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鲁唑对吗啡镇痛、耐受和依赖作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粟文杰 苏瑞斌 +5 位作者 徐江平 刘茵 路新强 李伟章 郑建全 李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9,共7页
目的 研究利鲁唑对阿片镇痛、耐受及躯体功能的调节。方法 采用冰醋酸扭体 ,5 5℃热板法和热辐射甩尾法观察利鲁唑对小鼠痛阈及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 ;采用小鼠急性和慢性吗啡耐受模型及小鼠吗啡依赖模型 ,观察利鲁唑对吗啡耐受和依赖... 目的 研究利鲁唑对阿片镇痛、耐受及躯体功能的调节。方法 采用冰醋酸扭体 ,5 5℃热板法和热辐射甩尾法观察利鲁唑对小鼠痛阈及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 ;采用小鼠急性和慢性吗啡耐受模型及小鼠吗啡依赖模型 ,观察利鲁唑对吗啡耐受和依赖的作用。结果 单独皮下注射利鲁唑 2 .5~ 10mg·kg- 1在以上 3种模型无镇痛作用 ,然而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吗啡镇痛效应。利鲁唑 2 .5~ 1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对抗吗啡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耐受。在小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利鲁唑 2 .5~ 1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产生。结论 利鲁唑自身无镇痛作用 ,但能显著增强吗啡镇痛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镇痛作用 耐受性 依赖作用 利鲁唑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依赖增强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毕海林 唐建华 唐达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5-88,共4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道症状而导致高病死率的传染病,PRRSV抗体依赖增强作用(ADE)是造成PRRS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对ADE的机理已进...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道症状而导致高病死率的传染病,PRRSV抗体依赖增强作用(ADE)是造成PRRS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对ADE的机理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是巨噬细胞通过FcγR介导摄取PRRSV引发ADE现象。论文综述了PRRSV的结构蛋白和ADE机理,为PRRS的进一步研究和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抗体依赖增强作用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通路与利妥昔单抗耐药 被引量:2
3
作者 金璿 宋玉琴 朱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2-667,共6页
利妥昔单抗是针对B细胞表面标志CD20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改善了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对利妥昔单抗治疗无效或在治疗有效后短期内复发,说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不足以彻底清除淋巴瘤细胞,提示存... 利妥昔单抗是针对B细胞表面标志CD20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改善了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对利妥昔单抗治疗无效或在治疗有效后短期内复发,说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不足以彻底清除淋巴瘤细胞,提示存在着一定的耐药性肿瘤细胞。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是利妥昔单抗对淋巴瘤细胞的主要杀伤机制之一,CDC作用通路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有可能影响利妥昔单抗的疗效。CD20抗原是利妥昔单抗发挥作用的基础,CD20抗原的表达强度、其编码基因的多态性以及其在细胞膜上的承载结构———脂质筏均可能影响CDC作用;此外,补体的基因多态性(如C1q、CD11b)、血清补体水平及补体调节蛋白的水平均可能影响着CDC作用通路中的不同环节,从而影响利妥昔单抗作用的发挥。随着利妥昔单抗的广泛应用,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将对目前关于利妥昔单抗CDC作用通路中可能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非霍奇金淋巴瘤 耐药机制 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天飞 李荣秀 +3 位作者 杨晓杰 徐兴军 邵淑丽 吕建伟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5期5-7,共3页
抗体依赖性增强(ADE)作用是指某些病毒在相应抗体协助下复制或感染能力显著增强的现象。使用常规疫苗免疫来防治具有ADE作用的病毒病常常难以奏效,甚至引起某些疾病病情加剧。近年来,关于病毒感染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的机制研究取得... 抗体依赖性增强(ADE)作用是指某些病毒在相应抗体协助下复制或感染能力显著增强的现象。使用常规疫苗免疫来防治具有ADE作用的病毒病常常难以奏效,甚至引起某些疾病病情加剧。近年来,关于病毒感染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的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具有ADE现象病毒有效疫苗的研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
