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侧向碰撞风险评估 被引量:14
1
作者 卢飞 朱楠 +2 位作者 杨斯 张兆宁 刘碧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7-92,共6页
为研究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侧向碰撞风险及相关参数对碰撞风险的影响,首先分析飞机位置误差的影响因素;其次基于配对进近的2架飞机实际运行过程和尾流避让的要求,考虑侧向误差概率密度函数截断补偿系数,建立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 为研究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侧向碰撞风险及相关参数对碰撞风险的影响,首先分析飞机位置误差的影响因素;其次基于配对进近的2架飞机实际运行过程和尾流避让的要求,考虑侧向误差概率密度函数截断补偿系数,建立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侧向风险评估模型;然后计算不同实际导航性能(ANP)条件下的侧向碰撞风险值;最后编制ANP数值表,并建议配对飞机速度差不超过7.5m/s,初始安全间隔为1000~1200m。结果表明,后机采用进近偏角可以有效降低对ANP的要求;大风速时,侧向碰撞风险对风向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平行跑道 配对进近 位置误差 侧向碰撞风险 安全评估 实际导航性能(A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S性能的平行航路侧向碰撞风险模型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宝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5-1080,1091,共7页
为了解决雷达管制环境下平行航路间距的安全性问题,分析了管制员对飞机侧向偏航的干预过程,在分析研究传统碰撞风险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通信导航监视(communication,navigation and surveillance,CNS)性能及管制员干预,分别建立了包... 为了解决雷达管制环境下平行航路间距的安全性问题,分析了管制员对飞机侧向偏航的干预过程,在分析研究传统碰撞风险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通信导航监视(communication,navigation and surveillance,CNS)性能及管制员干预,分别建立了包含和不包含人的认知可靠性的平行航路侧向碰撞风险评估模型.通过算例分析了管制干预、通信、导航、监视性能对最小航路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通信和监视性能相比,CNS性能中的导航性能对碰撞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大;为缩减航路间距,建议采用RNAV 2导航规范;提高人的认知可靠性可有效减小平行航路的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CNS性能 平行航路 侧向碰撞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碰撞风险对交织区汇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根 翟伟 +2 位作者 朱兴贝 杨晟 邬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4-210,共7页
为研究高速公路交织区匝道车辆的汇合行为,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构建了交织区汇合加速度模型,利用美国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NGSIM)车辆轨迹数据提取汇合车辆与周围车辆之间的横纵向距离差... 为研究高速公路交织区匝道车辆的汇合行为,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构建了交织区汇合加速度模型,利用美国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NGSIM)车辆轨迹数据提取汇合车辆与周围车辆之间的横纵向距离差、速度差及加速度等交通参数作为候选变量,将1 s后的汇合加速度作为预测变量,对模型进行五重交叉训练和测试,获取模型最佳参数组合,引入横向距离碰撞时间T_(C)分析汇合过程中侧向碰撞风险对汇合加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基于视角的刺激-反应模型(VASR)相比,本文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引入变量T_(C)在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偏差(MAD)和R^(2)这3个指标上均优于原模型;在各影响变量之中,汇合车辆与目标车道领车的速度差ΔV_(PL)和横向距离碰撞时间T_(C)对汇合加速度的影响最大,相对影响程度分别达到20.2%和12.1%。研究发现,GBDT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车辆汇合加速度,深入挖掘变量和汇合加速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引入变量T_(C)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梯度提升决策树 汇合行为 汇合加速度 侧向碰撞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