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侦察实践中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1
作者 瞿启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70-72,共3页
所谓侦察创造性思维,是指侦察主体在侦察实践中,根据实际需要,从新的角度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文章认为,侦察创造性思维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以侦察实践为前提,创新与求真的高度结合。二、以发散思维为基础,发散与集中思... 所谓侦察创造性思维,是指侦察主体在侦察实践中,根据实际需要,从新的角度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文章认为,侦察创造性思维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以侦察实践为前提,创新与求真的高度结合。二、以发散思维为基础,发散与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三、以突破为关键,思维定势与非思维定势的互补。四、以辩证思维为核心,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察实践 创造性思维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侦察哲学是侦察科学的基础理论——兼评侦察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兆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5-10,共6页
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完整统一的基础理论形成与否是衡量一门科学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强对侦察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加快建立统一成熟的侦察科学的必然要求,理应成为当前侦察理论研究的热点。笔者去年在《关于创建侦察... 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完整统一的基础理论形成与否是衡量一门科学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强对侦察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加快建立统一成熟的侦察科学的必然要求,理应成为当前侦察理论研究的热点。笔者去年在《关于创建侦察哲学的思考》一文中初步提出建立一门独立的侦察哲学作为侦察科学的基础理论,现就此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理论 侦察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体系 思想方法论 刑事侦察 研究现状 侦察实践 研究对象 一般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侦察科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李锡海的新著《侦察方法学》
3
作者 黄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81-82,共2页
李锡海同志是近几年在公安学术界比较活跃的一位学者,他著的《侦察方法学》1993年3月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该书在侦察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新义,是他积多年研究的一部力作.读过后,深深体味到这本专著具有三个... 李锡海同志是近几年在公安学术界比较活跃的一位学者,他著的《侦察方法学》1993年3月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该书在侦察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新义,是他积多年研究的一部力作.读过后,深深体味到这本专著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察方法 科学研究 专门方法 犯罪侦察 基本规律 构成要素 应用性 侦察实践 侦察系统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侦察中的灵感现象
4
作者 赵元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6期11-13,5,共4页
在侦察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侦察员对某一案件或案件中某个问题想方设法仍理不出个头绪,几乎陷入山穷水尽的困境,但是偶然受到某一事物的启发而豁然开朗,寻求到新的侦察途径,使难题迎刃而解。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灵感。它... 在侦察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侦察员对某一案件或案件中某个问题想方设法仍理不出个头绪,几乎陷入山穷水尽的困境,但是偶然受到某一事物的启发而豁然开朗,寻求到新的侦察途径,使难题迎刃而解。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灵感。它是外界客观事物作用于侦察主体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实践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察主体 侦察能力 灵感 创造性思维 侦察实践 侦察 思维活动 客观事物 侦察工作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侦察中的怀疑方法
5
作者 李锡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24-26,共3页
怀疑方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其特点是从反面寻求、探索客观世界的真实联系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作为侦察工作中的怀疑方法,其基本含义应该是:1.它是对案件现象或被认定的案件性质、犯罪证据、犯罪线索。
关键词 怀疑方法 侦察主体 侦察工作 侦察实践 犯罪信息 犯罪嫌疑人 规律性 案件性质 案件侦破 犯罪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侦察活动中挖掘和运用“第二线索”
6
作者 阎国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6期13-15,共3页
在近年的侦察实践中,现场上的手印、足迹、遗留物越来越少,侦破工作该从何处入手?而对这样的现实,为求得侦察工作的突破,目前采取的对策是,一面在向物证的“微”和“小”的方而进军,一面在向开发和使用新的侦察技术手段的方向进军,如气... 在近年的侦察实践中,现场上的手印、足迹、遗留物越来越少,侦破工作该从何处入手?而对这样的现实,为求得侦察工作的突破,目前采取的对策是,一面在向物证的“微”和“小”的方而进军,一面在向开发和使用新的侦察技术手段的方向进军,如气相色谱、电镜扫瞄等技术的使用。在国外,有的已开始使用气味破案或热像捕影等。事实已经证明,对此探索对于拓宽侦察工作的视野,开辟新的侦察途径,是有效的、成功的。与此同时,我认为注意对“第二线索”的挖掘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索 侦察工作 作案人 被害人 气相色谱 侦破工作 侦察途径 侦察实践 挖掘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场勘查与刑事侦察几个问题的研究
7
作者 董文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5期46-49,共4页
