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斌 宋红梅 +1 位作者 于明鑫 李蕴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4-1269,I0014,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原发性面肌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阐明MVD在提高手术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接受MVD治疗的HFS患者163例,其中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3...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原发性面肌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阐明MVD在提高手术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接受MVD治疗的HFS患者163例,其中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3例HFS患者作为对照组,术中无电生理监测;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HFS患者作为监测组,术中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侧方扩散效应/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BAEP/LSR/FN MEP)监测。对比分析2组减压手术患者术后有效率及听力下降、眩晕和面瘫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监测组患者即刻显效率为52.55%(47例),轻微面瘫1.11%(1例),听力下降、眩晕5.56%(5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面瘫、听力下降及眩晕均明显改善,手术显效率为65.56%(59例)。对照组患者即刻显效率为30.14%(22例),轻微面瘫13.69%(10例),听力下降、眩晕23.29%(17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面瘫、听力下降及眩晕均明显改善,手术显效率为64.38%(47例),2组患者即刻手术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面瘫、听力下降和眩晕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优于对照组。结论:LSR监测能够提高面神经MVD近期疗效,对于远期疗效意义不明显,但术中行BAEP、LSR及FN MEP监测对于责任血管的识别、减压效果和面、听神经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侧方扩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