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BG传感系统在桩基侧向动力响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雨润 张中乐 +1 位作者 魏星 袁晓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5-191,共7页
液化土体中桩基侧向动力响应一直是目前岩土工程界和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振动台实验,首次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技术应用到液化土体桩基侧向动力响应分析方法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BG传感系统可以测得桩身侧... 液化土体中桩基侧向动力响应一直是目前岩土工程界和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振动台实验,首次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技术应用到液化土体桩基侧向动力响应分析方法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BG传感系统可以测得桩身侧向动力响应,与传统电阻式应变片法相比简洁方便;FBG测量土体位移同样有效可行,可代替以往加速度积分求解土体位移;后处理得到的桩基侧向动力p-y滞回曲线能更好地反映桩土之间真实的动力本构关系,并与干砂动力p-y曲线相比,探讨两种不同场地条件下桩基侧向动力响应机制与p-y曲线的发展变化模式,为以后液化土中桩基侧向动力响应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侧向动力响应 液化土 FBG传感系统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斜群桩侧向动力响应及p-y曲线规律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雨润 胡森 +1 位作者 邹泽 姜志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1,共12页
通过电磁式振动台试验方法,根据相似比理论设计制作对称四直桩和对称四斜桩模型,进行饱和砂土中直斜群桩侧向动力响应试验研究。台面输入加速度峰值为0.15g的正弦波,其频率大小分别为1.5Hz、3Hz和6Hz,以对比分析在不同频率正弦波输入下... 通过电磁式振动台试验方法,根据相似比理论设计制作对称四直桩和对称四斜桩模型,进行饱和砂土中直斜群桩侧向动力响应试验研究。台面输入加速度峰值为0.15g的正弦波,其频率大小分别为1.5Hz、3Hz和6Hz,以对比分析在不同频率正弦波输入下的斜群桩侧向动力响应特性和p-y滞回曲线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频率输入下,通过对比承台加速度和位移峰值大小,对称四斜桩能有效减小桩身的侧向动力响应,在抵抗水平地震作用方面效果要好于四直桩模型;(2)饱和砂土的液化速度与输入正弦波频率成正相关;(3)孔压上升初期p-y滞回曲线不规则,包围面积较小;孔压快速上升周期的p-y滞回曲线近乎椭圆形,包围面积增加,滞回耗能变大,桩土相对位移的正负变化体现了桩土互推的作用过程;(4)土样中接近土表面位置处的p-y滞回曲线的面积略大于较深处点,说明靠近土表位置处的桩土相互作用耗能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四斜桩 饱和砂土 不同频率正弦波 振动台试验 P-Y曲线 侧向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加固对单桩侧向动力响应的影响机制分析
3
作者 柳鸿博 戴国亮 张瑞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77-182,228,共7页
水泥土复合桩常被用作近海桥梁或风机基础以抵抗自然环境下水平动力荷载引起的基础侧向振动。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侧向动力荷载作用下水泥土复合桩-桩侧土体耦合振动的理论模型,并通过解析求解得到了桩顶水平和摇摆动阻抗。最后,通... 水泥土复合桩常被用作近海桥梁或风机基础以抵抗自然环境下水平动力荷载引起的基础侧向振动。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侧向动力荷载作用下水泥土复合桩-桩侧土体耦合振动的理论模型,并通过解析求解得到了桩顶水平和摇摆动阻抗。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参数分析讨论了水泥土参数对桩顶动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土加固厚度增大会提高桩顶水平和摇摆动阻抗,但不利于高频振动时的水平动阻抗;水泥土加固深度不宜超过其有效加固深度;水泥土弹性模量的增大有利于提高桩顶动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复合桩 侧向动力响应 动刚度 动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液化土中桩基侧向动力反应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雨润 张中乐 +2 位作者 顾宗昂 魏星 袁晓铭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5,共6页
饱和砂土中的桩基侧向动力响应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与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尤其是群桩侧向动力响应机制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基于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2种不同的波形,采用FBG光栅传感系统对饱和砂土中的单桩与群桩侧向动力响... 饱和砂土中的桩基侧向动力响应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与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尤其是群桩侧向动力响应机制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基于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2种不同的波形,采用FBG光栅传感系统对饱和砂土中的单桩与群桩侧向动力响应特性和典型测试点的桩土动力p—y滞洄曲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初期,单桩和群桩试验孔压增长不大,随后单桩孔压迅速上升,振动后期逐渐下降至0.5,而群桩孔压则上升缓慢;单桩试验土表加速度在振动初期逐步升高后又迅速降低,且加速度放大值略大于台面加速度值,群桩试验土表加速度在振动初期逐渐升高时就达到了最大,且随着孔压比的升高,加速度没有继续放大,而是逐渐减小,直到后期与单桩试验土表加速度重合;饱和砂土液化对单桩承台加速度和位移的影响较大,群桩承台侧向动力响应对液化的敏感程度略低于单桩承台;在振动输入和承台输入相同的条件下,液化后的群桩基础比单桩基础能更好地抵抗侧向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液化土 孔隙水压力 桩基侧向动力响应 土表加速度 试验研究 动力p—y滞洄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