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判中心主义下侦查权控权内卷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汪家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54,共10页
我国的侦查权控权,从控权措施与控权效果的关系来看,已经陷入了"内卷化"状态,不仅扭曲了诉讼价值、放纵了侦查权,而且通约了诉讼程序、抑制了辩护职能、妨害了证据规则。因此,实现审判中心主义,应当在政策控权理性化、程序控... 我国的侦查权控权,从控权措施与控权效果的关系来看,已经陷入了"内卷化"状态,不仅扭曲了诉讼价值、放纵了侦查权,而且通约了诉讼程序、抑制了辩护职能、妨害了证据规则。因此,实现审判中心主义,应当在政策控权理性化、程序控权精致化、监督控权真实化、审判控权规则化、辩护控权实质化等方面思考侦查权控权的"去内卷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权控权 内卷化 侦查中心主义 审判中心主义 去内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侦查重心主义”研究——对“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反思与拓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秦宗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1-152,共12页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庭审实质化,但庭审实质化仅单向强化了错案过滤功能,加之审判者的深层认知心理因素、证据信息在诉讼进程整合中的有罪强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实质化的庭审程序仅能适用于少量...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庭审实质化,但庭审实质化仅单向强化了错案过滤功能,加之审判者的深层认知心理因素、证据信息在诉讼进程整合中的有罪强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实质化的庭审程序仅能适用于少量案件等,其对实体公正的整体保障作用将是有限的。英美对抗式审判仍产生了大量错案即为明证。解说当前改革的两种代表性意见都高估了庭审实质化的作用,提升实体公正水平应贯彻"侦查重心主义"。此概念与传统的"侦查中心主义"不同,可以融入当前改革,并要求深化改革。贯彻"侦查重心主义"要求对侦查行为进行程序控制;防止以虚假供述为主要目标强化辩护人的监督权;并强化侦查录音录像,为还原侦查过程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庭审实质化 侦查中心主义 侦查 司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判中心主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华英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1,共6页
审判中心的提出是对过去中国刑事司法程序中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流线型运作模式的深刻反思,也是从顶层高度审视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改革方向和基本框架。中国在转型时期提出审判中心主义,并非是学习英... 审判中心的提出是对过去中国刑事司法程序中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流线型运作模式的深刻反思,也是从顶层高度审视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改革方向和基本框架。中国在转型时期提出审判中心主义,并非是学习英美法系或者学习大陆法系的选择问题,而是不同法系面对如何实现公平正义、如何正确定罪量刑、如何保障基本人权三大议题的共同探索。审判中心主义的提出开启了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新阶段,而重新在各个主体、各个阶段之间配置司法权,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改革措施,也成为学界与司法实务界探讨的热点。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相关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积极回应,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中心主义 侦查中心主义 刑事诉讼任务 诉讼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审判为中心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司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铭 陈喆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77,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表征,即通过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构造以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司法。从典型个案...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表征,即通过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构造以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司法。从典型个案审视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可以发现司法职权配置、证据裁判原则、质证权保障、庭审程序等存在诸多问题,呈现的仍然是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构造。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基本路径,要注意把握系统性和层次性:根本保障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基础是贯彻证据裁判原则,重心是对质权保障,基本方式是完善庭审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中心主义 侦查中心主义 刑事诉讼构造 公正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庭审虚化的若干成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步洋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9,共9页
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应当以庭审为中心,这不仅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是遵循司法运行之规律,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保障。然而,在我国当下的司法实践中,刑事庭审却常常被置于一种被"虚化"的境遇,法庭审判... 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应当以庭审为中心,这不仅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是遵循司法运行之规律,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保障。然而,在我国当下的司法实践中,刑事庭审却常常被置于一种被"虚化"的境遇,法庭审判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导致刑事庭审虚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的司法体制原因,又有微观的制度运行等原因。总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诉讼结构上的侦查中心主义;庭审内容上的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司法运作上的行政化模式;庭前会议实体化以及庭下、庭外活动的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虚化 侦查中心主义 案卷笔录中心主义 司法行政化 庭前 庭下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