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水流侧式进出水口分流墩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蔡付林 胡明 张志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4-77,共4页
研究了双向水流侧式进出水口分流墩与进出水口水力性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比较 ,研究分流墩形状及其布置方式对进出水口各孔流道中流量和流速分布以及水头损失系数的影响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库水位变化幅度大 ,在发电和抽水工... 研究了双向水流侧式进出水口分流墩与进出水口水力性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比较 ,研究分流墩形状及其布置方式对进出水口各孔流道中流量和流速分布以及水头损失系数的影响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库水位变化幅度大 ,在发电和抽水工况下进出水口水流方向相反的特点 ,拟定了多个试验方案 ,并对每个方案在高水位及低水位时不同水流方向情况下的水力性能进行试验比较 .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式进出水口 分流墩 水力性能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体型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任晓倩 梅家鹏 +1 位作者 陈柏全 王海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6-159,共4页
鉴于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因有进水和出水的双向水流,其体型对电站运行的影响较常规电站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通过建立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运用CFD软件对电站进行数值模拟,发现该电站不能达到工程设计需要,进而对导流隔墩尾部位置... 鉴于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因有进水和出水的双向水流,其体型对电站运行的影响较常规电站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通过建立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运用CFD软件对电站进行数值模拟,发现该电站不能达到工程设计需要,进而对导流隔墩尾部位置及中孔和边孔的扩散角进行了优化调整,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不同水位条件下发电和抽水时的水流和水头损失情况。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解决了原体型分流不均的问题,并减小了水头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式进出水口 体型优化 数值模拟 分流比 水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体型及水力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昂 吴时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2-139,共8页
侧式进出水口是抽水蓄能电站广泛采用的水流过渡结构形式,是连接库区与输水管道的咽喉。该部位双向过渡水流结构较为复杂,对工程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有重要影响,而合理的进出口体型是保证水流合理过渡和工程安全的关键。研究侧式进出水口... 侧式进出水口是抽水蓄能电站广泛采用的水流过渡结构形式,是连接库区与输水管道的咽喉。该部位双向过渡水流结构较为复杂,对工程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有重要影响,而合理的进出口体型是保证水流合理过渡和工程安全的关键。研究侧式进出水口体型及水力特性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原型观测。文章对进出水口前漩涡、进出口段水流过渡和水头损失等方面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分析了漩涡形成机理、诱涡因素及抑制漩涡形成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明确了均衡过渡水流的工程要求及满足水流均衡过渡的结构体型设计准则;列举了部分工程进出水口体型参数、过渡水流特征数及进出流水头损失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水流特性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短进出水口水力优化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章军军 毛根海 +1 位作者 程伟平 胡云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结合某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对该侧式进出水口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速分布、水头损失等水流特性进行了水力模型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并对原设计体型成功地进行了优化.数值计算采用RNGκ-ε模型,应用多子区域组合法求解,压力耦合计算采用SIMPL... 结合某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对该侧式进出水口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速分布、水头损失等水流特性进行了水力模型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并对原设计体型成功地进行了优化.数值计算采用RNGκ-ε模型,应用多子区域组合法求解,压力耦合计算采用SIMPLEC.研究结果表明,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对抽水蓄能电站侧式短进出水口分流墩、顶板和边墙等流道结构的体型优化,解决了在出流时流态分布不均匀与水头损失系数偏大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体型优化 水力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库进出水口水力学模型试验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从联 朱红华 +2 位作者 钟伟强 黄智敏 钟勇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6期13-16,共4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测试了发电和抽水两种工况下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库进出水口的流速分布、各通道流量分配、进出水口水头损失及入流漩涡等水力参数,并对库盆流态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库进出水口及引水隧洞的体型...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测试了发电和抽水两种工况下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库进出水口的流速分布、各通道流量分配、进出水口水头损失及入流漩涡等水力参数,并对库盆流态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库进出水口及引水隧洞的体型布置是基本合理的,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初步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流速分布 水头损失 漩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同发同抽不等流量运行的水力特性研究
6
作者 陈青生 刘天凤 +1 位作者 孙纪阳 徐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5,共8页
为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同发同抽不等流量运行时的水力特性,本文基于某抽水蓄能电站下库侧式进/出水口的设计参数,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不同抽发流量比进行了三维水动力的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引水渠流态、孔道流速分布、孔道流量分配以及水头... 为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同发同抽不等流量运行时的水力特性,本文基于某抽水蓄能电站下库侧式进/出水口的设计参数,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不同抽发流量比进行了三维水动力的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引水渠流态、孔道流速分布、孔道流量分配以及水头损失系数等水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量比下引水渠内发电出流侧均会产生旋涡,但渠内主流位置、旋涡和绕流范围不同;流量比对出流(发电)单元孔道流态影响不大,对进流(抽水)单元孔道流态产生了一定影响;出流(发电)单元的流量分配比标准差随流量比增加略微下降,入流(抽水单元)的流量分配比与抽发流量比无关;当抽水蓄能电站进行同发同抽不等流量运行时,综合考虑引水渠流态与孔道流态,建议选择抽发流量比为2.0及以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同发同抽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