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肾高亲和力钠离子依赖性二羧酸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白雪源 陈香美 邱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4-410,共7页
为探讨人高亲和力钠离子依赖性二羧酸转运蛋白 (humanhigh affinitysodium dependentdicar boxylatetransporter,hSDCT2orhNaDC3 )基因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借助生物信息学成功地从人肾中克隆了hSDCT2基因 (GenBank接收... 为探讨人高亲和力钠离子依赖性二羧酸转运蛋白 (humanhigh affinitysodium dependentdicar boxylatetransporter,hSDCT2orhNaDC3 )基因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借助生物信息学成功地从人肾中克隆了hSDCT2基因 (GenBank接收号 :AY0 72 810 ) .首先将大鼠SDCT2cDNA与人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 ,获得具有高度同源性EST片段并用DNAstar软件将它们拼接成EST重叠群 .在重叠群上设计PCR引物从人肾总RNA中用RT PCR扩增出hSDCT2基因并测序 ,然后用软件对其结构特性、组织分布及基因定位进行分析 .序列测定结果显示 ,hSDCT2开放阅读框为180 9bp ,共编码 6 0 2个氨基酸 .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 ,其氨基酸序列与大鼠及小鼠SDCT2分别有85 %和 87%相同 .二级结构分析显示 ,该蛋白有 12个跨膜螺旋区 .Northern分析显示 ,该基因可在肾、肝、脑、胎盘等多种组织中表达 ,并定位于 2 0号染色体的q12~q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肾 亲和力 离子依赖性二羧酸转运蛋白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及其转运体SVCT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娟娟 程澄 +3 位作者 谢玉珍 何青 陈海霞 李映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探讨围生期维生素C的摄入及代谢与子痫前期(PE)的关系,探索PE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孕妇344例,包括研究组(PE患者)170例、对照组(正常妊娠)...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探讨围生期维生素C的摄入及代谢与子痫前期(PE)的关系,探索PE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孕妇344例,包括研究组(PE患者)170例、对照组(正常妊娠)174例。记录每日维生素C摄入量;收集其清晨中段尿、外周血、脐血及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采用ELISA方法检测母体尿液、外周血及脐血血清维生素C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胎盘、胎膜、脐带依赖钠离子维生素C转运蛋白(SVCT)1及SVCT2的表达情况,PCR-RFLP法检测SLC23a1的多态性。结果:1研究组每日维生素C摄入量及尿液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母体外周血维生素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脐血维生素C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胎儿附属物SVCT1及SVCT2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研究组与对照组SLC23a1多态性在rs35817838、rs33972313、rs6886922和rs34521685位点上并无差异(P>0.05)。结论:胎儿附属物SVCT1及SVCT2表达水平降低,从而影响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维生素C的转运,使得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不能有效到达胎盘,这可能是PE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维生素c 氧化应激 依赖钠离子维生素c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3和葡萄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琥珀酸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建英 陈香美 +1 位作者 白雪源 王建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 探讨钠离子依赖的二羧酸转运蛋白 3(NaDC3)对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以及NaDC3不同表达和不同葡萄糖浓度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琥珀酸转运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blot明确正义转染、反义转染、空质粒转染 (pcDNA3)及未转染的人近曲肾小... 目的 探讨钠离子依赖的二羧酸转运蛋白 3(NaDC3)对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以及NaDC3不同表达和不同葡萄糖浓度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琥珀酸转运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blot明确正义转染、反义转染、空质粒转染 (pcDNA3)及未转染的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 (HKC)中细胞hNaDC3蛋白表达的差异 ,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不同时间点或同一时间不同葡萄糖浓度时细胞摄取缓冲液中琥珀酸的量。结果 正义转染细胞hNaDC3蛋白表达增强 ,约是未转染HKC细胞的 1 5倍 ,缓冲液中琥珀酸含量下降较快 ,琥珀酸摄取增快。反义转染细胞hNaDC3蛋白表达下降 ,约是未转染HKC细胞的 2 / 3,但两者缓冲液中琥珀酸含量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空质粒转染对hNaDC3蛋白表达和琥珀酸摄取无明显影响。随葡萄糖浓度增加 ,缓冲液中琥珀酸含量下降增快。结论 hNaDC3蛋白过表达可加速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产物的转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依赖的二羧酸转运蛋白-3 琥珀酸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及SVCT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程澄 陈娟娟 +2 位作者 何青 谢玉珍 李映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9-661,共3页
