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法立法的理念与制度设计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6-98,共1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依法立法"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相提并论,是"依法立法"新理念在立法活动中的体现,反映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对立法活动的新需求、新要求。"依法立法"作为新理念,具有...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依法立法"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相提并论,是"依法立法"新理念在立法活动中的体现,反映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对立法活动的新需求、新要求。"依法立法"作为新理念,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时代,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有着各自的制度需求和发展走向。推进依法立法,需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立法的相关制度、需完善立法主体权限和程序的制度设计、需以人民为中心完善法律的立改废释制度、需统筹立法引领与立法监督的制度设计。在此基础上,新时代推进地方依法立法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即提供中央立法"顶层设计"上的制度供给,以及发挥地方立法积极性并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同时,要加强对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监督以及加强对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之制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 依法立法 科学立法 备案 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立法观阐释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燕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9,共8页
科学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立法的政治遵循与价值遵循、核心要求与任务、践行方向与应予协调若干重大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从不同层次构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立法观。习近平法治思... 科学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立法的政治遵循与价值遵循、核心要求与任务、践行方向与应予协调若干重大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从不同层次构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立法观。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立法观遵循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抓住立法质量关键论与立法权力边界论两个核心要求,践行把握客观规律推进科学立法、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民主立法、强化备案审查与合宪性审查保障依法立法的路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立法观坚持立法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步推进改革与法治;坚持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两手齐抓法治与德治,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立法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15
3
作者 封丽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共13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高度,对新时代中国立法的战略地位、目标方向、价值追求和工作要点作了深刻阐述,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理念的内涵,有力推进了新时代立法实践的发展。习近平关于立法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高度,对新时代中国立法的战略地位、目标方向、价值追求和工作要点作了深刻阐述,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理念的内涵,有力推进了新时代立法实践的发展。习近平关于立法的重要论述对不断推进当代中国立法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立法质量作为"良法善治"之基础、以人大主导立法推动民主立法、以完善立法体制推进科学立法、以加强宪法监督保障依法立法、以重点领域立法推动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以全面立法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以党的领导统领立法工作全局、以中国国情作为立法的根本遵循八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 立法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法》对依宪立法原则的完善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宗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101,共16页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理论界对于依宪立法原则的研究成果比较少。200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关于依宪立法原则的规定内涵不够完整。新时代推进高质量立法和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完善依宪立法原则。在习近平...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理论界对于依宪立法原则的研究成果比较少。200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关于依宪立法原则的规定内涵不够完整。新时代推进高质量立法和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完善依宪立法原则。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依宪立法理论指导下,2023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不仅在法律条文表述上丰富了依宪立法原则的内涵,而且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立法机制、备案审查制度中体现了依宪立法原则的要求。依宪立法原则是立法的首要原则。不断完善依宪立法、依法立法原则,是法治立法原则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 立法原则 依宪立法 依法立法 法治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武岭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10,共2页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什么呢?不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现实需要的迫切程度来说,都应该是依法行政。首先,不论依法治国的内涵多么丰富,其核心无疑应该是立法机关依法立法、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在这三者...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什么呢?不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现实需要的迫切程度来说,都应该是依法行政。首先,不论依法治国的内涵多么丰富,其核心无疑应该是立法机关依法立法、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在这三者之中,依法立法是基础,独立司法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 依法立法 依法治国” 公民法律意识 社会系统工程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合法权益 国家机关 行政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领导法治一体建设的逻辑理路——执政方式与领导机制的双向提升 被引量:4
6
作者 马迅 章志远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7,共10页
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法治一体建设是法治中国迈入体系化协同推进新阶段的产物。依法执政在凝聚基础共识、统合各方主体、彰显民主底色和弘扬宪法精神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成为党领导法治一体建设的根本前提。督促依法立法科学完... 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法治一体建设是法治中国迈入体系化协同推进新阶段的产物。依法执政在凝聚基础共识、统合各方主体、彰显民主底色和弘扬宪法精神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成为党领导法治一体建设的根本前提。督促依法立法科学完备、赋能依法行政转型升级和助推依法治理共建共享,构成依法执政驱动法治一体建设的三维向度。中国式现代化要求进一步健全党对法治一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领导机制,突出法治建设规划的牵引功能,强化依法治国委员会的统筹协调,激发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释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法治整合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一体建设 依法执政 依法立法 依法行政 依法治理 领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与能力:备案审查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89
7
作者 封丽霞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9-113,共15页
我国备案审查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全方位、全覆盖的制度要求与现实有限的审查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强备案审查制度与能力建设,对于当前落实宪法监督、推进依法立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出于制度设计与执行能力相统合的目的,应实现"备... 我国备案审查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全方位、全覆盖的制度要求与现实有限的审查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强备案审查制度与能力建设,对于当前落实宪法监督、推进依法立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出于制度设计与执行能力相统合的目的,应实现"备案"与"审查"在制度设计上的分离与区别对待,统一关于备案审查的法律规范,还要实行适度的人大与政府横向分权以及中央地方纵向分权,建构一个以权力机关审查为主导、以行政机关审查为重点、以中央审查为统领、以地方审查为必要补充的全方位、立体式备案审查工作机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发挥权力机关的审查主导作用之外,应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辅助审查作用以及公民、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动力源作用,善于运用高科技手段推动备案审查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与效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案 审查 依法立法 立法监督 法制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法治路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怀勇 邓若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4-146,共13页
中国精准扶贫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长效不足的问题。扶贫权力的"双刃性"、扶贫活动的"正外部性"和贫困主体的"弱势属性"是精准扶贫长效不足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现代化、规范化的贫困治理机... 中国精准扶贫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长效不足的问题。扶贫权力的"双刃性"、扶贫活动的"正外部性"和贫困主体的"弱势属性"是精准扶贫长效不足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现代化、规范化的贫困治理机制,依法治贫有助于扬弃扶贫权力的"双刃性",缓解扶贫活动的"正外部效应",改善贫困主体的弱势属性,因而能有效保障精准扶贫的长效发展。但同时,当前依法治贫也面临着精准扶贫的法律供给不足、扶贫权力运行的实施体制滞后、社会参与扶贫的激励机制低效、贫困主体的民生权利虚置等问题。因此,研究建议:完善精准扶贫的法律规范体系、优化扶贫权力运行的法治实施体系、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法律激励机制、构建贫困主体的民生权利体系,使扶贫活动在法治框架内规范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长效扶贫 依法治贫:扶贫立法 法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