当前一般都认为现场勘查是一项侦察措施,可同时又认为它包括许多侦察措施或活动,实际上将它作为侦察的最初阶段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侦察措施是指侦察工作中针对某类情况的处理办法;侦察阶段指侦察进程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段落... 当前一般都认为现场勘查是一项侦察措施,可同时又认为它包括许多侦察措施或活动,实际上将它作为侦察的最初阶段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侦察措施是指侦察工作中针对某类情况的处理办法;侦察阶段指侦察进程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段落。每个阶段总是由若干措施或活动组成的,如果以一项措施的名义概括一个阶段的工作,实际上是自相矛盾。这说明我们过去对现场勘查与侦察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失误,应该重新进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勘查 侦察实践 犯罪现场 侦察工作 现场访问 若干措施 勘验 刑事侦察 场所 处理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科学研究的一部力作──《侦察思维学》评介
8
作者 黄石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62-64,共3页
交叉科学研究的一部力作──《侦察思维学》评介黄石我是犯罪侦察战线上的一个老兵。在长期侦察实践中,尤其是在刑事犯罪日趋智能化的今天,我深感必须打破传统的犯罪侦察研究模式,丰富、深化理论研究成果,才能给侦察实践以更有力的... 交叉科学研究的一部力作──《侦察思维学》评介黄石我是犯罪侦察战线上的一个老兵。在长期侦察实践中,尤其是在刑事犯罪日趋智能化的今天,我深感必须打破传统的犯罪侦察研究模式,丰富、深化理论研究成果,才能给侦察实践以更有力的指导。从交叉科学的角度研究犯罪侦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科学研究 思维学 侦察主体 思维方式 侦察创造思维 辩证思维 犯罪侦察 侦察系统 大刑侦格局 侦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具有时代感的科学著作──《侦察思维学》
9
作者 徐臻 《政法论丛》 CSSCI 1996年第2期55-56,共2页
一部具有时代感的科学著作──《侦察思维学》徐臻李锡海教授的《侦察思维学》是我国第一本涉足侦察思维领域的学术专著。该书于1989年12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1995年6月由济南出版社再版。该书出版后,学术界发表了... 一部具有时代感的科学著作──《侦察思维学》徐臻李锡海教授的《侦察思维学》是我国第一本涉足侦察思维领域的学术专著。该书于1989年12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1995年6月由济南出版社再版。该书出版后,学术界发表了不少评介文章,从不同的方面给予了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学 科学著作 侦察系统 大刑侦格局 侦察主体 侦察实践 犯罪侦察 强烈的时代感 新兴学科 犯罪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侦破思维中概念间的联系与“中介” 被引量:1
10
作者 富朴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74-75,共2页
刑事案件的客观现象以不同的运动形式反映在侦察员的思维概念中,形成了概念的辩证法。概念的辩证法就是概念自身的矛盾运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转化,以及概念的更新等,这是客观事物处于运动和流动状态的反映。侦察员在侦察实践中形成... 刑事案件的客观现象以不同的运动形式反映在侦察员的思维概念中,形成了概念的辩证法。概念的辩证法就是概念自身的矛盾运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转化,以及概念的更新等,这是客观事物处于运动和流动状态的反映。侦察员在侦察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推理,这就是理性认识。侦破思维过程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概念是侦破思维的出发点和逻辑细胞。判断是概念与概念间的联系或者是概念内容的展开。列宁说:“每一个概念都处在和其余一切概念的一定关系之中。”(《列宁全集》第38卷210页)这就明确地指出了任何概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概念 侦察 联系起来 辩证法 中介 侦察实践 刑事案件 概念体系 思维概念 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访问初探
11
作者 姚寿岭 吕伟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前,在侦察实践中,产生了一种不囿常规、行之有效的访问方法——设卡访问。由于对这种方法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概括,致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为此,笔者仅就设卡访问的概念、条件、步骤,以及设卡访问应当注意的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访问方法 目击者 侦察实践 调查访问 地点 案件 行人 对象 无意注意 作案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犯罪中的“易位”现象及其预防
12
作者 黄大勤 王化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6期9-11,共3页
在侦察实践中,常常发现某些刑事案件中的犯罪人,由于某些特定原因,由受害人变成了犯罪人。这种“易位”现象在刑事犯罪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并给我们的侦察及案后处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种“易位”现象有些什... 在侦察实践中,常常发现某些刑事案件中的犯罪人,由于某些特定原因,由受害人变成了犯罪人。这种“易位”现象在刑事犯罪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并给我们的侦察及案后处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种“易位”现象有些什么特点,它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等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犯罪 易位 受害人 犯罪人 刑事案件 现象 社会危害性 预防 侦察实践 特定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现场勘查
13
作者 吴志明 董文明 +1 位作者 谢传新 李彦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43-45,共3页
我们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现场勘查的一些教材、论著,发现国内外对现场勘查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国内看,认识并不一致,一般认为现场勘查是一项侦察措施,但同时又认为现场勘查包括很多侦察措施.例如通常包括勘验、检查、现场访问、现... 我们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现场勘查的一些教材、论著,发现国内外对现场勘查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国内看,认识并不一致,一般认为现场勘查是一项侦察措施,但同时又认为现场勘查包括很多侦察措施.例如通常包括勘验、检查、现场访问、现场搜索、紧急措施等.从逻辑上讲,各项措施都是并列关系概念,不应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也有人认为应当称现场勘查为综合侦察措施或侦察阶段.从国外看,一般认为现场勘查只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实地勘查”,例如日本、前苏联都是如此.我们认为现场勘查的内容应当与法规对现场勘查记录的要求相一致,即仅相当于“实地勘查”.我国传统观点之所以内容广泛,主要是由于没有弄清勘查的含义及其与调查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勘查 正确认识 现场访问 现场搜索 侦察实践 调查与勘查 侦察 逻辑关系 刑事诉讼法 地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