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汉族人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邵明 刘焯霖 +2 位作者 陈彪 陶恩祥 潘锡榜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确定中国汉族人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cDNA的609位点C→T(C609→T)突变的频率分布。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 目的:确定中国汉族人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cDNA的609位点C→T(C609→T)突变的频率分布。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了81名正常中国汉族人NQO1基因cDNA的609位点的多态性。结果:中国汉族人NQO1基因的C609→T的频率为0426;基因型T609/T609、C609/C609与C609/T609的比率分别为017、032和051。结论:该结果提示中国汉族人NQO1基因的C609→T位点的多态性分布规律与西方人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酰胺脱氢酶 多态性 依赖还原型 辅酶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赤酵母木糖还原酶定点突变改善其对双辅酶的亲和力 被引量:2
2
作者 董莉莉 邓小昭 +3 位作者 钟辉 姚文娟 于娟 杨静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0-256,共7页
通过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木糖还原酶(xylose reductase,XR)基因定点突变,获得NADH高亲和力的毕赤酵母木糖还原酶(PsXR),改善了辅酶不同而导致的酿酒酵母胞内氧化还原失衡.同时克隆了PsXR编码基因,通过BLAST工具进行同源性搜索,并... 通过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木糖还原酶(xylose reductase,XR)基因定点突变,获得NADH高亲和力的毕赤酵母木糖还原酶(PsXR),改善了辅酶不同而导致的酿酒酵母胞内氧化还原失衡.同时克隆了PsXR编码基因,通过BLAST工具进行同源性搜索,并用生物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结构分析,确定突变位点.用融合PCR方法进行定点突变,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进行融合表达,且对表达产物进行HIS-TAG亲和纯化,分光光度法检测酶活性,计算比活力.本研究成功获得突变XR编码基因,并收集了纯化的突变蛋白.酶活性检测和比活力计算显示,3种突变酶对2种辅酶的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都发生了变化.与未突变的PsXR相比,3种突变酶对辅酶NADPH的亲和力均显著下降,突变酶M3对辅酶NADH的亲和力未发生变化,而突变酶M1和M4对辅酶NADH的亲和力显著升高,其中突变酶M1对NADH的亲和力明显提高,对NADPH的亲和力明显下降,其活性主要依赖辅酶NADH,提示K270R位点在XR与辅酶结合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木糖还原 还原型辅酶(NADH) 还原型辅酶(NAD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QO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代恩勇 卢振霞 +2 位作者 史洁萍 于雅琴 张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型分析技术对101例大肠癌患者及103例对照者NQO1cDNA609位点多态性进行测定... 目的:探讨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型分析技术对101例大肠癌患者及103例对照者NQO1cDNA609位点多态性进行测定。结果: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大肠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9.52,P<0.01),T/T基因型携带者大肠癌患病危险性是野生纯合型(C/C)的3.56倍(OR=3.56,95%CI为1.58~7.96)。NQO1T等位基因及C等位基因频率在大肠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2.1%、57.3%,57.9%、42.7%,T等位基因频率两组有显著差异(χ2=9.43,P<0.01),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是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85倍,(OR=1.85,95%CI为1.25~2.73)。结论:NQO1在大肠癌的形成过程中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而NQO1cDNA609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NQO1基因的多态性与生活特征共同决定个体大肠癌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 醌氧化还原 大肠癌遗传易感性 基因 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Nrf2基因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伏旭 李培武 +4 位作者 马莉 张蓓 韩丽 蒙雁飞 王映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552-1558,共7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过表达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NC),胰腺炎组(NC+AP),过表达组(Nrf2+/+)...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过表达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NC),胰腺炎组(NC+AP),过表达组(Nrf2+/+),过表达胰腺炎组(Nrf2+/++AP)。采用尾静脉注射法进行慢病毒转染,转染48 h后,采用蛙皮素联合脂多糖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AP模型。建模成功24 h后处死大鼠采集标本,采用对-硝基苯麦芽七糖苷法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活性;RT-PCR检测胰腺Nrf2、HO-1和NQO1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和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分。结果胰腺炎组(200.72±14.56)U/dL及过表达胰腺炎组(184.60±11.75)U/dL血清淀粉酶水平均较阴性对照组(162.48±13.19)U/dL及过表达组(170.34±11.75)U/d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过表达胰腺炎组较胰腺炎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胰腺炎组中Nrf2、HO-1和NQO1 mRNA表达量分别为(2.78±0.59)、(1.51±0.18)、(1.61±0.22),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且过表达胰腺炎组Nrf2 mRNA表达高于胰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胰腺炎组中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78±0.59)、(1.51±0.18)、(1.61±0.22),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且过表达胰腺炎组Nrf2和NQO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胰腺炎组(P<0.05);胰腺炎组及过表达胰腺炎组胰腺组织HE染色均符合AP的表现,阴性对照组及过表达组胰腺组织病理检查除部分血管周围和胰腺间质偶尔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外,余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而过表达组胰腺组织改变较胰腺炎组有所改善,胰腺病理学损伤评分也明显降低。结论过表达Nrf2基因对蛙皮素联合脂多糖诱导的AP大鼠的胰腺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通过Nrf2的过表达,诱导其下游抗氧化酶HO-1及NQO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过表达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依赖还原型辅酶/ⅱ醌氧化还原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下苯醌类药物对人肝癌细胞的毒性及其机制
5
作者 夏小俊 金中初 +3 位作者 郭峻 薛丽君 陈维亚 李红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 为阐明低氧下生物还原剂类药物 (两种苯醌 )对人肝癌细胞的毒性和DNA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在低氧和常氧下培养不同时间 ,用稍加改良的微孔板直接法检测还原型辅酶Ⅰ /Ⅱ依赖醌氧化还原酶 1 (NQO1 )比活性 ;... 目的 为阐明低氧下生物还原剂类药物 (两种苯醌 )对人肝癌细胞的毒性和DNA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在低氧和常氧下培养不同时间 ,用稍加改良的微孔板直接法检测还原型辅酶Ⅰ /Ⅱ依赖醌氧化还原酶 1 (NQO1 )比活性 ;并用不同浓度的地吖醌 (AZQ)和 2 ,5 双 (氮杂苯) 1 ,4 苯醌 (DZQ)在低氧和常氧下分别处理 1和 6h ,用MTT法测药物细胞毒性 ;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ASCGE)及改良法 (MSCGE)测DNA链断裂和链交联。结果 低氧处理 6h肝癌细胞的NQO1 比活性降低 ,更长时间处理后升高 (P <0 .0 1 )。低氧下AZQ与DZQ(1 ,6h)的细胞毒性升高。在ASCGE实验中 ,常氧下AZQ处理导致DNA链断裂 ;低氧下AZQ处理后则检测不到DNA链断裂。而无论低氧和常氧下DZQ均未导致明显DNA链断裂。在MSCGE实验中 ,低氧下AZQ使H2 O2 所致DNA链断裂减轻至明显低于空白 /常氧组 (P <0 .0 1 ) ;而低氧和常氧下DZQ均能减轻H2 O2 所致DNA链断裂。结论 低氧短时 (6h后 )可诱导NQO1 比活性升高。短时低氧下(6h内 )AZQ和DZQ对人肝癌细胞的毒性上升。DZQ致DNA损伤主要形成DNA链交联 ,低氧加重此效应 ;AZQ主要造成DNA链断裂 (常氧 )和链交联 (低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辅酶ⅰ/ 苯醌类药物 低氧 活性 肝癌 肿瘤细胞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