。详细研究了区内铅锌矿体的各种赋矿围岩、蚀变(脉)体及矿石的... 核桃坪铅锌矿床产于滇西保山古生代地块内,是近年来在西南"三江"地区勘查发现的大型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也是该区为数不多的以断控脉状矽卡岩赋矿为特征的矿床。详细研究了区内铅锌矿体的各种赋矿围岩、蚀变(脉)体及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围岩的稀土元素主要富集在粘土矿物中,上侵的矽卡岩流体萃取了围岩中的稀土元素,并使自身稀土元素组成发生改变;当前揭露浅部矽卡岩的成岩流体为中—低温、酸—弱酸性流体,其酸度随流体演化而不断增加。认为核桃坪铅锌矿床可能是一个远端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及伴生铅锌(铜银)的成岩成矿作用均受控制于隐伏的岩浆-热液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矽卡 核桃坪铅锌矿床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