5
作者 李瑾昱 朱艳云 +2 位作者 张国庆 孙胜杰 焦顺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NKTm细胞为效应细胞。基因测序法检测NKTm细胞FCGR3A基因多态性,CCK-8法检测西妥昔单抗介导NKT... 目的探讨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NKTm细胞为效应细胞。基因测序法检测NKTm细胞FCGR3A基因多态性,CCK-8法检测西妥昔单抗介导NKTm细胞的ADCC活性。结果 NKTm细胞FCGR3A具有基因多态性,分别为V/V、V/F及F/F表型。西妥昔单抗介导3种表型的NKTm细胞的ADCC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其中FCGR3A-158V/V表型的NKTm细胞的ADCC活性比V/F及F/F表型强(P<0.01),而V/F与F/F表型的NKTm细胞ADCC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介导的NKTm细胞ADCC活性与FCGR3A基因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A549细胞 FCGR3A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感染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的机制及其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明 肖兵南 +2 位作者 郭乐 戴强 邱美珍 《湖南畜牧兽医》 2009年第2期4-7,共4页
抗体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感染率,这一现象就是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enhancement,ADE)。抗体介导病毒感染的敏感性增强的例子已经被很多种不同病毒属的感染证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一方面保护免疫的诱导作用和另一... 抗体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感染率,这一现象就是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enhancement,ADE)。抗体介导病毒感染的敏感性增强的例子已经被很多种不同病毒属的感染证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一方面保护免疫的诱导作用和另一方面增强敏感性的诱导作用之间存在微妙的平衡。ADE作用的存在,使常规疫苗免疫来防制这类病毒病常常难以奏效。近年来,关于病毒感染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的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有ADE现象病毒疫苗的研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作用机制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人c-Met蛋白单链抗体的制备及其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传苗 刘明珠 +3 位作者 黄艳平 储菲 李永海 李正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1-407,共7页
目的制备并纯化出靶向细胞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蛋白的人源单链抗体(scFv),鉴定其靶向c-Met蛋白的特性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将scFv基因插入至p Fuse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表达融合鼠源Fc段的融合蛋白Met-scFv,经AKTA蛋白纯... 目的制备并纯化出靶向细胞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蛋白的人源单链抗体(scFv),鉴定其靶向c-Met蛋白的特性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将scFv基因插入至p Fuse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表达融合鼠源Fc段的融合蛋白Met-scFv,经AKTA蛋白纯化系统纯化;将纯化的Met-scFv进行功能性检测:ELISA检测Met-scFv亲和力;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et-scFv识别并结合肺腺癌细胞的特性;CCK-8法检测Met-scFv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剂盒检测Met-scFv对靶细胞A549细胞的毒性影响。结果 ELISA结果提示,Met-scFv与c-Met呈量效关系;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Met-scFv组信号呈阳性,提示Met-scFv与A549细胞特异性结合;Met-scFv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产生细胞毒性,且毒性大小与Met-scFv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制备出靶向c-Met蛋白的Met-scFv,并可在体外识别并介导杀伤A549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t 单链抗体(scFv) A549细胞 靶向性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病毒prM抗体的中和作用及ADE作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司露露 郭晓兰 +7 位作者 郭鹏娟 王颖 罗雅艳 崔国辉 方丹云 周俊梅 晏辉钧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研究登革病毒(DENV)前膜蛋白(pr M)多克隆抗体对不同型别登革病毒的中和作用和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DE),为进一步阐明pr M蛋白在登革病毒致病与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登革热患者血清中... 