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工艺参数对SLM成形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影响研究
1
作者
梁凯
杨光
+2 位作者
安达
郑广文
莫漓江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6-1294,共9页
近年来,SLM成形的薄壁筒件在工程技术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表面粗糙度是影响薄壁筒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聚焦于SLM技术在成形薄壁筒结构侧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实验设计法深入剖析轮廓激光功率、轮廓扫描速度、铺粉层...
近年来,SLM成形的薄壁筒件在工程技术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表面粗糙度是影响薄壁筒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聚焦于SLM技术在成形薄壁筒结构侧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实验设计法深入剖析轮廓激光功率、轮廓扫描速度、铺粉层厚对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及内在机理。同时,构建多物理场模型,针对激光功率对单道熔池熔迹的作用展开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激光功率增加,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着扫描速度增加,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呈单调递增趋势。经数值模拟分析发现,熔池的波动是使侧表面粗糙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并且熔道边缘粉末黏附现象难以避免。随着铺粉层厚不断增加,侧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并且层厚的增加会加剧台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筒
侧表面粗糙度
工艺参数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响应面法的微挤出3D打印氧化硅多孔陶瓷工艺参数优化
2
作者
王妙
刘富初
+6 位作者
王毅
赵彦鹤
张亮
刘浩
徐凯
程鹏
韩光超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81,共14页
目的探明微挤出3D打印氧化硅多孔陶瓷性能与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获得较优的3D打印工艺参数,优化氧化硅多孔陶瓷侧表面粗糙度、强度和气孔率。方法采用微挤出3D打印技术制备氧化硅多孔陶瓷,基于响应面法方法,以针头内径、层高/针头内径...
目的探明微挤出3D打印氧化硅多孔陶瓷性能与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获得较优的3D打印工艺参数,优化氧化硅多孔陶瓷侧表面粗糙度、强度和气孔率。方法采用微挤出3D打印技术制备氧化硅多孔陶瓷,基于响应面法方法,以针头内径、层高/针头内径比值和打印速度为自变量,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陶瓷侧表面粗糙度、抗弯强度和气孔率的影响。结果针头内径和层高/针头内径比值的交互作用对侧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针头内径和打印速度的交互作用对抗弯强度和气孔率影响最为显著。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方案,即针头内径为0.41 mm、层高/针头内径比值为48%和打印速度为610 mm/min,此时氧化硅多孔陶瓷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即侧表面粗糙度为21.24μm±0.98μm、抗弯强度为7.38 MPa±0.31 MPa、气孔率为52.21%±1.07%。结论建立了氧化硅多孔陶瓷侧表面粗糙度、抗弯强度和气孔率与针头内径、层高/针头内径比值、打印速度的二阶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实现了侧表面粗糙度、抗弯强度与气孔率的协同优化,为微挤出3D打印技术在多孔陶瓷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多孔陶瓷
微挤出3D打印
响应面法
侧表面粗糙度
抗弯强度
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艺参数对SLM成形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影响研究
1
作者
梁凯
杨光
安达
郑广文
莫漓江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重点学科实验室
沈阳富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沈阳天枢增材制造有限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6-1294,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B4602202)
辽宁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2023JH1/1040069)
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项目(SHSYS202204)。
文摘
近年来,SLM成形的薄壁筒件在工程技术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表面粗糙度是影响薄壁筒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聚焦于SLM技术在成形薄壁筒结构侧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实验设计法深入剖析轮廓激光功率、轮廓扫描速度、铺粉层厚对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及内在机理。同时,构建多物理场模型,针对激光功率对单道熔池熔迹的作用展开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激光功率增加,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着扫描速度增加,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呈单调递增趋势。经数值模拟分析发现,熔池的波动是使侧表面粗糙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并且熔道边缘粉末黏附现象难以避免。随着铺粉层厚不断增加,侧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并且层厚的增加会加剧台阶效应。
关键词
薄壁筒
侧表面粗糙度
工艺参数
仿真模拟
Keywords
thin-walled cylinder
side surface roughness
process parameters
simulation
分类号
TG456.7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TG66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响应面法的微挤出3D打印氧化硅多孔陶瓷工艺参数优化
2
作者
王妙
刘富初
王毅
赵彦鹤
张亮
刘浩
徐凯
程鹏
韩光超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深圳研究院
布里斯托大学电气电子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81,共14页
基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A15150132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75395)
+4 种基金
2023年度湖北省农业农村领域科技计划(2023BBB096)
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JCYJ2022081810260100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SKJ2023125,SKJ20241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4XLB25,2024XLB26)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410491047,202410491048,202410491058,S202410491017,S202410491102,X202410491055)。
文摘
目的探明微挤出3D打印氧化硅多孔陶瓷性能与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获得较优的3D打印工艺参数,优化氧化硅多孔陶瓷侧表面粗糙度、强度和气孔率。方法采用微挤出3D打印技术制备氧化硅多孔陶瓷,基于响应面法方法,以针头内径、层高/针头内径比值和打印速度为自变量,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陶瓷侧表面粗糙度、抗弯强度和气孔率的影响。结果针头内径和层高/针头内径比值的交互作用对侧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针头内径和打印速度的交互作用对抗弯强度和气孔率影响最为显著。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方案,即针头内径为0.41 mm、层高/针头内径比值为48%和打印速度为610 mm/min,此时氧化硅多孔陶瓷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即侧表面粗糙度为21.24μm±0.98μm、抗弯强度为7.38 MPa±0.31 MPa、气孔率为52.21%±1.07%。结论建立了氧化硅多孔陶瓷侧表面粗糙度、抗弯强度和气孔率与针头内径、层高/针头内径比值、打印速度的二阶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实现了侧表面粗糙度、抗弯强度与气孔率的协同优化,为微挤出3D打印技术在多孔陶瓷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氧化硅多孔陶瓷
微挤出3D打印
响应面法
侧表面粗糙度
抗弯强度
气孔率
Keywords
silica porous ceramics
micro-extrusion 3D print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side surface roughness
flexural strength
porosity
分类号
TG241 [金属学及工艺—铸造]
TH164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工艺参数对SLM成形薄壁筒侧表面粗糙度影响研究
梁凯
杨光
安达
郑广文
莫漓江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响应面法的微挤出3D打印氧化硅多孔陶瓷工艺参数优化
王妙
刘富初
王毅
赵彦鹤
张亮
刘浩
徐凯
程鹏
韩光超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