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侠的负面与慕侠社会心理之失──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片论
1
作者 王立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5期4-12,共9页
侠的负面与慕侠社会心理之失──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片论王立侠,不仅是一类历史人物,也是个不断流动着的情感载体、文化意识,其意象凝聚着一个州深流长的侠文学主题。侠的反正统、倡个性、纵放不拘及民间性等等特质,使其固然有着人... 侠的负面与慕侠社会心理之失──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片论王立侠,不仅是一类历史人物,也是个不断流动着的情感载体、文化意识,其意象凝聚着一个州深流长的侠文学主题。侠的反正统、倡个性、纵放不拘及民间性等等特质,使其固然有着人们多所论及的不为邪恶折辱、以暴抗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 侠文学 中国古代 《水浒传》 文化 民俗心理 角色期待 母题 平民意识 社会解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片论──侠义复仇对象及练技雪恨
2
作者 王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93-96,共4页
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片论──侠义复仇对象及练技雪恨王立侠,在中国古代是一类具有传奇性的特殊的历史与文学人物。他们那不凡身手、传奇想力、行为准则与人生信条,给复仇主题增加了不少正义之气和迷人风采。侠义与复仇两大主题有许多... 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片论──侠义复仇对象及练技雪恨王立侠,在中国古代是一类具有传奇性的特殊的历史与文学人物。他们那不凡身手、传奇想力、行为准则与人生信条,给复仇主题增加了不少正义之气和迷人风采。侠义与复仇两大主题有许多相通互补处,以致于若没有复仇,侠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侠文学 中国古代 复仇主题 唐传奇 复仇手段 少年儿童 强中自有强中手 文学 复仇逻辑 相关母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侠女复仇主题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1-96,共6页
半个多世纪前,当女杰施剑翘为父复仇,刺杀军阀孙传芳的壮举传开后,一直得到人们交口称誉;而《儿女英雄传》中的侠女十三妹,其光彩照人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其浓郁的复仇基调。如果我们不被表面上具体、个别的成因所囿,就会惊讶地注意到,这... 半个多世纪前,当女杰施剑翘为父复仇,刺杀军阀孙传芳的壮举传开后,一直得到人们交口称誉;而《儿女英雄传》中的侠女十三妹,其光彩照人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其浓郁的复仇基调。如果我们不被表面上具体、个别的成因所囿,就会惊讶地注意到,这历史与文学现象的背后,暗伏着深厚的文化传统,生活与作品的联系实在还有着更悠远的心理线索。正是侠女复仇的文学主题原型,辐射着千百年来华夏之邦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将历史与文学、文本传播与接受效应融合一处,构成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奇特的现象与历时性脉络,吸引着人们为之发出不尽的赞叹与神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仇主题 中国古代文学 赵娥亲 鬼魂 血亲复仇 侠文学 复仇者 刺客列传 历史与文学 复仇的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松的文化遭遇——兼谈“侠”的共轭现象与抛物线滑落 被引量:2
4
作者 石松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0-146,共7页
在中国古代,"侠"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抛物线状态,《水浒传》中的武松,就是这个抛物线的最高点。就武松本身而言,他又是一个英雄与反英雄"共轭"的艺术形象。因此,以"武松"的文化遭遇为例,进而研究中国... 在中国古代,"侠"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抛物线状态,《水浒传》中的武松,就是这个抛物线的最高点。就武松本身而言,他又是一个英雄与反英雄"共轭"的艺术形象。因此,以"武松"的文化遭遇为例,进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侠"文化现象,就成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松 文化遭遇 共轭 侠文学 抛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意象母题与中国古代悼祭文学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立 《现代中文学刊》 1998年第2期30-33,29,共5页
剑,在古代中国的兵器崇拜中,占有一个独特的重要位置。因为剑不仅是冷兵器时代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利器,且由于其制作年代较早,较多染及神物崇拜的原始心态,它还与古人的佩剑风习有关。以致论者认为:"剑之为物,在中国社会之意识形态中。
关键词 悼祭文学 意象母题 剑意象 悼祭主题 文学意象 崇拜 侠文学 意识形态 原始心态 春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