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形板的侧屈 被引量:1
1
作者 成祥生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9-84,共6页
本文研究矩形板的侧向屈曲问题.文中分别讨论了有集中力,均布荷载及集中力偶作用之下矩形板发生侧向屈曲时的最小临界荷载.文中使用了能量法.
关键词 矩形板侧屈 能量法 矩形板 侧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侧屈腕肌变异误诊为腱鞘囊肿一例
2
作者 宋一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2期70-70,共1页
中、示指伸肌,趾短伸肌变异误诊为腱鞘囊肿已有报道。现将我们将尺侧屈腕肌变异误诊为腱鞘囊肿一例报告如下,以供借鉴。患者男,19岁。因右腕尺侧无痛性包块半年,经门诊疑为右腕尺侧腱鞘囊肿入院。查:在右腕关节屈收位时可见一长条状包... 中、示指伸肌,趾短伸肌变异误诊为腱鞘囊肿已有报道。现将我们将尺侧屈腕肌变异误诊为腱鞘囊肿一例报告如下,以供借鉴。患者男,19岁。因右腕尺侧无痛性包块半年,经门诊疑为右腕尺侧腱鞘囊肿入院。查:在右腕关节屈收位时可见一长条状包块隆起,约为5×2×0.6cm,表面光滑,质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海支点侧屈位X线片在骨骼发育成熟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柔韧性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缪雄 栗景峰 +9 位作者 王飞 吴锦辉 王超 袁佳滨 苗巍 陈自强 杨长伟 魏显招 石志才 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84-1389,共6页
目的评价长海支点侧屈位X线片在骨骼发育成熟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前柔韧性评估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19例骨骼发育成熟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女性15例,男4例;年龄20~30岁,平均(23.1±3.5)岁。采用第二军... 目的评价长海支点侧屈位X线片在骨骼发育成熟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前柔韧性评估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19例骨骼发育成熟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女性15例,男4例;年龄20~30岁,平均(23.1±3.5)岁。采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自行研制的可升降可测重长海支点侧屈位装置对患者的25个胸椎及腰椎侧弯进行术前影像学柔韧性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术前站立前后位X线片、长海支点侧屈位X线片(基础支点侧屈位、最大支点侧屈位)、仰卧侧屈位X线片、传统支点侧屈位X线片以及术后1周站立前后位X线片。术前与术后参数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共包括25个结构性弯曲,其中17个主胸弯、8个胸腰/腰弯。仰卧侧屈位、传统支点侧屈位、长海基础支点侧屈位Cobb角与术后1周站立前后位Cobb角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传统支点侧屈位、长海基础支点侧屈位Cobb角与长海最大支点侧屈位Cobb角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胸弯和胸腰/腰弯2种侧弯的评估结果与整体评估结果一致。整体数据的相关性分析提示长海基础支点侧屈位、长海最大支点侧屈位柔韧性指数与手术矫正率均呈正相关(r=0.84、0.87,P均<0.01);长海最大支点侧屈位支点高度与支点上所测得的最大重量呈正相关(r=0.67,P=0.001),高度变化与支点重量变化也呈正相关(r=0.60,P=0.001)。结论与传统的支点侧屈位X线片及仰卧侧屈位X线片相比,长海支点侧屈位X线片可以更好地反映骨骼发育成熟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柔韧性,可用于辅助脊柱侧弯患者的术前柔韧性评估;长海支点侧屈位X线片的结果更接近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放射摄影术 柔韧性 支点侧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空间环境下颈部侧屈肌肉受力与疲劳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壹泓 金龙哲 +1 位作者 徐明伟 魏祎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8-184,共7页
