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替膦酸二钠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吸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范里 陶海鹰 +1 位作者 彭昊 刘世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3-254,共2页
目的 评价依替膦酸二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 32例 ,测定其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和尿中脱氧吡啶啉的浓度。口服依替膦酸二钠2 0 0mg ,2次 d ,2周后改服钙尔奇D片 (钙 6 0 0mg及维生素D 1... 目的 评价依替膦酸二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 32例 ,测定其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和尿中脱氧吡啶啉的浓度。口服依替膦酸二钠2 0 0mg ,2次 d ,2周后改服钙尔奇D片 (钙 6 0 0mg及维生素D 12 5IU d) 11周 ,共 13周为一疗程 ,治疗两个疗程后复查骨密度和尿脱氧吡啶啉的浓度。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 ,患者腰椎骨密度显著增高 (治疗前为 0 6 94± 0 12 4g cm2 ,治疗后为 0 72 1± 0 10 8g cm2 ,P <0 0 5 ) ,股骨颈骨密度无显著变化 (治疗前为 0 5 91± 0 117g cm2 ,治疗后为 0 6 0 2± 0 0 98g cm2 ,P >0 0 5 ) ;尿脱氧吡啶啉浓度显著降低 (治疗前为 6 6 7± 2 0 4nmol mmolCr,治疗后为 4 2 2± 1 6 3nmol mmolCr,P <0 0 1)。结论 依替膦酸二钠能有效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吸收 临床研究 依替膦酸二钠 绝经后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尿脱氧吡啶啉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替膦酸二钠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股骨节段性骨缺损修复的影响及靶基因的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晓峰 陈海宁 +3 位作者 陈琛 陈亮 赵镒汶 刘自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①观察依替膦酸二钠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缺损修复的影响。②探求双膦酸盐类药物影响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缺损修复的靶基因。方法取6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20只加入空白对照组(N组),余下40只药物干预组(D组)、模型组(M组)。D组、M... 目的①观察依替膦酸二钠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缺损修复的影响。②探求双膦酸盐类药物影响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缺损修复的靶基因。方法取6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20只加入空白对照组(N组),余下40只药物干预组(D组)、模型组(M组)。D组、M组予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N组予行假手术。首次造模成功后饲养3个月,然后3组均建立节段性骨缺损模型。药物组每周给予依替膦酸二钠(4.0 mg/kg)肌注1次;模型组和空白组每周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肌注1次。在骨缺损模型建立后第2、4、6、8周建立4个观察时间点,分别观察:①骨缺损断端影像学(DR)表现;②骨缺损区组织学改变③骨缺损区域骨痂中OPG的基因表达。结果在骨缺损愈合过程中,DR表现及组织学改变示:N组最好,M组最差,D组愈合介于两者之间并偏向于N组。OPG基因的表达随时间变化而增加,各组趋势与上述改变基本一致。结论依替膦酸二钠作为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代表对骨质疏松症大鼠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有促进作用,OPG基因可能是其作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节段性骨缺损 依替膦酸二钠 O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替膦酸二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齐新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0-80,67,共2页
关键词 依替膦酸二钠 治疗 老年性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泼尼松诱导斑马鱼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国柱 段涛 +3 位作者 卢丽 陈珺 陆幸妍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07-1010,1021,共5页
目的利用泼尼松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评价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的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择发育正常的3 dpf斑马鱼胚胎,用10μg/m L泼尼松处理建立斑马鱼骨质疏松症模型,加入不同浓度(50、150和450μg/m L)的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 目的利用泼尼松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评价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的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择发育正常的3 dpf斑马鱼胚胎,用10μg/m L泼尼松处理建立斑马鱼骨质疏松症模型,加入不同浓度(50、150和450μg/m L)的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药依替膦酸二钠组。4 d后,用0.2%钙黄绿素进行染色,在体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并计算斑马鱼脊椎骨的荧光强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泼尼松处理的模型对照组的斑马鱼脊椎骨荧光强度显著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依替膦酸二钠能增加斑马鱼脊椎骨矿化量并有效防止泼尼松龙诱导斑马鱼产生的骨质疏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450μg/m L浓度的桃红四物汤能显著提高斑马鱼脊椎骨骨骼的荧光强度,而50μg/m L和150μg/m L浓度的桃红四物汤溶液组效果均不明显。结论桃红四物汤对斑马鱼的最大耐药浓度MTC为450μg/m L,并对泼尼松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有明显的改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骨质疏松 泼尼松 桃红四物汤 依替膦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泼尼松龙诱导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长梅 韦英杰 +3 位作者 贾晓斌 蔡雪婷 孙娥 宋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9-514,共6页
本文首次采用斑马鱼为模型动物,以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为造模用药,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骨质疏松新动物模型。选用受精后4 d或5 d的幼鱼暴露于不同浓度泼尼松龙溶液中,同时设0.5%DMSO溶媒阴性对照组,28.5℃下在24孔板中培养5 d,至斑马鱼... 本文首次采用斑马鱼为模型动物,以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为造模用药,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骨质疏松新动物模型。选用受精后4 d或5 d的幼鱼暴露于不同浓度泼尼松龙溶液中,同时设0.5%DMSO溶媒阴性对照组,28.5℃下在24孔板中培养5 d,至斑马鱼颅骨形成。采用茜素红对培养至9 d或10 d的斑马鱼骨骼进行染色,以显微检测、数码成像方法定量分析骨骼染色区域。与溶媒阴性对照组相比,2.5,10,25μmol.L-1泼尼松龙组的斑马鱼骨骼染色面积和染色光密度值显著减少,提示泼尼松龙使斑马鱼骨骼矿化量和骨密度显著降低,成功诱导斑马鱼骨质疏松。并用该模型成功验证鲑鱼降钙素和依替膦酸二钠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泼尼松龙 骨质疏松 鲑鱼降钙素 依替膦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