【目的】研究登革病毒(DENV)前膜蛋白(pr M)多克隆抗体对不同型别登革病毒的中和作用和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DE),为进一步阐明pr M蛋白在登革病毒致病与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登革热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pr M抗体;用重组登革病毒2型(DENV-2)pr M蛋白免疫家兔,制备pr M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空斑减数中和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r M抗体对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DENV-1、DENV-2、DENV-3、DENV-4)的中和作用及ADE作用。【结果】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存在特异性pr M抗体;pr M抗体对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只有部分中和作用,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DENV1-4型均有明显的感染增强活性,且对异型DENV的感染增强作用强于同型,其中对登革病毒2型未成熟颗粒(im DENV-2)的感染增强作用最为明显。【结论】登革热患者血清存在pr M特异性抗体;pr M抗体对不同血清型DENV均只有较弱的中和活性,但却呈现出较强的ADE效应,证明登革病毒pr M抗体是一种感染增强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前膜蛋白(prM) 多克隆抗体 中和作用 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脱敏措施在ABO血型不合肝移植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9
作者 方腾 张武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9-515,共7页
肝移植领域中由于供肝匮乏,ABO血型不合供肝作为边缘性供肝的一种类型,拓宽了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等待肝移植期间濒临死亡时的供者来源渠道。随着围手术期多种脱敏技术的不断进步,ABO血型不合肝移植脱敏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术后并发症的... 肝移植领域中由于供肝匮乏,ABO血型不合供肝作为边缘性供肝的一种类型,拓宽了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等待肝移植期间濒临死亡时的供者来源渠道。随着围手术期多种脱敏技术的不断进步,ABO血型不合肝移植脱敏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近年来,新型脱敏措施不断涌现,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其作用机制和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仍需深入探究。鉴于此,本文就各种新型脱敏措施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做一综述,旨在探讨不同脱敏措施在ABO血型不合肝移植中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佐证材料,从而改善肝移植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脱敏措施 ABO血型不合 肝移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哮喘小鼠免疫细胞的ADCC作用
10
作者 袁继红 董泽华 黄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方法 :在小鼠 OVA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基础上 ,分离哮喘鼠和正常鼠脾脏各种免疫细胞 ,包括单核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 CD8+ T细胞 ,并以细胞增殖法和改良的 MTT比色法...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方法 :在小鼠 OVA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基础上 ,分离哮喘鼠和正常鼠脾脏各种免疫细胞 ,包括单核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 CD8+ T细胞 ,并以细胞增殖法和改良的 MTT比色法检测上述各种细胞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效应 ( antibody dependent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结果 :支气管哮喘小鼠上述各种细胞自然状态下的 ADCC作用均较健康对照组减弱 ( P<0 .0 5 )。结论 :免疫细胞自然状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病因学 免疫细胞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 疾病模型 动物 细胞毒性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3/ING1及其与口腔鳞癌的关系
11
作者 王晓峰 陈英新 高文信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3期212-213,共2页
