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的演变及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冀满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101,163,共8页
抗战爆发前,在海外民族主义、国内外舆论的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借助华侨的政治经济力量进行国家建设,不断完善侨务机构,最终建立了隶属于行政院的侨务委员会。侨务委员会担负了"移、殖、保、育"的使命,侨务人员在忧患与... 抗战爆发前,在海外民族主义、国内外舆论的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借助华侨的政治经济力量进行国家建设,不断完善侨务机构,最终建立了隶属于行政院的侨务委员会。侨务委员会担负了"移、殖、保、育"的使命,侨务人员在忧患与责任意识的推动下,不断促进侨务理念与侨务工作的进步。侨务委员会不仅在保护与救济华侨、推动华侨社会文化与教育发展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贡献,而且成为华侨与祖国联系的重要纽带,客观上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发动和组织华侨参加抗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 侨务理念 侨务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国参战 功昭日月——纪念南侨机工回国参战50周年(1939—1989)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少川 《南洋问题研究》 1989年第4期31-38,共8页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难当头,广大海外华侨,同仇敌忾,不仅从精神上物质上全力支援祖国,而且直接回国参军参战,滇缅公路上的三千多南侨机工,就是其中突出事例。弹指之间,半个世纪过去了,为缅怀抗战史上这段几乎被遗忘(甚至曾被颠倒...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难当头,广大海外华侨,同仇敌忾,不仅从精神上物质上全力支援祖国,而且直接回国参军参战,滇缅公路上的三千多南侨机工,就是其中突出事例。弹指之间,半个世纪过去了,为缅怀抗战史上这段几乎被遗忘(甚至曾被颠倒过)的南侨机工可歌可泣的史实,笔者在海外知名人士陈共存先生(陈嘉庚之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的热心支持下,只身沿着滇缅公路考察南侨机工史迹,深入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及海南岛进行调查研究,寻踪觅跡,访遍天涯海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侨机工 滇缅公路 海外华侨 侨务委员会 战时运输管理局 陈共 南侨回忆录 军事委员会 腊戍 中华总商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初期闽籍华侨复员东南亚问题概述 被引量:9
3
作者 林真 《南洋问题研究》 1990年第1期103-109,共7页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政府侨务部门面临一个繁重而严峻的任务——使在战争中被迫流离居留地的华侨返回原居留地恢复生活、生产及规划移民。由于战后东南亚各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经济上百废待兴等主客观原因,东南亚各国政府...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政府侨务部门面临一个繁重而严峻的任务——使在战争中被迫流离居留地的华侨返回原居留地恢复生活、生产及规划移民。由于战后东南亚各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经济上百废待兴等主客观原因,东南亚各国政府对华侨的复员和移民采取了限制态度,使复员和移民的事业充满了艰难险阻。本文拟根据馆藏档案资料,对战后东南亚闽侨复员与移民交涉及遣送进展情况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初期 情绪高涨 联总 馆藏档案 国际难民组织 侨务委员会 善后救济 战争中 问题概述 巴达维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海外华侨、华人资金估计的一点看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梁 《南洋问题研究》 1987年第4期57-64,共8页
日本《选择》月刊在1983年10月号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向日本汇集的华侨金融势力》,文中指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九十五个国家的二千一百万华侨,其可能动员的资金力量估计至少可以达到日本国家预算的规模,即二、三千亿美元(48兆至72... 日本《选择》月刊在1983年10月号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向日本汇集的华侨金融势力》,文中指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九十五个国家的二千一百万华侨,其可能动员的资金力量估计至少可以达到日本国家预算的规模,即二、三千亿美元(48兆至72兆日元)”。文中并指出“华侨金融势力与犹太金融势力、伊斯兰金融势力并列为世界金融资本的三强。”该文发表后,在我国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不少报章杂志竞相转载,某些研究文章也频频引用,似乎海外华侨、华人资金有2,000亿—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侨 世界五大洲 东南亚华人 华资银行 侨务委员会 华人社会 李成义 文中 美国花旗银行 印度尼西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华文学校的历史和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国才 《南洋问题研究》 1992年第1期82-88,共7页
菲律宾华侨办学的历史始于1899年。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处于殖民政府专制制度压迫之下的华侨,根本无法建立华侨学校。1898年美国取代西班牙在菲律宾的宗主国地位后,在教育政策上,除大力发展公立学校体系外,亦放手让世俗的私立学校和教会... 菲律宾华侨办学的历史始于1899年。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处于殖民政府专制制度压迫之下的华侨,根本无法建立华侨学校。1898年美国取代西班牙在菲律宾的宗主国地位后,在教育政策上,除大力发展公立学校体系外,亦放手让世俗的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发展。对于华侨办学,菲美殖民政府则采取不予干预的政策,于是华侨学校便破土而出。华侨学校在菲律宾的发展演变以1973年为转折点。1973年以前是华侨学校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学校 殖民政府 华文教育 教育政策 怡朗 侨务委员会 华人社会 教育宗旨 海外华侨 中国教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闽西华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6
作者 林金枝 《南洋问题研究》 1993年第4期73-81,共9页
一、闽西华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 侨汇数额早在明代后期,旅居菲律宾的晋江华侨就曾将辛勤劳动所积攒的收入及其它职业牧入,寄回家乡作赡养家属生活费用,以及“买地盖房”和借贷给亲人经商的事迹。闽西华侨什么时候开始有汇款呢?... 一、闽西华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 侨汇数额早在明代后期,旅居菲律宾的晋江华侨就曾将辛勤劳动所积攒的收入及其它职业牧入,寄回家乡作赡养家属生活费用,以及“买地盖房”和借贷给亲人经商的事迹。闽西华侨什么时候开始有汇款呢?目前尚难肯定,但由于闽西华侨出国比闽南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胡文虎 明代后期 社会慈善事业 社会公益事业 侨务委员会 福建经济 文化教育事业 侨区 捐资兴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