近年来肌肉骨骼损伤已成为我国防控职业病的重点问题之一,为降低职业性肌肉疾病发病率,首先,通过AnyBody平台建立颈部骨肌模型,并进行逆向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颈部侧屈姿势下肌肉的受力情况;然后,选取8名健康被试,运用表面肌电(s EMG)... 近年来肌肉骨骼损伤已成为我国防控职业病的重点问题之一,为降低职业性肌肉疾病发病率,首先,通过AnyBody平台建立颈部骨肌模型,并进行逆向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颈部侧屈姿势下肌肉的受力情况;然后,选取8名健康被试,运用表面肌电(s EMG)技术采集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肌电信号,使用中值频率(MF)作为指标,根据MF下降速率评定肌肉的疲劳程度;最后,通过设置不同的温湿度环境,探究有限空间高温高湿环境对于颈部肌肉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侧屈角度的增加,颈部肌肉承担的负荷在逐渐增大,疲劳发生速度变快;同时,高温高湿作业环境也会加快侧屈姿势下颈部肌肉的疲劳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空间 颈部侧屈 高温高湿环境 肌肉疲劳 表面肌电(sE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受弯矩和轴力的薄梁的弹塑性侧屈
5
作者 李晖凌 徐昱 余同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90-598,共9页
本文讨论在弯矩和轴力联合作用下两端简支的矩形截面薄梁的弹塑性侧向屈曲问题。在屈曲分析中,采用了增量型本构关系和Shanley全面加载理论,最后将侧屈问题化为常微分方程的特征值问题,进而得到薄梁的侧屈临界载荷所满足的方程。给出了... 本文讨论在弯矩和轴力联合作用下两端简支的矩形截面薄梁的弹塑性侧向屈曲问题。在屈曲分析中,采用了增量型本构关系和Shanley全面加载理论,最后将侧屈问题化为常微分方程的特征值问题,进而得到薄梁的侧屈临界载荷所满足的方程。给出了算例,并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梁 弯矩 轴力 弹塑性侧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侧腕屈肌H反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郑超君 吕飞舟 +5 位作者 夏新雷 王立勋 马晓生 金翔 朱愈 姜建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3,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50%-60%。C6及C7神经根受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1.3%。临床上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对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无法耐受相应症状者,手术治疗也不失...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50%-60%。C6及C7神经根受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1.3%。临床上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对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无法耐受相应症状者,手术治疗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近期研究证明NDI、SF-36、SF-12及VAS疼痛评分等评分系统都是较为可靠的评估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方法,但由于个体对于不适及疼痛等的耐受能力不同,所以利用评分量表进行评估较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桡侧腕屈肌H反射是一项常规且可靠的评估C6及C7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神经电生理技术。故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试图通过术前及术后桡侧腕屈肌H反射的相关电生理参数的变化对C6或C7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进行客观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术后评估 H反射 神经电生理技术 应用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侧腕屈肌腱部分移位修复桡尺远侧关节脱位的解剖与临床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国栋 张发惠 +2 位作者 林永绥 陈日景 钟桂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为尺侧腕屈肌腱部分移位修复桡尺远侧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成人上肢标本,将尺侧腕屈肌腱分为上、中、下3部分作形态学测量,并进行力学测试。结果:尺侧腕屈肌腱宽度:上段为(7.6±0.9)mm,中段(6.4±0.7)mm,下段... 目的:为尺侧腕屈肌腱部分移位修复桡尺远侧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成人上肢标本,将尺侧腕屈肌腱分为上、中、下3部分作形态学测量,并进行力学测试。结果:尺侧腕屈肌腱宽度:上段为(7.6±0.9)mm,中段(6.4±0.7)mm,下段(5.5±0.6)mm。厚度:上段为(1.7±0.3)mm,中段(2.0±0.3)mm,下段(2.3±0.2)mm。尺侧腕屈肌腱性部分长(16.7±2.7)cm。力学测试:尺侧腕屈肌全肌腱破坏载荷为(266.7±45.2)N,半肌腱破坏载荷为(107.2±19.9)N,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5)。结论:尺侧腕屈肌腱部分转位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以修复桡尺远侧关节脱位,临床应用12例,均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 桡尺远关节脱位 部分肌腱移位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侧腕屈肌反转重建屈肘功能的解剖学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季爱玉 邹云文 +2 位作者 夏精武 夏玉军 徐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4-195,共2页
