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体侧限压缩模量简易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梅国雄 宰金珉 赵维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57-1059,1064,共4页
地基土的模型已不下数百个,但真正能反映土体真面目的几乎没有,其原因是土体本身太复杂。要想全面地考虑土体本构关系,其模型参数将会多得难以在实践中应用。因此,从实用角度出发,应建立简单的(包括形式和参数的可得到性)、能够反映研... 地基土的模型已不下数百个,但真正能反映土体真面目的几乎没有,其原因是土体本身太复杂。要想全面地考虑土体本构关系,其模型参数将会多得难以在实践中应用。因此,从实用角度出发,应建立简单的(包括形式和参数的可得到性)、能够反映研究问题主要矛盾的模型。结合建筑工程关心的沉降问题,根据e-p曲线和e-lgp曲线的关系,建立了与土体竖向应力有关的土体侧限压缩模量的计算方法,并假定泊松比根据不同的土类,确定为不同的常量,从而,可以较为简单地计算土体的沉降及其应力,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曲线 e-lgp曲线 地基土 压缩模量 地基沉降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试验的土体侧限压缩模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子彤 梅国雄 宰金珉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根据e p曲线和e lgp曲线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土体侧限压缩模量简易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实际工程,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更符合实际。
关键词 土体压缩模量 地基 建筑工程 压缩指数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铲侧胀试验检测地基处理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晶 袁灿勤 刘建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74-78,共5页
扁铲侧胀试验(DMT)在岩土工程中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尝试了用其检测地基处理的效果.在南京龙潭港三期工程中,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并应用DMT结合静力触探试验来检测地基处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DMT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对土体... 扁铲侧胀试验(DMT)在岩土工程中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尝试了用其检测地基处理的效果.在南京龙潭港三期工程中,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并应用DMT结合静力触探试验来检测地基处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DMT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对土体扰动小、测试参数多等优点.通过比较强夯前后竖向排水侧限模量肼。MDMT及其与比贯入阻力Ps之比的变化,发现经过强夯处理后,MDMT和MDMT/ps均增加约1.5~2.0倍,表明扁铲侧胀试验在检验地基处理效果方面较其他试验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铲胀试验 地基处理 强夯法 侧限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砂弹性参数测定的弯曲-伸展元试验 被引量:7
4
作者 顾晓强 杨峻 +1 位作者 黄茂松 高广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20-224 229,229,共6页
利用安装在共振柱测试系统中的弯曲-伸展元,开展了干砂中P波(压缩波)和S波(剪切波)的室内试验,详细地分析了干砂中P波和S波的信号特征,研究了输入频率、土体密实度和有效围压对输出信号的影响。对比各种信号分析方法,并参考共振柱试验... 利用安装在共振柱测试系统中的弯曲-伸展元,开展了干砂中P波(压缩波)和S波(剪切波)的室内试验,详细地分析了干砂中P波和S波的信号特征,研究了输入频率、土体密实度和有效围压对输出信号的影响。对比各种信号分析方法,并参考共振柱试验结果确定了S波的传播时间。根据实测波速和波动理论,确定了土体的弹性参数,包括剪切模量,侧限模量和泊松比。研究结果表明,P波和S波的输出信号频率在一定程度上随输入信号频率、土体密实度和有效围压的增加而增加,且P波信号比S波信号更容易确定波的传播时间;土体的弹性模量随土体密实度和有效围压的增加而增加,但剪切模量增长比侧限模量快;土体的泊松比并非一个常数,随着土体密实度和有效围压的增加而下降。初步探讨了利用剪切模量估算泊松比,以方便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剪切模量 侧限模量 泊松比 弯曲-伸展元 共振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域CPTU与DMT在土体强度特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国超 余颂 +2 位作者 张军杰 张荣 王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0-184,共5页
基于多元原位测试数据融合的研究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已成为趋势,在提高预测参数精度和评价土体强度特性中具有明显优势。为解决水域工程勘察中取样困难、岩土参数空间变异性大、土体力学特性存在区域性和结构性的难题,以江苏省海太过... 基于多元原位测试数据融合的研究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已成为趋势,在提高预测参数精度和评价土体强度特性中具有明显优势。为解决水域工程勘察中取样困难、岩土参数空间变异性大、土体力学特性存在区域性和结构性的难题,以江苏省海太过江通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水域扁铲侧胀试验DMT和室内土工试验,研究了场区软黏土的不排水剪切强度、砂性土的内摩擦角以及不同土性指标土层的侧限模量。结果表明:CPTU和DMT均可提供丰富的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对土体的强度特征参数响应灵敏,联合2种试验的参数表征土体强度特性具有可行性;基于CPTU锥尖阻力、净锥尖阻力得到砂性土有效内摩擦角偏大,而基于DMT侧胀水平应力指数KD得到的有效内摩擦角略小;DMT侧限模量与CPTU锥尖阻力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通过拟合关系式可将刚度与强度联系起来,该关系式还考虑了土性指标的影响,可作为一种新方法来预测土体侧限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扁铲胀试验 黏性土 砂性土 不排水抗剪强度 侧限模量 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