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人离散群体的战争记忆——以东南亚华侨关于太平洋战争的侨批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惠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9,共13页
太平洋战争前后,东南亚华人离散群体(华侨)中的战争亲历者、受害者及幸存者写给中国家人、亲友的跨国书信是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中"来批"的一部分。这些侨批书写华人离散者在太平洋战争中的遭遇,记录了个体华侨的战争体验,... 太平洋战争前后,东南亚华人离散群体(华侨)中的战争亲历者、受害者及幸存者写给中国家人、亲友的跨国书信是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中"来批"的一部分。这些侨批书写华人离散者在太平洋战争中的遭遇,记录了个体华侨的战争体验,保存了他们对战争的叙述与情感,反映了国际大事件对华人离散群体生命的深刻影响及其适应,体现了战争对华人离散群体生命、财产、心理、家庭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东南亚华侨对太平洋战争的战争体验与鲜活、丰富、深刻的战争记忆,是华人离散群体与东南亚国家华族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侨批显示,太平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东南亚华侨生活与情感的转变,促使跨国书信内容、情感表达及书写风格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记忆 太平洋战争 (华人跨国书信)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跨国华人家庭的建立——以陈遗恩家庭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丽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8-144,164,共7页
陈遗恩家庭是民国时期曾生活在马来西亚柔佛州与家乡澄海县间的跨国家庭,出于对"家计"的关怀,移居马来亚的陈遗恩等人与国内家庭保持连续不断的侨批联系。从1910年代到1940年代,陈遗恩跨国家庭经受了许多外部力量的影响仍然... 陈遗恩家庭是民国时期曾生活在马来西亚柔佛州与家乡澄海县间的跨国家庭,出于对"家计"的关怀,移居马来亚的陈遗恩等人与国内家庭保持连续不断的侨批联系。从1910年代到1940年代,陈遗恩跨国家庭经受了许多外部力量的影响仍然生存下来,例如二战前马来亚橡胶业的兴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1941~1945年太平洋战争、战后马来亚的经济重建和1946~1949年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海外华人 跨国华人家庭 马来亚橡胶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