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无人机末端机动规避中远距空空导弹策略
- 1
-
-
作者
张沛
张安
毕文豪
毛泽铭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9-70,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073267)。
-
文摘
针对在超视距空战中,战斗机难以规避中远距空空导弹的问题,根据加装侧向助推火箭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的特点,给出了拥有短时间内大过载侧向机动能力的UAV末端机动规避中远距空空导弹的可行策略。建立了UAV与中远距空空导弹的模型,研究了UAV在中远距空空导弹攻击末端时,侧向过载启动时间、侧向过载大小、侧向过载方向对导弹脱靶量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UAV应在侧向过载可持续时间内使用最大可用侧向过载规避中远距空空导弹。当导弹迎头来袭时,应采取爬升方式规避导弹;当导弹前侧向来袭时,应采取同侧向爬升和俯冲方式规避导弹。
-
关键词
无人机
中远距空空导弹
制导末端
机动规避
侧向过载
-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medium-long range air-to-air missile
terminal guidance
evasive maneuver
lateral overload
-
分类号
V27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三点源有源诱饵系统诱偏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范振钦
陈兴凯
马彦恒
尹园威
-
机构
军械工程学院
-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22期10-13,16,共5页
-
文摘
诱饵系统的诱偏效果受到系统布局和ARM性能两方面的影响。针对诱饵布局和ARM性能对系统诱偏效果影响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以三点源诱偏系统为应用实例,建立了诱饵布局模型和ARM性能影响模型,分别就系统布局和ARM性能对系统诱偏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诱偏成功率与雷达到诱饵中心位置的距离有关,并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取值区间使系统的诱偏效果达到最优。结果同时给出了ARM的临界分辨角和侧向过载系数对系统的诱偏效果的影响规律,为研究诱饵对抗ARM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有源诱饵
诱饵布局模型
临界分辨角
侧向过载系数
-
Keywords
active decoy
decoy layout model
critical resolution angle
lateral overload coefficient
-
分类号
TN95-34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