在15例30侧成人标本上解剖观察了尺侧腕屈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供应尺侧腕屈肌的血管有2~3组,以起自尺动脉或尺侧返动脉进入该肌起始部的一组血管最为恒定。支配该肌的主要的神经支多在尺神经出尺神经沟时分出,临床3例臂丛神经... 在15例30侧成人标本上解剖观察了尺侧腕屈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供应尺侧腕屈肌的血管有2~3组,以起自尺动脉或尺侧返动脉进入该肌起始部的一组血管最为恒定。支配该肌的主要的神经支多在尺神经出尺神经沟时分出,临床3例臂丛神经不全损伤的病人,利用尺侧腕屈肌反转,经皮下隧道与三角肌止点做扣式缝合重建屈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尺侧腕屈肌转位重建屈肘功能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9
作者 郭进学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3-205,共3页
在31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按带血管神经蒂转位重建屈肘功能要求,观测了尺侧腕屈肌及其血供和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的血管蒂主要是尺侧返血管和尺血管的分支,以尺侧返血管分支为首选。支配尺侧腕屈肌的尺神经肌支长度多数不影响肌转位... 在31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按带血管神经蒂转位重建屈肘功能要求,观测了尺侧腕屈肌及其血供和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的血管蒂主要是尺侧返血管和尺血管的分支,以尺侧返血管分支为首选。支配尺侧腕屈肌的尺神经肌支长度多数不影响肌转位。按照保留尺侧腕屈肌主要血管和神经支配,切断肌起止两端,经肌下和皮下隧道,转位到肱二头肌正常解剖位置的术式设计,分析了血管神经蒂的选择和保护,讨论了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术式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侧银屑病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睿 李咏梅 +4 位作者 宋瑜 李燕娜 冯国强 高尚璞 顾敏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97,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18岁。因足趾甲下脓疱,腋下、腹股沟红斑、脱屑伴瘙痒2年,于2013年1月15日收入本科住院治疗。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左足第二趾趾甲下出现少量脓疱,甲周可见红斑、鳞屑。
关键词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家族中8例患屈侧网状色素沉着症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汝芝 朱文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2-154,共3页
患者女31岁,屈侧色素沉着15年,偶有瘙痒。检查见腹部、股内侧、外阴对称性褐色网状沉着斑点。组织病理显示毛囊角栓,表皮突下延,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层小血管周围炎性浸润。其家族中,4代中8人有类似病史。
关键词 网状色素沉着症 Dowling-Degos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侧网状色素沉着一家系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诚让 朱文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71-672,共2页
报告屈侧网状色素沉着的一家系调查,该家系4代人中共有15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多数患者于10岁以后发病,表现为典型的屈侧色素沉着。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突向下延伸呈细丝状或棒状。
