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孔隙度砂岩断裂带内部结构及侧向封闭能力主控因素
被引量:
5
1
作者
薛永安
吕丁友
+4 位作者
付晓飞
吴奎
黄江波
孟令东
王海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105,I0006,I0007,共10页
根据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应用高压低速环形剪切装置,开展不同因素下高孔隙度砂岩断裂带环形剪切变形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微观变形特征,明确影响断层侧向封闭能力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高孔隙性砂岩主要发生碎裂作用,形成典型的碎裂型变形...
根据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应用高压低速环形剪切装置,开展不同因素下高孔隙度砂岩断裂带环形剪切变形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微观变形特征,明确影响断层侧向封闭能力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高孔隙性砂岩主要发生碎裂作用,形成典型的碎裂型变形带,与母岩相比,断裂带颗粒粒径明显降低;断裂带渗透率相较于母岩的明显降低,最大可降低2~3个数量级;其他条件不变,随剪切位移增加,初期断裂带渗透性明显降低,当达到一定位移条件时,断裂带渗透性逐渐平稳,甚至不再变化;断面正应力和泥质质量分数与断裂带渗透性呈负相关关系。泥质质量分数、断面正应力和剪切位移共同决定同层砂岩对接型断层的侧向封闭能力。该结果为明确断裂带渗透性变化规律与评价同层砂岩对接型断层侧向封闭能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孔隙度砂岩
变形机制
断裂带内部结构
渗透率
主控因素
侧向封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断裂控藏作用定量评价及有利区预测——以辽河坳陷齐家-鸳鸯沟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
15
2
作者
孙同文
吕延防
+3 位作者
刘哲
付广
孙永河
张东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0-796,共7页
为搞清断裂对辽河坳陷齐家-鸳鸯沟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油气成藏的控制规律,在断裂系统详细划分的基础上厘定了油源断裂,并分别应用SGR方法和断裂活动速率对断层圈闭侧向封闭能力和成藏期后断裂活动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
为搞清断裂对辽河坳陷齐家-鸳鸯沟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油气成藏的控制规律,在断裂系统详细划分的基础上厘定了油源断裂,并分别应用SGR方法和断裂活动速率对断层圈闭侧向封闭能力和成藏期后断裂活动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油源断裂控制油气的聚集部位;②断裂侧向封闭能力控制了断层圈闭油气充满程度;③成藏期后断裂活动强度控制先期聚集油气的保存程度。综合以上研究,建立了有利目标优选标准,认为在油源充足、储层物性较好的情况下,两条以上油源断裂控圈,圈闭充满程度大于50%,并且成藏期后活动速率小于2m/Ma的断层圈闭为Ⅰ类圈闭,钻探风险最小;次之为Ⅱ类和Ⅲ类圈闭。最终预测出2个Ⅰ类圈闭和1个Ⅱ类圈闭,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下一步钻探预测新增含油面积5.8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封闭能力
断裂活动强度
油源断裂
有利区域
沙三上亚段
齐家-鸳鸯沟地区
辽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孔隙度砂岩断裂带内部结构及侧向封闭能力主控因素
被引量:
5
1
作者
薛永安
吕丁友
付晓飞
吴奎
黄江波
孟令东
王海学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东北石油大学陆相页岩油气成藏及高效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石油大学断裂控藏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105,I0006,I0007,共10页
基金
中海石油重大科技专项(CNOOC-KJ135ZDXM36TJ08TJ)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57)。
文摘
根据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应用高压低速环形剪切装置,开展不同因素下高孔隙度砂岩断裂带环形剪切变形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微观变形特征,明确影响断层侧向封闭能力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高孔隙性砂岩主要发生碎裂作用,形成典型的碎裂型变形带,与母岩相比,断裂带颗粒粒径明显降低;断裂带渗透率相较于母岩的明显降低,最大可降低2~3个数量级;其他条件不变,随剪切位移增加,初期断裂带渗透性明显降低,当达到一定位移条件时,断裂带渗透性逐渐平稳,甚至不再变化;断面正应力和泥质质量分数与断裂带渗透性呈负相关关系。泥质质量分数、断面正应力和剪切位移共同决定同层砂岩对接型断层的侧向封闭能力。该结果为明确断裂带渗透性变化规律与评价同层砂岩对接型断层侧向封闭能力提供支撑。
关键词
高孔隙度砂岩
变形机制
断裂带内部结构
渗透率
主控因素
侧向封闭能力
Keywords
high-porosity sandstone
deformation mechanism
internal structure of fault zone
permeability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lateral sealing capacity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裂控藏作用定量评价及有利区预测——以辽河坳陷齐家-鸳鸯沟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
15
2
作者
孙同文
吕延防
刘哲
付广
孙永河
张东伟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0-79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53)
国家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7-002)
文摘
为搞清断裂对辽河坳陷齐家-鸳鸯沟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油气成藏的控制规律,在断裂系统详细划分的基础上厘定了油源断裂,并分别应用SGR方法和断裂活动速率对断层圈闭侧向封闭能力和成藏期后断裂活动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油源断裂控制油气的聚集部位;②断裂侧向封闭能力控制了断层圈闭油气充满程度;③成藏期后断裂活动强度控制先期聚集油气的保存程度。综合以上研究,建立了有利目标优选标准,认为在油源充足、储层物性较好的情况下,两条以上油源断裂控圈,圈闭充满程度大于50%,并且成藏期后活动速率小于2m/Ma的断层圈闭为Ⅰ类圈闭,钻探风险最小;次之为Ⅱ类和Ⅲ类圈闭。最终预测出2个Ⅰ类圈闭和1个Ⅱ类圈闭,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下一步钻探预测新增含油面积5.8 km2。
关键词
侧向封闭能力
断裂活动强度
油源断裂
有利区域
沙三上亚段
齐家-鸳鸯沟地区
辽河坳陷
Keywords
lateral sealing capacity, fault activity intensity, source rock-rooted fault, play fairway, Es3 (1), Qijia-Yuanyang- gou area, Liaohe Depression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孔隙度砂岩断裂带内部结构及侧向封闭能力主控因素
薛永安
吕丁友
付晓飞
吴奎
黄江波
孟令东
王海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断裂控藏作用定量评价及有利区预测——以辽河坳陷齐家-鸳鸯沟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为例
孙同文
吕延防
刘哲
付广
孙永河
张东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