抑癌基因IN G1定位于13q33~34,其与p53有相互依赖作用,参与p53介导的多种转录调控活动,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研究发现在口腔鳞癌中存在p33/IN G1表达下调或p33/IN G1突变。本文就p33/IN G1的生物学性能及其与口腔鳞癌关... 抑癌基因IN G1定位于13q33~34,其与p53有相互依赖作用,参与p53介导的多种转录调控活动,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研究发现在口腔鳞癌中存在p33/IN G1表达下调或p33/IN G1突变。本文就p33/IN G1的生物学性能及其与口腔鳞癌关系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3/ING1 口腔鳞癌 P33/ING1 基因ING1 研究新进展 生物学性能 依赖作用 转录调控 抑制细胞 细胞凋亡 表达下调 研究发现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热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姬广辉 戴建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登革热作为一种全球性热带传染病,其防治已成为全世界难题。抗体依赖的感染增强作用以及对病毒致病机制的尚未完全阐明均阻碍了登革热预防与治疗药物的发展应用,目前并无临床可用的特异性预防与治疗药物,但近年来,随着登革热发病机制以... 登革热作为一种全球性热带传染病,其防治已成为全世界难题。抗体依赖的感染增强作用以及对病毒致病机制的尚未完全阐明均阻碍了登革热预防与治疗药物的发展应用,目前并无临床可用的特异性预防与治疗药物,但近年来,随着登革热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登革热药物防治方面的研究有了新进展。为更好地认识登革热以及其药物防治研究现状,本文就登革热药物防治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抗体依赖性促进作用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病理学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2-271,共10页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亦称体液性排斥反应,是由抗体、补体等多种体液免疫效应因子参与所致的排斥反应免疫损伤。AMR在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排斥反应中均发挥了重要的致病作用。本文对AMR的基本定义、Banff移植病理...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亦称体液性排斥反应,是由抗体、补体等多种体液免疫效应因子参与所致的排斥反应免疫损伤。AMR在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排斥反应中均发挥了重要的致病作用。本文对AMR的基本定义、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中AMR病理学的研究历程及其主要成果以及移植肾AMR的主要病变特征进行综述,旨在为准确诊断、及时治疗AMR提供依据,以保障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 C4D 血栓性微血管病 慢性移植物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及免疫日龄:蓝耳
14
《中国动物保健》 2018年第7期53-53,共1页
猪蓝耳病是目前猪场普遍感染和引起持续损失的一个疾病,免疫程序非常重要。杜喜忠等(2012)的研究表明,蓝耳病母源抗体21日龄开始急剧下降,半衰期9天左右,在断奶前后母源抗体基本下降到临界值。韩先桂(2011)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14、21、2... 猪蓝耳病是目前猪场普遍感染和引起持续损失的一个疾病,免疫程序非常重要。杜喜忠等(2012)的研究表明,蓝耳病母源抗体21日龄开始急剧下降,半衰期9天左右,在断奶前后母源抗体基本下降到临界值。韩先桂(2011)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14、21、28日龄免疫蓝耳病活疫苗的检测结果看出,14~21日龄免疫效果最好。根据蓝耳病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和蓝耳病病毒特有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以及蓝耳病活疫苗产生中和抗体缓慢的特点,蓝耳病活疫苗的免疫宜早不宜晚,建议14~21日龄免疫,同时做好母猪群蓝耳病病毒抗体的监测和商品猪群蓝耳病稳定性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日龄 母源抗体 衰减规律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猪蓝耳病 仔猪 蓝耳病病毒 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抗组织因子(TF)抗体的制备及杀伤结肠癌细胞和抑制细胞迁移的机制
15
作者 赵亚蕊 赵邑 +4 位作者 赵峰梅 潘薇薇 张全爱 曹鹏程 梁欣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组织因子(TF)的人源化抗体对结肠癌细胞杀伤和迁移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源化TF抗体高表达CHO-5G4.1细胞,经蛋白A(Protein A)和凝胶层析柱纯化,利用毛细管SDS-PAGE检测抗体纯度,采用凝血酶原时间(PT)法测定抗凝血活性,采用... 目的探讨靶向组织因子(TF)的人源化抗体对结肠癌细胞杀伤和迁移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源化TF抗体高表达CHO-5G4.1细胞,经蛋白A(Protein A)和凝胶层析柱纯化,利用毛细管SDS-PAGE检测抗体纯度,采用凝血酶原时间(PT)法测定抗凝血活性,采用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分析抗体对SW620和SW480结肠癌细胞的杀伤效应,Transwell^(TM)检测抗体对细胞迁移的影响,明胶酶谱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人源化TF抗体处理后,迁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黏着斑激酶(FAK)和磷酸化的FAK(p-FAK)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通过两步法纯化人源化TF抗体毛细管SDS-PAGE检测纯度可达96.9%,并具有抗凝血活性。人源化TF抗体可通过ADCC杀死结肠癌细胞并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抑制率达到99%,并可降低MMP2的表达及p-FAK的表达。结论获得了高纯度的人源化TF抗体,该抗体可通过ADCC杀伤结肠癌细胞,并可抑制FAK信号通路降低MMP2的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化组织因子抗体 结肠癌细胞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