关键词 色素沉着 网状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切断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治疗腕管综合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贵新 史其林 +3 位作者 李文军 郑宪友 杨明杰 顾玉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ndoscop 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中切断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d istal holdfast fibers of the flexor retinacu lum,DHFFR)的必要性。方法观察组16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不使用止血带,皮肤1 cm切... 目的探讨内镜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ndoscop 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中切断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d istal holdfast fibers of the flexor retinacu lum,DHFFR)的必要性。方法观察组16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不使用止血带,皮肤1 cm切口,内镜下应用USE系列切断腕管横韧带和DHFFR,与对照组16例单纯切断腕管横韧带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功能随访,按照Kelly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组优13例,良3例;对照组优8例,良5例,可3例,2组浜田Ⅱ、Ⅲ级疗效差异有显著性(2χ=6.278,P=0.043)。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结论对浜田Ⅱ、Ⅲ级腕管综合征者术中注意腕横韧带切断不是唯一的目标,同时切断DHFFR才能彻底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肌支持带远纤维束 腕横韧带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副趾长屈肌一例
14
作者 姚友生 任国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1-21,共1页
解剖1例成年男尸,发现罕见双侧副趾长屈肌,现报道如下。副趾长屈肌紧贴长屈肌下部的后外方,起始于腓骨后下1/3及临近的后肌间隔和小腿筋膜深层,肌腹下降移行于肌腱,通过屈肌支持带深面的踝管至足底,沿长屈肌腱外侧共同向... 解剖1例成年男尸,发现罕见双侧副趾长屈肌,现报道如下。副趾长屈肌紧贴长屈肌下部的后外方,起始于腓骨后下1/3及临近的后肌间隔和小腿筋膜深层,肌腹下降移行于肌腱,通过屈肌支持带深面的踝管至足底,沿长屈肌腱外侧共同向前,经趾长屈肌腱深面并与其交叉(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趾长 尸体解剖 病例 踝管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不对称性屈侧周围疹1例
15
作者 高磊 张均秀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6-157,共2页
1病历摘要患儿女,2岁。左侧躯干及腋下红斑、丘疹5d,于2021年6月1日就诊于保定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患儿7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在37.2℃~38.2℃之间,自行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具体剂量不详),体温恢复正常。5d前患儿左侧胸部及腋下出现... 1病历摘要患儿女,2岁。左侧躯干及腋下红斑、丘疹5d,于2021年6月1日就诊于保定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患儿7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在37.2℃~38.2℃之间,自行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具体剂量不详),体温恢复正常。5d前患儿左侧胸部及腋下出现红斑、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后皮损逐渐增多发展至腋下皮肤,伴轻度瘙痒,未予用药。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性周围疹 儿童 性胸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侧腕屈与腕长伸肌腱部分转位修复手部关节脱位应用解剖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发惠 刘凯 +2 位作者 关夷 宋一平 钟桂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0-582,共3页
目的 :为桡侧腕屈与腕长伸肌腱部分转位修复桡尺远侧及第 1腕掌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 ,分别对桡侧腕屈肌腱、桡侧腕长伸肌腱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 :桡侧腕长伸肌腱性部长 ( 17.8± 2 .6)cm ,肌腱的上、... 目的 :为桡侧腕屈与腕长伸肌腱部分转位修复桡尺远侧及第 1腕掌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 ,分别对桡侧腕屈肌腱、桡侧腕长伸肌腱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 :桡侧腕长伸肌腱性部长 ( 17.8± 2 .6)cm ,肌腱的上、中、下段宽分别为 ( 13 .7± 3 .1)、( 5 .6± 1.1)和 ( 4 .6± 0 .5 7)mm肌腱的上、中、下段厚分别为 ( 1.5± 0 .5 )、( 2 .0± 0 .3 )和 ( 2 .4± 0 .3 )mm。