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让复仇故事在后代的接受及其争议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立 潘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9-141,99,共4页
替代式复仇是豫让行刺赵襄子故事的核心构成,属"接触巫术"。豫让不等同于一般的刺客,而因古代"士不遇"文化形态及其多种机制,使其逐渐在接受过程中,成为刺客形象的一个典范,母题意义变得突出,成为一种带有非凡美学... 替代式复仇是豫让行刺赵襄子故事的核心构成,属"接触巫术"。豫让不等同于一般的刺客,而因古代"士不遇"文化形态及其多种机制,使其逐渐在接受过程中,成为刺客形象的一个典范,母题意义变得突出,成为一种带有非凡美学意义的"情境单位",从而"为主复仇"这一"意识母题"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和是非观念也汇入其中,与侠义刺客的人物性格、楷模意义结合起来。尽管宋代后豫让屡受非议,但其复仇故事提示了后世叙事文学、包括相当一部分史传复仇载录的方式,以及作者对故事描述所可能引起重视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侠义复仇 巫术思维 复仇母题 接受关学 豫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