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仍未明。胎盘浅着床及随之产生的氧化应激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首要因素,维生素C与胎盘形成、妊娠进展及氧化应激密切相关,可能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吸... 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仍未明。胎盘浅着床及随之产生的氧化应激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首要因素,维生素C与胎盘形成、妊娠进展及氧化应激密切相关,可能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吸收依赖钠离子维生素C转运蛋白1(SVCT1)单核苷酸多态性可影响维生素C的重吸收,可能与子痫前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维生素c 氧化应激 吸收依赖钠离子维生素c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2特性、表达调控及功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光燃 谭碧娥 +1 位作者 管桂萍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38-3344,共7页
转运系统A载体——钠离子依赖性的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2(SNAT2)是近年发现的氨基酸转运感受体的典型代表,是体内主要的氮转运载体。SNAT2通过转运过程调节细胞内氨基酸浓度,进而调控细胞内氨基酸感受体的下游信号,发挥氨基酸转运载体和... 转运系统A载体——钠离子依赖性的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2(SNAT2)是近年发现的氨基酸转运感受体的典型代表,是体内主要的氮转运载体。SNAT2通过转运过程调节细胞内氨基酸浓度,进而调控细胞内氨基酸感受体的下游信号,发挥氨基酸转运载体和信号受体的双重功能,而成为近年氨基酸营养感应的研究热点。本文围绕SNAT2的分子特性、生物学特性、表达调控及其介导的氨基酸感应信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 分子特性 生物学特性 表达调控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不同亚型甘氨酸受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延 邹桂昌 +1 位作者 左欣 熊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amin C,VC)对甘氨酸受体(glycine receptor,GlyR)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表达GlyR不同亚型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并孵育不同浓度的VC,通过膜片钳技术记录孵育VC前后GlyR在EC2浓度的甘氨酸(glycine,Gly)作用下所介导...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amin C,VC)对甘氨酸受体(glycine receptor,GlyR)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表达GlyR不同亚型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并孵育不同浓度的VC,通过膜片钳技术记录孵育VC前后GlyR在EC2浓度的甘氨酸(glycine,Gly)作用下所介导的氯电流。检测2型钠离子依赖性维生素C转运体(sodium-dependent vitamin C transporter-type 2,SVCT2)的抑制剂磺吡酮(sulfinpyrazone,SE)对VC与GlyR关系的影响。通过氨基酸点突变探究VC作用于GlyR的可能位点。结果VC剂量依赖的增强GlyRα1和GlyRα3介导的电流,并且GlyRα3对VC的作用更加敏感。对于GlyRα2,VC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增强作用。SE不影响VC对GlyR介导的电流的增强作用。GlyR第3跨膜片段的第296位丝氨酸的突变显著降低了VC对GlyR功能的增强效果。结论VC显著增强GlyRα1和GlyRα3的功能,但不影响GlyRα2的功能。VC对GlyR的作用不是通过进入细胞内起作用的。GlyR第296位的丝氨酸在VC对GlyR功能的增强作用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甘氨酸受体 离子通道 膜片钳 2型离子依赖维生素c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中VDR、PKC及其相互作用对Na DC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晨曦 李文洲 +3 位作者 郭永连 陈琳 彭松 卫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68-2072,共5页
目的:探究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E-52E中蛋白激酶C(PKC)、维生素D受体(VDR)及其相互作用对钠离子依赖性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1(Na DC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E-52E,采用PKC激动剂和PKC抑制剂干预NRE-52E细胞,并用... 目的:探究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E-52E中蛋白激酶C(PKC)、维生素D受体(VDR)及其相互作用对钠离子依赖性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1(Na DC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E-52E,采用PKC激动剂和PKC抑制剂干预NRE-52E细胞,并用VDR过表达载体及VDR-shRNA载体转染NRE-52E细胞,结合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KC、VDR和Na DC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VDR稳定过表达和VDR稳定干扰的NRK-52E细胞株。与对照组比较,PKC激动剂组VDR和Na DC1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 <0. 01),VDR过表达组的PKC和Na DC1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 <0. 01),VDR干扰+PKC激动剂组和VDR过表达+PKC抑制剂组中PKC和Na DC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介于VDR干扰组与VDR过表达组之间。结论: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E-52E中PKC活性增强诱导VDR蛋白表达,PKC活性减弱抑制Na DC1蛋白表达;VDR与PKC和Na DC1的蛋白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PKC与VDR相互作用时PKC高活性和VDR过表达是促进或维持Na DC1蛋白表达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E-52E细胞 蛋白激酶c 维生素D受体 离子依赖性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