桡侧腕屈肌腱性部长 ( 14 .3± 1.1)cm ,肌腱的上、中、下段宽分别为 ( 9.11.4)、( 5 .5± 0 .9)和 ( 4 .0± 0 .4) ,肌腱的上、中、下段厚分别为 ( 2 .4± 0 .6)、( 2 .2± 0 .4)和 ( 2 .6± 0 .5 )mm。结论 :采用桡侧腕屈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转位 ,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 ,适用于桡尺远侧关节或第 1腕掌关节脱位的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长伸肌腱 肌腱 腕掌关节 桡尺远关节 关节脱位 肌腱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指指浅屈肌变异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蓝方 马建军 +5 位作者 石静宝 周志帅 陈柳一 杨智奎 刘雪亚 胡威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57,共1页
在制作上肢肌肉标本过程中,见小指指浅屈肌变异1例。查文献,未见此类型变异报道,现报道如下。在标本前臂前群肌中,桡侧腕屈肌尺侧、指浅屈肌桡侧浅面见一细长的变异肌束(图1)。
关键词 指浅 变异肌束 小指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运动损伤
18
作者 马学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9-13,共5页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是运动员最常见的肘部损伤。常见于投掷、体操、举重及棒球、垒球等项目的运动员。损伤部位涉及肘关节内侧较广泛的区域,包括肘内侧副韧带损伤、前臂屈肌起始部位损伤、尺侧关节囊损伤、肱骨内上髁炎及肘管综合症...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是运动员最常见的肘部损伤。常见于投掷、体操、举重及棒球、垒球等项目的运动员。损伤部位涉及肘关节内侧较广泛的区域,包括肘内侧副韧带损伤、前臂屈肌起始部位损伤、尺侧关节囊损伤、肱骨内上髁炎及肘管综合症(尺神经损伤)等。我们所调查的66名标枪、体操、举重运动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损伤 肘关节 副韧带损伤 尺神经损伤 肘管综合症 标枪运动员 软组织损伤 体操运动员 三角弓状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腕屈肌1例
19
作者 贾诚轩 徐旭东 +3 位作者 柳新平 杨锋 史艳慧 程文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3-673,共1页
我们在制作上肢标本的过程中,发现1例左侧上肢前臂的腕屈肌变异,在桡侧腕屈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存在正中腕屈肌,此变异罕见。现报道如下:标本为成年男性,体长180cm,体型微胖,经10%福尔马林固定。解剖左侧前臂前区及腕前区、手掌等局部,... 我们在制作上肢标本的过程中,发现1例左侧上肢前臂的腕屈肌变异,在桡侧腕屈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存在正中腕屈肌,此变异罕见。现报道如下:标本为成年男性,体长180cm,体型微胖,经10%福尔马林固定。解剖左侧前臂前区及腕前区、手掌等局部,游标卡尺测量局部结构。发现左侧掌长肌细小,肌腹最宽处宽064cm,肌腱长13.85cm,远端散入掌腱膜。尺侧腕屈肌和桡侧腕屈肌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标本 福尔马林固定 局部结构 游标卡尺 掌长肌 掌腱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肌内效贴扎方法对腕关节活动度及相关主要肌肉的即时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银龙 郭媛 +6 位作者 张绪树 柯海波 聂文彬 郭壮 张凯 继斌平 文云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8-128,共1页
目的探究不同肌内效贴扎方法对腕关节活动度和相关主要肌肉的影响。方法招募了26名(13男,13女)健康志愿者。志愿者优势侧前臂屈肌上应用4种不同贴扎方法(无贴扎、I形促进技术、I形和Y形抑制技术)时,腕关节进行屈伸和尺桡偏运动,同时测... 目的探究不同肌内效贴扎方法对腕关节活动度和相关主要肌肉的影响。方法招募了26名(13男,13女)健康志愿者。志愿者优势侧前臂屈肌上应用4种不同贴扎方法(无贴扎、I形促进技术、I形和Y形抑制技术)时,腕关节进行屈伸和尺桡偏运动,同时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和采集前臂五块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在应用肌内效贴之前,对贴布进行了拉伸实验,以保证贴扎拉力在贴布线弹性范围之内。结果腕关节屈伸和尺桡偏活动度在4种不同贴扎条件时无显著差异。在腕关节屈伸过程中,与无贴扎相比,I形促进技术显著增加了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和屈肌群的积分肌电值(P<0.05),I形抑制技术明显增加了尺侧腕屈肌的积分肌电值(P<0.05);在腕关节尺桡偏运动中,与无贴扎相比,I形促进技术明显增加了尺侧腕屈肌的积分肌电值(P<0.05)。结论肌内效贴对健康志愿者的腕关节活动度没有明显影响。然而,促进技术相比抑制技术更能增加前臂肌肉的激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腕伸肌 尺桡 前臂 表面肌电信号 腕关节 贴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