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世纪武侠小说中侠客形象的变迁
- 1
-
-
作者
何黎黎
-
机构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Z期62-64,共3页
-
文摘
在精英文学的熏染之下,上世纪武侠小说开始打破传统形象塑造的故事化模式,强调对深度人性的真实描写和全面呈现。以情感与理性激荡审视人性,是20世纪武侠小说中侠客形象塑造的主流。梁羽生的作品虽然还有浓厚的故事色彩,但已经开始将笔触伸向人性塑造的领域。金庸深入人物的心理世界,对人性变化的深度剖新和内涵挖掘。
-
关键词
武侠小说
人性
侠义小说
侠客形象
金庸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现代进程中的侠客和江湖——关于香港武侠剧的探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超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艺学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16,共3页
-
文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香港武侠影视剧席卷大陆,参与并建构着大陆的“现代”生活,成为大陆现代化进程中一个眩目的存在。在犬儒主义日盛、现代化进程艰难推进的今天,反省曾经带给大陆进取豪情的文化记忆也许能使我们重新捡起散落的勇气。在香港影视剧中,侠客往往以一己的道德力量和传奇武功对自身、江湖所遭遇的种种苦难和变故作出反应。
-
关键词
江湖
侠客形象
群体性
八十年代
香港
大陆
个体性
现代化进程
悲剧英雄
现代性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繁荣与清代北京曲艺业的发展
被引量:7
- 3
-
-
作者
苗怀明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8-112,共5页
-
文摘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繁荣与清代北京曲艺业的发展苗怀明清代公案侠义小说是清代中后期公案小说和侠义小说合流后所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它产生于北京,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迅速传遍全国,风行海内,成为清末民初流行最广的一类小说。它的产生和繁荣是多种文化因素有机融合...
-
关键词
侠义小说
《施公案》
清代北京
《三侠五义》
公案侠义戏
公案小说
曲艺形式
《小五义》
《龙图公案》
侠客形象
-
分类号
I207.3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唐五代士子文化心态的嬗变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程国赋
-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124,共4页
-
文摘
唐五代小说散发着浓郁的主观色彩 ,透过小说文本 ,可以触摸到作家微妙而复杂的创作心理。有唐一代 ,士子的文化心态存在着嬗变的轨迹。从小说作品来看 ,初、盛唐时期 ,士子表现出乐观、自信、自豪的心态 ;到了中、晚唐 ,归隐心态、怀旧心态、空幻心态以及避祸心态在小说作品中有充分体现 ;唐末五代 ,文士希冀侠义之士扶持正义、铲除邪恶 。
-
关键词
唐五代
小说
文化心态
文学研究
作家
创伤心理
避祸心态
侠客形象
归隐心态
怀旧心态
空幻心态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侠与武关系辨——与陈蓓同志商榷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如安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91年第4期50-52,共3页
-
文摘
“侠”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一种独特的人物,在武术文化的研究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武侠小说、影视的风行。
-
关键词
武术文化
武侠小说
古代社会
司马迁
《史记》
影视
武功
《汉书》
班固
侠客形象
-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